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吳懷中:日本應對「特朗普衝擊」的四大舉措

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吳懷中在《日本學刊》2017年第2期發表《「川普衝擊」下的日本戰略因應與中日關係》(全文約3.4萬字)。

吳懷中在文章中指出,川普上台前後,日本一度在心理上受到不亞於「尼克松衝擊」的影響。日本的擔心集中在全球體系秩序、亞太地緣政治、中日雙邊爭端三大領域會否發生對己不利的變動上。這大體可歸因為新時期安倍政府的「心結」。作為對策,日本在穩住同盟、維護秩序、拓寬外交、加強軍事的四大方面採取了如下主動措施。

一、穩住同盟:政治公關與經濟利誘

日本主動密集開展對美首腦外交與高層溝通。2016年11月川普勝選至今,安倍已三次訪美。日本認為,同盟能否一如既往地得到維持並鞏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安倍與川普之間能否建立互信關係。11月9日,川普當選后,安倍立即向川普發去當選賀電,強調「亞太地區的安定給美國帶來和平與繁榮」,日美兩國「因普遍價值結成了堅固和不可動搖的同盟關係」,日美將「為確保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發揮主導作用」。10日,安倍主動致電剛剛勝選數小時的川普,重申「亞太是美國的力量源泉,牢固的日美同盟對於確保該地區和平與與穩定不可或缺」,川普在電話中則回應稱「日美是卓越的夥伴關係,應加強這種特別關係」。17日,安倍專程飛經紐約與川普會晤,也由此成為川普當選後會見的首位外國領導人。作為現職國家領導人專程去拜見別國候任總統,應該說是外交史上的罕見事例。顯然,安倍已將全力與川普政府構建合作關係確定為2017年的外交首要任務。為了給日美同盟定調並讓川普受制於同盟的既定遺產,安倍還在2016年12月到訪夏威夷,與歐巴馬共同演出日美戰後「寬容」與「和解」的歷史一幕,同時著力向外界展示二戰結束70年後日美「已成為世所罕見的牢固同盟」,是共同解決世界難題的「希望同盟」。

日本還抓緊利用一切渠道與川普執政團隊建立新的溝通聯絡渠道,構築人脈及信賴關係。在選舉結束之後,安倍指示儘速與川普陣營建立聯繫和信任關係,11月14日即派自己的外交助手河井克行,以及外務省審議官秋葉剛男趕赴華盛頓,嘗試接觸有望成為下屆政府班子的團隊人員,就日美同盟、美國亞太戰略以及TPP等向美方摸底,並為安倍與川普會晤預做準備。安倍政府說服美方的說辭,常由以下三件套組成:(1)對川普開展補課、釋疑工作,說明同盟重要性以及日本對美國亞太主導權和利益的重要性;(2)對川普投其所好,以經濟合作為切入點,以利益為誘餌,找到構築信賴關係的契機;(3)借用「因素」,以「威脅論」「挑戰美國霸權論」,遊說川普在安全和經濟方面調整、改變政策

二、扶助體系:挽救TPP與構建「后TPP秩序」

日本東亞及亞太戰略的頂層設計,是守住對其有利的美日主導的既成秩序,抵制並抗衡在東亞形成主導地位。最近幾年日本戰略界推出的「大戰略」論著中,都點明日本的首要大戰略是「作為先進民主國家」,維護亞太既有秩序,吸收消化來自新興國家的衝擊。日美主推的TPP,本質上也是意在反制以及新興國家主導構建經濟貿易秩序和規則。日本本來雄心勃勃,希望以TPP為模板,兼容或統攝其他自貿安排,打造有利於己的亞太規則或世界標準。然而,川普上任后即廢TPP,使其生效變得渺茫無比。安倍政府的新貿易政策是以與美國一同主導TPP為核心,現在原定計劃被嚴重打亂,將被迫重新描繪新的貿易戰略。對此局面,安倍採取了兩手應對策略。

(一)試圖爭取挽救TPP或變相為其「續命」

安倍內閣加速推動眾參兩院分別於2016年11月和12月通過了TPP批准案及相關法案。安倍11月14日在國會表示,在美國政權交接之際,必須由日本主導TPP儘早生效。12月的秘魯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上,日本還推動召開TPP參加國首腦會議。安倍意在通過此舉對美國造成既成事實和先期壓力。同時,安倍也不放棄說服美國總統及國會的努力。安倍在川普勝選后對美表示「確信美國必將重新認識包含TPP在內的世界自由貿易新規則的重要性」,即便在2017年2月會晤川普時也仍然在試圖變相說服美國回心轉意,提出兩國應「在亞太擴展自由貿易和投資」,「日美應主導在亞太構築自由、遵規的公正市場」。

(二)同時推進其他的日外自貿談判,塑造利日貿易體制和格局

日本將全球及亞太自由貿易系統視為日本發展和繁榮的根本保障,正加速其他的EPA和FTA談判。安倍政府把日歐EPA視為「最後堡壘」,首相官邸主導正在加速推進農產品關稅及政府採購的妥協,將舉全力促成2017年內達成框架協議。2017年2月,日歐圍繞EPA舉行部長級磋商,確認了早日達成框架協議的方針;3月起安倍將展開春季外交,首先走訪同樣對川普經貿政策抱有警惕的歐洲各國,強調達成日歐EPA的重要性。日本原則上對推動RCEP並不是很積極,但川普勝選形勢明朗后態度有變,開始加速說服印、澳等國採用高標準的自貿門檻,並於2017年2月27日在神戶主辦川普政府宣布推出TPP后的首次RCEP工作會議。同樣,鑒於中美正在談判投資協定,韓美已簽自貿協定,日本將加快與中韓談判FTA並盡量導入高標準規則。對於以上日本的這些努力,岸田外相曾有很好的總結:「為了維持和發展亞洲及全球的自由貿易體制,政府正以最大努力儘早完成已近收尾的日歐EPA談判,同時以高質量為目標推進RCEP、日中韓FTA等其他的經濟合作談判,還將為促進WTO的各種談判做出貢獻。」

三、外交爭取自主:打造戰略性外交「升級版」

安倍二次上台執政以來,大力推動「俯瞰地球儀」的「戰略性外交」,用意之一在於通過拓寬戰略迴旋空間、提升國際地位,間接為日本積攢自主及「脫美」的資本。與持續爆發領土及海洋權益爭端時,歐巴馬政府的態度其實並未能讓日方徹底安心,「川普衝擊」進一步促使安倍政府加大力度展開自主外交行為,所以「戰略性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就是盡量以己為主、不等不靠、拓展活路。比起前任,安倍主觀上非常願意開展戰略性的日本特色大國外交,熱衷於參與大國博弈遊戲並比肩全球政治領袖,而不是僅僅滿足於緊跟美國的小國外交和低調外交。

在並不十分確定川普是否將嚴守美日同盟安全承諾的情況下,在戰略和地緣政治方面,日本無疑將進一步準備增強其在亞太地區的外交作為和軍事影響力,增加政策選項和籌碼來抗衡在亞太地區不斷增長的影響。安倍政府作為政策工具使用的有海洋外交、價值觀外交、經濟外交、安全防務外交、全球治理外交等,作為政策載體推行的有同盟與夥伴關係聯網、功能性志願合作、民主同盟協作、中等強國聯合、印太融合等。具體而言,川普勝選后,日本為求自主而加速推進的升級版戰略性外交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聯合區域大國和中等強國,拓展外交空間打造支撐日本外交戰略構想的地區支點國家

這些國家有印、澳、印、越、韓、英(或法)、沙烏地等。這實際是大國外交或至少是強國外交的典型行為,如美國在其同盟網中緊抓支點國家,走出去實施「一帶路」構想也需此類國家,而小國外交、依附型外交是不需要也沒有能力在全球重要地區推進類似政策行為的。

(二)開啟「戰略直通車」,聯繫全球的戰略極或力量中心,借「大國遊戲」抬高地位,撬動國際格局和力量對比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典型案例是日本越發重視與歐盟、北約以及俄羅斯的關係往來和對等互動。安倍政府對與歐盟或北約展開戰略協作非常重視,進入2017年後,日法舉行「2+2」會談,開始談判《物資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日英啟動先進戰機等尖端武器聯合研究。安倍政府還力爭打開日俄關係局面,改善對日不利的東北亞地緣政治環境。2016年11月9日,就在川普勝選前夕,谷內正太郎訪俄。12月,日俄舉行首腦會談,安倍不惜以「新方法」——八項經濟合作計劃以及在四島開展共同經濟活動的「特別制度」,來爭取對俄締結和平條約並解決領土問題,打開日俄關係僵局。

(三)盯住東北亞和東南亞兩個次區域,重點投入資源,使這兩個對日本來說至關重要的次區域維持對日有利地緣態勢,建立外交自立所需的近鄰依託帶和後院優勢區

首先,日本竭力改善於己不利的東北亞外交態勢。2016年11月,日韓在經過幾多周折后,終於簽訂了《軍事情報互換協定》,使雙方安全合作進一步取得發展條件。為應對「朝鮮威脅」,日本高調支持「薩德」入韓,參加美日韓軍演及推動安全合作,推動日美韓外長協調會議,日本還作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主導通過制裁朝鮮的決議案,推動三方在半島問題上進行協調,以此增加對半島局勢的影響力。其次,與在東北亞尋求轉變相反,安倍外交在東南亞與南海的著眼點是「守舊維穩」——拉住和穩住「疑華」「制華」陣線。為此,2017年1月安倍在東南亞訪問時所談議題大部集中在海洋秩序、安全保障等方面。

四、安全謀求自立:加強自主防衛能力與軍事資本

川普要求盟國更多承擔自我防衛責任,甚至揚言日韓可以為此發展核武。雖然此言在心理上給尚未做好「自立」準備的日本帶來衝擊和焦慮,但在方向上卻與安倍政府謀求「國防正常化」「軍事大國化」的願望相契合。安倍正利用此機「借船出海」,因勢利導,變挑戰為機遇,在可能的範圍內做足「強軍」文章,以使日本儘可能擁有自主防衛所需的資源和能力。針對新形勢,安倍政府採取多種舉措加快構建日本自主防衛態勢和軍事大國影響力。

(一)適時調整方針政策

據日媒報道,因川普政府要求盟國增加貢獻以及周邊安全環境日益嚴峻,日本政府已開始研究提前修改2013年制定的《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預定於2017年底完成。防衛省已成立內部研究會議,執政黨自民黨也於2月初啟動了討論新防衛力量建設的聯繫學習會。現行大綱是由安倍內閣在民主黨政府2010年所定大綱的基礎上修補而成,此次被提前重修當為突出「安倍色彩」,即制定「統合防衛戰略」和「日美共同作戰計劃」,進一步增加未來五年的防衛預算,持續擴充日本的軍備和作戰能力等。

(二)有條件地增加防衛費

安倍在2017年2月2日的國會答辯中聲稱,「沒有打算將防衛費控制在GDP1%的範圍內」,而某重量級政治家則表示防衛預算可以增加到1.5%的程度。美國政府2月27日發布2018年度預算框架,將大幅提高國防預算以強化美國軍力。日本政府人士期待,如此一來日本增加防衛費用也會得到國內輿論理解,自衛隊幹部則表示如果美國要求日本增加防衛費用,日本應順水推舟、予以接受。因而,如果美國提出日本防衛費應像北約國家那樣朝佔GDP2%的方向努力,日本利用此種外壓逐漸將防衛費提高到1.0%—1.5%區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三)利用局勢,更新、擴充裝備

稻田防衛相2017年3月在國會表示日本拒絕排除獲得先發制人打擊能力的可能性,她聲稱日本「不排除採取任何手段的可能性,我們將考慮多個選項」。 安倍對此態度也很積極,指示自民黨內部就此進行研究。針對川普政府可能對介入「非重要」國際事務存在收縮傾向,日本積极參与全球治理,介入國際安全事務,尤其利用《聯合國維和行動法》和《國際和平支援法》等新安保法的可操作空間,介入非傳統安全問題,將影響擴大到亞非拉地區。稻田防衛相、柴山首相助理等日本政要2016年頻繁到訪吉布地或南蘇丹,視察自衛隊海外基地和日本維和部隊,訓示並激勵隊員發揮國際貢獻。從趨向看,這將成為日本對外影響力提升的顯耀增長點。

(四)拓展軍事外交和安全合作,自保兩洋「核心利益」

安倍政府將東南亞有關國家、澳大利亞、印度作為地緣政治與安全戰略的支點國家,著眼印太兩洋和「菱形四邊」,在安全防務合作上進行深耕細作,這一點在川普勝選后尤其顯得明白。2017年1月日本與澳簽訂可相互提供彈藥支援的新版《日澳物資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形成了事實上的日澳准同盟關係,從而在印太兩洋獲得澳、印兩個獨立地緣支點。藉助與以上國家些合作,自衛隊頻繁出訪、演訓,參與非戰爭軍事行動,意圖對日本極為依賴的西南與東南兩條重要海上交通線進行介入並提供間接保護。二戰後美國提供全球部分公共產品,包括對一些海上重要通道的保護,但川普上台使這一切變得不再天經地義。安倍早就有意經略印太、打通兩洋,構築日美澳印「民主安全菱形」,藉助「川普東風」,日本自衛隊將會更多地走出美軍的「衣擺」,作為獨立作用元素活躍在印太兩洋的海上要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