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雲市場盤中加速期,浪潮雲「變臉」迎戰

文/鄭凱

業每一次的戰略轉換,都會伴隨著「新」與「舊」的更迭,比如品牌LOGO的「變臉」。

這一點並不難理解,企業品牌和宣傳口號,是戰略的濃縮與精華,這些細節的轉變更容易讓市場和用戶理解到企業戰略的轉變。比如1977年喬布斯下決心更換了蘋果的公司的LOGO,才有了當初永遠不完美的蘋果,在今天不斷的追求完。所以,每一次企業更換品牌LOGO都值得研究其背後的戰略思想和訴求。

在8月28日,浪潮雲在發布全新的雲計算戰略的同時,同步了新LOGO。最引人注意的是,新LOGO選用以「龍」這一最具代表性的圖騰,寓意浪潮雲是雲的代表,必將龍躍雲津、化云為雨、無處不在。同時,在元素的主導下,仍保留了 「雲紋」的設計,也是字母「C」( cloud )的變形。

這一年來,雲計算市場通過LOGO的變換來更新雲計算戰略的不在少數,比如2016年,就有阿里雲和騰訊雲相繼更換了品牌LOGO,百度雲則經歷了品牌更名,這一系列的變化背後,到底有何種相關性?

「變臉」背後標誌著戰略成熟期到來

回顧過去的2016年,這是雲計算行業最具標誌性意義的一年。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雲計算公司,紛紛在這一年完成了戰略轉型。

首先是在2016年3月底,騰訊雲率先在「雲+躍變戰略發布的同時,啟動了其新的品牌LOGO。我們可以看當時的背景,2015年的互聯網+對於騰訊雲來說是受益者,騰訊雲首次寫入騰訊財報,並初步完成了海外節點的布局。雲業務的企穩,讓騰訊雲決定讓它的雲戰略更具針對性,所以啟用了新的LOGO,並讓戰略更廣,更生態。

其次,在2016年的8月,阿里雲發布全新的LOGO另闢蹊徑的將原有LOGO中的「雲」字拿掉了,而換成了代碼中常用的符號「」。我們也可以分析當時的市場背景,阿里雲在雲計算市場領跑,阿里雲已經將視野放在了國際化和人工智慧方面,所以為了表達源於雲,並超越雲的態度,阿里雲用「」這個代碼來表達了自我的雄心。

第三,在2016年10月,一直造成品牌困擾的百度雲,從過去的「百度開放雲」更名為如今的「百度雲」。從當時的背景下,這是一次不得不做的更名,百度雲開放之後,對企業市場表達出了極強的渴望,對百度來說既有大數據的能力也有人工智慧的技術儲備,所以,「百度雲」的品牌確定,可以讓企業認定百度雲是提供企業級雲服務的唯一品牌。

那麼,如今浪潮雲通過新的LOGO來表現對雲計算市場的信心。其背後又是什麼背景呢?

我們知道,浪潮是最早涉足雲計算領域的公司。早在2010年到2011年期間,浪潮就在探討如何培育的雲計算市場,應該選擇哪個點去切入這個市場,最後浪潮在雲服務行業選擇的切入口就是政務雲。在當時,濟南市政府購買了浪潮雲服務,成為全國第一個副省級城市政府購買服務案例,也成就了浪潮的築底。

所以,從2010年到2016年這7年,浪潮雲積累了雄厚的資本,不僅在政府市場上持續領先,同時不斷向企業市場前進,毫無疑問,隨著企業上雲市場的啟動,浪潮雲也面臨了走向發展的新階段,所以,在這個節點發布新的LOGO,來表達對雲市場的雄心,本質上也是浪潮雲長期的積累和穩定增長決定的。

應該看到,阿里雲、騰訊雲和百度雲在發布新的LOGO和戰略之後,增長率都以超過100%的速度在成長,類比之下,浪潮雲未來的增長也一樣不容小視。

格局更迭,企業雲市場該如何定位?

我們知道,雲計算已經度過了最初的培育期,逐漸進入成熟期。雲計算緣起於互聯網,所以互聯網公司作為原生的雲計算公司,成為了這個行業最典型的代表,比如國外的亞馬遜、谷歌和國內的阿里雲、騰訊雲和百度雲。

那麼,除了這些雲世界的原生公司,傳統行業還有大量的企業等待用雲計算的新生產力,改造企業競爭力,這就衍生了企業雲化的概念。

如果從時間線上分析,2013年之前,應該是雲計算的市場培育期,此時的雲服務市場政策及標準處於初步探索中。而2013到2016年則是雲計算市場的高速發展期,所以才有了以阿里雲、騰訊雲和百度雲為代表的雲計算公司的發展壯大,同樣這個時期,政府上雲迎來爆發期,成就了浪潮雲的成長,而企業購買雲服務則處於觀望階段。

那麼,從2016年之後,隨著國家對新舊動能轉換政策的出台,以及企業自身業務需求的旺盛,企業購買雲服務將迎來爆發時期。企業上雲的大趨勢,已不可逆轉,企業雲市場的格局又該如何定義呢?

我們知道,原生互聯網公司和傳統企業,這代表了當下兩種不同的組織。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團隊,從一開始就是業務的支撐,所以早已適應了雲時代的發展。而傳統企業的技術團隊定位是業務的輔助,發展相對滯后。

客觀的說,原生的雲計算公司的技術能力是非常出色的,但傳統行業的需求千差萬別,他們所需要的雲服務也可能不完全有雲服務公司提供,中間也需要合作夥伴的加入。所以,以浪潮云為代表的科技公司的優勢就在於對行業的理解,以及客戶的信任。

比如,企業客戶對公有雲服務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作為中央網信辦網路安全審查首批通過的企業,浪潮雲不僅通過了工信部可信雲「雲服務」安全認證、公安部等保三級認證,還是CSA(國際雲安全聯盟)成員,能夠聯合提供安全服務的合作夥伴,不斷推出具有應用特色的安全服務,進一步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1-2-3-3」戰略該如何解讀?

那麼,走向新的雲時代,浪潮雲發布希么新戰略?簡單的說,可以總結為「1-2-3-3」戰略。

首先,一個目標:在2020年實現200元億銷售收入。這是一個硬性的指標,也可以作為未來衡量浪潮雲戰略成敗的標準。

其次,兩維市場:一方面指國內市場、海外市場,另一方面指政府市場及企業市場。未來五年,浪潮雲將投入100億元重點聚焦這兩個維度市場,依託在國內及海外布局的雲中心,為10萬+政府市場客戶及100萬+企業市場客戶提供服務。實際上,在此之前浪潮雲在政府市場積累的底蘊,會對浪潮雲發展企業客戶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來看浪潮雲在教育雲、醫療雲、公安雲等領域都有了很好的基礎。

其三,第一個「3」,代表三項措施。分別為「擴張雲中心布局、打造雲開放平台、完善雲生態體系」。 其中,浪潮雲除計劃在全國布局7大核心節點及50個二級節點,並首次提出「出海計劃」。而生態體系中,浪潮將發展平台技術類、應用市場類、雲方案類和雲遷移類四類合作夥伴,完善浪潮雲生態。

開放平台則意味著浪潮雲進一步加大平台開放力度,輸出彈性計算、存儲、安全、人工智慧及管理服務等八大類107種服務,通過SDK、API為開發者及用戶提供開發、測試及發布等高可用、多樣化的平台服務,並將基於浪潮雲門戶(cloud.inspur.com),為用戶打造可隨時隨地獲取雲計算能力的新窗口。

其四,第二個「3」,代表了浪潮雲的三大特色。分別是安全可信、數據服務和個性定製。經過多年政務雲考驗的浪潮雲,在安全性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數據服務,則是浪潮「公司+創客」模式的升級,表示浪潮雲將支持從事大數據應用開發和從事大數據採集加工的兩類創客進行創新創業。最後的個性定製,則意味著浪潮雲不僅能提供資源服務,還能和合作夥伴共同提供個性化、可定製的服務,幫助用戶進行上雲規劃、上雲遷移,建立管理和標準規範體系。

不難發現,三項舉措和三大特色,既有戰略的方針指引,也有落地的實際策略,兼具了公司發展的大方向,又強調了細分市場的務實。總體來看,雲計算市場的盤中加速期已經到來,浪潮雲從政務雲走向企業雲,通往更大市場的決心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