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震撼!美國頂級兒童醫院原來是這樣的

參觀完之後,除了這些小生命給我的巨大震撼之外,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國的醫院是一種以醫生為核心的全民參與模式

明尼蘇達兒童醫院英文全稱是Children's Hospitals and Clinics of Minnesota,是一家非營利性的私立醫療集團,成立於1924年,我參觀的是它的Minneapolis院區。這裡總共有200多張病床,在美國已經是很大的兒童醫院了。

這家兒童醫院被《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US News&World Report)評為「頂級兒童醫院(Top Children's Hospital)」,年住院數14000多人,急診量96000人,年提供265000人次全科看診服務和90000多人次專科看診服務。這裡有全美最高的新生兒存活率。

應我的好朋友、兒童醫院的新生兒危重病專家Dr.Ronald Hoekstra的邀請,參觀訪問了這家醫院。

醫院大廳

因為Hoekstra醫生是新生兒危重病(NICU)專家,所以我重點參觀了NICU。

進大門之後有一個長廊,兩邊的牆上掛滿了照片,都是曾經在這裡住過院的早產兒,在保溫箱里的照片跟長大后的照片進行對比。

Keegan出生時只有26周零1天,體重只有9兩(1lb=0.45kg),右下圖是對現在狀況的說明

Mindy出生於1988年2月,出生時只有26周,9兩重,在醫院住了7周

Hoekstra醫生說這個是他的最愛:1美元寶貝(one dollar baby),因為Brianna在23周出生時只有1美元大小,重4.5兩。現在她已經4歲了,每年回來隨訪,生長發育都很正常。

2009年的時候他們搞了個活動,就是把以前這裡住院的早產兒召集一起,讓他們聚聚會,聊聊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態。他們中的有些人後來自己也成了醫生,有的成了律師、工程師、教師,有的已經結婚生子,曾經那麼脆弱、大家都覺得沒希望的小生命已經長大成人,開始為這個社會做貢獻。

結果這個事兒引起了《人物》(People)雜誌的注意,他們過來做了一期專題,報道Hoekstra醫生的事迹(圍在他身邊的都是經他手治療過的早產兒)。《人物》是專門報道世界各地名人的非常有名的雜誌,主要包括王室、好萊塢明星等社會名流。

看到這些照片的強烈對比之後,不得不感嘆生命的偉大,不矯情的講,眼睛都濕潤了。我讓Hoekstra醫生站在這幅照片前,給他拍了張照片。

走進NICU病房,跟普通兒科哭聲喧天不一樣,這裡非常安靜。整個NICU有44張床,非常大,12名醫生,240多名護士!剛開始聽到的時候以為聽錯了,再次求證,確實是貳佰肆拾名護士!一個護士專職看一個寶寶,連續上12小時班。

到一個空病房拍了一下,保溫箱和各路監控設備一應俱全

操作台(他們是完全無紙化辦公,所以電腦隨處可見)

這是病房裡面給媽媽住的沙發床(家長探視沒有任何時間限制,可以24小時住在這裡)

這個是攝像頭,就對著保溫箱里的寶寶,媽媽如果在家裡也可以24小時不間斷的從電視或手機上看到寶寶的情況。

每個房間門口都有護士工作台,方便觀察及工作

在參觀過程中,Hoekstra醫生反覆強調護士工作的重要性,他說醫生不可能一直守在小寶寶旁邊,而病情變化又非常之快,如果沒有護士的準確觀察及報告,他們的工作根本沒辦法開展。

他們護士分為一線守在小寶貝旁邊的護士,還有一種叫Nurse Practioner,他們會定時巡房

總結小孩病情變化,並給出處理意見(這個就牛了),然後上報給醫生,如果醫生沒有異議,就簽字執行

然後他們還會監督執行情況,實際是當半個醫生在用。可能跟我們的高責護士差不多。醫生查房的時候他們也會跟著一起查房。

然後到有小朋友住院的病房去參觀,看到的都是一個個這樣的沒有成人巴掌大的小寶寶,氣管里插著管,用呼吸機在呼吸,這也是這裡為什麼這麼安靜的原因

小小的身體上貼滿了安置了各種監控及生命支持設備,心臟一跳動帶動整個身體都跟著一起跳動,讓你能直觀感覺到生命的力量!

因為太小根本不可能找到血管,所以動脈血壓監測是向臍動脈插管,靜脈輸液是置管到臍靜脈進行的

尿量監測是稱尿布的重量

血氧飽和度監測是放在手腕或腳掌上的,而成年人是夾在一根手指上

母乳是通過胃管喂進去的

Hoekstra醫生特別提到了「袋鼠媽媽育兒法」(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針對早產兒、低體重兒發明的一種育兒方法

就像袋鼠媽媽一樣,將嬰兒放在媽媽胸膛上,皮膚貼皮膚

Hoekstra醫生說當嬰兒的皮膚跟媽媽貼在一起之後,血氧飽和度直線上升。產後72天內都強烈推薦KMC

研究顯示,KMC可以保持早產兒或低體重兒的體溫;更好的母乳餵養,保證營養;顯著降低新生兒死亡率達40%-60%。具體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寶寶感受到了媽媽的愛,有勇氣堅持活下去。

KMC在全世界被廣泛推廣,尤其是醫療條件比較差的第三世界國家。

接下來就是國內完全不一樣的地方了

Ronald McDonald House,是不是很熟?沒錯,就是那個麥當勞。他們在全美很多兒童醫院建立有這樣的House。

進去之後是這樣的休閑區

原來這是麥當勞的慈善項目,專門針對貧困家庭的。

有志願者會定期過來做飯,或者家裡做好的食物帶過來。Hoekstra的太太就來這裡做志願者,把家裡做好的食物帶到這裡來給他們吃

這裡的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但要經過申請,確保能夠幫到最需要的人

中間的這個雜貨店主要是麥當勞提供的,也有部分是捐贈的,裡面東西全免費

如果預計住院超過10天的貧困家庭,家長還可以申請House里的免費賓館住

賓館的專職人員只有一個,負責接收及審核申請,其他全是志願者

賓館就在NICU的同一層,非常方便

房間非常乾淨、整潔,不輸正規賓館,保證貧困家庭也能得到尊嚴

洗衣服也是全免費

還不時有社會志願者到醫院組織活動,讓患兒開心

還記得特警扮成超級英雄從天而降訪問癌症兒童的報道嗎?

Hoekstra醫生說他們醫院還有個部門,專門在患兒家長跟醫生見面之前跟他們交流的,給他們初步的溝通,緩解他們見醫生時的緊張。

他最後帶我見了他的科研助理,負責聯繫隨訪及收集數據。他的辦公室裡面滿是那些他治療過的小孩發給他的照片。他說這也是他為什麼退休之後又回來上班的原因,因為他難以割捨這種感覺,這也早已超越了一份工作的意義。幾十年來,他每天早上5點起床出門上班,晚上7點回家,他太太從來沒有過怨言,非常理解他的工作。

他說這些小孩最後也反過來改變了他們的家庭,很多家庭因此走上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道路。上圖第一排右二的媽媽,跟著他丈夫去肯亞救助街上的流浪兒童,並且在當地開工廠,幫助當地貧困婦女做手工藝品,拿到市場上去買。

我問他美國醫療費這麼貴,像這種早產兒一住就好幾個月,住院費應該非常高。他說是的,經他治療的都有上千個住院費超過1百萬美元的,俗稱「百萬美元寶貝」,大概有40%的家長付不起,最後這個賬單是寄到州政府,由州政府來付這個賬單。所以不存在有急診來醫院,醫院不接收的情況。醫院的賬單跟醫生的賬單是分開寄的,總住院費用的15%歸醫生個人,85%歸醫院。他說在美國,最窮的人跟富人享受的是同等質量的醫療服---This is America

一個作家跟他一起合著的一本書,他送了我一本

「我希望這些故事能夠成為信念在我們行醫過程中的作用的例證」

正像他說的,這些小生命看起來這麼脆弱,有時候我都覺得他們挺不過來,但他們做到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就是上帝的旨意。

參觀完之後,除了這些小生命給我的巨大震撼之外,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國的醫院是一種以醫生為核心的全民參與模式,醫生身邊有醫生助理、護士、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牧師、大企業、甚至名人,他們站在一起來關心病人,任何想參與進來的人都有相應的渠道,是一種完全開放的系統,使病人在得到專業救治的同時,真正感受到了來自整個社會的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