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四川高縣:打造「心連網」精準扶貧

原標題:四川高縣:打造「心連網」精準扶貧

美麗的高縣新城。陳叔嶧 攝

可久鎮新農村一景。王夕萍 攝

高縣白鶴林大道。陳艷 攝

脫貧攻堅,是一場震古爍今的時代大考。四川立足本省歷史發展、文明進程和具體省情等,提出了「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脫貧目標。宜賓高縣,這個坐落在長江第一支流南廣河河畔的古縣城,正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不斷推進「四個好」的深入實施。

該縣在全省率先建設「心連網」,利用信息化技術應用手段,打造了精準扶貧的綜合信息化應用系統,用信息技術破解脫貧攻堅難題,解決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的「基礎扶貧」最後一公里問題;開設農民夜校,開展月評清潔戶、「挂圖作戰」脫貧等活動,以群眾動員群眾的方式,助貧困戶養成好習慣;全域推進家風家訓建設,引導貧困戶以及廣大幹部群眾傳承弘揚優秀家風家訓。

如今的高縣,一場決勝全面小康、全民參與、凝心聚力的脫貧攻堅戰正如火如荼開展。

打造「心連網」:解決精準扶貧最後一公里

扶貧工作深入推進,困難一天比一天多。

要滿足剩下的「貧中之貧」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的需求,「精準」二字必不可少。但是,精準扶貧,越往後越困難——難在幹部與貧困戶間溝通平台狹窄,貧困戶求助途徑單一;難在貧困戶數據掌握不準確、不全面,動態監管不及時;難在不能及時掌握幫扶幹部的工作情況;難在貧困戶對獲取幫扶的途徑不通暢……

於此,該縣的「心連網」信息化綜合應用系統破土而出,該系統採取一張脫貧攻堅作戰地圖覆蓋所有貧困村、貧困戶和幫扶幹部的方式,通過客觀、準確、實時的信息數據,方便對幫扶工作進行及時調整,細化一戶一本台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確保扶貧工作真正扶到貧困戶最 需要的地方。

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是「心連網」力求解決的三大精準扶貧問題。

扶持誰?該縣開展「民需、民生、民治」入戶走訪活動,深入調查貧困戶需求,收集意見1390條。然後,將全縣50個貧困村與40000多名貧困群眾的信息資料建檔立卡,將所有檔案信息錄入「心連網」平台資料庫,在網站公示、公布結果,並提供網路留言反饋功能,方便群眾隨時反饋自身意見。

誰來扶?打開電腦,移動滑鼠進入「心連網」,這裡實時呈現出該縣14000名黨員幹部的基本信息,同時該系統還整合全縣醫療、衛生、教育、農林、農技等方面專業人才和農村「土專家」「田秀才」,實現人才信息資源共享,不斷把各類人才匯聚到「心連網」系統,做到幹部人才隨處可取,取之管用。

怎麼扶?「心連網」將各單位脫貧幫扶工作開展情況詳列其中,實時記錄整個幫扶過程,無一遺漏。並通過對各種數據信息的匯總與處理,對幫扶幹部進行考核評估提供量化依據。另一方面,圍繞精準扶貧重點部位、監督管理的薄弱環節動「手術」,制訂科學規範的防控措施。

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真正連通人心。為方便貧困戶使用「心連網」,該縣還通過技術手段,讓貧困戶使用家裡電視就能登錄「心連網」。剛剛脫貧的鳳凰村八村村民何模貴,說自己最喜歡通過「心連網」和幫扶幹部視頻「聊天」。他說:「只要用屋頭電視和幹部聯繫上,說了些啥子,要咋個解決,都很清楚。」

如今,「心連網」已成為高縣貧困戶和政府溝通的有力工具。

養成好習慣:引導貧困群眾完成一個個小目標

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是四川針對省情實際提出的「新脫貧觀」。在高縣看來,這既是一種扶志觀,也是一種扶智觀。

慶嶺鄉,是高縣為貧困戶扶志扶智「養成好習慣」的一個縮影。這個位於高縣中部的丘陵山區,前些年是出了名的「窮山溝」,受產業基礎、傳統習俗等影響,廣大貧困戶觀念保守、思想落後、發展意識薄弱、等靠要思想嚴重,精神貧困較為普遍。

但現在,該鄉的貧困戶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積極得完全不像過去的自己。

改變首先來自對知識的掌握。貧困戶熊天化,已記不清自己上過多少次農民夜校了,他說自己的脫貧信心,就是通過掌握技術而增強的。據了解,該鄉設置了高縣首個規範化的農民夜校,每周請來專家宣講脫貧政策、產業發展等問題,以群眾幫助群眾的方式,為貧困戶做好培訓。熊天化說,自己每天上完夜校以後,還要看一看立在家門口的「脫貧進度牌」,了解自己的脫貧進度。對此,該鄉負責人介紹:「我們結合貧困群眾實際,圍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為貧困戶『量身定做』遠期規劃、中期目標和近期舉措,梳理形成條款式的文本,在貧困戶家門口亮出來,督促貧困戶『挂圖作戰』。」

挂圖作戰,是一種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的重要做法,通過讓貧困戶完成一個個小目標,逐步建立起他們的信心。

並且,只要貧困戶做得好,該鄉完全不「吝嗇」給予激勵。鄉里月評「最清潔戶」、年評「脫貧模範戶」,評選結果張榜公開,召開大會隆重表彰,並將優秀事迹和風采製成視頻,在場鎮大屏幕上滾動播放,編製成事迹彙編廣泛宣傳。用身邊的人講述身邊的事,用身邊的事激勵身邊的人,讓貧困群眾學有榜樣、行有標杆。

習慣的養成,在於點滴的改變,通過培訓、激勵等手段,潛移默化影響著貧困戶的行為習慣,催生出脫貧的內生動力。

形成好風氣:家風家訓傳播核心價值觀

當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養成了好習慣,高縣再添「一把火」,逐步打造形成整個縣城的好風氣。

該縣創新提出了「文明新風扶貧」的口號。據該縣相關負責人解釋:「文明新風的前提,就是良好家風,也是良好村風民風的基礎。我們要讓全縣人民在傳承忠孝文化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得到熏陶、受到教育。」

為此,高縣組織開展修編家譜、誦讀家訓、評亮家風、表彰道德模範、忠孝楷模等活動,大力發展鄉賢文化。日前,宜賓市首個家風家訓館在高縣開館,濱江西路家風家訓長廊也面向市民開放,全縣家風家訓「五進」活動正蓬勃開展。同時,縣委宣傳部也選派50名新風督導員「一對一」到貧困村開展新風督導和宣傳工作,並規定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的宣傳氛圍營造、環境衛生整治等內容,切實提升貧困戶的主人翁意識,樹立良好的村風民風。

「橋坎村民,個個要牢記,村規民約,遵照來執行……」在高縣橋坎村,幾乎每位貧困戶都會哼上幾句這首《橋坎村村規民約歌》。而不止橋坎村, 高縣做到了村村有文化活動陣地、有村規民約、村民新風自治章程、有忠孝楷模評選辦法;有壩壩舞、聯歡會;有國學大講堂,有誦讀家風家訓、評選楷模等活動。

高縣,正以連通人心為出發點,向著「四個好」目標奮勇前進。(張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