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生兒寶寶日夜顛倒,新生兒出現不停哭鬧現象很多家長是能理解的。可是隨著孩子日漸長大,本因延長的睡眠時間還是不理想。夜間寶寶睡眠不穩,一方面家長擔心孩子的成長受影響,另一方面,家長自己也睡眠不足,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狀態。
那麼,寶寶夜間為什麼會睡覺不安穩呢?
維生素D缺乏,致使鈣吸收不足
血鈣降低會引起大腦及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設,從而導致寶寶晚上睡不安穩。
睡眠環境太熱、太冷
睡眠環境濕度不合適,太過乾燥,寶寶鼻腔乾燥有鼻屎。
寶寶睡前過於興奮
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寶寶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玩得過於興奮。從那個時候應該就可以讓寶寶嘗試著安靜下來了。除了寶寶自己玩耍不可過於興奮,睡前大人也盡量避免過分逗弄。睡前也不適合看刺激類的節目,也不要玩新的玩具等。
排除寶寶肛門外有無蟯蟲
不要寶寶一有動靜就餵奶
很多寶媽晚上一看孩子有動靜,或者有哭的趨勢,就馬上給孩子餵奶,特別是母乳餵養。其實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有頻繁夜醒、夜奶的壞習慣。
積食、消化不良等胃腸道不適
寶寶胃腸不適,日常飲食不合理造成積食、上火,或者當天晚餐吃太飽也會影響寶寶睡眠。一般建議晚餐不要太晚,或者輔食寶寶晚餐盡量以粥、麵食類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且此類固體食物最好在睡前至少兩三個小時前喂。而臨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可以再喝些奶。
母乳餵養寶寶存在戀奶情節
這類寶寶夜醒多不是真的餓,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暗示,要含一下母乳才能入睡。
夜醒不要動靜鬧太大
如果寶寶確實是夜裡不可避免要喝奶的。母乳一般不用讓孩子等太久。如果是人工餵養,盡量在安靜的情況下進行。不要孩子一有動靜就馬上開燈,這會讓孩子醒透,再要入睡就很困難。
有夜間要排尿的,請用好尿不濕
如果寶寶因為夜裡想解小便醒的話,那麼建議還是用尿不濕吧,這樣至少可以保證寶寶的睡眠。
4-6月寶寶夜醒,不要太急著做出動靜
對於這個月齡段的寶寶,如果夜間有動靜了,家長可以試著先等待幾分鐘。對於大部分孩子,夜裡醒來幾分鐘后又會自然入睡。當然,如果孩子不停哭鬧,爸爸媽媽還是要安慰一下的。但是,盡量不要開燈,也不要逗玩、抱起來或者搖晃。試著摟近些輕哼輕拍安慰即可。如果寶寶有越哭越甚的趨勢,那麼,要考慮寶寶是否是餓了,尿了或其他什麼原因。如果寶寶每次醒來你都立刻抱他或給他喂東西的話,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寶寶是否存在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通常我們有些也把孩子「怕生」歸入此類。這個情況在9-18個月寶寶身上是最為明顯的。這階段的寶寶會特別依戀父母或者其他養育人。在陌生的環境中有特彆強的自我保護意識。
如果此階段孩子依戀的媽媽要上班,盡量避免「逃跑」,要和孩子講清楚,讓孩子有一個認知意識,媽媽上班去,什麼時候會回來。或許最初的幾次孩子也會哭,但比欺騙類逃跑要好很多。避免孩子心理生成不信任感。再則,逃跑式也會造成寶寶安全感缺失,有些夜間就會有驚哭表現。
寶寶睡眠不穩存在諸多可能因素,不能多醒就一定判定缺鈣缺什麼,也不能動不動就去補什麼補什麼。養育人對於寶寶每天的情況都比較了解,要結合總的去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