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敦刻爾克》是諾蘭的滑鐵盧嗎?

本文有輕微劇透,但不會影響觀影體驗

恰恰相反,會提升觀影效果

好幾年沒去香港了,這一次,是為了諾蘭的《敦刻爾克》而來。在尖沙咀的UAiSquareIMAX影院,我終於一睹了《敦刻爾克》的風采。

這部《敦刻爾克》是諾蘭的第一部戰爭片,也是諾蘭第一次執導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但這些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認為《敦刻爾克》是迄今為止諾蘭最任性的作品。它必將引起極大爭議,喜歡的人會敬若神明,不喜歡的人將棄如敝屣。

壹|真實的歷史

1939年9月1日凌晨,納粹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0年5月,德國裝甲部隊橫貫法國,直插英吉利海峽岸邊。40萬英法聯軍被包圍在法國北部,開始向法國海濱小城敦刻爾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峽成為聯軍絕處逢生的惟一希望。

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法文:Dunkerque),法國南部瀕臨多佛爾海峽的一座古城。從地圖上看,它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市,要找到它的確切位置還得花點功夫。

但現在,40多萬英法聯軍被擠壓在這座小城裡。如果他們被全殲,世界歷史很可能會徹底改變。

數千名英法士兵等待從敦刻爾克海灘撤離

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三面受敵,一面臨海,處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從海上穿過英吉利海峽,撤回英國本土。

此時,德國軍隊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敦刻爾克步步緊逼,德軍的坦克離港口僅10英里。

英國士兵躺在敦刻爾克沙灘上,用他們的來福槍向敵機射擊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奇迹發生了:1940年5月24日,德軍接到了希特勒下達的停止前進的命令。

關於希特勒為何會下達這個奇怪命令,歷史學家持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是因為敦刻爾克地勢低洼,遍布沼澤,不利裝甲部隊前進;也有人認為是德國空軍司令戈林保證,僅憑空軍就可以消滅聯軍;也有人認為是希特勒想與英國議和…

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總之英法聯軍因此獲得了喘息之機。英國政府發動大批軍艦、民船前來營救自己的子弟兵。

《敦刻爾克》劇照

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罕見而滑稽的一幕。上千條各色各樣的船向著敦刻爾克駛去。有顏色鮮艷的法國漁船,有運載乘客的旅遊船,還有維修船、掃雷艇、拖網漁船、驅逐艦、救援船、雷達哨船……有人開玩笑說:英格蘭所有能漂浮的東西,全部都去了敦刻爾克。

這支難以形容的船隊,由各式各樣的英國法國人駕駛。他們中有銀行家、牙科醫生、計程車司機、快艇駕駛員、碼頭工人、少年、工程師、漁夫…他們中有嬌嫩的童子軍,也有古銅色皮膚白髮蒼蒼的老人。(引用自[互動百科])

《敦刻爾克》劇照

一艘大駁船在泰晤士河上拖著幾艘參加撤退行動的小船

他們中很多人明顯是窮人,他們沒有外套,穿著破舊的毛衣和衛生衫,他們穿著有裂縫的膠鞋,在海水和雨水中渾身濕淋淋的,徹骨的寒風中他們飢腸轆轆…

這隻奇怪的船隊在炮火的轟擊下,沒有武裝、沒有護航,但他們卻迎著槍林彈雨和硝煙烈火,在漂著沉船的海面,靈活地向前行駛著。

按照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計劃,力爭救出3萬至4萬人,但最終卻救出了33萬人…

從敦刻爾克歸來的英軍士兵與女友擁吻

貳|諾蘭眼中的敦刻爾克

豆瓣8.5分,IMDB8.7分,表面上看《敦刻爾克》還是一如既往的諾蘭式高分。

但如果減掉沒看片就刷五星的腦殘粉,你會發現本片的爭議極大。有人說是「為了拿獎走火入魔」「無新意的流水賬」,也有人說是「諾蘭最好的作品」「影史最佳戰爭電影」,甚至還有網友說:建議影院特設諾蘭廳,不要座椅,大家跪著看…

電影一開場,幾個英國士兵,遊盪在空無一人的敦刻爾克城區里,空中飛舞著德國人的勸降傳單。

其中一個小夥子撿了幾張傳單,還在煙灰缸里撿了一個煙屁股,正準備找個角落,抽著煙,拉個屎…這時候,德國人的槍響了…

當死裡逃生的小夥子跑上沙灘,才發現,30多萬英國士兵擠滿了敦刻爾克沙灘:呼嘯的德軍轟炸機,轟鳴的炸彈,橫七豎八的屍體…

這個時候,諾蘭開始搭建他的敘事迷宮。電影分出了三條故事線:第一條,沙灘上,三個士兵想盡一切辦法逃離敦刻爾克。第二條,在大海上,道森先生駕駛著一條民船,駛往敦刻爾克營救士兵。第三條,三架英軍的噴火式戰鬥機盤旋在敦刻爾克上空,與德國空軍殊死搏鬥,掩護大撤退的英軍。

這三個故事的時間維度是不同的。發生在沙灘上的故事是一個星期,發生在大海上的時間是一天,空中則是一小時。

諾蘭把這三個時間維度,剪輯在了一起。沙灘的士兵,海上的民船,空中的戰鬥機,他們都在敦刻爾克,但他們處在不同的時間維度里。

也就是說,發生一個事件,會在電影中出現三次,而且出現的順序並不相同。這樣的剪輯,構架出了燒腦的視聽感受,對觀眾來說,觀影障礙確實挺大的。

另外一方面,這部《敦刻爾克》有反故事、反高潮的傾向。整部電影的故事極其簡單,幾乎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人物對話極少,你甚至可以把它當成默片來看。電影中的人物情緒也非常克制,很少出現大喜大悲的情緒。大型戰爭場面極少出現,還幾乎沒有血腥鏡頭…

這一系列的處理方式,都決定了《敦刻爾克》與傳統戰爭大片截然不同,與傳統商業電影大相徑庭。

據說,本片是諾蘭「獻給自己50歲前的禮物」。它確實很任性,很個人,很諾蘭。

迷宮一樣的敘事方式,除了讓觀眾感覺很疲憊,它也為觀眾提供了從士兵、民眾、飛行員三個不同的視角去看待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壯舉,讓觀眾多維度的感受到戰爭的慘烈。我個人認為,這部《敦刻爾克》是一部讓觀眾最大限度的接近戰爭的另類作品。

因此,有豆瓣網友評論道:沒有慷慨激昂,沒有熱血沸騰,沒有英勇衝鋒。只有驚恐的士兵,泥濘的海灘,陰暗的天空,求生的慾望,沉悶的氣氛,壓抑的絕望。戰場就是煉獄,生命就是這麼卑微…

叄|你的敦刻爾克

電影結束在英國首相丘吉爾的一段著名演講里: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作戰…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箇舊世界。

二戰歐洲政壇最後一個硬漢:丘吉爾

現在,你看著這段文字,恐怕很難心潮澎湃。但如果你能換一下心境,試想一下當時的歐洲局勢:除了英倫三島,整個歐洲都在納粹的兵鋒之下。在美國不願參戰的前提下,英國想挽大廈之將傾,幾乎已不可能。以當時的局勢推測,整個歐洲必將淪陷,納粹很可能將在全世界肆虐…

你或許能體會到丘吉爾講出「我們決不投降」時的悲愴與壯烈。在諾蘭的《敦刻爾克》中,將這種絕望的氣氛營造到極致之後,再用丘吉爾名言結尾,或許這位天才導演對英雄主義的理解,就是這個樣子吧。

丘吉爾還發表過另一段演講:如果我們失敗,那麼整個世界,包括美國,包括我們所知和關愛的一切國家,都將墜入一個新的黑暗時代的深淵…因此,讓我們忠於職守,倘若英帝國及其聯邦得以永存,人們將會說,「這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

當電影上映的時候,電影就不再屬於導演了,它屬於每一個觀眾。但無論你讚美它,或是批評它,你都很難忽視它,因為它是你從未見過的戰爭電影。

大家再多等一個多月吧,渡過這坑爹的保護月,9月1日來告訴我,你們眼中的《敦刻爾克》是什麼樣子的吧...但現在,我要先告訴你們我的感受:反正我是跪著看完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烏鴉電影】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