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濕氣重傷害身體,3個方法來祛濕!

馬老師說健康:身體出現濕氣問題,會出現各種疾病,今天馬老師就來普及一下濕氣重有哪些危害。

1、身體出油多、易長痘

身體油性變大,油的粘性抑制了火氣的排泄,從而導致體內熱氣堆積,誘發痘痘。

2、肥胖、浮腫

濕氣入皮下,會影響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濕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濕的負擔,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麵部、全身浮腫。

3、關節疼痛 、僵硬

濕氣進入關節,與「寒」相遇,會形成寒濕,三級寒濕就會引發炎症,這是導致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

4、排泄不暢、渾身乏力

濕氣過重,會造成「濕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總有拉不凈的感覺。中醫講,「濕氣如裹」,濕氣重就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濕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總讓人有頭沉、乏力、無精打採的感覺。

濕氣會引起各種皮膚問題,易遭受流感病毒的侵襲,降低我們自身的免疫力。

發現身體有濕氣問題之後,要及早辨清濕氣類型、找出原因,從而進行對症調理和遠離誘因。

為什麼要「分辨」濕氣類型?

濕氣分兩種,這取決於濕氣的易滲透屬性,遇寒成寒濕、遇熱為濕熱,相互夾雜。不加以辨證調理,搞錯了,只會加重體寒或內熱!

常見濕氣類型區分如下圖:

很多人看了濕氣的區分后,發現怎麼兩種濕氣類型都有?這種情況我們在下文中辨證內調去濕會講到。

最見效的去濕方法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辨證內調祛濕

    寒濕體質祛除:

1、蔥、姜、蒜不僅能作為日常調味料,更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一碗熱辣辣的薑湯能有效逼出體內寒氣,淋雨後預防感冒。

2、用溫中健脾的湯劑進行治療。比如葯食同源的祛濕茶。

禁忌: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日常生活還要注意防止寒濕入侵,不要淋雨,洗頭后要及時把頭髮吹乾,冬天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腳和腰腹不能受凍。一旦發現自己是寒濕體質就要及時進行調理,以免加重癥狀。

    濕熱體質祛除:

1、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此外,還可用紅豆、茯苓、淮山、党參等,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濕,對濕熱體質的患者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薏米食用前要炒熟,寒濕體質、孕期、經期不適宜食用。

2、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荊芥、藿香等,當配菜來吃,以清除體內的濕氣。

禁忌:少吃一些大熱大補的食物,比如辣椒、生薑、大蔥、大蒜等。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溫熱食物也要少吃。

第二種:運動強身祛濕

90%的濕氣重患者,都是因為飲食不節和缺乏運動引起。

濕氣重就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長此以往,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脾虛運化不足,又會加重濕氣程度,所以,脾虛與濕氣是相互作用、影響的。通過運動來幫助全身的氣血流通,促進身體器官運作,自然脾胃就會好起來,還可以加速濕氣排出體外。運動生熱,從而起到驅 散寒濕的作用。

推薦運動: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

第三種:外用方式祛濕

1、泡腳祛濕

俗語有云:「熱水泡腳,賽過吃人蔘。」泡腳可以「引氣下行」,引導陽氣到足底、助眠強身,也有發汗排濕氣的作用。泡腳的時候可以加生薑、艾葉驅寒祛濕氣。

2、拔罐療法

拔罐是中醫常用方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

文章作者:公號馬老師說健康。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