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上海推進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不分類不收運

原標題:上海推進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不分類不收運

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要求,2020年底前,直轄市等重點城市的城區範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這就意味著,到「十三五」末,上海城區範圍內必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距離完成目標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4年,綠化市容部門提出,今年上海將全面推進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市公共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將逐步實現「不分類不收運」,此舉被普遍認為是上海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前的「預熱」。

預熱效果如何?能否為未來鋪墊?記者走訪了滬上一些開展試點的企業。

安排了分揀員,卻管不住客戶

中山西路上的宏匯國際廣場企業雲集,4000多人在內辦公,然而垃圾產生量卻很少,每天人均產生600多毫升的垃圾,體積連兩個易拉罐都不到。

有什麼秘訣?就是垃圾強制分類做得好。廣場管理方安排了2名專職分揀員,在集中垃圾的廂房內,將易拉罐、塑料瓶、塑料飯盒、硬板紙等可回收垃圾儘可能分揀出來,進入循環利用渠道,不再擠占垃圾箱的空間,垃圾產生量一舉減少了近兩成。

然而,記者進入廣場內的數層電梯間,隨機翻查了6個垃圾桶,除了1個廚餘垃圾桶內只有哈密瓜皮分類正確,其餘5個垃圾桶內投放的垃圾均分類不正確。比如,不可回收垃圾桶內,就出現了茶水殘渣和充氣塑料膜。

對此,上海宏匯置業有限公司客服處副處長段心娟坦言,最終較為理想的垃圾分類結果,主要歸功於分揀員的辛苦,要廣場內各企業的員工在垃圾進入廂房前的辦公室環節主動做好垃圾分類,現階段還不太可能。

尤其是員工使用頻次較高的茶水間和廁所內的垃圾桶,垃圾混裝現象更嚴重。有些企業禁止員工在辦公室內吃東西,員工就跑到茶水間里吃,垃圾桶里就有了剩飯剩菜、外賣盒、餐巾紙,它們分別屬於廚餘、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如果辦公室環節分類意識好,一些人就會多走幾步到電梯間,將垃圾投放到對應種類的垃圾桶。下轉4版

段心娟表示,廣場管理方很樂意擴大強制分類的範圍,從分揀員擴展到所有員工,從末端的垃圾廂房擴展到廣場內所有涉及垃圾投運的環節,但她也擔心:如果沒有監管部門強有力的執法來倒逼,僅靠管理方要求入駐的企業和員工做到垃圾分類,效果並不樂觀,「畢竟,對方是客戶,這種處境決定了物業很難強勢。」

採用價格槓桿,收運方更強勢

相比人員結構複雜的商場、樓宇,企事業單位全面實現垃圾強制分類的可能性更高。「我們要面對的都是自己的員工,在垃圾分類上完全可以提出比較嚴格的要求。」上海東培企業有限公司總務課課長戎翼自信地表示,該企業的垃圾強制分類已十分成熟。

要實現強制分類,先要在垃圾桶上做文章。記者在這家企業內走訪時發現,兩層樓的辦公區域每層只有1組4隻垃圾箱,分別對應4種分類;7幢車間每幢只有2組8隻垃圾箱,所有垃圾只能定點投放。

「這是一種強制手段,如果垃圾都能就近一扔,分類和減量效果肯定不好。」戎翼表示,垃圾箱的距離產生「美」,由於扔起來不方便,員工會下意識地減少垃圾產生量;實在要扔,每次都要走上一段路,會產生「既然都走到這裡,索性好好分類」的心理。戎翼透露,每個垃圾桶都有編號,如果在清運時發現哪個垃圾桶的垃圾混放問題嚴重,所對應的部門就要在管理層的微信群里被點名,整個部門絕對會「面紅耳赤」。

倒逼企業實現垃圾強制分類,「不分類、不收運」也是關鍵。松江區綠化市容局環衛科科長顏玉祥介紹說,目前松江有近千家企事業單位正試點「不分類、不收運」,在溫度高的夏天,如果因為垃圾分類不好,導致廚餘垃圾被收運單位拒絕,這氣味多一天都是煎熬,因此對企業的倒逼效果明顯。

要保證「不分類、不收運」的模式有效運轉,收運單位能否有效履行監督垃圾分類的責任是關鍵。松江區採用了價格槓桿促使收運單位做好監督者的角色。顏玉祥舉例,東培公司的工業垃圾收運處置費用接近900元/噸,相比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置單價高出許多,在這樣的價格機制下,收運單位自然希望高價值的工業垃圾越多越好,對於分類不好而摻雜了工業垃圾的生活垃圾則是「零容忍」、不收運。

此外,垃圾分類不到位,收運時的總量就會多、分量就會重,收運單位如果將混裝的垃圾運到分揀中心,一旦被監管部門查獲,將按超出的分量額外收取一筆費用,垃圾收運單位可能虧本白跑一趟,從而倒逼收運單位在上門收垃圾時大膽對分類不好的垃圾說不。

未來全面鋪開,標準要定具體

推進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其實是為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探路」。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戴星翼表示,嚴格執法的成本太高,不可能採用人盯人的辦法來監管那麼多單位是否實施了強制分類。相比之下,類似松江區這樣的試點,靈活應用一些經濟槓桿,來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類似商務樓宇、社區這樣人員結構複雜的單位,是推進強制分類的難點。」戴星翼建議,要解決難點,正在進行立法調研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要明確垃圾收費機制,有了這一前提,上海可以在一些小區試點,採取「歧視性收費」的方式倒逼居民自覺分類垃圾。比如,垃圾分類減量做得好的小區可以不交費,做不好要交費,讓小區業委會動員居民,自主決定該「走」哪條路。

垃圾收不收費,取決於有沒有落實好強制分類。戴星翼還建議,應當制定一項具體標準,據此來判定相關單位是否做好了強制分類。

記者了解到,今年出台的《上海市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附有一項「垃圾分類收運質量簡易標準」,其中規定,每桶(240升)濕垃圾中,有超過3個紙類、橡塑類、紡織類、磚瓦陶瓷類、玻璃類、金屬類等不易分解的雜質,或有1個有害垃圾,即為不合格。

對此,戴星翼表示,上述簡易標準主要用來判定一桶垃圾是否合格,至於一個單位怎樣才算合格地實施了垃圾強制分類,具體規定應當更加全面科學。(陳璽撼)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