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專家解讀: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I卷試卷評析

專家解讀:2017年聯考語文全國I卷試卷評析(一)

I 總體評析

2017年聯考語文全國I卷終於在大家的企盼中露出了真容,縱觀整個試卷我們不難發現其所考察的內容和設置的題型,依據2017年考試大綱的修訂與調整,在試卷文字總量保持穩定的前提下,做了不少的調整和變化。因此,想從「穩」和「變」兩個維度來談談今年的語文試卷。

從「變」的方面來看,最大的變化莫過於現代文閱讀中,相較於以前來說,實用類文本和文學類文本均成為必考的內容。當然這在2017年考綱中有明確規定,但是因為考生閱讀量的增大,必然要對整個試卷題型和題目數量做出相應的調整,比如:文學類文本減少一道主觀題,實用類文本增加一道客觀選擇題,只保留一道問答題。當然,實用類文本一擺往年人物傳記類的考察,改為在比較中認識電視紀錄片運用和發展的話題,同時採用多篇非連續文本的組合也是較往年明顯不一樣的。這種變化雖然只是一個局部調整,但盤活了現代文閱讀考查的全局,既擴展了調整客觀題與主觀題比例的空間,也利於命題在考查方式上更為靈活多變,從而提升試題的實用性、針對性、科學性與區分度。

古詩文閱讀這塊,詩歌鑒賞以一道客觀題和一道在主觀題呈現,名句名篇默寫上也做了適當的調整,今年是兩道題共計5分。雖然高三複習中針對這一方面考生早已熟悉,但是客觀上來講,對學生的臨場考試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影響。另外,語言文字運用這方面,第19題和第21題也是近幾年沒有出現的題型,特別是第21題比較新穎,通過尋找「推斷中存在的問題」對考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從「穩」的方面來看,雖然2017年語文試題因為存在預期的變化,大家也充滿著期待,但是仔細閱覽也會發現,「變」的更多的只是形式,而對考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和素養、語文這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學科的考察的依然是整個試卷的著眼點。比如社科類文本《參與國際氣候治理的法律立場和策略:以氣候正義為視角》選段,考察的是學生對於氣候與環境、氣候與社會、氣候與人類等的關係,文學類文本考察的是永恆的人性美以及相應的人生道理等。實用類文本考察內容的變化,但是依然指向學生關注生活、關注世界的的能力和意識。文言閱讀沿襲往年對人物傳記的考察,包括其題型都是今年最為穩定的模塊之一。名篇名句默寫依然採用情境式填寫的方式,注重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運用模塊中,17題、18題、20題均沿襲2016年題型,重在考察考生的語言積累和運用能力。19題和21題雖然形式上的變化,但依然落在對考生語言(語文)與生活的積累和運用的考察上。第22題的寫作題,雖然在題目要求上存在稍微的變化,但還是沿襲材料作文的模式,重在考察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II 真題點評

無論大家對這份試卷的「變」和「穩」抱何種態度和情感,2017年聯考語文全國I卷就在這兒,我們只能直面。論述類文本1-3題,第1和第3題是傳統題型,都是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而第2題通過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考察了考綱中今年新增加的對「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要求,嚴密的論證往往涉及到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能力,這對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論述類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出高且新的要求。

現代文閱讀延續往年對小說類文本的考察,回顧2016年全國I卷《鋤》這一反映現代工業化文明和傳統農耕文明的關係以及由此帶來的人與土地被迫分離的悲涼和痛苦的文本,2017年的《天囂》(趙長天作)則是通過一場災難來反映軍民團結、民族和諧,進而表現人性的美好以及相關人生道理的主題。其中第4題作為雙項選擇題,五個選項分別考察了小說文本的環境、人物、細節、主題等,題型比較常規,難度適中。第五題考的是對文本「布局謀篇」的賞析說明,第6題是對小說文本結尾的藝術效果的分析。前者側重於對人物、結構、主題等的理解和考察,後者側重於對作品的主題意蘊、作品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取向等的考察,這都很好的回應了考綱的要求。

實用類文本通過文字與圖表搭配合理,相得益彰。要求考生帶著問題進入文本,搜尋、鎖定、分辨和提煉關鍵信息,從而實現對考生檢索、理解、分析、評價等能力的重點考查。比如:第7、8兩題,考察的是文本內容信息的梳理、分析和整合的能力,第9題則是在比較中歸納整合文本的信息內容。將文學類與實用類文本均設為閱讀必做題,看似不再給考生選做空間,實則對思維方式不同、素養構成有別的考生形成了全方位考查,而信息篩選、邏輯分析、審美鑒賞及語言運用等能力的全面覆蓋,將有利於語文知識、能力與素養更為均衡和綜合的考生脫穎而出,符合聯考這一選拔性考試的要求。

古詩文閱讀中,傳記類文言文在題型設置和內容考察上兼顧文言斷句、文化常識、文本內容理解,翻譯句子四個方面的內容。第10題文言斷句考察考生對傳統文言語言的感知和理解。第11題是對傳統文化的考察,涉及到古代生活中的幾個方面。第12題是對文本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考察,要求考生在讀懂文本的前提下,對傳主的經歷事迹、思想品德等的準確理解和掌握。第13題文言翻譯,注重對常見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的掌握和運用,文言題型平穩,難度適中。詩歌鑒賞選取歐陽修的《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藉以強調選拔人才歷來德行為先的傳統,第15題要求考生賞析詩中「下筆春蠶食葉聲」的精妙之處,似乎表露出對考生的殷切期望與美好祝福。第16題默寫題在繼承情境式默寫的前提下,採用「2加3」的新模式,主要考到曹操《觀滄海》和杜牧的《阿房宮賦》中的相關語句。

語言文字運用模塊,其中第17題依然是6個包含成語的句子,只不過題干要求選出全都不正確的一項,題乾的變化,要求考生在結合語境準確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認真審讀題干。第19題通過語言得體的考察,意在引導考生對日常生活中語言交際和對傳統文化禮儀的關注。第20、21兩題,前者延續以前的形式,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後者則是新出現的題型,給出一段話,找出其中推斷存在的問題,這也是對考生語言文字的運用以及邏輯推理能力的考察,因此這道題的增加也向我們傳遞出語文聯考對於考生語言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視。

第22題寫作,材料給出12個「關鍵詞」,其中包含的內容很寬泛,既有「一帶一路」這樣國家戰略層面的,也有「廣場舞」「共享腳踏車」「移動支付」事關普通百姓生活層面的;既有「高鐵」「移動支付」具有嶄新時代特色的,也有「中華美食」「長城」「京劇」帶有傳統文化色彩的,既有「空氣污染」「食品安全」這樣現實生活環境的痛,也有「美麗鄉村」這樣詩意的「鄉愁」。內容指向包括了解、形象、文化、精神、傳統與當代等,考生有內容寫,但是要是寫出高質量的文章還要具備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世界等習慣和意識,平時要多看、多聽、多思考、多閱讀。這也符合新時期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另外,考生在讀完材料的基礎上,題目的要求似乎更值得關注,其中「選擇兩三關鍵詞」「幫助外國青年讀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聯繫」等更值得考生關注和思考。

縱觀2017年語文試卷,不僅體現了語文科在培養和選拔「全面發展」優秀人才方面的基礎性地位,還彰顯了語文科在聯考科目體系中所獨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優勢功能。這將會對今後的語文教育與教學產生積極影響,促進中國小語文教學全方面重視語文綜合素養,幫助學生構建均衡而合理的能力結構和素養體系,引領語文學科建設的方向,凸顯母語教育在這個教育教學中的基礎性作用。

專家解讀:2017年聯考語文全國I卷試卷評析(二)

2017年全國卷1語文卷試題,嚴格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命制,體現課程標準的精神,注重考查核心素養,考點覆蓋面和試卷結構合理,能力層級比例配置恰當,難度適中。

相較往年,題型變化較大,更側重於邏輯思維能力考查,更著力於引導學生關注時代發展、社會變化,更希求引領學生拓寬視野,培養人文情懷、家國情懷。

論述類文本閱讀

論述類文本的閱讀材料選自曹明德的《參與國際氣候治理的法律立場和策略:以氣候正義為視角》,把脈時代的癥結。文本在800字左右,比考試說明題型示例字數略少,閱讀量有所減少。全文採用總分總結構,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信息量不大,理解起來難度也不大,中間兩段是閱讀理解做題的關鍵。原文雖然涉及了一些考生較為陌生的術語,但行文簡明精鍊,條理清晰,總體上通俗易懂,不難把握,適合高中生閱讀和理解。

從考點覆蓋看,依然著重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今年特別值得注意的兩點變化:一是側重考查了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內容要點這個考點,二是三道客觀題,第1題是選擇正確的一項。

近幾年全國卷命題越來越強化「整體閱讀」意識,要求考生在真正讀懂的基礎上做出選擇。今年更是加強考查考生整體「讀懂」的能力,尤其體現在第2題題干要求的設置、第1題D選項和第3題的所有選項的設置上。這也必將是未來命題的方向,考生需要注意考查方向。

文學類作品閱讀

實用類文本和文學類文本成為必考題,是今年語文卷變化最大的考點。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選材是當代作家趙長天的小說《天囂》,文本長度與考試說明題型示例文本長度相當。選材關注我們比較陌生的科研人員的生活,但情節、人物都不複雜,主題也很鮮明。第1題採用客觀題型,改原來「五選二」的多選為「四選一」的單選。第2題第3題為主觀題,題目設置體現了全國卷的靈活度和綜合性,但仍然立足於小說基本要素的考查。

整體來看,這次文學類文本閱讀難度降低,更切近高中學生的閱讀經驗、人文認知。

實用類文本閱讀

實用類文本選擇了非延續性的新聞材料,其中材料二為圖表形式。這和考試說明題型示例中關於「國民閱讀」的新聞材料題題型相同。第1題第2題都是客觀題,分別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和正確的兩項,要點分散在全文,需要有較強的篩選信息能力和整合概括能力。第3題為主觀題,需要找到問題的區間,分析歸納後有條理的概括,這道題要求考生養成條分縷析的思考和答題習慣。

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取材於《宋書·謝弘微傳》,體現了全國卷一貫的選材特點:一是出自「正史」,二是傳主為忠臣良將、清官廉吏。文本600字左右,與2016年全國卷的《曾公亮傳》586字基本持平。

第1題,文言斷句題,全國卷連續考了三年。今年在這題選項的設置上採用了一樣的做法,四項中其中兩項只有一處不同,只要根據前後文準確理解劃線的兩句話,運用排除法,就能做出正確選擇。

第2題是2015年出現的題型,即在閱讀材料中選取四個具有古代傳統文化內涵的詞語,對相關內容進行解釋,反映其中的文化意義,要求考生選擇出不正確的一項。考查古代文化常識,與整個社會重視傳統文化傳承的大背景有直接關係,今年更是在考綱中有了明確規定。四個選擇項分別涉及「名、字」「姻親」「母憂」「私祿」等內容,都是古代文化常識的基本內容,且可帶入原文判斷正誤,考查的是真正的「常識」。

第3題命題形式未變,每個選項首先用一句話作概括,並用句號與後面的句子斷開;接著緊扣這一句概括語陳述原文中的相關信息,體現概括語與相關信息的同一性,即概括語是從相關信息抽取出來的,相關信息用來說明概括語。歷年考試中,這道題規律性極強:四個選擇項是按照文本的自然順序,選擇傳主的代表性事件或體現的思想品質逐層設題。從全國卷命題特點看,本題設錯角度有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人物的事迹張冠李戴、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人物性格品質分析不恰當、無中生有、強加因果關係等。

第4題文言翻譯題仍然側重考查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需要在翻譯時字字落實,文通句順。

詩歌鑒賞

詩歌鑒賞取材於宋朝著名詩人歐陽修的《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這首詩的內容和考生在考場答卷的情形相映成趣。考生在答題的同時,也了解了古人考試時的情形,體現了文化的傳承和體制的變革,有趣又意義深遠。

第1題今年改為客觀題,是今年考題的另外一大變化。「五選二」,需要考生對詩歌內容、情感、手法都有較為準確的理解。

第2題主觀題為鍊句題,是考生熟悉的題型,回答時需有條理。

默寫題仍為理解性默寫,就是將對詩文的理解與默寫巧妙結合。從原來的6分減至5分,高中3分,國中2分,難度不大,得分率會很高。

語言運用題

語言運用題最易出現新題型。今年成語題、病句題、補寫題沒變,表達得體題替代了虛詞選擇填空題,邏輯推斷題替代了流程圖題。這些變化在考試說明中都有體現。

作文

作文材料給出了來華留學生較為關注的十二個「關鍵詞」。題目要求選擇其中的兩三個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並且找到所選關鍵詞的有機關聯,據此寫成一篇能幫助外國青年讀懂的文章。今年的作文題比去年的驅動型更明顯,立意麵更廣也更開放。審題難度大大降低,思辨能力和邏輯能力的考查卻沒有降低。更側重引領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社會發展、時代變遷。考生能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需要平時養成多看、多讀、多觀察、多思考、多積累的習慣。

歡迎添加「冷大大」進行諮詢~

戳下方二維碼即可加他為好友哦~

添加時請標註區域+高几

冷大大:全國卷大學·聯考、自招政策研究院副院長,90后、00後學習DE知心大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