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貧困手抄報圖片大全

原標題:貧困手抄報圖片大全

分步閱讀 >
貧困手抄報圖片大全,現在國際上面還是有很多人屬於貧困人口,他們有的人甚至不能填飽肚子,國際消除貧困日就是聯合國為了幫助這些貧困人口而創立的節日。

2007年10月17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16個國際消除貧困日。聯合國將國際消除貧困日的主題定為「貧困人群的人權和尊嚴」。

國際消除貧困日的活動可以追溯到1987年。當年10月17日,10萬多人聚集在《世界人權宣言》的簽署地巴黎特羅卡德羅廣場,他們宣稱貧困是對人權的侵犯,並承諾將攜手保護貧困人群的人權,1987年後,每年的10月17日,人們都舉行相關活動,表達他們對貧困人群的關注和聲援。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決定將每年的10月17日確定為國際消除貧困日,以引起人們對貧困問題的重視,推動全球消除貧困工作。

貧困問題是21世紀世界面臨的最嚴峻問題之一。2000年確立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出要在2015年之前將全球貧困水平降低一半。在各國和國際組織的努力下,全球消除貧困工作取得進展,但依然任重道遠。根據聯合國2008年9月發布的一份報告,1990年至2005年,世界極端貧困人口總數從18億減少到14億,到2015年可能會減少到9億。但是,貧困人口減少較多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亞,特別是,而其他地區的貧困人口減少幅度要低得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和獨聯體國家,貧困人口人數不降反升。此外,國際社會消除貧困的努力還正面臨諸如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和全球經濟滑坡等新的挑戰,前景不容樂觀。鑒於2008年是《世界人權宣言》通過60周年,聯合國在國際消除貧困日的宣傳活動中再次突出人權這一主題。聯合國指出,國際社會已經意識到,貧困是對人權的侵犯,推動和保護人權有助於消除貧困。對人權的侵犯既是造成貧困的原因,也是貧困所帶來的後果。貧困人群通常處於社會邊緣,身處窘境,自身權利往往難以得到保障。因此,聯合國呼籲人們遵照《世界人權宣言》,尊重和保護貧困人群的人權,努力幫助他們得以擺脫。

2005年10月15日,孟加拉國北部城市朗布爾附近的眾多水災災民等待救援物資。在自然災害頻繁的孟加拉國,很多人都在最基本的生存線上掙扎,全世界約有10分之2的人在被貧困困擾著。

1995年3月,聯合國社會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確定1996年為「國際消除貧困年」;同年12月,聯大又將1997年至2006年確定為第一個「國際消除貧困十年」。

貧困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聯合國發布的有關數據顯示,全世界在脫貧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各國在減少貧困人口、提高衛生條件等方面仍然任重道遠。全球仍有10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線以下,8.52億人處於飢餓狀態,每年約500多萬兒童因飢餓和營養不良而夭折。全世界有6億人生活在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環境中,11億人無法得到安全飲用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條件。

另外,世界各地區發展出現嚴重不平衡態勢。其中,亞洲在脫貧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而非洲大陸面臨的貧窮、飢餓、疾病等問題依然嚴峻。全世界49個最不發達國家中有34個國家位於非洲。自1990年以來,全球極端貧困人口的數量減少了1.32億,但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極端貧困人口卻由2.27億增加到3.13億。

貧困是「無聲的危機」,不僅嚴重阻礙了貧窮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也是當前地區衝突、恐怖主義蔓延和環境惡化等問題的重要根源之一。多年來,國際社會為消除貧困作出積極努力。消除貧困一直也是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討論的重要議題。1990年制訂的《聯合國第四個十年國際發展戰略》、《聯大第十八屆特別會議宣言》和1990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屆最不發達國家會議通過的《90年代援助最不發達國家行動綱領》等文件都把發展家的經濟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列為國際發展戰略的首要目標和國際合作的優先領域。1995年聯合國社會發展世界首腦會議集中討論了消除貧困、社會融洽、促進發展的問題,並通過了《宣言》和《行動綱領》,同時確定1996年為國際消除貧困年,1997年至2006年為國際消除貧困十年。2000年9月,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一致通過了「千年發展目標」,承諾到2015年之前將世界極端貧困人口和飢餓人口減半。2005年是推動千年目標實現的關鍵一年。聯合國希望通過紀念國際消除貧困日,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採取切實措施將承諾化為現實,如期實現千年目標。

分步閱讀 >

也面臨著嚴峻的貧困問題。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6年起,在致力於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進程中,實施了以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為主要目標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扶貧開發,

20年來,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從1.25億下降到2365萬,減少了1億多人;農村絕對貧困發生率由14.8%下降到2.5%。創造了國際扶貧的奇迹,給予了世界正致力於扶貧開發的各國各地區引導與鼓勵。

扶貧開發成就舉世矚目,回顧近20年的扶貧開發工作,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堅評價到:的扶貧開發工作是一項暖人心的偉大事業,促進了國民經濟協調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邊境鞏固,為廣大人民群眾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有利於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有利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紅利。

貧困地區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滿足了群眾最迫切的基本需求。到2005年底,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自然村為單位,通公路、通電、通電話、能接收電視的比例分別達到79%、95.8%、73.8%和87.6%;重點縣70%的農戶能夠獲得安全的飲用水,在乾旱缺水的西部重點縣,飲用自來水的農戶比例達到38.7%。

同樣,貧困地區的各項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發展,提高了貧困地區人口的基本素質。截至2005年底,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學齡兒童在校率達到94.7%,青壯年勞動力中接受過農業技術和務工技能培訓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重點縣73.2%的行政村有了衛生室,74.6%的村有了合格的醫生或衛生員。素質的提高使貧困人口建立了自我發展的能力,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創造了條件。

整村推進扶貧試點工作啟動前,四川省儀隴縣柴井鄉黃氏祠村是典型「人畜缺水喝、農民收入少、災情年年多」的貧困村。2005年7月試點以來,該村實行農村社區整體建設,從解決村民飲水問題入手,修建村組公路、沼氣池,發展養獺兔、養豬、水果種植等產業。儀隴縣實施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改變了過去分散使用扶貧資金的做法,讓農民掌握實用技術。劉堅說:「開發扶貧,就是動員組織貧困群眾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

國務院扶貧辦實施了貧困農戶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雨露計劃」,將財政扶貧資金的10%用於培訓,力爭經過五年時間,使每個貧困戶都有一個勞動力經過培訓實現轉移和就業。並在全國認定了近800家扶貧培訓基地,建成國家、省、市、縣四級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網路,培訓了318萬貧困農戶勞動力。從「解決溫飽」轉向「解決和鞏固溫飽」,1978年開始的農村經營制度改革,為解決農村的貧困問題找到了出路。至1985年,全國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2.6倍,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從2.5億人減少到1.25億人。

1986年,開始了大規模的開發式扶貧工作。經過8年的不懈努力,到1993年底,農村貧困人口由1.25億人減少到8000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比重從14.8%下降到8.7%,1994年,《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公布實施,明確提出,力爭用7年左右的時間,基本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到2000年底,國家「八七」扶貧攻堅目標基本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下降到3000多萬人。

2001年,以《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的頒布實施為標誌,扶貧開發工作進入了解決和鞏固溫飽並重的新階段,有關部門確定了14.8萬個貧困村作為扶持重點,重心下沉,進村入戶,瞄準到人,採取更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提高了扶貧資源的使用效率,保證了扶貧開發的順利進行。

2012年10月17日是第20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回良玉指出,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更加註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註重統籌兼顧,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減貧舉措,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創造了有利的發展環境、更多的發展機會。我們致力於擴大就業,大量勞動力從農業轉向二三產業、從農村轉向城市、從貧困地區轉向發達地區,促進了貧困人口收入較快增長。我們致力於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糧食生產已實現連續八年增產,農民收入實現連續八年較快增長,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得到明顯加強。我們致力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大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特色產業的支持,讓西部地區更好地參與發展進程。我們致力於實施大規模減貧計劃,增加各級財政扶貧資金,堅持開發式扶貧與社會保障相結合,讓農村貧困群體更好地從經濟社會發展中受益。

回良玉2012年出席減貧與發展高級論壇強調,和世界都需要通過增強發展的包容性,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增進人民福祉。他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深化改革,建立有利於貧困人口的經濟制度,注重為貧困人口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務,通過制度建設促進減貧。二是發揮優勢,注重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根據資源稟賦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協調發展資本、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三是創新機制,加強減貧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

分步閱讀 >

設立宗旨

為引起國際社會對貧困問題的重視,動員各國採取具體扶貧行動,宣傳和促進全世界的消除貧困工作,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第二委員會(經濟和財政)的建議,確定每年10月17日為「國際消除貧困日」 (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要求各成員國宣傳和促進全世界消除貧困的工作,採取具體的扶貧行動。

歷年主題

2007年世界消除貧困日主題:貧困人口是變革者。(意在強調貧困人口自身在消除貧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8年世界消除貧困日主題:貧困人群的人權和尊嚴。

2009年世界消除貧困日主題:兒童及家庭抗貧呼聲。(投資於兒童,保障兒童的權利,這是驅除貧窮的最可靠途徑之一。)

2010年世界消除貧困日主題:縮小貧窮與體面工作之間的差距。(意在呼籲各國關注就業,努力創造更多、更體面的工作崗位。)

2011年世界消除貧困日主題:關注貧困,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

2012年世界消除貧困日主題:消除極端貧窮暴力:促進賦權,建設和平。

2013年世界消除貧困日主題:從極端貧困人群中汲取經驗和知識,共同建立一個沒有歧視的世界。

2014年世界消除貧困日主題:不丟下一個人:共同思考,共同決定,共同行動,對抗極端貧困。

2015年世界消除貧困日主題: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一起消除貧窮和歧視。

分步閱讀 >

國際貧困線標準

1990年,世界銀行選取當時一組最窮的國家貧困線,採用購買力平價換算成美元,通過計算出平均值將貧困線設定在每人日均1美元左右。

2005年,世行進行了新一輪更大規模的國際可比性價格數據收集。此後,世行根據新的購買力平價數據和當時15個最窮國的國家貧困線的平均值在2008年將國際貧困線上調到每人日均1.25美元。

2015年10月4日,世行宣布為反映近十年來全球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世行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將國際貧困線標準從此前的一人一天1.25美元上調到1.9美元。

全球貧困狀況

2015年7月,聯合國發布的《千年發展目標2015年報告》顯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數從1990年的19億降至2015年的8.36億,其中大多數進展是在2000年後取得的。儘管全球總體上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的減貧目標,但從區域來看,減貧進展並不平衡。

現在全球超過40%的極端貧困人口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該地區極端貧困人口占本地區人口比例僅由1990年的57%下降到2015年的41%,並沒有實現極端貧困人口比例減半目標。且由於這一地區人口總量的增長快於減貧、經濟增長乏力、自然災害頻發等原因,極端貧困人口數量由1990年的2.91億,增加到2015年的約3.66億。

南亞也是貧困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該地區極端貧困人口佔全球貧困人口的34%。南亞極端貧困人口比例由1990年的52%,下降到2015年的17%;極端貧困人口數量相應地由6.20億,減少到2.86億。

分步閱讀 >

提高經濟增長率,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加快經濟增長速度是擺脫貧困的一項長期戰略。實踐證明,保持高速經濟增長,可以提高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減少生活在絕對貧困之中的人口總數。

從地理分佈的角度看,全球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發展農業生產對發展家減貧來說十分重要,否則高的經濟增長率不一定能達到減貧的效果。例如印度上世紀80年代經濟增長率為6%,但是由於農業發展緩慢,不能有效地吸納勞動力,貧困問題沒有因此得以緩解。

增加人力資本投資,提高人口素質:人口素質特別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對減貧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韓國、印尼、馬來西亞十分重視教育對減貧的作用,在勞動力轉移過程中注重加強對農村人口的教育與培訓,成功地解決了農業過剩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的過渡。

在農業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過程中,如果不重視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可能會加劇貧困程度。例如上世紀80年代的印度,大量向城市轉移的農村貧困人口由於缺乏足夠的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在城市中很難找到工作,致使城市出現許多的「貧民窟」。

設立特殊就業項目,建立減貧制度:在南亞、非洲和拉美地區,設立特殊就業項目,建立減貧制度是直接有效的大規模減貧辦法。發展家常用的減貧制度有兩種形式:一是建立自營職業制度;二是實施公共工程項目。

建立自營職業制度,主要是以貸款形式,使貧困者有能力購買基本生產資料,並提供相應的教育和技術、產品銷售渠道,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公共工程項目制度,是指在發生飢荒、自然災害以及經濟調整和蕭條等緊急情況時,農村或城市出現大量臨時性的貧困者或失業者,政府組織實施公共基礎工程項目,為貧困者提供短期就業機會,增加收入。

通過調整經濟、就業結構,執行價格和社會保障政策,改善收入分配關係:對於發展家來說,貧困既受平均收入變化的影響,也受社會收入分配關係和社會保障政策的影響。為此,許多發展家越來越重視通過調整經濟、就業結構和價格政策,改善社會收入分配關係;完善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保障和保險制度,改善貧困者的生活條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