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微信代購亂象:真假難辨維權難 「朋友」不靠譜

漫畫/高岳

本報記者 王瑩

海外代購、人肉回國、原單正品……隨著國內消費群體的需求不斷增大,海外代購已經不滿足於在各大購物平台上駐足,而是將版圖擴展到微信「朋友圈」當中,將具有一定私密性的社交平台變成了爭奪客源的新戰場。

今年3月15日,《網路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網購消費者的「後悔權」得到進一步保護。但在辦法里,只規定了「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應當引導和督促平台上的網路商品銷售者履行七日無理由退貨義務」,並沒有將所有網路平台都納入其中。由此可見,微信社交平台並不屬於網路交易平台,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購買的商品或不適用該辦法。

代購真假難辨

「朋友」照樣不靠譜

福建省泉州市的市民劉麗(化名)是位網路購物達人,近兩年她開始接觸海外代購。她同時也有每天翻看微信朋友圈信息的習慣,看得多了,就發現有些朋友在微信里推薦國外的商品或者轉發朋友代購的廣告消息。

劉麗覺得有朋友推薦,商品質量應該沒問題,價格也很公道,就動了心。去年5月初,她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看到朋友小林發布的代購信息,稱有同學在美國留學,可以幫忙買包,便花了幾千元購買了一個品牌女包。收到貨后,她的心情卻不是很美麗。

因為經過和國內專櫃的對比,劉麗發現包的質量和細節看上去和正品有一定差別。她在微信上委婉地向小林說出了自己的疑惑,但朋友卻一口咬定包是正品,且不能退貨。後來她再聯繫小林,卻發現自己已被拉黑,打電話對方已關機。

像劉麗一樣愛美的女孩子還有很多。住在北京的楊小姐是時尚奢侈品的忠實用戶,喜歡追逐明星同款。和小麗的境況不一樣的是,她選擇海外代購的原因不是因為省錢,而是因為她喜歡的這些明星同款國內沒得賣。楊小姐兩年前在網路搜索引擎中輸入「義大利代購」這個關鍵詞進行搜索,並在一個網友回答的帖子上發現了一個專門做義大利代購的個人微信號。

「對方是個年輕姑娘,打扮很時尚,說自己在義大利留學,兼職做代購。」楊小姐表示,自己起初也不敢買,只是一直保持著關注,經常翻看對方的朋友圈。這個微信號的封面即為代購的諮詢和購買流程信息,每天發布的信息都是一些名牌產品照片和價格,偶爾也有顯示國外生活的內容。看得多了,楊小姐覺得對方的可信度越來越高。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楊小姐花費了近7萬元從這個代購賣家手上購買名牌產品,有皮包、皮鞋好幾種。由於最近一次購買的東西感覺有異樣,楊小姐將近幾次購買的商品都拿到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結果被告知均為假貨。楊小姐第一時間在微信中聯繫賣家,對方則拒絕退換貨。

目前,楊小姐已向派出所報案。但她並不知道賣家在國內住在哪裡,只知道她支付寶賬號綁定的手機,顯示地在陝西咸陽,其他均一無所知。因此對於接下來的索賠,楊小姐很是擔心。

個人代購成風

微信陷維權「泥淖」

去年7月21日,甘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信息分析報告》中指出,去年上半年,互聯網銷售服務類諮詢同比增長100.04%,微信網購糾紛正在以成倍的速度迅猛增長。

據分析,微信代購目前主要存在三個方面問題:一是偷稅漏稅。代購者將商品從海外帶入國內或者直接郵寄回國,逃避了繳納進出口關稅。二是維權難。消費者一般不知道代購者的真實姓名,很多代購店鋪沒有正規註冊,只要經營者將消費者從好友名單中刪除,就無法繼續聯繫。三是真假難辨。賣家多以「代購商」自居,銷售的卻是高仿商品,以低廉的價格矇騙消費者。

此前「入坑」的劉麗在聯繫賣家無果后,也曾向當地工商部門諮詢過如何維權。泉州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至今,該局已經接到10多件類似的諮詢件。這類藉助微信個人賬號從事銷售和代購商品活動的主體與「微商」有著很大的區別,除了建議走司法途徑來解決微信購物糾紛,目前還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幫助消費者維權。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對象是經營主體。「微商」多為通過微信公眾號和訂閱號經營的商家,一般是有實體店鋪並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需提交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經微信平台開辦方騰訊公司的認證後方可開辦,屬於經營主體。因此如果與「微商」產生交易糾紛,仍然適用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而大部分在微信上從事代購的經營者都是使用個人註冊的賬號,無實體店、無營業執照、無信用擔保、無第三方交易平台,買賣行為也只能屬於個人私下交易,一旦出現糾紛,消費者也不受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

儘管有諸多律師曾對此支招,認為特定的主體如果不能算作經營者和消費者的關係,還可以適用合同法,買賣合同關係同樣受到法律保護,但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

微信個人代購交易的門檻極低,建立朋友圈的好友也不一定是實名,加上缺乏完善的交易系統,因此在訴訟中,如果僅是通過微信聊天完成的交易,消費者很難提供充分的證據,許多消費者都像楊小姐一樣,連對方姓名、地址、聯繫方式都不清楚,可以提供的信息極為有限,維權難度也相應增加。如果碰到直接刪除好友或更換賬號的賣家,消費者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方逃避責任。

其實,早在去年4月,福建省消委會就表示,目前微信購物仍屬於個人私下交易,不受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雖然消費者還可以通過合同法走司法途徑來解決微信購物糾紛,但投入的成本可能遠遠高於商品本身的價值,因此建議一般不要採用微信購物。

面對維權難題

可借「電商」監管經驗

隨著微信私人代購的興起,包括福建、遼寧在內的多地消協都已提示消費者,對於私人代購者的監管難度要大得多。由於「微商」本身即是一種新型的電商模式,問世時間較短,目前缺少職能部門監管,存在經營混亂、質量無保障、維權難等問題,因此針對微信個人賬號從事的經營活動就更加難以監管。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利益受損投訴無門的消費者以及貨真價實的商家都希望找到一個靠山,呼喚相應監管到位,來維護共同權益。

具有借鑒意義的是近年來國家對「電商」的監管。「電商」領域的消費投訴近年來持續攀升,維權難也是消費者反映的普遍問題。近日,國家工商總局出台的關於切實加強12315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在提高12315專用電話暢通率的基礎上,將強化12315互聯網及移動互聯受理渠道建設,推進12315接入網購平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