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張雁云: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浙江經驗 |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專題

文/浙江省金融辦主任張雁雲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浙江率先遭遇經濟轉型的陣痛。在此背景下,浙江金融系統深入開展金融改革創新,強化金融保障,初步形成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相互支撐、良性互動的發展態勢。本文介紹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浙江經驗,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展望。

浙江經濟總量居前,民營經濟發達,市場化程度高。在這一輪經濟轉型調整過程中,浙江率先遭遇經濟轉型的陣痛。近年來,浙江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做出的決策部署和「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新要求,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總綱,以「兩山」「兩鳥」理論為指引,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決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出了以「拆、治、歸」為基本招法的經濟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推動高質量、均衡性發展,培育新的增長動能,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走在全國前列。2016年浙江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65萬億元,同比增長7.5%。圍繞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需求,浙江金融系統深入開展金融改革創新,強化金融保障,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精準性和有效性不斷提升。截至2016年末,浙江社會融資規模餘額和各項貸款餘額分別達到10.77萬億元和8.18萬億元,均居全國第三位,初步形成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相互支撐、良性互動的發展態勢。

多措並舉,精準服務轉型升級重大戰略

近年來,浙江深入實施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並推出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浙商回歸、特色小鎮、萬億產業等一系列轉型升級組合拳,在基礎設施、環境治理、產業升級等領域有數量眾多的重大項目需要金融系統提供一攬子的專業化服務和長期資金支持。各大金融機構高度關注浙江重大戰略,紛紛與浙江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主動加強與重大項目對接,量身定製融資方案,創新推出專項產品,綜合運用銀團貸款、PPP項目融資、專項建設基金等模式,全力支持重點項目融資。截至2016年末,浙江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浙商回歸、特色小鎮等4個領域的貸款餘額達到2237億元,同比增長50.4%。

補強短板,小微和「三農」支持力度領先

浙江90%以上的企業屬於小微企業,針對小微企業普遍面臨的抵押資產缺乏問題,浙江銀行機構積極開展專利權、商標權、股權、存貨、應收賬款、排污權等抵質押創新。浙江台州大力推進國家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建立了綜合性的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台,在解決小微金融服務風險分擔機制缺失以及信息不對稱問題方面形成了樣板。近兩年,浙江初步建立了主要服務小微企業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還率先在全國開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這些增信措施有力地提升了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積極性,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國領先。截至2016年末,浙江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92萬億元,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在金融服務最大的短板「三農」金融服務方面,浙江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一方面,浙江大力推動農村產權抵押融資,全省目前有37個縣市區開展了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53個縣市區開展了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尤其是麗水市積極推進農村金融改革,率先形成了以林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為主體的「三權」抵押模式,有效解決了農民抵押擔保難問題;另一方面,浙江積極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信用村、信用戶評定,全省已經累計為近1000萬農戶建立了信用檔案。麗水更是全國第一個所有行政村都完成了農戶信用等級評定的地級市,並率先推廣了「整村批發,集中授信」業務。截至2016年末,浙江涉農貸款餘額3.01萬億元,同樣繼續居全國首位。

同步共贏,綠色金融點燃綠色經濟

近年來,浙江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積極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開闢了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共贏」的創新之路,初步形成了綠色金融的「浙江模式」。尤其是衢州、湖州較早啟動了綠色金融創新相關工作,並申報了國家首批綠色金融創新試驗區。一是創新了具有浙江特色的綠色信貸模式。推出了支持「五水共治」的「綠色銀團」、「機器換人」的「綠色租賃」等模式。截至2016年末,浙江綠色信貸餘額7443億元,同比增長10.1%;二是率先試點綠色債券為特色的綠色直融模式,支持循環經濟發展。2016年,浙江嘉化能源化工在上交所發行了3億元綠色公司債,成為全國首單綠色公司債;三是重點發展以責任險為代表的綠色保險模式。創新推出環境污染責任險、食品安全責任險、自然災害險、安全生產責任險等保險業務,提升保險對綠色經濟發展的保障能力。

多方發力,優結構降成本成效顯著

這幾年來,浙江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租賃、期貨、小額貸款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組織)多方發力,積極創新服務方式,滿足了不同企業的多元融資需求。如銀行機構除了創新各類貸款產品,還積極發展資管、投行、直投、租賃、銀團、債券承銷等新型表外融資。證券機構積極服務企業上市、定向增發,發行公司債、企業債等各類債券。保險業對實體經濟除了創新風險保障方式、履行賠付責任之外,2012年以來浙江累計引入了800多億元的保險資金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小額貸款公司儘管體量小,截至2016年末,貸款餘額也有725億元。期貨業為實體企業開展倉單服務、套期保值等風險管理業務。多元金融體系的創新發展支撐了浙江融資結構快速多元化,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從2010年末的7.8%上升至2016年的34.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5個百分點,有效增強了企業資本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符合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

面對實體企業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凸顯的成本壓力,尤其是實體企業反映強烈的轉貸問題,浙江金融機構早在2011年即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小微企業還款方式創新,推出了「無還款續借」、「年審制」、期限拉長法等創新產品,降低了企業轉貸續貸成本。同時,積極創新融資方式,推出「循環貸」等系列支持客戶隨借隨還的短期流動性服務產品,幫助企業節約利息支出。浙江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從2012年的7.56%下降至2016年的5.9%,處於近10年來的歷史低位。2016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費用同比下降12.1%,其中利息支出下降12.6%,下降幅度遠超全國。

順勢而為,併購重組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轉型升級機遇與壓力並存的新形勢下,浙江省順勢而為,率先行動,積極發揮資本市場大省優勢,重點推進以上市公司為主體的併購重組,逐步摸索出一條依託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路子。目前,浙江共有境內外上市公司440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354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二,還有新三板掛牌公司980家。在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同時,近年來,浙江緊緊圍繞經濟轉型升級推動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組織召開全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大會,組建浙江併購重組聯盟,掀起了上市公司市場化併購重組熱潮。2016年,浙江177家境內上市公司實施併購375次,交易金額1616億元,併購數量、交易金額逐年增加。通過併購重組,社會的優質資產、優質項目向上市公司等優秀企業以及優秀企業家集中。特別是跨國併購,是推進優質民營企業成為跨國公司的捷徑。比如,紹興上虞擁有13家境內上市公司,浙江龍盛、卧龍電氣等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在全球細分行業內迅速佔據話語權和定價權,成為區域經濟的頂樑柱,上虞也因此成為上市公司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樣板和典範。

分類幫扶,金融與實體經濟攜手共渡難關

2011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經濟下行調整,浙江實體企業經營困難加劇,資金鏈、擔保鏈風險在全國率先暴露。這幾年浙江各級政府部門、銀行機構在化解「兩鏈」風險、幫扶困難企業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也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形成了「屬地負責、政銀企會商、分類幫扶處置」的工作機制,各地成立了專門的風險處置工作小組,設立了應急轉貸基金;銀行機構成立債權人委員會統一行動,對不同的企業分別採用銀團貸款、延緩追償、授信聚攏、打折代償、分期付款、市場化併購重組、司法破產重整、破產清算等不同方式,切實支持了一大批主業經營良好、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渡過難關、重獲發展。2016年底,浙江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餘額自2012年以來首次實現「雙降」,迎來了風險拐點。

儘管這些年浙江金融在支持實體經濟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距離實體經濟不斷發展變化的多元金融需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現有金融產品和服務與服務型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尚未完全匹配;結構性的「融資難、融資貴」仍未根本緩解,小微和「三農」金融、普惠金融的覆蓋面仍有待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來拓寬;「兩鏈」風險的徹底化解、互保聯保方式的轉變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等等。下階段,浙江將繼續圍繞打好經濟轉型升級組合拳,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以促進轉型升級為主線,全力做好金融保障、改革創新及風險防範化解工作,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一是推動金融系統按照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更有效地配置和使用金融資源。浙江將進一步發揮金融資源對經濟升級的撬動作用,引導銀行機構優化信貸投向,用好增量、盤活調整存量,加強對關鍵領域、重大項目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深入創新信貸方式,推廣各類抵質押創新,大力發展信用貸款,降低保證類貸款佔比。進一步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企業股權、債券融資規模,提升直接融資比重。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重點加大對信息、環保、文化、旅遊等八大萬億產業的支持力度。深入發揮政府引導基金和產業基金的撬動作用,支持新興產業發展。

二是打造金融萬億產業,建設錢塘江金融港灣戰略平台,提升金融的供給能力。「十三五」時期,浙江將全力打造金融「萬億產業」,構建持牌金融、地方法人金融、非銀金融、農村金融、區域金融市場以及私募金融、互聯網金融等各種金融業態在內的「大金融」產業體系。著力建設「錢塘江金融港灣」,打造成為獨一無二的「財富管理和新金融創新中心」,通過整合集聚更多優質金融資源,提升浙江金融產業的層次,並且通過業務、產品、運營模式和服務方式的創新,拓寬資本對接新興產業、創業創新、小微和「三農」等領域的通道,形成金融要素對實體經濟的持續輻射和投入。

三是深化信用信息平台和風險分擔機制建設,全面優化金融生態環境。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對實體經濟融資起決定性作用。下一步,浙江將從提升和優化整體信用水平的高度出發,搭建並深化社會信息共享平台應用,將台州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做法逐步向全省推廣。進一步深化政策性擔保體系建設,科學確定政策性擔保機構的考核評價目標,更多體現公益性,為中小企業提供外部增信。進一步加強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加強典型案件曝光力度,對惡意逃廢債企業實施聯合懲戒。堅決打擊和治理各種金融亂象,切實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本文刊發於《清華金融評論》2017年5月刊,編輯:陳暘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專註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智庫型全媒體平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