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PACC非遺專訪】共建非遺跨界創新生態圈,圓中國文化復興夢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 章莉莉

文章轉自「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微信公眾號 2017年7月21日

目錄

傳統非遺走進當代生活

非遺跨界融合創新模式

共建非遺跨界創新生態圈

圓一個文化復興夢

傳統非遺走進當代生活

非遺手工藝在唐宋時期是國家核心的文化生產力之一,絲綢、瓷器、金銀飾品等大量出口國外,建築和字畫影響了整個亞洲。當時供宮廷使用的非遺手工藝器物就是今天所謂的「高級定製」,極盡華貴精美。而民間使用的手工藝生活器物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具有生活的智慧和地域審美特徵,經過時間的考驗被保留下來,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圖)項部長到上海大學考察研修班教學

非遺來源於日常生活,應當回歸生活。2017年6月17日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來到上海大學考察三個研修班教學情況時提出,「非遺融入生活,創新發展,是活態傳承的最佳方式」,同時他對研修班的跨界創作創新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給予了具體的指導和建議。項部長的鼓勵溫暖了非遺研修班的教師、學員和設計師們,大家心裡充滿了能量和希望。

(圖)2017年木雕研修班學員楷木雕刻傳承人褚濤與阿根廷公共藝術家費德羅·貝克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和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在這兩年來承辦「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研修、研習班的過程中,不斷嘗試、實踐用「活態傳承、活性流變、活力再現」的理念與宗旨去創新傳承非遺技藝。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通過設計師與非遺傳承人共同跨界合作的方式,注入更多當代人力資源助力傳統工藝的當代再現,努力將非遺之美轉變為一種符合當代社會審美的新時尚。

非遺跨界融合創新模式

在尊重和充分理解非遺傳承人手工技藝特徵和表現方式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探索嘗試,我們逐步理順了「非遺跨界創新融合模式」,即根據非遺技藝特徵來邀請設計師與非遺傳承人牽手創作,如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融合發展干大事」的理念,我們在研培班舉辦過程中不斷嘗試非遺創新的道路。

(圖)2017年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研修班學員與荷蘭設計師

所謂「跨界」,就是突破群體的專業優勢和認知邊界,在未知的新領域創造新的可能性和發展空間。「跨界」的本質是整合與融合,在不同專業之間、不同領域之間、不同文化之間構建起「1+1=∞」的文化效應。

跨界的方式有很多,我們這裡的「非遺跨界」更多的是讓非遺傳承人牽手設計師、藝術家、品牌機構、青年群體,挖掘非遺之美的文化力量,協同更大的社會資源進行融合式創新。整理成可操作的公式就是「非遺傳承人+設計師=非遺融合跨界創新模式」,目的是「傳統工藝+現代設計=非遺走進當代生活」。

(圖)東陽竹編傳承人何紅兵與荷蘭設計師Eric創作的小竹燈

2016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竹藝研修班)中,我們特邀了4位荷蘭材料設計師和產品設計師來到上海,與研修班的20位學員進行跨界創作,在課堂上孕育出了無錫留青竹刻傳承人談聞安與荷蘭設計師Lotto創作的竹藝毛巾環,東陽竹編傳承人何紅兵與荷蘭設計師Eric創作的小竹燈,道明竹編丁春梅與荷蘭設計師Yvonne創作的當代竹包等作品。跨界合作的創新成果引來了媒體的關注和報道,荷蘭駐上海總領事艾曉安也對竹藝讚不絕口,希望荷蘭設計能與竹藝繼續合作,將竹藝作品引入荷蘭。

(圖)無錫留青竹刻傳承人談聞安與荷蘭設計師Lotto創作的竹藝毛巾環

2016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織綉創新研習班)中,我們特邀了8位織綉類非遺藝人、20位國內外跨界設計師和藝術家,組成一支融合創新的非遺跨界團隊。經過3天的非遺培訓課程讓設計師充分接觸非遺技藝,以及之後為期3個多月的創作磨合與製作推進,完成了一系列高級定製的織綉類跨界作品,涉及服裝、配飾、鞋帽、家居、當代藝術等。

(圖)《桃花源》主題緙絲旗袍

其中《桃花源》主題緙絲服飾系列作品獲得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創意以宋代青綠山水和陶淵明所描述的桃花源為設計元素,幫助古老的緙絲工藝走進現代時尚生活,尋找心中那片「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源。我們牽手原創文化鞋履品牌SHEME首席設計師張金弦、海派旗袍設計師苗海燕老師、青年緙絲藝人郝乃強,共同推出了整套緙絲旗袍、緙絲禮服、緙絲女鞋完美搭配的高定時尚系列。在跨界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感嘆古老工藝之美,在創新的路上結識了很多同行的夥伴們。

(圖)《桃花源》主題緙絲旗袍和緙絲女鞋

我們發現傳承人在與設計師跨界合作的過程中,能最直接的學習到現代設計思維,體會到當代審美特質的趨勢。為了更好的推進跨界創作,在2017年上海大學承辦的非遺研修班中,我們在理論課程中設置了「非遺跨界融合創新模式」的專題講座,我會與傳承人們分享大量的非遺跨界案例,讓傳承人理解什麼是跨界?我們具體會怎麼做?與設計師怎樣合作?要用怎樣的態度去嘗試非遺跨界?總結起來傳承人需要有的是「開放的心態、合作的意識、探索的精神」,這樣才能打開心扉,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靈感受,用雙手創造,在與設計師合作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獨立策劃創新設計的能力。

(圖)2017木雕研修班劍川傳承人姚忠誠與設計師何然跨界作品 創意女士手包

同時我們在理論知識課程和社會考察課程之後,設置了2-3天的「設計師跨界創作課程」,特邀一批具有跨界意向和跨界能力的設計師來到課堂,與傳承人相互交流探討之後,進行傳承人和設計師的「牽手計劃」,分組展開跨界創新設計。有些跨界合作在研修班結束后也會繼續,根據傳承人和設計師的意願,我們會通過異地跨界創作的方式不斷深入推進,直到完成跨界創新作品,後續還會為傳承人提供一個展覽展示的社會平台。

(圖)曲阜楷木雕刻傳承人褚濤與阿根廷藝術家費德羅共同創作的中式木雕創意茶托《撒拉曼達》

在2017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木雕研修班)中,我們特邀了2位國際設計師和4位設計師與19位木雕傳承人進行跨界創作。木雕班學員們性格開朗幽默,對新事物好奇敏感,富有團隊合作意識,因此跨界創作課程非常順利,孕育出很多跨界作品。包括阿根廷藝術家費德羅與曲阜楷木雕刻傳承人褚濤共同創作的中式木雕創意茶托《撒拉曼達》;烏拉圭藝術家卡洛斯與潮州木雕傳承人薛維聰共同創作的木雕藝術裝置《亘古恆心》;皮具設計師何然與五位傳承人,分別是東陽木雕傳承人陳霞艷、劍川傳承人姚忠誠、宜春竹木雕傳承人劉子文、通渭木雕傳承人鞏小強、花瑰木雕傳承人廖孝飛,共同創作的高定木雕皮包系列等。

(圖)藏族銀飾鍛造傳承人段松文與設計師施軍燕合作的創意銀飾鍛造女士皮腰帶《果洛之花與上海之水》

在2017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青海果洛研修班)中,學員們在跨界合作課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專註與執著特別令人感動。文化交流是相互交融學習的過程,虔誠的信仰和獨特的非遺技藝令設計師也心悅誠服。在打開心扉跨界創新的過程中,學員們的對當代審美的理解力和感知力得到提升,對技藝創新的拓展力和可塑性得到鍛煉,在結業典禮上我們看到了學員們介紹自己作品時眼神流露的自信、自覺、自強。特別是藏族銀飾鍛造傳承人段松文與設計師施軍燕合作的創意銀飾鍛造女士皮腰帶《果洛之花與上海之水》很有意義,腰帶上五個銀飾鍛造的銀盤上鏨刻了代表果洛的格桑花和代表上海的水紋,在考察課程期間我們曾帶著來自大草原的學員們眺望大海,於是就誕生了「大草原與大海的對話」。

共建非遺跨界創新生態圈

自2015以來,上海大學共承辦了12期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教學項目,以及2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師資培訓履約班,在不斷探索非遺創新教學模式和跨界融合道路的基礎上,我們孵化出一批非遺創新作品。從一個非遺創新作品到一個成熟的非遺產品,是一條艱辛漫長的道路,需要凝聚社會多方力量才能完成。

2016年「竹藝研修班」和「一竹一世界研習班」中孵化的留青竹刻毛巾環和紫竹拼接創意家居等作品,都遇到相關問題在產品化過程中擱淺,雖然說設計方案很棒,但遇到實際應用時的防霉防潮防裂問題和投入經濟成本問題等,很難轉化到市場。

2017年我們首次啟動了新一輪走向成熟非遺產品的嘗試探索,在2016年研修班課程中荷蘭設計師與東陽竹編傳承人何紅兵創作的「竹燈」系列基礎上,再度邀請他們進行二期駐地研發,向產品轉化邁出了新的一步。同時我們逐漸也看到了非遺跨界創新的道路上,還需要協同更多社會力量的介入,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可自我循環的生態圈。

(圖)非遺跨界創新生態圈的構成

非遺跨界創新生態圈是建立在對於尊重和熱愛非遺技藝的基礎上,通過共贏的商業運作機製為保障,以非遺傳承人群為主體、整合多元化社會力量形成的可自我循環、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生態圈。生態圈整合非遺創新、非遺傳播、非遺產業三個發展階段,以「共創、共享、共贏」精神為核心,目的是讓非遺世代相傳,生生不息,讓非遺傳承人得到尊重和收益保障。

(圖)2017年青海果洛研修班學員在進行手工編織

非遺創新階段是生態圈的原始動力階段,集結非遺傳承人、設計師、藝術家、品牌機構等人群,承擔孵化非遺創新產品和人才的作用。非遺傳播階段是在媒體人士的推動下,通過展覽展示、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互聯網、新媒體等多種信息傳播媒介進行有效傳播。非遺產業階段是將非遺轉化為有效商品之後,以非遺藝術品和非遺衍生品的形式,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的方式,達成非遺銷售和生產性保護的目的。因此,三個階段層層遞進,相互助力,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非遺跨界創新生態圈。

(圖)2016年竹藝研修班學員的創作探討

非遺創新階段的核心人群是非遺傳承人群,他們的健康成長意味著非遺星星之火的延續,是非遺生命力的火種。當然創新的動力來自於成員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因此非遺創新人群還包括設計師、藝術家、藝術類高校師生、品牌機構、公眾等。

(圖)非遺創新生態圈人群構成

設計師群體是幫助非遺走進當代生活最重要的群體。通過設計師培訓等環節,可以快速建立起非遺與設計之間的關係。藉助設計師對於當代生活的理解力和判斷力,將非遺手工藝的美學特徵通過創新產品轉化出來。

藝術類高校師生是未來非遺傳承人和跨界設計師的潛在力量,開設非遺通識課程、非遺美學課程、非遺跨界創作課程等,都會為非遺創新隊伍的壯大提供人力資源儲備。當然,非遺進學校的系統工程還貫穿於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

(圖)2017年竹藝研修班

公眾是非遺手工藝生命力的土壤,是非遺直接的體驗者和消費者,是非遺走進生活的直接參与者。通過「非遺進社區」活動、當代非遺設計品走進生活等途徑,將非遺之美帶入公眾的日常生活。

品牌是非遺跨界創新設計的重要參與企業和機構,能有效推動非遺的生產性保護。比如參與《桃花源》主題緙絲服飾系列作品的原創文化鞋履品牌SHEME就是一個具有強烈的非遺傳承保護意識的品牌,2017年在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的推動下,SHEME品牌再度攜手織綉研修班學員苗族刺繡傳承人楊再美,挖掘苗繡的古老針法和紋樣,共同推出《炫秀》高級定製女鞋系列和女包系列。目前PACC正在積極推進上海家化品牌與非遺傳承人之間的跨界合作,將為非遺傳播和生產性保護摸索道路。

(圖)2016年竹藝研修班學員何紅兵與荷蘭設計師跨界合作《大竹燈》

作為一個健康發展的生態圈,非遺跨界創新生態圈具有三個特徵,分別是動力系統、進化現象和邊界模糊。

特徵一:動力系統。非遺創新的動力體系,第一階段來自於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和扶植,第二階段來自於系統內各個要素或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能量,第三階段來自於民眾的共同願望以及社會人士,他們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去實踐非遺火苗的延續和發揚,這是源源不斷的富有生命力的動力來源。

特徵二:進化現象。非遺技藝來源於生活,是傳統農耕時代用於宮廷和百姓的日常生活。進入當代社會,非遺應當保留傳統經典的工藝技法,採用當代語境下的功能承載和視覺風格適用於當代社會,這就是非遺的活態傳承,代代相傳,但是不斷進化,更新迭代。在研修班課程中,我們要保護好非遺的基因,同時對接當代設計和藝術給予非遺新的物種基因,來適應工業化和信息化時代,並做好適應未來人工智慧環境下的更新預備。因此,如果把非遺看作一個生命體,那麼它一定會自我進化、更新迭代。過去傳統農耕社會產生的非遺,和當下經歷機器化大生產和信息化革命的非遺,一定不是同一件事物,而是新一代物種。

特徵三:邊界模糊。非遺不僅是一種手工技藝,更包含著一種生活智慧、審美特質、民族精神。非遺之美在視覺範疇中,從圖形到色彩都具有獨特的視覺形態樣式,以及傳播價值和美學價值。因此,非遺之美不僅是技藝本身,其視覺特徵可以被應用在更大的社會領域,融合拓展,將邊界打開,從非遺衍生品到各類非遺文創,用當代的方式延續非遺美學,拓展公眾接觸非遺的渠道和方式,為非遺生命力做好認知基礎。

綜上所述,非遺創新生態圈的動力系統、進化現象和邊界模糊的特徵,都圍繞著更新迭代的發展需要為目標,核心是審美精神的延續。

圓一個文化復興夢

自2015年起文化部推動的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全國藝術類高校加入非遺研培工作,教學相長,學習共融。院校不僅提供非遺傳承人系統課程,同時教師團隊也被非遺技藝深深感動,變成非遺保護創新隊伍中的一員,同時帶動研究所和大學部生團隊,以及設計師和藝術家團隊,引進品牌力量,不斷壯大非遺跨界創新的隊伍。

第一,來自青年非遺群體的潛在力量。

通過兩年來研培班的教學和管理工作,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非遺傳承人學員的故事。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汪大偉教授特別關注人的故事和發展,他提出從人的角度去挖掘非遺,即「一個傳承人、一門手藝、一個故事、一件作品、一個教程」,以人文精神進行非遺保護傳承的研究工作,並提出「地方重塑」的理念引入非遺技藝保護帶動地方建設。

我們同時看到更多80后、90后非遺傳承人的成長,以及更多「傳二代」的崛起,他們的學習和創新能力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象。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手藝人和跨界設計師,加入到非遺創新的隊伍中來,共同推動非遺手工藝轉變為當代生活美學用品,重新回到生活中,將傳統非遺文化融入時代創新思路,重新接軌消費市場,走入國際視野,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第二,非遺構建當代式美學體系。

非遺是當代設計和藝術行業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視覺寶藏,也是文化創新的核心競爭力。當設計師在國際舞台上苦苦尋覓自己的風格定位和價值觀念時,非遺的圖形、色彩、工藝之美,給予設計師們無限能量。非遺之美是當代設計的加油站,也是當代藝術的精神糧食。

我仍然記得2015年初夏我們為了羌綉保護計劃找到時尚設計師秦旭的場景,當時她正在思索用怎樣的作品去參加巴黎「向高級定製致敬」的展覽活動,羌綉給了她無限能量和動力,也誕生了我們牽手設計師與羌綉傳承人張居悅合作的第一件非遺跨界作品《大山之託》羌綉禮服。

(圖)2017年青海果洛研修班藏族銀飾傳承人段松文正在創作

今天我們將非遺跨界創新的道路堅定的走下去,目的是激發非遺傳承人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協同國內外設計師們的力量,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背景的綜合研發力量,更要努力探索非遺跨界創新生態圈的實踐道路。我們欣喜的看到每一件在研修班和研習班中孵化出的跨界創新作品,產生一種希望和力量,我們也為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採用非遺技藝和視覺元素融入設計而感到欣慰。

從魏晉風度文人氣節到唐宋絲綢瓷器,式美學源遠流長,在上下五千年的星河時空中熠熠生輝,閃爍光芒,這是我們心生嚮往的遠方和夢想。非遺具有重建當代式美學體系的基因和能量,非遺之美感動我們,也幫助建立當代的文化認同感、自豪感、價值觀,建立起一個自覺、自信、自強的文化復興夢。

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

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下屬的一個以學科知識服務社會,推進社會進步和探索創新教育機制的項目執行機構。圍繞整合傳統文化資源與當代文化資源,探索創新教育模式培養人才,主要服務於現代公共藝術方向、都市手工藝方向和城市會展業方向,致力於推動社會文化藝術傳承與創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