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老北京最難忘的兒時街頭小吃,連北京人都不一定全吃過!

北京有什麼街頭小吃?

北京路邊小吃有哪些?

小吃一向是最市民化

最能體現地方風味的

今天事兒姐就為您推薦幾樣

老北京最難忘的街頭小吃!

冰糖葫蘆

老北京的冰糖葫蘆讓多少代人現在想來還牙根犯酸,一聲長長的叫賣,能讓一條衚衕鑽出好幾個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它已成為北京的一種象徵,一種城市名片。冰糖葫蘆在冬天的北京隨處可見。小販們把紅紅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籤子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稀,然後串插在特製的木棍上賣。

爆米花

爆米花的香味飄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里,過去沒有現在的爆米花機和高壓鍋爆法,也不放什麼奶油、朱古力,只有一個被烤得黑黑的壓力轉爐。

一把玉米粒加些糖精,烤熟后「嘣」的一聲巨響,一鍋爆米花就可以吃了。那種聲音很多人都不陌生。

烤紅薯

又香又甜,價格便宜。雖然現在也有賣,但味道也似乎不如從前!

不知是紅薯品種退化了,還是人們的胃口提高了,再也吃不到那麼美味的烤紅薯了!

冰棍兒

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吃。分普通的、小豆的、紅果的,後來逐步發展成雙棒、大雪糕、盒糕、冰淇淋等。

現在一些冷飲生產企業推出了硬硬的老冰棍兒,銷量仍然很好。

麥乳精

一種用水沖調的飲品,現在早已被高檔保健補品代替,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其為何物。

而過去是被當做禮品互相贈送的。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麥乳精在普通百姓中還被當做一種比較奢侈的飲品,大人往往捨不得喝,孩子們成為最直接的受用者。

點心匣子

與麥乳精一樣,在過去常被當做禮品贈送,是用紙板或木版做成的長方形匣子,裡面裝的是桃酥、蛋糕等各式點心。

如果別人送來家裡一盒匣子點心,孩子們往往非常高興,如果父母決定將其轉送他人,孩子們肯定會難受半天。

江米條

一種用江米面做成的條狀膨化食品,外面裹著砂糖。是過去很多孩子的「口袋零食」。

現在市場上也能見到,但早已失去原來的味道。

艾窩窩

「艾窩窩」在元代即已有之,名「不落夾」。因明代帝、后喜食,成了明宮小吃,稱「御艾窩窩」。後來傳入民間,衍化為「愛窩窩」,亦作「艾窩窩」。每年正月里,各大廟會都有賣,尤其是白雲觀、東嶽廟(又稱東獄廟)和廠甸廟會上,買的人最多。

包裝以10個為一盒,每個艾窩窩上都點有紅點,為好看又好賣。有俗話說:「艾窩窩點點兒,怎麼講?——漂亮。」

酸梅湯

酸梅湯是老北京傳統的消暑飲料,在炎熱的季節,多數人家會買楊梅來自行熬制。

裡邊放點白糖去酸,冰鎮后飲用,小販們也有做這小生意的。

糖瓜兒

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粘,別有風味。

「糖瓜兒粘」是過去講廿三那天要祭灶王,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關東糖供著,既有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兒稟報時,請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灶王爺的嘴不讓他多說之心。北京有這麼一句歇後語:「灶王爺升天---好話多講」。

炸雞串

小時候最難忘的肉食,不是台灣烤腸,而是3塊錢一串兒的雞肉串。美式炸雞和稻香村的炸雞肉串、羊肉串,大概可以並稱為北京食肉兒童的三大殿堂級童年美食。尤其好吃的是雞肉串。

剛出鍋的雞肉串,油脂還在繼續發揮餘熱,在肉串上滋滋地冒著小泡,自己取一張粗糙的草紙,裹在竹籤上拿起來,擋油。孜然粉和辣椒面擺在櫃檯上,想吃多少蘸多少。肉串外表炸得金黃焦香,內里的肉質卻還很鮮嫩,濃濃的肉汁與滲入其中的油脂混合,每一口,都是地地道道的「肉」的味道。

切糕

沒有燥氣的果仁,沒有花花綠綠的色彩。老北京的切糕,是工工整整的一塊兒白玉。上下兩層糯米,中間一層紅棗。紅白映襯,夏天的時候,一看就清爽。以前一過五一,街上推車賣切糕的人就多了起來,客人說切半斤一斤的,攤主便手起刀落,利利索索地斬下一個白白的小方塊,過一過稱,總是八九不離十。這份手上的準頭,就讓人佩服。

紅棗切糕食材樸素,但糯米細細的甜與紅棗潤澤的香,卻讓孩子們愛不釋口。可惜,受到另一種切糕的影響,現在的街上,賣切糕的,已是越來越少了。

END

嘀!bj20166102 帶你飛!

( 她好像還沒睡!)

猜你喜歡

你丫憑什麼說我在北京假裝生活?這個鍋我不背!

夏天吃水果不能隨便吃?99%的人都不知道!

當北京美景遇上超模,刷爆了北京人的朋友圈!

北京人夏天必須暴搓的38碗面,滋味兒太地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