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在朋友圈評論,卻不喜歡私聊?

你們有沒有碰到過那種特別喜歡在別人朋友圈下面聊天的人?

我就納悶,想聊為啥不能自己發微信呢?

還有一種是你每次一發朋友圈,他一定點贊評論,可你私信找他聊天時,他就只回『嗯』『哦』『對』『是』,完全一副不愛搭理的樣子。

咦?在朋友圈裡不是聊得挺熱鬧嘛,私聊就不認識了?這是什麼毛病?為什麼有的人喜歡評論朋友圈,卻不喜歡私聊呢?

《紐約時報》幾年前做了一項關於人們為何在社交媒體中更新狀態的研究,結論如下:1. 分享有價值和有趣的內容;2. 讓別人更好地了解自己;3. 增進朋友間的關係;4. 實現自我價值,參與更多活動;5. 支持自己關注的事情。

從以上幾點不難看出,朋友圈裡更新的內容多是日常生活照片,標題顯著的帖文,或是篇幅較短卻明確帶著發布者情緒、觀點的文字,內容簡潔明了,看到的人一眼就能明白對方想表達什麼,不必動太多腦筋花更多心思去理解和深入思考,參與起來比較容易。私聊則通常是相對重要繁雜的事情或現象,需要交流雙方認真理解,仔細組織語言,小心回復,展開比較深入的交流,對聊天雙方參與程度要求比較高。

在傳播學上,將朋友圈這種傳遞的信息清晰明確,接收者不需要動用更多的感官和聯想就能夠理解的媒介稱為「熱媒介」,媒介本身夠熱,受眾便無需為此「熱身」。報刊、廣播、照片等都是熱媒介。而像私聊這種要求受眾用多種感官去感受,需要豐富的聯想思考和參與度的媒介稱為「冷媒介」,手稿、電話、口語等都是冷媒介。簡言之,高清晰度低參與度的是熱媒介,低清晰度高參與度的是冷媒介。

△圖片來源:chinaz.com

每個人大學期間應該多少都有過「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這樣是不對的!)的經歷吧!是不是覺得課程容量較大、老師主講的思修馬列毛鄧三這類公選課相對輕鬆一些?而容量較小、要做報告做課題寫論文的專業討論課就相對緊張一些?同樣的道理,大課老師主講、考試形式明確、清晰度高,因此是熱媒介,自然對學生的參與度要求就低,我們也就覺得輕鬆。而專業討論課我們是行為主體,要完成大量的閱讀、PPT、小組討論、並將自己的觀點寫成論文,因此是冷媒介,要求更多的自主性、參與度和創造性,作為學生也就覺得更緊張一些。

回到朋友圈,其主要作用就是供大家娛樂休閑放鬆,想必誰都不願為此花費太多腦細胞吧,高強度的私聊實在太辛苦,當然是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也不少,想發就發,不必太認真的朋友圈會更受青睞啦。

無論國內早期風靡的人人網和現在的微信Wechat (字面含義「我們聊天」), 還是國外比較普遍使用的facebook以及Whatsapp(音同 what』s up, 字面含義「什麼事」), 單純看名稱就已經在提醒著我們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價值觀所帶來的文化烙印。軟體如此,硬體也不例外。比如國產知名電子品牌華為,解釋為中華有為,一股濃濃的民族集體榮譽感湧上心間。而西方品牌則將個人放在首位,不信,你看看身邊的iPhone,iPad,iPod, iWatch...

雖然我們並不希望被個人主義-集體主義這樣的模式固見限制,但學界也早有研究證實了這一文化現象的合理性。荷蘭社會學家吉爾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曾在 1966 到 1971 年的五年間做過一項文化比較的研究並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維度模型。他認為,大部分歐洲國家, 如法國常常具有個人主義傾向。相反,一些阿拉伯國家及亞洲國家則更傾向於集體主義。

這也體現在社交方面,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理查德·布利斯林(Richard Brislin)提出:生活在個人主義社會中的人,社會化過程中具備了一套社交技能,包括迅速結識陌生人,使別人感到自在,與人自如流利地交談等。而集體主義社會中,人們無需具有這些技能,在與陌生人結識時通常依賴另外的中間人,藉由第三方描述雙方的成就和能力。

社會正是受集體主義文化的影響,很多人並不具備迅速開啟一個話題的社交能力,於是相比於私聊,朋友圈多是圖片或大家就特定事情發表的看法,對於性格內斂又不是特別熟的朋友而言,恰恰提供了 一個不錯的話題切入點,更加就事論事,進而避免了私聊不知從何說起的尷尬。

點贊是一次快速輕鬆的點頭,評論減少寂寞感

除了避免私聊可能帶來的尷尬和高參與度要求外,朋友圈的點贊和評論還能帶來愉悅輕鬆的感受,有助減少寂寞感,有益身心健康哦!

知名媒體人艾朗·摩爾根(Elan Morgan)為了更好地意識到點贊對自己意味著什麼,曾做了暫時離開社交軟體兩周的實驗,她記錄到:「點贊就像是在一個喧雜的房間里默默地點頭。是時間成本最低、最簡單直接地表達『是的』,『我也這麼覺得』,『我喜歡這個』的方式。時間久了,如果一些朋友圈的更新我沒有去點贊,我甚至會對此感到內疚,就好像刻意扣留了對於它們的感情,我的溝通能力被束縛了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收到評論與收到點贊時我們的大腦會做出不同的反應:美國人機交互學家莫伊拉·伯克(Moira Burke)曾對1200名Facebook用戶進行實驗發現,相比於點贊的一鍵通信來說,評論更為令人滿意。 她將人們點贊同時進行評論的交流方式稱之為「合成通信(composed communication)」。接收合成通信的人變得不那麼寂寞,而接收點贊這種一鍵通信的人對寂寞的感知並沒有明顯變化。相比私信,這種毫無時間緊迫感,一來一回評論的半公開對話方式,讓大家的共同好友都能隨時參與其中,營造出一種輕鬆沒壓力的互動,從而減少了評論雙方的寂寞感。

朋友圈恰恰實現了這種合成通信,點贊也好,評論也罷,都滿足了我們無處安放的寂寞感。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更加珍惜那些雖不怎麼私聊,卻孜孜不倦在你的動態下為你點贊評論的朋友們了呢?要知道,他們的每一個贊,每一條留言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內斂害羞,不善言談,看起來清冷孤傲,內心卻熱血奔騰的靈魂呢!

參考資料:

Holmes, David. Communication Theory: 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5: 70-71.

Seiter, Courtney. The Secret Psychology of Facebook: Why We Like, Share, Comment and Keep Coming Back. Buffer Social, 2015-04-23. Online:https://blog.bufferapp.com/psychology-of-facebook.

楊帆:中西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差異。載:《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9 (9),62-63。

△封圖來源:blog.sina.com.cn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