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前沿丨為什麼創新力最強的國家偏偏是美國?

美國經濟的競爭優勢依賴於技術的進步,但近期數據表明,創新已經變得越來越難,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也在放緩。

商業和政策領域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要了解什麼樣的環境最有利於創新,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回顧歷史。我們的研究著重於發明的黃金時代(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因為美國在這段期間成為了世界領先的工業國家。

提到黃金時代,我們一定會聯想到美國的頂尖技術先驅者,例如發明電氣照明的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和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發明電話的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和伊萊沙·格雷(Elisha Gray)。不過,我們的分析不僅局限於這些人。我們系統地建立了一套資料庫,其中包含了1880-1940年在聯邦普查中記錄的數百萬項專利發明和發明家信息。另外,我們還將專利數據與國家層面和各州層面的信息相匹配。根據這些數據分析,就能夠分析出當時的美國為什麼如此具有創新力。

一個世紀前的技術發展環境與現在非常不同,比如在1880年,大部分創新都是發明者在公司體系以外進行的。雖然愛迪生1876年在新澤西州門洛帕克市開設了一間著名的研究實驗室,但是這種實驗室在當時相當罕見。從20世紀中葉開始,現代企業開始在專利申請方面佔主導地位。到了2000年,隸屬於企業的發明家所分配到的專利佔了總數的近80%。

儘管如此,創新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還是非常可觀。美國各州的專利申請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間有著密切聯繫。根據研究結果,有些州的創新較多(例如馬薩諸塞州),它們在1900-2000年的專利數量是創新較匱乏州(例如懷俄明州)的4倍,而人均GDP則高出30%。

一些區域的創新能力非常突出。如今正在衰落的地區(如「銹帶」)在黃金時代曾是創新聚集地。研究發現,在人口密集的地區,人們可以互相交流,資本市場為創新融資的能力更強,而且發明者在這裡可以接觸到各方市場,因此創新得以蓬勃發展。那些曾經實行過奴隸制州的創新能力就會差很多,而宗教也有損創新能力,只是影響程度相對較輕。在經濟和社會層面,那些更能接受顛覆性新思想的地方,往往創新能力更高,隨之帶來的是經濟增長速度快。

黃金時代的發明者絕大多數都是白人男性。他們較少結婚,兒女也比較少,原因可能是:從事技術發明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美國歷史上的發明家往往受過高等教育,他們通常是為了追求利益而進行創新,也通常都會從中獲得巨大的財務回報。創新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往往只有最好的發明者得以倖存,而水平差的就會迅速退出。

發明家的家庭背景通常很獨特。一個孩子的父親如果是發明家,孩子就更有可能成為發明家;這或許是因為父親會將自己的抱負傳遞給下一代,或者這種家庭背景能夠讓孩子接觸到適宜創新的環境。父親的收入與孩子成為發明家的概率也存在正相關關係。這意味著,來自低收入家庭的人才比較可能被排除在外,無緣成為發明家(今天仍然如此)。家庭收入和創新之間的關係重點在於教育:高收入家庭更願意投資子女的教育,而受過教育的人就更可能成為優秀的創新者。

我們的研究也探討了創新與收入差距之間的關係。創新是一種顛覆性力量:它有可能減少收入差距,也有可能使其延續下去。創新與不同收入指標之間有著不同程度的關係。創新活動與基尼係數(一個用來衡量收入差距程度的整體指標)之間呈現負相關關係。另一方面,最富有的1%人群收入佔總收入份額較大的區域(如新澤西州、馬薩諸塞州、康涅狄格州)專利申請數量更多、更積極,由此可見這些地區的創新活力。

如果創新與從專利、壟斷權中獲得的物質獎勵相關聯,那麼創新應該會與收入差距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但是,如果創新允許新進入者或小型企業趕上現任龍頭企業,那麼創新則會縮小收入差距。

在黃金時代使美國成為創新強國的因素,與現代技術發展進程密切相關。對於這一點,歷史非常重要,因為創新和增長主要是長期性變化。不論是一個世紀前還是現在,創造一個既有活力又具包容性的創新行業,都一樣具有挑戰性。

美國如何維持創新優勢

當今美國科技創新競爭力和技術優勢正在受到削弱,其原因為:

① 新興國家已認識到知識經濟的重要性,並將其視為發展重點

如尋求技術創新的領導地位,正在積極推進基礎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並繼續推進硬體、軟體、應用、社交平台、消費電子和生物技術的發展。、印度等新興國家還加大對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機器人等新興技術的資金和人力投資,這威脅著美國在這些領域的地位。

② 當前美國進行本土創新投資的熱情正在大大減退

聯邦政府資助的基礎研究正在縮減,對公立大學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降低。這一趨勢可能對美國的地緣政治和社會經濟造成深遠影響。美軍可能失去對關鍵技術的控制;私人公司和企業可能無法實現下一代革命性技術產品的商業化。

為此,美國必須完成五個目標以維持其創新優勢:

① 使更多的美國公民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中獲益

聯邦、州和地方政策必須確保創新引擎及其創造的財富可供全體美國人使用,美國應該增加對公立大學的資助。從國小階段開始,促進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學生必須及早學會閱讀和編寫代碼。

② 為初創公司創造創業環境

州和地方政府必須創造和維持以下幾個必要條件:通過使人才與科技研究機構保持密切聯繫,促進人才(包括企業家和技術人才)的集中;確保更好地為技術創業公司提供資金,包括在基本和過渡階段提供大量的公共研發資金,以及在科學界之間實現更多的聯邦資助平衡。國家和地方政府也可以鼓勵私人資本更加關注小型科技中心的創業公司。

③ 鼓勵研究的商業化

大學在技術創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往往難以推動研究的商業化。需要更好地促進大學技術創業的發展,推進大學資助型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設,幫助大學實驗室研究融入當地商業中。

④ 培養創新文化

州和地方政府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構建和提供有高效的運輸系統、保障性住房、高質量的公共設施、良好的學校環境。技術中心不應該只是人們理想的工作地點,更重要的是理想的生活場所;投資於創造性公共基礎設施;提升當地文化的獨特品質來吸引和構建富有創造力的群體。

⑤ 聯邦政府發揮積極作用

聯邦政府必須匯聚各方力量,加強國防安全相關的研發支出,保護知識產權。除了增加聯邦資金基礎研發,還應該:組建由政府官員、科學家、工程師、大學官員和私營部門代表組成的國家委員會,識別美國創新系統中的缺陷和漏洞;將基礎研發資金與其他創新因素結合起來,鼓勵大學構建強大的技術轉移能力,將資金引導向科技集群,優先發展新興技術,鼓勵醫學研究機構的合作;組建常設機構來監督專利流程,就專利流程能否進一步促進創新提供建議。

美國科技實力強大創新能力領先世界的根本原因!

一.美國為什麼強大?是因為美國科技強大!

美國為什麼科技強大?我認為,美國的最大特徵,它強大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科技創新精神。

為什麼美國科技創新長期領先於世界?

美國是世界上創新能力最強、科技實力最雄厚的國家的原因有以下十大原因:

其一、美國具有吸引世界最優秀人才的政治制度,美國是成熟的民主國家的典範,充分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為科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資本主義從歐洲開始,而歐洲如英國、法國、德國等,都有較強的貴族勢力。貴族又與政權有較密切的聯繫。而完全的資本主義是要求有不受權勢影響的充分競爭的。這樣的要求,在美國更為具備。因為到美國來的這批英國早期清教徒,原來就是反對貴族特權的。今天在美國社會中,雖然財團具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但是由於財富或官職形成特權勢力的個人,是難以找到的。資本主義在發展中是很可能形成壟斷的(馬克思有過對壟斷資本主義的批判)。而真正的資本主義要求企業之間充分而自由的競爭。 美國非常重視反對壟斷。美國1890年就公布了《謝爾曼法》,它的第2條規定:「任何從事壟斷, 或企圖從事壟斷,或與他人聯合或共謀以壟斷州際貿易或對外貿易的任何部分者,都構成重罪。」 由於美國不斷反對企業的壟斷行為,為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提供了條件。 在美國,中、小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世紀80-90年代,加州的矽谷是世界最大科技創新區的地位,而現在矽谷,不超過50人的公司占科技公司的80%,約4800家。

美國具有信奉自由市場經濟的傳統,在科技資源配置方面也不例外。社會各界廣泛認同並信守的原則是:自由市場是最有效的商業和服務配置器,如果讓它自由發揮作用的話,不受約束的市場將會導致最優的科學生產率、技術變化與經濟增長;經濟活動對新的科學技術資源有著龐大的需求,私營部門通過市場競爭機制將意識到這種需求,並以一種經濟上有效的方式做出反應;政府應該從事研發活動,以服務於私人研發活動不易承擔的特定國家利益使命,或者是彌補嚴重的市場失敗。聯邦實驗室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應該直接來自政府機構的法定使命,而且不應該超過這些使命,包括追求更為普遍化的技術開發、創新或競爭力目標。

其二、美國對科學技術的極端重視,重視基礎與公共利益的科技政策,制定有利於創新的制度,獎勵科技發展、鼓勵創新發明。

美國的國家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在美國的科技創新中起著基礎性、支撐性作用。1993年,哈佛大學著名科技政策專家伯萊科,L.M. Branscomb 1993)總結了二戰以來美國的科技政策所遵循的四項基本原則。大意是:

1,重視基礎研究。這是美國科技政策的核心。而在基礎研究方面,政府不指導科學家的活動。政府只提供資金,而科學家們決定研究的方向和深度。英國現代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P.布萊克特,給科學下的定義是:「所謂科學,就是通過國家出錢來滿足科學家的好奇心。」美國政府基本遵循這個原則。

2,國家支持與國家與公共利益有關的研究,如國防、核能、空間開發,和公共衛生等.

3,政府不支持商業性的科技項目。

4,政府的任務是創造一個有效率的市場環境(如制定專利法等),並指導企業投入方向。基礎研究,就它本身來說,往往是見不到實際應用價值,然而,各種有應 用價的科學技術,幾乎都來源於基礎研究。果蠅的基因研究,確實說不上有應用價值,但是後來的動植物育種,許多疾病的防治,它們的理論依據,都來自基因學說。女研究所在美國大學中長期堅持的研究是:細胞體內質粒的移動。至今不能說出它的應用價值。這類課題在是難以得到資助的。 美國對於基礎研究的特別重視,並且採取不干預的政策,是美國能長久維持科技優勢的重要原因。

其三、美國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專利保護制度。

美國的科技創新與美國的專利制度有密切的關係。由於美國鼓勵個人奮鬥致富,創造發明是致富的重要途徑;但創造發明,如果沒有法律的保護,就很快會被他人抄襲,而喪失致富的可能。因此,創造發明的專利保護是絕對必要的。 美國專利制度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在美國立國之初,1787年所制定 的憲法中,就規定為:「為發展科學和實用技術,國會有權保障作者和發明人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其作品和發明享有獨佔權」。 在新葯的研製方面,專利法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研製一種新而有 效、副作用小的藥物,需要巨額的投資與很長的時間(往往5-10年),因此,如果沒有專利保護,醫藥公司是不願意投資的。一般新葯的專利保護期為20年。在保護期間,國家法律不允許其他公司 仿製。因此在此期間,醫藥公司依靠新葯是會有較大投資回報的。但保護期結束后,國家就允許其他公司仿製,葯價也會大幅下降,這是從大眾利益考慮的。這樣的既嚴格又合理的專利制度,有力地推動著美國各方面的科技創新。

美國的知識產權制度歷史悠久,對美國的工商業騰飛功不可沒。美國早在立國之初,就頒布了《專利法》,是世界上建立專利制度較早的國家之一。同時,在憲法中明確規定:聯邦政府有責任"通過保障作者和發明者對其著作和發明享有一定時間的獨佔權利來促進科學和有用藝術的進步。"在科技領域,基礎性科學發現的知識產權基本上是榮譽性的,而技術發明的知識產權,主要是專利權,最直接地推動著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科技如果沒有經濟利益刺激的話,只不過是條在實驗室里跳動的小懶蟲而已!只有在強大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科技才能脫變成叱吒風雲的巨龍!使科技獲得經濟利益刺激的最好途徑就是通過頒布專利法來保障專利人的利益,推動著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把科技變成掙得滾滾財源的搖錢樹!

其四、美國不遺餘力從海外進口人才,以最優越的條件匯聚了全世界最頂尖的人才。

美國通過對移民法 的不斷修正,以挑選的方式吸引眾多外籍科技和專業人才,並充分利用這些人才所攜帶的技術、智慧和資本來加快美國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從而使美國在科技領域內 始終保持其國際領先的地位。美國還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設立研究機構,這些研究機構運用美國國內給予研究人員的報酬方式,如股票、期權等吸引當地人才為美國服 務。此外,美國還通過國際合作、聘用外國專家學者充實科研隊伍等方式吸引他國人才。 為了吸引人才,美國制定了優厚待遇留住人才。

首先是高薪聘請人才。在美國,學位越高收入也越高。高科技人才在美國的收入是在發展家的幾十倍。為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美國公司普遍設有名目繁多的獎勵項目,包括:獎金、利潤分成、收益分成等。

其次是為人才提供簽證便利,並授予非美國籍專業工作人士在美永久居留權,俗稱「綠卡」。

再次,為引進的外籍人士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近幾年,美國科研經費不斷增長,歐巴馬上台後表示,他領導的美國政府今後每年將把國內生產總值的約3%投入到科研和技術創新領域。

第四,美國擁有十分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退休金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再加上比較成熟的住房市場,可確保移民美國者生活無憂。這種生活水平的差距加上工作機會的差距成為眾多外國人才移居美國的主要因素。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統計,約25%的外國留學生學成后定居美國,被納入美國國家人才庫;在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中,外來人士約佔1/5;在美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1/3出生在國外。

其五、美國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擁有十分雄厚的經濟實力(財大氣粗),能夠持續投入,承擔起大型科技研發項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的研發系統,從而使聯邦政府對於工業與學術研究的支持出現了戲劇性的擴張。同期美國國防部的研發支出從2960萬美元增加到4.236億美元。這不僅開創了政府大規模介入科研的先例,推動了戰後政府研究的大規模興起和研究型大學的迅速發展,而且在美國形成了一個主要從事國防相關產品生產的龐大軍工綜合體最終導致美國進入了真正的大科學時代。

冷戰前期,美國用於研發的全部資源總量不僅超過了美國歷史上的任何時期,而且較之其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也要大許多。事實上,截至1969年,除美國以外的四大工業經濟體(西德、法國、英國和日本)研發支出合計只有113億美元,而美國則高達256億美元。直到70年代末期以前,這四大國的研發支出總額都沒有超過美國的水平。

在60年代中期,私人資助佔了美國公司研發的一半左右,政府資助佔了另外一半。但是,即使私人研發支出的增長也主要是因為國防部、NASA等機構對新國防系統投資的大幅度增加。在噴氣式發動機以及空間系統等領域,幾乎所有的研發資金都來自國防部或NASA。在其它行業,如電子等工業領域中,AT&T和IBM等企業既獲得了私人的強力資助,也得到了國防部的巨額資助。只是在諸如製藥和其它化學工業中私人企業才幾乎提供了全部研發經費。1985年,工業部門承擔了美國73%的研發活動但它佔美國全部研發資助額的比重只略高於50%。

80年代後期,隨著冷戰結束,國防科研開支下降,此後,由於"新經濟"給美國社會帶來的實際福利越來越明顯社會各界對科技重要性的共識加強,聯邦政府遂明顯加大科技投入。國會甚至表現得比政府還要積極。但這一時期美國全社會科技投入仍然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趨勢,而且1994-2000年成為美國研發經費增長最快的5年,從1994年的1692億美元,激增到2000年的2642億美元(當年11月份估計數字),扣除通脹因素,平均真實年增長率高達6%,大大超出同期真實GDP增長率。

小布希總統上台後,結合全面應對反恐的新形勢,把保障國家安全作為科技發展的首要目標,繼續加大聯邦研發預算。自2001財年以來,聯邦科技投入連創歷史新高。2006年與2001年相比,增幅達45%,且占聯邦總預算的比重達13.6%,為自1968年阿波羅登月計劃以來的最高水平。

其六、美國國內私人、企業科技研發機構龐大,科技面向市場,創造出巨大的財富,帶動了整個國家科技的蓬勃發展。

企業一直是美國技術創新的主體,既是研發活動的最大投入者,也是最重要的創新活動承擔者和成果佔有者。

美國工業企業通過建立自己的工業研究實驗室從事研發活動早在19世紀末期就開始了。這些早期實驗室不僅集中於開發企業內部研究所創造的發明,而且監控導致技術威脅的環境以及獲得新技術的機會,並通過從公司外部購買專利或兼并其它企業來消除威脅並獲得技術機會。

工業研究的增加直接導致了科技發明的社會分佈格局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重要發明不再是出自獨立發明人之子,而是由企業研發機構來完成。由於科技發明活動的這種內部化趨勢,由科技成果到企業認同這一個人體制下高交易成本的環節很大程度上被取代了。科研開發活動從而更有針對性和計劃性,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和轉化率都日益提高。

其七、美國擁有世界最一流、最先進的教育制度,最大限度上開發孩童智力,美國名校雲集,每年培養出數以萬計人才。

美國的科技創新精神與美國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制度有很大關係。在基礎教育階段,美國在達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礎上,允許學生有較大選擇的自由;選修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課程,只選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門,同樣可以達到高中畢業要求,也能進入頂尖大學。美國的統一的大學入學考試是AST,AST分為1 ,2 兩類。AST-1 只包括語文與數學;AST-2 有物理、化學、生物學、歷史等。而美國的中學生只 要求考好AST-1 ;AST-2 可以不考,或只作為參考分。這樣的考試要求,就充分允許學生有根據自己的愛好與專長而作出選擇的自由。

美國學生在國小與國中(9年級前),基本上沒有家庭作業。放學后大多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學生們不在意誰考得好或不好。而如果某個孩子有某種特長,則會受到其它同學的羨慕和尊敬。美國的老師很重視認為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特別是創造力。 美國學生自小受到鼓勵創新精神的培養,是美國創新精神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美國有站在科學前沿的一流大學2006年的統計,全世界100座一流大學中,美國佔57座。遙遙領先於德國(3個)、英國(8個)和日本(6個)。優秀的一流大學是美國科技創新的源泉。美國加州矽谷的許多科技公司的主導產品,60年代是半導體,70年代是 處理器,80年代是軟體,90年代是互聯網。其科技成果得益於加州的斯坦福和伯克利分校等重點大學。這兩所大學所造就的學生,不少就是矽谷科技公司的創業者。 美國一流大學最重要的實力,並不是校園、校舍或設備,而是擁有較多 的能稱為世界一流科學家的教授。 我熟悉幾位美國教授,其中一位是Michigan州立大學的J.Ritchie 教 授。他是國際作物模型研究的權威學者。上世紀70-80年代,他研製的CERES系統,是國際上最早的最為完整的作物系列模型。他2000年退休,我今年(2010年)7月到德州Belton 他家去訪問他。他依然神采奕奕,業餘地領導著一個國際模型研究的新項目—SALUS,是以GIS(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的農業持續發展的模型。

其八、美國擁有無與倫比的科技創新精神,美國科技創新精神的原因,如下面所述,只是我主觀的初步分析。

1.自我奮鬥的國民性格,由於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等原因,每個國家的人民會形成一種獨特的國民性格。俗話說:「大船掉頭難!」歷史太悠久了,容易背上沉重的歷史包袱,有二千多年的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帝王專制歷史,有以儒學為主體的悠久文化傳統,這樣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下,人的性格偏重於:服從、尊敬、學習;而不很重視創新。

2.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美國的孩子早獨立!」美國很不一樣。美國只有二百多年歷史(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它是由一批以英國清教徒為主的移民到這塊新大陸來冒險創業而建立起來的國家。 清教(Puritans)是16一17世紀英國基督教的新教(加爾文派)中一派。他們反對君主專制,厭惡王公貴族的奢侈生活,提倡過簡樸生活,因而被稱為清教徒。清教徒猛烈抨擊英國國教制度,因而受到王國政府的打擊和迫害,在國內無立足之地而逃往美國。 清教徒信奉加爾文的「預定論」,即由上帝預先決定進天堂的選民。加爾文主張:「人可以通過在塵世職業上的成就以獲得受到上帝恩寵的確證。」 這是美國人特別重視個人奮鬥的信仰來源。美國人認為,通過個人奮鬥而致富,不但是光榮的,也能進入天堂。美國人在新教的影響下努力創造財富,通過事業上的成功以證明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死後靈魂可以進入天堂,獲得永生!

3.美國人的許多科技創新,就是在這種信仰基礎上有產生。愛迪生(1841-1937)是美國創新精神最好的例子。他出生於一個不富裕的農民家庭,在學校只學了三個月,由他擔任教師的母親輔導下自學成才。他在列車上賣報,16歲時發明了自動定時發報機,有發明了電燈,留聲機、有規電車等,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項發明。1931年他逝世時,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4.美國夢曾經激勵著無數熱血青年,她是一個依靠拼搏與奮鬥就能成功的理想狀態的象徵。讓人們堅信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人們依賴的是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而不是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兩百年來,「美國夢」一直激勵著世界各地的青年人來到這片土地創造自己的價值,美國也因此成為全球成功人士的搖籃。於是在美國大地上誕生了一個又一個諸如愛因斯坦、愛迪生、迪斯尼、卓別林、索羅斯、比爾.蓋茨這樣的奇迹,連李小龍的傳奇也是在美國鑄造的。

5.公元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23屆奧運會開幕式上,出現了一個令美國人振奮的壯觀場面:美國地圖上,數十輛白色大逢車緩緩向西駛去,彷彿是美國歷史上西進運動的再現,在場的全體美國觀眾立刻沸騰起來了!

6.西進運動是指美國在十九世紀初期開始的大規模開發西部的運動,是美國人民建設家園的偉大創舉,這場舉世矚目的大進軍使美國擁有了今天的版圖和財富,奠定了美國發展壯大的基礎,最具美國特色的社會和文化風格也應運而生,牛仔文化(美國前總統布希就是一位西部牛仔)、西部影片都是對這段歷史的浪漫寫照。

7.美國西部大開發的早期開拓者中,有些先驅們開拓了莊園之後賣給後來者,自己再繼續拿著斧頭,乘坐大篷車前進,要從密西西比河一直走到太平洋東岸的舉動,正是這種精神的活生生的體現,這也正是美國西部片深深打動人心的因素之一。他們不是為了貪圖享樂與富足才來到西部,他們是追求一種奮鬥的激情,一種開拓進取的成就感。如果這種奮鬥沒有收穫,激情怎麼持續?

8.美國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經濟政治上的偉大成就,正是這種「西進精神」鼓舞著美國人民奮勇前進,能夠成就愛因斯坦、愛迪生、迪斯尼、卓別林、索羅斯、比爾蓋茨、李小龍這些傳奇的結果。(西進精神和牛仔文化是美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其九、美國在歷史上一直是科技強國,尤其是二戰後,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在美蘇冷戰的刺激下,科技實力突飛猛進,美國的科學技術經過長達百年的不斷積累,已經遙遙領先於世界。

其十、美國擁有極強烈的憂患意識,在科技界,美國一直站在世界最前沿,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方向,但從不滿足於現有科技成果。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燈到第三次信息革命的電腦,美國都是科技開創者,正是這種開拓進取的精神,才讓美國強盛百年不衰...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