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莊子緣而葆真的道德境界與采真之游的審美意境

人性的議題在孔、老時代還未顯題化,也就是說,這個問題還沒有產生o直到孟、庄,特別是告子才明顯地提出人性的問題。孟子建構一種道德的人生,而莊子建構一種藝術的人生,他們二人將人性的議題在戰國中期推向高峰。

陳鼓應

春秋末年,老子和孔子開啟了哲學開創期的序幕,儒道兩家在殷周人文精神的激蕩下,圍繞人性的議題各自闡發其獨特的慧見。戰國中期,孟子和莊子進一步將老、孔未顯題化的人性理論推向顯題化,並由此成就人性論在其開端期的高峰,匯成一股以關懷生命為主題的時代思潮。其中,孟、庄的人性論內涵又可相互彰顯:孟子的道德心指向一種道德人生,莊子的審美心趨近一種藝術人生。在孟子性善的映襯下,莊子一方面以「道之真」為形上基礎,論證人性之真,另一方面又以「道之美」為理論依據,演繹人性之美。進而,莊子更於諸子中率先凸顯「情」的議題。他自天人之際的視角,訴說「人情」本於「天情」而源於「道情」的思想觀念,關照個體生命「任其性命之情」以及群體生命「安其性命之情」的現實走向,其影響之深遠,為整個文明傳統注入綿延不絕的抒情血脈。

翻開中西哲學史,老子在探討天地的始源、萬物的本根的問題時,在《道德經》第一章就講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西方哲學也關注天地萬物是怎麼來的,它的由來、始源,以及它發生、演變的過程。哲學上稱作宇宙生成論、宇宙本原論、宇宙構成說。西方哲學由宇宙論慢慢談到人生哲學,對比之下,其人性論不像哲學,在開創期即討論人性的問題。如果以儒家為主導,孟子提出性善論,荀子提出性惡論。事實上,人性的問題由告子引發,告子究竟是儒家還是哪一家,這個問題很少討論。可以說,人性的議題在孔、老時代還未顯題化,也就是說,這個問題還沒有產生。直到孟、庄,特別是告子才明顯地提出人性的問題。

此外,中西哲學的一個顯著差異在於———受神話、宗教的影響,西方哲學以神本思想為主,一直到尼采才提出一個反思。我在大學期間,課程都是以西方哲學為主體,讀西方哲學史,就像尼采所說的,西方哲學注入過多神學的血液。尼采說柏拉圖是先於基督的基督徒,兩千多年的基督教文化、基督教道德影響著西方人。神從宗教上惟我獨尊,是絕對的、永恆的。所以,他們的哲學理論系統的最後保證就是造物主。儘管其體系龐大,哲學概念的運用嚴密,但是,理論系統的保證都要抬出上帝。所以說,神本主義籠罩著整個西方哲學思想,並且構成其形而上學的理論架構。這就是中西哲學的不同。尼採在1900年過世,他說人死後才出生,他的思想影響了存在主義。他宣告價值轉換、價值重估,對西方哲學史的影響太大了。1960年至1962年,我讀研究所時進入尼採的領域,然後,經由尼采和存在主義又進入莊子,他們一中一西,這麼的不同,卻對我的一生影響極大。很多人說,兩個這麼矛盾的東西,怎麼會同時出現在你身上?我只能玩笑地說,人就是一個矛盾體。就像尼采所講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這兩個矛盾的東西的統一、結合形成了希臘哲學的基礎。我讀尼采越來越走向酒神精神,激發人的創造力,激發人的意志力。尼采是酒神精神激蕩之下的不停的發揮。莊子是日神精神,講求寧靜。他們兩者又有很多相通處,我也從莊子那裡看到了尼採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莊子講情,任情與安情,放與收。放是要激發你的創造力、動能,收是要落葉歸根。

我的大學論文研究洛克的知識論。但是,不管是形而上學還是知識論,都不能進入我心坎兒里。論文寫完后,它是它,我是我,我這個主體還是很難進入它那個客體,當然,客體也很難進入我。一直到尼采,我整個人熱血沸騰了。後來讀到羅素社會哲學的一些東西,還有弗洛姆的一本名為《人心》的書,書中開頭就講,人性究竟是羊還是狼,還是披著羊皮的狼?弗洛姆是德國人,在美國教書,他說現在西方的霸強就是新軍國主義,言語之間是披著羊皮的狼。漸漸地,我開始關注人性論的問題,但是那時還並沒有很自覺。

哲學的人性問題總是在告子和孟子之間

旋轉。我進入人性論,發現《論語》和《道德經》談「心」分別只有6次和10次,並且和更重要的哲學概念,比如「仁」、「道」沒有直接的聯繫。而到了孟、庄以後,哲學史卻大談「心」,《孟子》和《莊子》中「心」的概念都出現了100多次。徐復觀先生說,和西方相比,的人性論很特別,但也還都是在講儒家。我是一直反對單一化的思想,也想找出其他的人性論,所以便找到莊子。

我們說,孟子和莊子對於心的議題的關懷,體現出一種對生命的關懷。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孟、庄處於戰國中期,從春秋末年開始,戰爭便一直持續,天下四分五裂。孟子和莊子目睹了災難,用司馬遷的話講,就是「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他們對人的死亡表達出深切的悲痛感。所以,他們如此凸顯「心」的議題是具有時代意義的。

第一,是對人類走向的一種反思。在那樣的烽火不息的時代環境下,孟、庄都借「心」反省人類的災難,以及災難是如何了結人類的走向的。

第二,在生命關懷的前提下,他們一方面思考人類整體的生活方向與衝突,另一方面探討個體的內在世界如何呈現的問題。

第三,個體意識的崛起喚起了價值重估和主體價值的重建。這裡,孟子側重於道德意識的闡揚、道德心的啟發。所以,孟子120多次談到的「心」,幾乎都是指道德心。而莊子談「心」180多次,大都是指開放的心靈。孟子說「天無二日」,莊子卻說「十日並出」。

老莊貴游、孔子貴仁。對比之下,莊子更側重在「游心」這個概念。游心不僅僅體現出一個人精神的自由、心靈的舒暢,我想,更重要的還是一種藝術。因此,《莊子·逍遙遊》的「游於無窮」,其實是指游心於無窮。游心的概念,就是講一個人要闡發他的審美的心胸、審美的心境。「游心」的概念在《莊子》中共出現6次,3次在內篇,3次在外雜篇。《逍遙遊》和《齊物論》兩篇中的「游心」是指用開闊的心胸來看待和思考問題,不要個人中心,不要團體中心,一個民族更不要民族自我中心。所以,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齊物精神,我覺得應該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就「心」的範疇而言,思考問題的單一化,就是莊子所指責的「成心」,成見之心。與之相反的是開放的心靈。我常說,只有用一顆開放的心靈才能照見多彩的世界。所以,莊子的開放心靈認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然」就是事實存在性,「可」就是價值判斷性。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理由,每一種主張、每一個意見都有它的可取之處。

《逍遙遊》集中講述個體生命如何自得、自適、自在,轉到《齊物論》便由自由過渡到平等,討論群體關係的問題,肯定個體生命存在的意義、存在的理由,以及他的觀念、主張的可取性。所以,莊子用齊物的精神看待一個整體,並不是死的、僵硬的一塊,而是說宇宙都是生生不息的,每個個體的人和物都是一個動態的、具有內在連續性的和諧、聯繫的整體,要有一種開闊的心胸。所以,我們可以用「心」來解釋這種齊物的精神。與孟子的道德心相比,莊子展現的是審美心。孟子建構一種道德的人生,而莊子建構一種藝術的人生。他們二人將人性的議題在戰國中期推向高峰。

現實人生在這樣的關照之下,孟子的性善又和莊子的性真形成一個對比。所以,我由心及性,寫完《莊子〈內篇〉的心學———開放的心靈與審美的心境》以後,又關注「性」的概念,主要是《莊子》中有關人性之真與美的論述。一方面,人性有其共性;一方面,人性也有其殊性。但是,莊子並沒有像孟子那樣提出性之善惡的問題。王安石和蘇東坡就直接指出,人性的善和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價值判斷,我們的生活習慣不太一樣,各國的價值判斷也不一樣。齊物就是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應該彼此尊重、彼此包容,所謂「相尊相蘊」。

那麼,莊子由道之真,講人的法天貴真,講人性之真;由道之美講人性之美。其中,「性修反德」是莊子談論人性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說,慢慢地透過修養的工夫,返回到人的本性、真性。正如尼採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講人生有三個階段,首先是駱駝精神,忍辱負重地奔向荒漠,對不合理的堅決說NO。但是,否定是具有破壞性的,最終還需要轉化成嬰兒。正如《莊子·逍遙遊》中鯤向鵬的轉化,蘇東坡講「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莊子總是多視角的、多方面地看待人和物,所以有共性、有殊性。

莊子的人性之真與美,還涉及以下兩點:一個是「緣而葆真」的道德境界,一個是「采真之游」的審美意境。一個生命體,在他剛剛出生的時候,並沒有善惡的分別,完全是真性的流露。所以,「緣而葆真」就是形容一個人清靜的道德情操,保守天真的人格特質。「清而容物」就是說不要敖倪於萬物,要能夠遺世獨立。至於「采真之游」,我們則需要結合「游心」來解答。莊子講「游心於德之和」,德指的是人的生命內涵,人要保持一種和諧之美。正如前面所說,游心不只是心靈的自由活動,也是一種審美情懷的關照。

《莊子》內篇的「游心」,幾乎都是保持足夠的審美心態、審美心境。外篇在繼承內篇的基礎上,有兩處非常大的不同,第一是外雜篇對人性提出反思,就是政治和社會形成了人性的一種所謂的「異化」,整個社會出現了存在主義講的疏離感。比如,我在美國看到八九個年輕人走路走成一排,每個人都邊走邊低著頭看手機。半年之間,我回到台北,年輕人坐在公共汽車上也是低著頭看自己的手機,很少有人給身邊的老年人讓座,因為他根本沒有看到你。第二是外雜篇將游心之所由個體的內心擴展到宇宙、提升到道,「游心於無窮」,「游心於物之初」都是「游心於道」的意思,而道的境界最終又是一種至美至樂的人生意境。所以,莊子從道之美講到天地之美,再講到人性之美。

(作者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本文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苗玥根據2016年4月23日中華書局伯鴻講堂第四期錄音整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