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

北京為元、明、清故都,辛亥革命后,傳統文化習俗依然保留較多,很多傳統知識分子聚居於此,城市氛圍和上海不同。「京派」畫家中,有些是清宗室,如溥儒、溥松窗等;有些是過去任職於清廷的,如金城、姚茫父、葉恭綽,但外地來京定居的畫家則占相當一部分,如林琴南、徐宗浩、湯滌、賀良朴、陶鎔、蕭謙中、蕭俊賢、陳師曾、凌直支、齊白石、王夢白、陳年、汪慎生等。規模不小的畫家隊伍中雖各有所擅,但以「正統派」自居的一些畫家仍然標榜「四王吳惲」,而辛亥革命後進京的畫家,如陳師曾、王夢白、陳年等則將吳昌碩為代表的「海派」大寫意畫風帶進了北京。

齊白石(1864─1957年),出生於湖南湘潭一個農民家庭,原名齊純芝,號渭清,他的老師為他取名齊璜,號瀕生,別號白石。20世紀畫藝術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3年被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1956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

因他從小身體不適合干農活,就改向叔父學木匠活兒,後轉學雕花木工,鄉里人都叫他「芝木匠」。齊白石做了十多年的木工,同時也自學了十多年書畫。起初只是反覆臨摹偶然偶然得來的《芥子園畫譜》,27歲結識胡沁園、陳少蕃等當地有名的文人,拜師后,在詩文畫理上得到指點,並有機會看到一些古代作品。他在學習作詩、刻章的同時,兼做畫工,為鄉里人「描容」(繪衣冠像),另外也作花鳥草蟲,以賣畫維持生活。

在1902—1909年,齊白石受人之邀曾五次遠離家鄉,到西安、北京、上海、南昌、桂林、廣州任家庭畫師,同時遊歷了華山、泰山、廬山以及長江三峽、珠江、洞庭等名勝錦繡,開闊了眼界胸襟,積累了很多畫稿。1910年回到家鄉經過整理后,成功地創作了《借山圖》卷52幅和《石門二十四景》。在大自然中直接感受到的氣象萬千使齊白石擺脫了臨摹成法的羈絆,所以他這兩套山水圖卷,和當時還在流行的「四王」派山水風格迥然不同。

在「五齣五歸」之後,齊白石在家鄉買房置地,過著富裕而純樸的田園生活,使他在藝術上開拓了新的天地。但軍閥混戰的動蕩時局迫使他在1917年進京避難,最終在1919年定居下來,並在具有革新思想的陳師曾的具體幫助下,激勵起他新的獨創精神。

「衰年變法」是齊白石藝術風格的一次飛躍。在陳師曾的勸告下,他以「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的決心發奮鑽研,終於造就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有詩曰「掃除風格總難能,十載關門始變更;老把精神苦拋擲,功夫深淺心自明」,即是對這段經歷的記述。

齊白石在師法徐渭、八大山人、石濤的基礎上,又吸收趙之謙、吳昌碩、陳師曾等的長處而自立門戶。他的自立門戶,首先可從他對題材的選取上見到。他明確地說過,畫花鳥草蟲之類的景物畫時,「未曾見過,不能大膽敢為也」,由此足見他所畫的,必是自己見過的東西。這說明以真情實感為依據進行藝術創造是使他的作品有自己特色的第一步。再就是他在深厚的傳統功力基礎上,以自己摸索出來的一套為「萬蟲寫照,白鳥傳神」的筆墨技巧,成功地實踐了他所堅持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信條,如《群蝦圖》。從體現他的創作意圖來說,他筆下花鳥蟲魚的「形」的描繪可謂極「似」,然而與真的來比,則仍然有如此如彼的「不似」。而這個「不似」,不但無礙於「形」的肖似,且更有利於「神」的肖似以及形象美的追求。同時,他把自己對詩的涵養化為畫的情趣,從而勾畫出具有詩的魅力的藝術形象,比如蝌蚪追逐水面上的荷花倒影,小魚情願自己上鉤,小雞拔河似地爭啄一條蚯蚓以及小老鼠在打燈油的主意等等,足以引起聯想的描繪。此外,他把對於客觀景物的描寫,與自己作為勞動者出身的情感結合起來,把舊文人筆下常有的羸弱傷感一變而為爽健盎然。如此種種,都使其作品富有獨特的魅力。

賞析齊白石畫「蝦」

《群蝦圖》,齊白石,1927年,134×34厘米,紙本水墨。

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它們的形神特徵。他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約40歲后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他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里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亦因之而變,他的蝦也成為他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齊白石畫蝦已入化境,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了游弋水中的群蝦。粗壯、濃厚的茨菇,與群蝦的透明、輕靈纖細形成對比,體現出晚年的齊白石畫藝的成熟。

齊白石表現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是因為掌握了蝦的特徵,所以畫起來得心應手。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於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齊老用筆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遊盪的,也有彎腰爬行的。蝦的尾部也是寥寥幾筆,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鬚用數條淡墨線畫出。取捨:對水中的蝦,為表現出那種透視感,齊老的線條有虛有實,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紙上之蝦似在水中嬉戲遊動,觸鬚也像似動非動。

齊白石的山水畫與人物畫

齊白石也擅長山水畫與人物畫。他在「五齣五歸」后「自畫所游之境」的《借山圖》卷,「與眾不同、畫格很高」(陳師曾),是其山水畫的代表作。他的山水畫同樣是根據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作,畫風簡括雄健,是在傳統寫意山水與民間藝術基礎上的發展,如《蓮池書院》。他的人物畫也有相似的特色:簡練粗獷,內容詼諧深邃,發人深思。

對《蓮池書院》的略考

《蓮池書院》齊白石,1932年,65.2×48厘米,紙本設色,現為香港楊敬德先生藏。

《蓮池書院》是齊白石先生為吳北江所繪,吳北江通過其弟子張次溪轉求白石先生而得,該圖繪於1933年(癸酋年)春農曆二月。《蓮池書院》現為香港楊敬德先生所收藏,該圖在1996年拍賣價格為198萬港幣。

吳北江(1877―1950),諱闓生、字辟疆,號北江,世人尊稱北江先生,安徽桐城人,清代大文學家、蓮池書院院長吳汝綸之子,「桐城派」末代代表人物,近現代著名國學大師、古文學家、作家、詩人、教育家。曾入總統府任秘書監,后留學日本。北洋政府時期任教育部次長、國務院參議。曾主持保定蓮池書院。當北江托學生次溪向白石老人索畫時,白石老人想到北江夫子的尊人摯甫(汝綸)太夫子清末掌教保定蓮池書院,所以畫了《蓮池書院》,把蓮池景物畫得恰到好處。白石老人在畫上題記云:「吾曾游保陽,至蓮花池觀蓮花,池上有院宇,聞為摯甫老先生曾掌教、大開北方文氣之書院也。去年秋,北江先生贈吾以文,吾故畫此圖報之,以補摯甫老先生當時未有也。」北江夫子得了此圖,非常欣幸,回信給他說:「先君主講蓮池十有餘年,北方文化,由此而開。闓生髫齡隨侍,釣游於此,至今一草一木咸縈夢寐,恨不通繪事,莫能圖寫,以寄吾思。何意屈勞椽筆,成此名篇,不獨蓮花藤蔓,千古常新,而先君教澤,儼然猶可想見,且得海內第一流大師潤色描摹,良是永垂不朽。闓生尤當什襲藏示子孫,永為法矩,敬志先生之嘉惠於不忘也。不盡之情統由張生次溪代達。」此圖此函,可說是一段文字佳話。

齊白石的弟子眾多,其中著名的有國畫大師李苦禪、李可染、王雪濤、許麟廬、婁師白、張德文、王漱石等,戲劇大師梅蘭芳、評劇名家新鳳霞也是齊白石的弟子,其中李苦禪、李可染、王雪濤均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將他們的繪畫經驗傳授給下一代的學院弟子,為學院原創藝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美術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筆。

齊白石對自己的評價是「詩第一,治印第二,繪畫第三,寫字第四」,這也許是他對自己的詩、印尚不為人所知的有感而發。實際上,他是在繪畫上取得傑出成就的同時,又表現出在書法、篆刻與詩作上具有的卓越才能。

齊白石是一位具有民族氣節的正直藝術家,早年曾幫助傳遞過革命黨的秘密文件,抗戰時期,面對山河破碎的悲慘現實,他痛心疾首地題詩曰:「對君思冊感當年,撞破金甌國可憐;燈下再三揮淚看,中華無此整山川。」建國后,他受到黨和政府及廣大群眾的尊重和關懷,被擁戴為美術家協會主席,並獲得文化部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獎狀和國際和平獎金,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 王桂芳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