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理想中的學校,是一所「公民學校」

吳再柱 /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苦竹中學副校長

本文大概

4400

讀完共需

5

分鐘

-1-

什麼是未來?這是一個很含糊也很動態的時間概念。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未來學校」的暢想。

其實,我們也可以換一種說法,那就是「理想中的學校」。

我理想中的學校,是一所「公民學校」。它的辦學目的直接指向培養時代公民,或者說,指向培養世界公民。

我們目前的學校是在培養公民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並不是我理想中的樣子。

關於公民一詞,美國有學者說:「再沒有哪一個辭彙比『公民身份』這個概念在政治上更為核心,在歷史上更加多變,在理論上更具爭議了。」

但本文不去爭論這個概念。《現代漢語詞典》將「公民」一詞定義為「具有或取得某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這裡有三個關鍵詞:國籍、權利和義務。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肖川曾這樣解讀「公民身份」:這艘「船」裝載的不僅是權利,還裝載著公民的責任、道德、信仰、信譽、修養、素質、自律、人際關愛、承諾、信任等;當這艘「船」豐滿起來的時候,也就是負責任的好公民誕生的時候。

因此,「公民」一詞應與另外三個詞區分開來,那就是「私民」「臣民」「農民」。公民不是私民,私民從屬於他人而沒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公民不是臣民,無須像臣民那樣三跪九拜,唯唯諾諾;公民也不是小農意義上的農民,他不會「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公民,應當有各自的獨立人格,有強烈的公共意識,有嚴格的契約精神,有主動的參與行為,有合法的維權行動,有一定的擔當精神。

未來學校,就應當培養這樣的公民。在實施「公民教育」的校園裡,應當呈現出這樣一幅生動活潑、充滿朝氣的圖景:規則意識強,行為舉止美,文化氛圍濃,教育質量高。

-2-

西方人常用蘇格拉底飲鴆自盡的故事證明他們對規則的尊重。而在的一些文明史上,許多時候卻是講規則者敗,不講規則而講謀略者勝,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在這種文化導向下,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從小就盤算著怎樣凌駕於規則之上或遊離於規則之外。結果是時光進入21世紀,建設法治國家早已成為治國方略,但我們在一些時候所看到的,不是遵守遊戲規則,而是把規則當遊戲。

有個比喻說得非常好:「自由之屋必須蓋在限制的圍牆裡。」自由是人人嚮往的,但超越合理限度的自由,便對社會的和諧與進步產生一定的破壞性。所以,在這一意義上,制度或規則,既是對自由的限制與規範,也是對自由的捍衛與保護。一所「公民學校」,它首先是一所有著強烈的規則意識的學校。

哈佛大學有個非常典型的故事,就證明了這一點。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被燒毀,裡面都是非常珍貴的書,一般都不能拿出來。有個學生曾經偷書而保存下來一本,哈佛大學表揚了他,卻又開除了他。這就是哈佛的理念:讓校規看守哈佛,比用其他制度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規則之於學校,大而言之,有反映國家意志的法律法規,比如《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而言之,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規定,比如《××縣規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行為實施細則》《××縣中國小體育工作實施指導意見》;小而言之,有反映學校意願的規章制度,比如德育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總務管理制度,等等;有對於教師的,比如《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有對於學生的,比如《中國小生守則》《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

湖南長沙博才白鶴國小三(1)班李錦垚,

指導教師:李滌塵

所謂規則意識,首先是指關於規則的知識。對教師或學生實施規則教育的第一大任務,就是使大家明晰規則,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但是,規則意識更重要的是,使人們具有遵守規則的願望和遵守規則的習慣。也即是說,重要的不僅是知道規則,而且是願意遵守規則。

再進一步說,規則意識不僅僅表現為人們經過反思和努力才遵守規則,還應當是,當規則訓練、修養達到一定的程度,人們對於規則的遵循,就會從勉力而行的「自覺境界」,進入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然境界」。也即是讓這些制度或規則最終內化為師生的一種行為和道德的素質。

從規則到素質的轉變,對於個人來說,意味著規則不再僅僅是一種外在強制,而是在某種意義上使人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對於學校來說,這種轉變意味著執行規則的成本因此而降低;同時,就規則本身來說,也只有在具有良好規則意識的人那裡,才不至於讓規則變成一紙空文,或是讓少數人比如校長、「大社員」凌駕於規則之上。

「公民學校」里無論是教的管理還是學的管理,都應當有章可循、違章必追、執行必嚴、人文關懷。也只有這樣,今日的學生,明日的公民,才能逐漸具備遵規守紀、遵紀守法的公民素養;也只有如此,才能讓校長的辦學理念,切實成為「包括門衛工人在內的所有人」的一種自覺行為。

-3-

孫中山先生在一篇講演稿里,痛感國人諸多陋習。先生舉例說,有次他乘一外國巨輪出行,同船的國人,在鋪著紅地毯的甲板上隨地吐痰(孫先生認為吐到大海也不行,也會污染大海),外國船長不便批評這些有身份的人,便掏出手絹,細心地將地毯上的痰跡粘起,搽凈,而我們的同胞目睹此景卻面無赧色,談笑自如。

差不多一個世紀過去,國人的行為舉止又是如何呢?有一篇《國人之陋習》的文章里,列舉了我們最常見的八大陋習:

(1)隨地吐痰;

(2)亂扔果皮紙屑;

(3)大聲喧嘩;

(4)不講究衛生;

(5)不愛護公共設施;

(6)插隊、擁擠、爭先恐後;

(7)便后不沖水;

(8)說髒話成了時髦。

針對這種現象,中央電視台播報了相關的公益廣告,各地也廣泛宣傳,引導人們在公共場所,要儘可能地關注身邊人的感受,比如接打手機聲音不宜太大。

莎士比亞說:「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高貴的儀錶,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作為人類的我們,應無愧莎翁的讚詞,注重自己的形象,讓自己更加文雅,更加高貴。

一位哲人說得好:「一個沒有社會公德的民族是個危險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良好社會公德的民族肯定是個充滿希望的民族。」行為舉止是否得體,往小里說它關乎個人形象,往大里說則是關乎我們民族素質、民族形象的大問題。

湖南長沙博才白鶴國小三(1)班李騏亦,

指導教師:李滌塵

「公民校園」里,應當告別粗俗和野蠻,而代之以高雅與文明。

「公民校園」里男孩子追求的應當是紳士風度,女孩子追求的應當是淑女形象。

「公民校園」里,最關鍵的是教師的言行舉止要文明。因為教師的言行將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教師應當切實做到:「衣著整潔得體,舉止文雅端莊,言談文明禮貌,坐態典雅端正,站態自然穩重,待人熱情誠懇,性格活潑開朗,氣質風範和諧。」

在「公民校園」里,微笑應當是一個主題詞。它應當充滿著課堂、操場、食堂,充盈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公民校園」,它一定是一個行為舉止優美的校園,因為它所承載的使命,就是要培養真正的「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的年輕一代。

-4-

何謂文化?余秋雨說,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區別於另一所學校的本質特徵。其實質是一種德育隱性課程。通過學校文化,對學生進行道德熏陶,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道德規範,實現道德成長,傳承學校文明。

學校文化從結構來看,包括學校精神文化、學校制度文化、學校行為文化和學校物質文化。

一所公民學校里,就應當讓精神文化深入人心,讓制度文化推動管理,讓行為文化文明校園,讓物質文化物盡其用。

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結構中的核心層次,是以精神形態存在的文化因素,包括辦學理念、管理方式、課程內容、師生行為、人際關係等。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而辦學理念應當最能體現學校的核心價值觀。

辦學理念的落實,核心在於內化為教師的思想和行為。要讓辦學理念不落空,必須通過科學的制度、有效的管理來落實和實施。

制度前進一小步,管理前進一大步。學校的文化,應該體現在學校制度的建設上。當文化體現在制度上的時候,才能產生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制度的優勢決定管理的優勢,制度的最高境界是形成習慣。無論是規範性制度,還是獎勵性制度,一方面要體現學校管理者意願,另一方面要能體現教師和學生的一種主流價值觀。唯有如此,才能完善教師的道德規範,引導學生遵循行為準則。

學校理念最終落實在學校的行為文化上。學校行為的外延涵蓋學校活動的整個過程,大到學校領導的決策,小到學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從學校的全部日常活動,到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無一不在彰顯著學校品位。

品位源於習慣。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學校行為文化的建設,首先應當是加強教師的行為習慣、語言文明的建設。學校對於教師,在教室、會場以及其他公共場所,在語言、行為方面應當有明確的規定,所謂「身正為范」。當然,這僅僅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對於教師而言,更重要的是引導教師多讀書,讀好書,通過讀書來培育教師的儒雅之氣。教師的儒雅程度,就是學生行為規範程度;教師的儒雅形成之日,就是學校的行為文化成就之時。

物質文化,是以物質形態為主體的外層學校文化,如校園環境、綠化美化、建築設施、師生服飾、標牌展板等構成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所反映的文化內涵。

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者的關係來看,物質文化是基礎,精神文化是內容。物質文化,說到底是為精神文化服務,因此,在物質文化的建設中,必須與辦學思想形成和諧統一。

從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的關係看,物質文化是通過環境營造所產生的一種可能,行為文化則是為了這種可能而提供的一種「動態風景」。比如學校的食堂,如果學生都能依次排隊,珍惜糧食,講究衛生,那麼,學校的「食堂文化」也就可以從平庸走向高雅;比如學校的操場,如果學生課餘時間在其中開心遊戲,盡情玩耍,和諧運動,那麼,學校的「操場文化」也就可以從平靜走向生動。

-5-

何謂教育質量?《教育大辭典》的解釋是:「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

教育質量有宏觀與微觀之分。從宏觀層面看,教育質量即整個教育體系的質量。微觀教育質量「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

說到「教育質量」,自然離不開「教育評價」。教育評價,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廣義的教育評價包括了對教育系統中一切教育活動的評價;狹義的教育評價主要指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

目前,我們國際通行的教育評價概念,其外延介於廣義和狹義之間,主要指學生學業成績和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

提高教育質量是學校工作最永恆的主題,也即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所描述的那樣——

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

說到底,一所學校的教育質量高,應當明確指向這所學校所培養的學生,有著較高的綜合素質,有著較高的公民素養。

顯然,我們當前的學校,與「公民學校」有一段不短的距離。這一距離,不是物和屋的距離,而是人和仁的距離;不是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而是理念和信念的距離;不是與教育質量的距離,而是與教育規律的距離。

《未來教育家》雜誌: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由國家教育部主管、教育學會主辦。2012年教師節創刊,面向全國公開發行。這是國內第一份中央級教育家類期刊,更是國家教育部新聞宣傳的一份新生力量。2012年榮獲「好教育影響力媒體獎」,2014、2015年榮獲「全國教育好新聞二等獎」,2016年榮獲「全國教育好新聞一等獎」。

訂閱《未來教育家》:

一、通過當地報刊局訂閱,郵發代號:80-572

二、從郵局直接匯款。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十條24號青藍大廈7層719室《未來教育家》編輯部,郵編100007

三、通過網上銀行匯款。開戶名:教育學會;賬號:0200 0033 0908 8103579;開戶行地址:工商銀行北京長安支行;行號:33;網銀匯款請備註「未來教育家」字樣。(每月6日出版,全銅全彩,單價14元,全年168元)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62290369、010-62290392

wljyjzz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