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做人忌滿,萬事求缺

1

人忌滿:花未全開月未圓

曾國藩曾經說,最喜歡「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個字,覺得這是惜福之道,保全之法。

「花未全開月未圓」,是古人推崇的一種境界,並認為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

因為,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讓人仍可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花未全開月未圓」,這種人生的境界,是有節制、有收斂地追求,「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

「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太陽到了中午便要西落了,月亮圓時便會缺。這提醒我們不要貪求太多,不要刻意追求完美,同時還啟示我們,人在得意之時要保持冷靜的意識,不可太傲太狂太自我膨脹。

公元1864年8月,湘軍攻陷天京(南京),太平天國滅亡。

由此大功,曾國藩被封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保」銜,位極人臣,成為有清以來第一位出將入相、封侯拜爵的漢人。

這時,曾國藩掌握可以決定天下形勢的重兵,手下人才濟濟,門生故吏遍天下,不管是勢力,還是聲望都達到了頂峰。

熟知歷史的曾國藩卻很清楚這表面風光之下潛伏著危機。

因為自清朝開國以來,歷來領兵的權臣幾乎都沒有好的結局。

最初的努爾哈赤時代就有無數愛新覺羅皇族被誅殺;入關后的順治時代,攝政王多爾袞死後被鞭屍;康熙朝的鰲拜、雍正朝的年羹堯,無一不落得丟官被殺的結果。

更何況曾國藩還是有清以來第一個掌重兵、握實權的漢人,更是深遭猜忌。自古以來,功高震主,即使毫無謀反之心,也常常會被逼造反。

曾國藩果斷採取措施,開始自剪羽翼,分批裁撤自己經過千辛萬苦才打造起來的湘軍。

他先是讓自己的弟弟、親自率軍攻克南京的曾國荃以病告退,十幾萬的湘軍幾乎被全部裁撤,只留下了兩個營一萬人左右。

曾國藩此舉得到了滿清朝廷的信任,化解了一場危機。

1872年,曾國藩病死在兩江總督任上,被謚「文正」,這是清代文臣死後所能得到的最高評價。

堅持「做人忌滿」原則的曾國藩落得了一個好的結局:生榮死哀,善始善終。

做人忌滿,總要給自己留點餘地,這是知足常樂的智慧,也是永不滿足的胸襟。

盛極必衰,物極必反,追求最美好的目標,但又不希望完全達到目標,永遠保持進步和上升的態勢。

在我們的人生中應該時刻謹記這樣的信念:努力,不求完滿;成功,笑對遺憾!

2

萬事求缺:大成若缺用不

老子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人世間大成功大圓滿的東西,天然地都存在著相當的缺陷。

曾國藩給自己的書房取名為「求缺(闋)齋」,以警示自己萬事求缺,「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曾國藩是相信風水的,但是他對風水的追求是「不求好地,但求平安」。

曾國藩去世前把自己的墓地選在了長沙郊外的坪塘伏龍山,有一個好朋友勸他把陰宅選在東台山,說那裡風水好。

曾國藩不願意,說那邊是「天子之地」,是出皇帝的地方,他不能去,還是選擇伏龍山好。

後來東台山那邊建了東台書院,出了陳賡、譚政、黃公略,還有毛澤東。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可是民國軍閥盜了他的墓,並破壞了他的屍骨,而

「求缺」的曾國藩,不願葬在「天子之地」,他的墓反倒得到了保全。

左宗棠、李鴻章這些人生前風光無限,死後卻都被掘墓,而曾國藩的墓挺過了民國,挺過了日本鬼子進,文革中「破四舊」,用炸藥也沒能把曾國藩的墓炸開。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曾國藩的墓又挺過了30多次盜墓,除了外部有些損耗,裡面的墓室和棺材安然無恙。

「大成若缺」,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有缺失,才令我們更加完整。

有一個寓言故事:

一個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圓想找回一個完整的自已,到處去尋找失去的碎片。由於它不完整,滾動得非常慢,從而欣賞了一路的美景。

直到有一天它實現了自已的心愿,然而作為一個完美無缺的圓它滾動得太快了,一路風馳電掣,錯過了花開的時節,忽略了沿途的風景。

當它意識到這一切時,它毅然決然捨去了那個費盡辛苦才找回的碎片。

求一點缺陷,不把自己搞得太圓滿,因為萬事不可能太圓滿,快一點圓滿就等於快一點完蛋。

看看現實生活中,那些奉行完美主義的人不知要比常人多承受幾倍的壓力。他們常常為追求完美而焦慮,患得患失,惴惴不安。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盡善盡美,我們不會因為一個錯誤而成為不合格的人。生命恰似一場球賽,再好的球隊也有丟分的記錄,最差的球隊也有輝煌的時候。人的一生中,取得最佳成就可能只有一次,我們何必把它當作每一件事的成功標準呢?

大成若缺,一個有勇氣放棄自已無法實現的夢想的人才是明智之人,才會有更幸福更快樂更完整的人生。

購買4S店實戰管理教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