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學畢業前,父母如何來買單?父母應做的四件事

【留美學子】 讀者文摘

第794 期 只精選好文 不鏈接任何廣告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溫哥華富二代的爸媽

"孩子,大學畢業前,

無論你做什麼,

我們都會給你買單」

每每提到的「富二代」,腦海里首先跳出來的詞往往是「炫富」「驕縱」「紈絝」。這群人能輕易擁有普通人或許打拚一輩子都無法獲得的財富,站在物質的頂端,像上帝的寵兒,信手選擇自己想要的一切。

有人說這是一群被寵壞了的孩子,無法無天,也有人說,這是一群被上天偏愛的幸運兒,衣食無憂。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被不少人默默的羨慕嫉妒又好奇著。他們,就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溫哥華富二代:我不覺得我是在炫富

最近有一位叫史蒂文·曹的記者在《東方101》節目中特別錄製了一段富二代的真人秀節目,引起廣泛關注。他用鏡頭記錄了一群在加拿大溫哥華生活的富二代女孩,想了解從小衣食無憂的她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在鏡頭跟拍下,這群女孩子過著特別優渥的生活,開豪車、住別墅、躺遊艇…購物的時候很多店面都會為她們暫停營業,以便她們不受其他顧客干擾,慢慢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

當大多數人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為諸多日常開支而努力奔波的時候,這群女孩子可以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她們經常發愁的一個問題就是面對塞不下的衣櫃抱怨無衣可穿。對於這群女孩而言,錢不是問題,她們在購物中幾乎不太考慮價格因素,只在乎藝術美。

即使是鑽石鑲在衣服上,穿一兩次之後,也不會再穿,因為她們認為重複穿同一件衣服會讓人覺得審美疲勞。

當問及父母對她們大手筆消費的態度時,有個叫Chelsea的女孩是這樣回答的:

他們說,在你大學畢業之前,無論你想花什麼錢,無論你想做什麼我們都會買單。

如此的回答讓人不禁好奇這群女孩的父母究竟是有多富有?但問及他們的家庭是做什麼的時候,女孩們並不願意多提,說,這不關別人的事。她們認為自己瘋狂玩樂的生活並不是在炫富,她們只是比普通人幸運,擁有了很多人得不到的東西,在過屬於她們的生活而已。

這些富二代女孩們的日常不僅僅停留在溫哥華一地的吃喝玩樂上,她們可以隨時去世界上任何一個繁華的城市享受更多元的新鮮生活,比如沒事買張機票去好萊塢走走,順帶在高檔別墅里開個party。

這些在普通人眼中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在這群女孩看來再平常不過,那是她們生活的一部分,只要能「have fun」,錢不是問題。

金錢,對於這群富有的女孩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看到這裡,不禁想到去年在加拿大錄製的另一檔富二代真人秀節目,叫《公主我最大》,裡面的幾個富二代女孩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錢就是拿來花的,我有錢,為什麼不痛痛快快的花?

所以在真人秀中我們看到這些女孩子選鑽石像選白菜一樣,只要能讓自己開心,花多少錢似乎都不是問題。

富二代獨白:我要快樂,不在乎多花一點錢

當下大多數富二代們擁有的奢靡生活背後是他們父母一輩不懈的努力與打拚,正如《紐約客》里說的那樣:「所有的財富都是嶄新的財富,沒有可以模仿的舊貴族,沒有如何花錢的模板。過去十年,財富新貴們,到紐約,倫敦,洛杉磯等各地買房,搶購房地產。越來越多的後代,被送往西方國家接受教育,創業和社交。貧窮和落後的記憶,在意識里始終存在,你父母年輕時越窮,他們越想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 富豪父母們對孩子的有求必應往往是心理上的一種補償,同時也寄託了滿滿的期望。

面對父母的這份補償心,的富二代們到底體嘗到了多少其中的深意呢?

在網路一度爆紅的真人秀節目《公主我最大》中,幾個富二代女孩子在一起展現了她們的社交日常,其中有人就毫不避諱的表達過自己的用錢態度:我要快樂,不在乎多花一點錢。

對於她們而言,物質的標準是相當高的,吃牛肉只吃神戶牛肉,喝紅酒要用吸管,不然會把牙齒弄髒…

出門要帶助理在身邊,有時候一天能輕鬆花掉一萬加幣(約5萬多人民幣)。朋友們在一起不是吃大餐就是開豪趴,怎麼高興怎麼來。

鏡頭中這群富有的女孩們除了玩樂,對於各種名牌服飾、包包甚至豪車的追逐,就更加難以細數了,有網友吐槽他們說,「這是在炫耀不勞而獲的東西」,對於不是自己親手換來的東西,富二代們並沒有覺得不妥,有個女孩是這樣解釋她擁有的一切的:

所以,如何處理她們與生俱來擁有的財富,似乎是她們的自由,哪怕是揮金如土,肆意妄為。

其實這群女孩背後也有嘗試著自己去工作賺錢,比如做模特、做設計師、開網店等等,儘管他們所賺的錢遠遠無法支撐她們的花銷。

這群在鏡頭下展現迷人微笑的女孩子們,僅僅是富二代中的一小部分,真人秀中無節制的狂購與高檔的聚會也僅僅是她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角落,如同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事件讓人對這個群體產生的是驚訝與深思。

富二代,以如此的方式上頭條?

為什麼每每聽聞「富二代」這個標籤總有難以推翻的貶義色彩?或許是嫉妒他們的富有,亦或許是無法欣賞他們的生活方式?當這群人出現在媒體視野中的時候,種種的標題或許已經無聲解釋了一切。。

比如今年2月發生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富二代留學生為情鬥毆案,一個19歲的留學生活活被同胞打死。

再比如2015年震驚全美的校園霸欺案件,翟雲瑤等幾名留學生在夜間將一名女生綁架到洛杉磯某公園內,強行施虐,包括扒光衣服、用高跟鞋踢,用煙頭燙等殘暴行徑。。主犯翟雲瑤最終被判刑13年。

抑或是2013年舉國震動的李天一強姦案,歌唱家李雙江之子李天一在夥同朋友講酒吧遇到的女子毆打帶到酒店輪姦后,竟然強行塞給對方2000元,說是「嫖娼」!案發後家人多方尋求關係庇護,並對一審判決申請上訴,在公眾的高度關注下,最後李天一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在富豪父母的寵愛與補償中,富二代們輕易獲得了很多的常人無法想象的物質,但在吃喝玩樂的愜意里,他們真的能按父母們的期望成為了更優秀的一代嗎?

「孩子上學之前,我什麼都不會讓他學。孩子就快快樂樂的做孩子就行。」這樣的話,您是否也經常說。但學點東西和孩子的快樂真的是對立的嗎?

精英如伊萬卡家庭,可以讓女兒和兒子都一歲多開始學中文,並請懂中文的保姆貼身陪護。富有如黃磊、田亮家庭,可以把孩子送去國際幼稚園,看英文繪本,講英語故事。平凡、甚至貧窮的家庭,也可以如莫言母親那樣,鼓勵孩子多看書、多聽書、多說書,讓孩子把話說好。

階層不同,但遠見相同。

有遠見的父母,

都重視孩子的語言、寫作能力

我有位教幼兒英語的朋友,她春節回老家的時候,曾經動員一位親戚的孩子,早點開始學英語。

親戚直接拒絕了,認為孩子還不到4歲,漢語還沒學好呢,學什麼英語。並且特別堅定的說,「孩子上學之前,我什麼都不會讓他學。孩子就快快樂樂的做孩子就行。」

朋友跟我說,她怎麼都不明白,為什麼親戚會先入為主的認為學點東西是件跟孩子的快樂對立的事情呢。

其實要不要讓孩子早點學英語沒有一定之規。但在孩子童年時期,注重孩子的語言能力培養絕對是讓孩子受益終身的。

階層不同,但遠見相同。

很多學者都認為,孩子未來的學業成就、人生成就的差異,是能夠通過早期辭彙獲得的深度和廣度進行準確預測的。

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難以預判準確,但毫無疑問,無論是要表達思想還是要虛心求教,無論是要爭取朋友還是要開拓視野,都離不開語言能力。

孩子能夠多掌握一門語言,就多了一個了解世界的工具和渠道。孩子能夠掌握好一門語言,就擁有了從周圍世界獲取資訊並向世界表達自己的橋樑。

把教育孩子當成事業,這一點有些人也許會覺得可笑,誰會不在意教育孩子這件事呢?而事實卻是,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

龍應台有位好友,好友的女兒心靈手巧,特別擅長繪畫。小小年紀,就能幾筆勾勒出要畫的東西的特點。

龍應台勸好友給孩子找個好一點的老師,她朋友點頭答應著,卻一直沒有在意。對孩子也得過且過,放任自流。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原來的特長和愛好漸漸消磨殆盡。不僅天賦沒有發揮出來,反而身上有諸多的問題,變得很讓父母頭疼。

教育孩子,黃金時期就那麼短短10年左右。父母有沒有遠見,在這個問題上,一目了然。

重視教育的父母,再忙再累,都會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再苦再難,都會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平台。再心疼,再不舍,都會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埋單負責。

反觀之,不重視教育的父母,更多的會考慮眼下的情況。自己是不是忙,是不是顧不上,孩子是不是會不開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被教育成什麼樣子,甚至與金錢的關係都是很大,父母用愛、用心、用對方法,孩子就會長成一個健康善良,能獨立會思考的人。父母沒有在這段時間經營好孩子的教育,孩子就必然會出現諸多的問題。

而一個問題多多的孩子,必然帶給父母一個勞心勞力的中年和一個痛苦懊悔的老年。

有人問過演員孫儷,如果《甄嬛傳》裡面的甄嬛遇到了《羋月傳》中的羋月,兩個人鬥法,誰會贏?

孫儷說,羋月應該不屑於跟甄嬛斗吧。

是的,格局不同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在意的事情並不在同一個維度上。起點、條件差不多的人,最後也會因為格局的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就像林徽因和陸小曼,同樣是富貴人家,傾城之貌,同樣是飽讀詩書,才情兼備。但一個從小被父親帶著「放眼世界」,一個被家人寵著做「淑女名媛」,格局自然就有了差別。

所以林徽因的更多的是一種端莊樸素之美,她在意的是精神上的高度。交際圈中是政治學家錢端升,物理學家周培源,文學家沈從文,大學者胡適,藝術史家鄧以蟄,哲學家金岳霖……事業上是為建築奔走呼號,參與設計國徽、搶救景泰藍工藝、參與設計人民紀念碑。她的一生,漂亮,精彩,並且優雅得體。

而陸小曼則更多的是讓人嘆息。婚姻曲折不順,飽受爭議。才氣無與倫比卻沉迷牌桌。後期不僅經濟上捉襟見肘,要靠朋友支援,身體上也無法脫離鴉片,每日吞雲吐霧。

不能說兩人命運全與家庭教育有關,但有遠見的父母,確實會給孩子更大的格局。

格局也並不一定要富貴之家或者要環遊世界才能培養,多數時候都在點滴之中。

學者易中天曾說,教育的目標是「望子成龍」;標準是「成王敗寇」;方法是「死記硬背」;手段是「不斷施壓」,還美其名曰「壓力即動力」。至於孩子們是否真實,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樂,沒人去想。

確實存在一些這樣的情況,但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不會這樣去做。而是會去啟發孩子自己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自覺的愛上學習。用孩子自己的上進心,來引導孩子不斷的完善自己。

楊絳先生談到自己的教育經歷時,就說自己是「受父母師長的影響,由淘氣轉向好學的」。

楊絳先生小時候,很佩服父親說話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報》評論一篇接一篇,浩氣衝天,擲地有聲。就跟父親請教秘訣,父親告訴她說:「哪有什麼秘訣?多讀書,讀好書罷了。」

楊絳母親也同樣是操勞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總要翻翻古典文學,現代小說,讀得津津有味。

楊絳先生就學他們的樣,找父親藏書來讀,果然有趣,從此好讀書,讀好書入迷。

之後她與錢鍾書結為連理,對愛女錢瑗,也從不訓示。

楊絳先生說,「女兒見我和鍾書嗜讀,也猴兒學人,照模照樣拿本書來讀,居然漸漸入道。她學外文,有個很難的單詞,翻了三部詞典也未查著,跑來問爸爸,鍾書不告訴,讓她自己繼續查,查到第五部辭典果然找著。」

這種在不知不覺中教育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的方法,其實是最有遠見也最有效果的一種方法。

孩子為了分數、為了逃避父母的打罵而學習,也許會有所成效,但動力終究是不長久。但是如果父母先讓孩子自己有了學習的慾望和想法,再去做引導和要求,就順理成章得多,孩子的內心,也會更加柔韌、強大。

有句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父母更是這樣。如果父母沒有遠慮,孩子必然有近憂。父母愛孩子,為孩子計劃得深遠,其實也是為父母自己的將來計劃得深遠。父母的遠見里,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最近發表文章 匯總鏈接

請把這11個氣質傳給孩子,讓他們受益一生!20年最具影響力的10篇文章!(彙編收藏)兒女教育:拼的是父母人生的功底 (好文推薦)什麼樣的男孩, 長大會幸福? 大家都需讀讀這是對90后及00后最深入骨髓的剖析(好文推薦) 10種不健康的家庭,你在其中嗎?

美國私立大學 前200 最貴學費排名 (10/1)

美國公立大學 前200 最貴學費排名 (10/2)

美國文理學院 前100 匯總+ 為何它不適合你 (10/3)

排名/錄取率大匯總 (文理學院+綜合性大學300所)(10/4)

美高留學被忽悠?數字說話(美高百校學費匯總)(10/5)

USNews 2018美國6類研究所院最佳排名 (10/6)

最難/最容易被錄取的美國大學 各州清單 ( 10/7)

盤點美國回報率最高的專業和大學 -無哈佛 (10/8)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