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創造」vs「消費」:移動端為什麼超過了PC端?

編者按: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的普及,人們越來越依賴移動設備進行娛樂、消費。那麼未來PC是否會被替代?Andreessen Horowitz的投資人Benedict Evans在題為「Creation and Consumption」的文章對未來趨勢做出了如下判斷。

在科技領域有一個常見的觀點:儘管智能手機的數量比個人電腦多出數以億計,並且兩者的差距將越來越大,智能手機未來也不會成為主流的處理平台。因為智能手機和平板只能用於消費,而個人電腦可以用於創造。你可能經常看手機,然而一旦你需要創造些什麼時,你還是會選擇用電腦解決。

這種思維方式有兩個基本的漏洞。首先,這一觀點(人無法在手機或平板上進行創造)假定新設備上的軟體不會改變,且工作的性質不會改變。這兩個假定都站不住腳。一開始,你會讓新的工具來適應你原來的工作方式;時間一長,新的工具會反過來改變你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人利用現代工具、在電腦上創造——這整個想法是有缺陷的。同樣,人不會再移動設備上創造也有漏洞。事實上,情況完全相反——人們不在個人電腦上創造,而更喜歡利用移動設備上。

如今,全球有約15億個人電腦(廣義上個人電腦包括微軟、英特爾、蘋果Mac和Linux操作系統)。約1億個人電腦被用於一些嵌入式產品,如電梯、銷售網點、ATM機、機床、安保系統等。除此以外,剩餘的PC用戶可大致對半分為公司和消費者,其中有一部分用戶(特別是消費者端)會共用PC,所以全球有超過30億人上網。

這些PC到底被用來做什麼呢?很顯然,只有極小一部分PC真的被當作專業工具。大概只有5000萬人完整接觸過Adobe,Autodesk和其他軟體開發工具。若算上Office的話,情況就更複雜了。名義上Office軟體賣出了十億份,但實際上的數量要多出2500-5000萬。所以如今大概有一億人在使用這些複雜的專業軟體,也就是說,在鍵盤滑鼠模式下完成創造。

如果只有不到10%的PC被用來進行專業、複雜的創造,那麼其餘90%的PC是什麼功能呢?

發郵件、上網、玩臉書、網上購物……還有一些消費者用PC玩遊戲,在一款在線遊戲平台Steam上,有超過1億2500萬的90天活躍用戶。公司則更傾向於利用PC建立賬戶、進行客戶支持、藉助SAP,Salesforce,Success Factors等其他垂直業務流程應用程序使公司業務流程化、規範化。如果沒有被AI迭代,其中很多的應用程序都將在未來十到二十年裡被沿用下去。未來,它們也許會轉化成SaaS模式,也許出現在移動端,如谷歌、安卓平板或iPad或售價250美元的Windows盒子等。未來,人們不再需要PC的文件管理功能,不再需要複雜的多窗口交互功能。郵件和瀏覽器才是最主要的兩大功能,所以很多人其實只需要一個Gmail郵箱即可。也許他們需要一個大屏幕、一個鍵盤,單這並不是區分PC端和移動端的標誌。

相反,我們用隨身攜帶的手機——或者說是小型觸屏電腦——可以完成哪些事情呢?我們可以打字(自SMS盛行後人們在手機上打字比在PC上要多得多),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可以攝影、錄像、可以玩遊戲、可以和朋友們聯絡……90%的PC可以完成大部分操作。但有了智能手機,我們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有觸屏、聯網的圖像感測器、GPS、數十億的APP……

移動設備帶來的另一個巨大的改變是,人們知道如何操作和使用移動設備。1995年,我在劍橋的第一學期,我這樣解釋道,若要下載Netscape,首先需要點擊Netscape網站中的「下載」按鈕,這意味著安裝程序的復件被拷貝到了電腦的桌面上,然後再雙擊它即可。這是PC端的典型操作方式——自行下載軟體,這對有些人來說有一定的困難。

最近,數據顯示很大一部分數碼相機持有者從來都不把照片傳到電腦上。他們會在相機屏幕上看圖片,或者在路邊小亭子把照片洗出來(通常是存儲卡已滿才被迫如此)。我的岳父甚至會先照一張電腦屏幕的照片,然後再洗出來。這從側面反映了人們真實的計算機知識水平。而這些問題在移動端都不復存在,移動設備操作簡單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