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全國食品藥品科普狀況調查(2017)發布,看看我國公眾最關注的點是什麼?

7月2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中心發布《全國食品藥品科普狀況調查(2017)》,解碼公眾對食品、藥品、化妝品、保健食品和醫療器械的科普訴求。

報告內容包括公眾在食品藥品方面的安全意識現狀、對安全知識的需求情況、關注的重點、遇到的安全問題及獲取相關安全知識的渠道等,並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建議進一步增強科普的針對性、實用性、權威性、可讀性和可及性。

發布會現場

調查結果顯示:

公眾安全意識方面,公眾的食品藥品安全意識較強,但安全知識較為薄弱。公眾最關注食品與藥品安全知識,關注比例在90%左右。對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的關注,中年公眾強於其他年齡公眾,化妝品安全知識的關注隨年齡的增加程度有所減弱,保健食品及醫療器械安全知識的關注隨年齡的增加程度有所增強。化妝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受性別、年齡及專業性局限而得到特定群體關注,經濟發達城市、女性、青年人安全意識更強,青年女性更關注化妝品安全。

內容方面,公眾更關注產品原材料質量,原材料/添加劑、功效/營養關注比例位居前列,對生產、流通、存儲、問題處理與政府監管等方面雖然也較為關注,但明顯低於對產品原材料質量的關注。公眾對安全知識內容的滿意度評價相對偏低,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內容接觸少、太專業、太雜亂、難辨正誤。專家水平參差不齊,影響安全知識的可信賴度。兒童食品藥品關注度高,聚焦健康性與副作用。公眾高度關注以食用油、生鮮、果蔬為代表的生活必需品的安全,觀念意識影響消費決策,考慮核心是功效與副作用。

傳播渠道方面,目前已形成安全知識多元化傳播渠道,電視及網路影響力並駕齊驅。中老年人易接受傳統媒體及線下科普宣傳,青年人偏愛微信網站。形式直觀是傳播安全知識的關鍵,高接觸不一定帶來高評價,直觀便利的視覺傳播形式更受到青睞。政府科普活動公眾評價較高,形象化傳播形式更認可,文字介紹公眾接觸面最為廣泛,賣場/貨架標籤/卡片認可度低,影響力受限於接觸規模,可信度差影響傳播效果。

報告建議

以公眾關心的知識內容為核心,增強科普工作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利用權威專家解讀,增強科普作品的權威性;重點採用圖文、視頻形式,通過網路媒體渠道,增強科普作品的可讀性和可及性;建立多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有效應對網路謠言。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新聞宣傳中心主任顏江瑛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新聞宣傳中心主任顏江瑛表示,科學知識的普及也要講科學,要推行精準科普,內容精準、傳播精準、人群也要精準。針對不同群體、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不同傳播內容的需求,製作更多針對性強、實用性好的科普作品。

針對目前食品藥品領域網路謠言多、公眾科學素養有待提高的問題,總局已建立一套輿情監測、快速反應機制,有效引導了網路輿情,還將推動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共同對錯誤信息的傳播進行權威闢謠,同時引導專家積極發聲,發揮好專家在科普作品科學性審查、科學知識普及方面的積極作用。

不斷豐富展現形式,推出更多接地氣的作品,拓寬推廣渠道,加強與新媒體的合作,提高科普作品的可讀性和可及性。公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高關注度和低了解度之間裂痕的彌合,需要政府、企業、專家、媒體、公眾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要加強跨界合作,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形成食品藥品科普工作強大合力。

目前,總局已經與媒體單位、行業協會、高等院校、互聯網平台公司等多元主體,開展了多種形式合作,取得了多方共贏的良好結果。

據了解,此次總局新聞中心委託尼爾森網聯媒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開展了歷時6個多月的調查,通過「定性調查+定量研究」的方式,選取全國一至三線15個代表性城市,採用定點攔截訪問+焦點小組座談會的形式,成功訪問了1232位民眾,報告共獲取39.2萬條數據,結合尼爾森大數據資源及研究技術形成。

文、圖/《醫藥報》 記者 於海平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