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重磅!10問武術大家, 揭開現代武林江湖面紗

武林江湖離我們很遠又很近。近,天天影視劇小說中武林高手飛檐走壁;遠,似是而非,似真似假。「格鬥狂人」徐曉冬20秒KO「太極宗師」雷雷后,掀開了現代武林的面紗,原來,武術跟我們想象中相處甚遠。

武術到底能不能打?成都商報10問6位武林中人,看看現代江湖到底是怎樣一個現狀?

專家名片

朱瑞琪: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武術九段、國際A級武術裁判員、北京體育大學教授。

陳儉文:陳儉文詠春拳學會主席,1979年獲香港功夫總會拳賽冠軍,1980年獲國際武術協會拳賽優異獎,1982年獲國際武術協會拳賽優異獎。

姚紅剛:首位綜合格鬥亞太地區金腰帶得主,格鬥家。

李 江:12歲開始學武,學過太極,形意拳和詠春,師從陳儉文。曾獲廣東省傳統武術錦標賽北派拳、南派拳一等獎。

陳向武: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國家武術一級裁判、國家武術七段、汕頭市太極拳研究會會長。

一龍:曾數次KO過各國拳手,號稱「KO之王」,「中華第一武僧」。2008年獲得廣東佛山國際詠春拳黐手擂台賽冠軍。

1、如何看待徐曉冬打傳統武術的假?

陳儉文:傳統武術並沒有真假之分,區別只在於習武者個人的學習意願和勤奮努力。同時也要看到,此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傳統武術傳承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姚紅剛:傳統武術一直以來都有「假」,而且不光是太極,每個武術種類都會有「假大師」。只是格鬥界吹噓的風氣沒有傳統武術這麼嚴重,有沒有本事,在擂台上就能看出來。

李江:徐曉冬所揭開的,不過是一個刻意被掩蓋的事實罷了。大量並不掌握格鬥技巧和武術真諦的拳師以傳統文化傳承者自居,卻行欺世盜名謀取私利之實。

一龍:一個很簡單的民間業餘選手交流切磋而已,沒必要誇大其詞。早在七八年前,《武林風》開創了民間不同門派、不同拳種、不同職業的武術愛好者打擂台。這件事說明國人對功夫還是有期待的。

陳向武:從觀念、較技、門派之間的交流,都不符合傳統武術的特點,有點像「約架」,這不是真正的武者在切磋交流。這件事炒得沸沸揚揚的原因就在於,傳統武術領域出現了很多假的東西。

朱瑞琪:徐曉冬事件本身是一個炒作,徐曉冬打假,可以針對某一個現象某一個「假大師」,但是不宜擴大到整個武林甚至全球,這顯然是有目的。

2、目前來看,大家雖然不滿徐曉冬挑戰整個武林,但是基本都支持打假,目前你覺得武術有哪些典型的假現象?典型的人物?

姚紅剛:閆芳和雷雷就是屬於典型的假大師。

陳儉文:傳統武術的傳承過程中,的確存在一些急功近利、虛假宣傳的不良現象,這些行為違背了武術精神,是每一個熱愛傳統武術的人都不願看到的。

李江:某氏太極拳有「四大金剛」的說法,其中一位「金剛」最喜歡錶演定步功夫,讓一排人推他。只要學過國中物理就知道一個人推力與一排人的推力大小沒有區別。近年出現所謂太極大師「隔空發勁」的聳人新聞,便是這一鬧劇的登峰造極。

一龍:親身經歷過,有一個學校宣傳可以飛檐走壁,但是並不能展示去了一天就走了,見識多了就明白,凡是違背物理原理的,都是不科學的。

陳向武:網上有很多假的大師。像閆芳,肯定是假的,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都可以成為武術大師,這些都是假的。

朱瑞琪:人物最典型的就是閆芳。解放後傳統武術沒有攻防的訓練,老拳師教武術套路過分誇大某個動作的效果,如一拳打死一頭牛呀,隔空打人,造成內傷等這種宣傳都是典型的假現象。

3、傳統武術目前是不是過分強調了養生,而忽略了競技?

朱瑞琪:從武術的發展來看,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成立。1950到1979年武術陷入停滯發展,1979年開始,整合各門各派的打法開始散打訓練試驗,武術就分兩條腿走路,第一條,主要以表演和健身為主的套路發展;第二條,發展散打這項競技運動。套路有代表競技含義動作,能達到健身和表演效果,這種攻防含義不等於實戰對抗的能力,攻防的工作必須經過實戰訓練,包括移動速度、反應能力等等訓練才能轉化為實戰對抗的能力。

陳向武:武術最早的功能在於搏殺、技擊,但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武術的這些功能慢慢退化了,就變成了花架子或者空架子。

姚紅剛:現在的傳統武術確實忽略了競技。因為我也認識很多學武術的其他老師,他們沒怎麼上過擂台,基本上都只是「比劃」,沒有實戰。我們格鬥選手沒有比賽的時候每天也都在進行加強訓練,練拳、腿、摔跤、柔術、體能,動作熟悉以後就進入實戰對抗,是動真格的。

陳儉文:傳統武術的發展方向由時代決定。現在相當一部分人習武的目的就是為了強身健體,傳統武術的養生功能日益凸顯也就不足為奇了。同時,傳統武術並沒有喪失競技功能。香港約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出現比武擂台賽,內地開放后也開始探索組織武術散手比賽,這些都是傳統武術競技功能現代化的有益嘗試。

李江:即使像詠春拳這種在武術比較注重實戰的武術,套路都只是熟悉武功基本動作,太極主要意義是為了健身,與現代搏擊優勢不明顯。

4、據了解,目前傳統武術的傳承是分為差序授課,不同的級別授課方式、內容以及私密性程度完全不同,還特彆強調習武人的品行。請問這門檻是否限制了傳統武術的發展?

李江:傳統武術本身還是有競技性的,訓練方式是非常落後的,傳承也過於保守,尤其太極拳,你不是他們的宗族的人,不經過層層的考驗,他們不會把真功夫教給你的。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功夫的失傳。外人和不受信任的弟子看到的是演法和練法,用於表演的套路和一些組合的動作練習。

朱瑞琪:習武先習德,任何一行業都強調德藝雙馨。在以前講究拜師學藝,現在變成了學生交數額不同的錢弟子身份就不一樣,是一種利用傳統文化變相斂財的一種方式。如果拳師能夠根據學員的不同需求進行差別化授課,則可以促進傳統武術的發展,

陳儉文:傳統武術經過與其他國家傳統格鬥術及現代格鬥術的多年交流,教學方式已有很大改變。以我們淳武堂為例,教學內容及課時都有明確規定,並不存在所謂私密教學的問題。但我們一直強調習武者品格即武德,因為這並不是武術獨有的要求,是社會各行各業都嚴格要求的。

姚紅剛:傳統武術的教學方式應該與時俱進,借鑒一些國外的授課方式。應該因人制宜,根據學員的不同需求去授課。我認為對品行的考察還是很有必要的。現在學傳統武術的,如果不夠自律,喜歡向他人吹噓,甚至自己打人、欺負人,這就缺乏武德。所以,「注重品行」的傳授方式還是好的,師傅教我做人,一代代傳承下去。

一龍:傳統武術傳承幾千年,形成了不少體系,有專門用來戰場殺敵的、有養生的、有一招絕技、有兵刃、有暗器、有教育理論。剛解放那會兒,會殺招的武館教頭都要備案的,徒弟生事師傅也有連帶責任。後來傳武就盡量不傳殺招,導致多年後流失了很多實戰技法,更多的是將其隱藏起來,保留一些強身健體的功法。

陳向武:以前確實會層層考驗習武者的武德,短的幾年長達十幾年,但是現在主要傳承傳統武術,只要願意學習都願意教,教授內容根據需求和天賦一起教授,老師帶進門,修行還是看個人。說私密分級別傳授,又是給武術披上了一層假的外衣。

5、跟現代博擊相比,傳統武術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包括比賽規則,訓練方式等)是否需要引入現代的方式,比如力量與速度的訓練?

陳向武:傳統武術是有交流切磋的。大家一拳一腳,你來我往,各人把各自身上的功夫使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輸別人一招半招,大家點到為止,輸得心服口服。

李江:傳統武術門派間交流的可能性非常低,內部的流派會有交流。在廣州中山公園,每個月第一周的周六是詠春拳聚會,周日是太極拳聚會,互相不干擾。「踢館」現象在歷史上的香港存在過,但是在大陸就非常罕見。

姚紅剛:傳統武術的比賽是打套路,你打你的套路他打他的套路,依次上台,沒有對抗,誰套路打得好誰就是冠軍,應該借鑒其他西方拳法的發展,建立自己的一套比賽規則,進行對抗格鬥訓練。

陳儉文:傳統武術的訓練方式主體上是系統科學的,很多都與現代格鬥術異曲同工。同時,也不應該反對傳統武術走現代化之路,習武者有權根據個人條件和教學需要選擇不同的訓練方式。

一龍:在撮合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現代搏擊,在訓練方法上摸索,傳統武術要站到自由搏擊擂台,需要力量和身體素質訓練,不能只靠傳統的訓練,畢竟是參與搏擊規則的比賽嘛,抗擊打能力、力量、耐力,這些都需要提升才能頻繁出動作,這些都是比賽所需要的。

朱瑞琪:肯定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武術協會要從這方面進行著手,首先從教材著手,武術分為學校武術、健身武術、實用競技武術、傳承武術,學校武術;再對學武人群予以細分,他要健身就學套路;要學競技就學競技;再者,每個門派根據自身的武術特點研究出一套適合的格鬥打法和比賽規則,在內部開展競技和攻防訓練。

6、傳統武術的實戰有沒有與現代搏擊、散打等西方武術雷同的地方?每派有沒有能技擊的功能?有沒有和傳統武術對抗的經驗?

姚紅剛:雷同的地方特別少。太極的招式會有借力的技巧在。摔跤以摔為主,和柔道相似,很多動作利用了槓桿,有巧勁。我參加過央視五套武林大會的查拳比賽,贏了幾場,對手有練傳統武術的也有散打的,我用摔跤、散打、泰拳的動作應對。

陳向武:自由搏擊不能脫離傳統武術這個母體,傳統武術有許多技法都可以拿來用,這是很綜合的,但是面越廣,就越膚淺,我們怎樣才能把傳統武術里的東西拿出來真正讓它提升,等待官方出台辦法。

朱瑞琪:各門各派都有,在攻防和抗擊打能力方面都是有共性,都是出拳踢腿和提高抗打的能力,但是每個武術有自己的規則和打法,這個有區別。

陳儉文:傳統武術之所以能傳承數百年而不至湮滅,根本原因就在於經過了歷史實踐的檢驗,是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徒手及器械實用格鬥技術。各種格鬥術各有所長,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一龍:沒有哪種武術一定會勝出,只有哪個人練得更好的問題。東西方拳術肯定有相同之處,泰國特點是硬度和殺傷力,少林拳的硬度和殺傷力也不錯;拳擊在拳頭的專項訓練上細膩,詠春的拳頭也不錯,只是看有沒有專項訓練。

李江:在學習武術中,切磋就是講拳和摸手,前者探討一下怎麼接招,後者是兩人各自搭手看看你力整不整,勁道變化如何,力齊整變化比我快我就輸了。私底下我想和師兄弟切磋,但是沒有訓練過,不知道怎麼去出招。

7、傳統武術界門派眾多,「大師、掌門」等稱呼往往自行認定,你支持還是反對?是否需要建立如跆拳道等一系列的升帶標準?

李江:宗師都是自己封,有沒有公認的標準?武術圈非常保守,不接受現代的評價體系,不接受現代體系對他的建構。

姚紅剛:人有個習慣,喜歡「捧」。捧師傅、捧同門、捧同一個武術種類的,未必是自己給自己封,就像徐曉冬的「MMA」第一人這個稱呼,我知道的有三個人在用,你說到底誰是第一?包括我自己百度上的「格鬥家」稱號也是別人給我封的,我個人非常不喜歡這種風氣。

一龍:既然擁有這個稱號,還是要拿戰績或者理論水平來說話。我出去,很多人會稱呼我「中華第一武僧」,如果提前知道,我一定會讓他們讓去掉這個稱號。說我代表功夫,我也不敢說這句話。

陳向武:在我們陳氏太極拳祖宗家譜裡面,分為幾等,太極拳名手,太極拳師,太極拳名家。太極拳名手功夫很好,但水平還不足以出師,太極拳師則高一級,就是水平可以出師了;太極拳名家,可以稱之為家的,肯定是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從德行到功夫都是得到大家公認的。陳氏太極拳中,我們這一代,能夠兢兢業業傳道授業的,大概有幾十個人。

陳儉文:各拳種和武館的內部稱謂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不違背法律和行業規範,外人沒有干涉的權力和必要。至於升帶或升級的方式,各種格鬥術及比賽都有不同,都值得參考。

朱瑞琪:這些所謂的大師和掌門都是自己給自己封的,都是假的。目前武術學會對學武的人有認定標準——武術段位制,從1段到9段,除了那些早期認定的具有散打攻防能力那部分武師,大部分走的套路認定方向,這就可能武術段位非常高,但還是不具備攻防能力。

8、作為「武林」中人,如何看待這次「約架」引起武林江湖的震動,是偶爾還是必然?

李江:它如果繼續故步自封自欺欺人,走向沒落將是它難以擺脫的宿命。

朱瑞琪:武術誇大吹噓的現象已經積重難返,這種武林震動一定程度來說是必然會出現的。我們要把壞事變好事,要反思武術下一步要怎麼走。

陳儉文:此次事件可以說是武術行業存在的無序競爭的產物。最終結果如何,能否對行業市場的規範化起到一定積極作用,讓我們拭目以待。

姚紅剛:不管怎麼樣,這件事應該是件好事。這件事促進了大家的思考,總體來說利大於弊。

陳向武:徐曉東引起了反思,這時候輸贏已經不重要。在傳統文化裡面,假如傳統門派的大師在實戰中都輸了,那麼就會引起武者的反思,這反而是好事,大家可以思考怎樣把傳統武術中精粹的東西曆練起來。

一龍:這是一個必然結果。這也說明這個行業越來越受到關注,但這此事件的形式並不可取。沒有能力只靠假象,長時間下來是肯定不成立的,如果你要去誹謗別人的努力與成就,這個事情本身也就是一種造假。

8、以此為契機,你認為如何才能推動傳統武術的健康發展?

陳儉文:傳統武術的健康發展,既需要主管部門的嚴格管理,也需要習武者的自我約束;既要保持發揚技擊的內核功能,也要適應廣大愛好者的不同需要。其他國家傳統格鬥術走過的現代化之路,都是我們可以借鑒的經驗。

姚紅剛:應該成立一個部門去管理這些事情,這些假的東西就不應該在電視上播出,以免給別人造成誤區。影視劇應該對傳統武術的內容進行區分,虛構和紀實區分,表演和競技區分,能讓大家真正認識傳統武術,對於那些嚴重誇大造假的「大師」應該設立黑名單,永遠不得進入武術行業。

李江:應該學習香港武術的傳承和教授方式,願意交流,甚至涉外交流,香港武術就是接受現代評價體系,我跟陳儉文師傅學習時,經常被他打得鼻青臉腫,你也可以偷襲他。

一龍:隨著搏擊產業發展,很多國際組織也紛紛將目光投向市場,這個時候應該抓住機會,多進行一些交流。國內武術界的人士要相互交流,各門派之間要商量出一個鍛煉年輕人的方法,制定一個適合實戰的統一有效的規則。有的人開始嘗試了,拳種組織之間洽談,統一規則,畢竟摔跤、拳擊、柔道都有自己方式,如果摔跤與拳擊比拳,摔跤不行;拳擊與摔跤比摔跤,拳擊就不行。

朱瑞琪:5月9日下午我們要召開內部座談會,邀請一些武林人士專門討論這件事,可以肯定是,官方肯定會對這件事有定性的結論出來,可能會制定和出台促進武術發展的相關意見和計劃。

8、是否有必要組織全國性的「武林大會」或晉級標準,將私下「約架」變成規範化運行,加強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

姚紅剛:肯定有必要,這樣能提高大家的對抗的水平,不過需要定好規則、晉級標準。

陳儉文:組織正規、安全、包容性強、參與度高的武術搏擊比賽,既是國家武協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也符合很多傳統武術愛好者的願望。最後我想強調的是,我反對把傳統武術和現代格鬥術完全對立起來。我們習武者參加搏擊比賽都是以傳統武術功法為基礎,也有不少現代格鬥術練習者學習傳統武術以充實技術。

朱瑞琪:確實非常有必要,但是目前圈內對此的呼聲不是特別高,幾十年沒有攻防訓練,能打的都已經去世,沒有本事的不敢打。最重要的是,目前國家沒有相關鼓勵和支持措施,最重要還是要國家來推動這件事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墨者非儒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