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花式碰瓷是歪道,新零售賦能才是正道

文/楊國英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當下,這一幕正在電商行業上演。

花式碰瓷,只有你想不到的——7月11日,京東炮轟阿里的新聞被刷屏。當天,京東聯合唯品會發表聲明稱,近期不斷有商家分別向唯品會和京東反饋,某電商平台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以各種方式要求商家簽署所謂的「獨家」合作,要求商家從唯品會和京東平台退出。

坦白講,京東的說辭雖然祭出了公平競爭的武器,但對明眼人來說,在當下尤其缺少說服力。強調「當下」,是因為商家在阿里、京東之間「二選一」早就不是什麼新聞,拋開過去如何不論,當下,這一現象具有別樣的深意——在我看來,隨著電商移動化轉型的完成,電商業舊的發展模式已經到頭,新零售正在將電商之間的競爭推向2.0時代,這個時候再拿舊的競爭思維看待「商家站隊」現象,明顯已經落伍。

有人可能會說,僅憑一份聲明就批評京東在競爭思維上落伍,是不是太不嚴謹了?那好,京東和阿里的618大戰剛結束不久,有時間做做分析,你就會明白,京東在今年的618已經「裸泳」。這次618,京東的業績不如阿里、新零售全面落敗,期間,京東壓榨商家引來反抗,之後又被質疑618銷售數據造假,所有這些,都說明京東已經輸掉了底褲。

稍顯苛刻地講,在商家站隊問題上,京東尤其缺乏發言權。2012年以來,京東壓榨商家的案例,僅僅是被曝光、且沒有完全統計的就有30餘起,其中2017年以來的則有近10起,涉及的商家數量更多,這說明京東在這方面的問題今年以來越發嚴重。比如,在618期間(6月6日)的一起案例中,哥弟、伊芙麗、lily商務時裝、初語等眾多服飾品牌集體被京東強行拉入會場、強制鎖死商家後台等。這不是京東第一次強制促銷、鎖定商家後台,但卻是第一次針對一大批商家採取這種行為。

京東沒有反思自身行為,反而在商家站隊的問題上做文章,集中體現了其扭曲的競爭邏輯:阿里有新零售賦能商家?沒關係,我可以鎖定商家的庫存,強拉商家參加優惠活動;商家要跑了?沒關係,不是還有「二選一」這個老梗,我再拿來用一次,懟一懟阿里:用戶們,我們要提倡要公平競爭啊,壟斷的不行。

阿里到底有沒有「壟斷」?新零售的背景下,電商的2.0競爭時代剛開始,電商的商業模式還在飛快進化,壟斷從何說起?要麼就是按京東的邏輯,誰強誰就是壟斷?如果是這個邏輯,京東難道是因為不想壟斷才放慢了對新零售的布局?如果是這樣,京東618壓榨商家、刻意美化618銷售數據,又從何說起呢……

商家有沒有站隊阿里?京東認為有,證據是「近期不斷有商家分別向唯品會和京東反饋」;我認為可能會有,但更傾向於將其理解為商家的商業行為:天貓618剛過,在精明的商家眼裡,誰真正在做開放的生態,誰對商家的發展更有利,新零售對商家的賦能效應顯著不顯著,結論是一目了然的。歸根到底,商家的行為必定是利潤驅動。

京東之所以在當下碰瓷阿里,直接的因果關係是非常明確的:之前京東錯判新零售的商業力量,錯失轉瞬即逝轉型良機,但至少沒在業績對比上很明顯的體現出來,京東對商家的吸引力也沒有受到很顯著的影響,而618一戰讓京東徹底輸掉了底褲,於是京東的羞恥心爆發。在競爭策略上,京東專註於和阿里打消耗戰,一步錯,步步錯,扯皮、碰瓷的戲碼不斷;而在新零售戰略上,則是一著不慎……會不會滿盤皆輸,現在不好說,還是交給時間去回答。

天貓618無疑給了京東當頭一棒,但京東本應該克制自身的「條件反射」。京東的當務之急不是「秋後碰瓷」,而是需要足夠的清醒,並且認識到一個事實:新零售時代,電商行業必然會大洗牌。這意味著,競爭將不再是簡單的價格戰、拉票戰——對消費者,價格將不再是「致命誘惑」,對商家,新零售賦能才是最有號召力的「時代宣言」。新的競爭格局之下,商家「站隊」不是怪事,不「站隊」才是怪事。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