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空史丨MiG-17至MiG-23空中加油系統試驗機的故事

MiG-17空中加油系統試驗機

上圖為一架無後綴的MiG-17 「壁畫-A」戰鬥機(機身編號為「紅色153」)在進氣道上唇口安裝了試驗型偏置固定空中加油探管,開展試飛研究

MiG-19(izdeliye SM-9D或SM-10)研製型飛機

帶兩個760L副油箱的標準型MiG-19戰鬥機(無後綴)的航程大約為2000km,在執行某些任務方面還有很大不足。因此,1954年,在MiG-19 「農夫-A"型進入生產之前,蘇聯部長會議(CouncilofMinister)發布了一項指導性命令文件,要求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空中加油系統,並提供一架MjG-19 安裝這種空中加油系統,進行國家驗收試飛。文件還同時要求圖波列夫設計局利用Tu-16 雙發噴氣飛機研製一種空中加油試驗機。這種加油試驗機命名為Tu–16Z(後綴字母Z 表示加油機),與這種轟炸機的基本型一樣,這種加油試驗機的代號也是「獾-A(Badger -A)".

那時,圖波列夫設計局已經獲得了翼尖對翼尖空中加油技術的一些經驗(翼尖對翼尖空中加油系統由蘇聯航空試驗研究所(LII)試飛員伊戈爾 I. 沙拉斯特和維克托 S. 瓦斯亞寧領導的研究團隊研製)。加油機從翼尖放出一根傘形錐套穩定的軟管,受油機按梯次編隊接近,並在相對翼尖放出一個專用受油鬥,使飛機處於加油軟管之上。加油機的加油操作員(RSO)慢慢地捲動收回加油軟管,直到軟管前端鎖人受油機翼尖下的受油裝置中,打開一個開關;受油機加速,軟管形成一個半環狀,繞受油器轉過180°,打開一個閥門,並打開另一個開關,此時,在壓力作用下,開始傳輸燃油。

對Tu-16飛機安裝這種加油系統的研究工作早在1953年秋季就已經開始了。1953年9月17日,蘇聯航空工業部發布了44號命令,要求研製基於Tu-16飛機的空中加油系統。1954年5月26日,蘇聯部長會議發布了1013-438號指導文件,6月3號蘇聯航空工業部針對1013-438號指導文件發布了354號保障文件。這些文件要求在當年第四季度,對Tu–16Z加油機進行國家驗收試飛。基本要求是這種加油機能為原來的「獾-A」轟炸機和護航戰鬥機加油。

當時,米高揚設計局也在用改裝的MiG-15 bis 和MiG-17試驗空中加油系統,但是,他們使用的是探管-錐套加油系統,因此,米高揚不得不重新開展翼尖對翼尖加油系統的研究和試驗。1955年中期,兩架標準型MiG-19 「農夫-A」戰鬥機,機身編號分別是「紅色316」(c/n N59210316)和「紅415」(c/n N59210415),去除了武器裝備,並在左側翼尖安裝了受油鬥,從外觀上看,好像只是在機翼前緣加裝了一個小整流罩。由於持久續航時間要求比較高,因此氧氣的供應量增加到18L(飛機上需要攜帶額外的氧氣瓶),在這種要求下,就需要飛機在外場條件下能很容易改回原始構型(工作量主要包括:快速拆除加油系統和額外的氧氣瓶,並更換左側翼尖)。加油機是標準構型,只是加油軟管的直徑從88mm減小到50mm。

改裝的MiG-19受油機內部稱為「izdeliye SM-10」,1955年秋季,該試驗機開始飛行試驗。「紅色316」和「紅色415」則分別被稱為「izdeliye SM-10/1」和"izdeliye SM-10/2"。 有些資料把這架MiG-19試驗機稱為「izdeliye SM-9D」(後綴字母D表示空中加油)。米高揚設計局的試飛員弗拉基米爾 A. 涅菲奧德夫(Vlad-imir A. Nefyodov)駕駛SM-10執行了工廠試飛第一階段任務。A. 科米薩洛夫(A. Komissarov)和伊戈爾 I. 沙拉斯特分別被任命為米高揚設計局和蘇聯航空試驗研究所(LII)的項目工程師。

Tu-16Z加油機的強力輸油泵每分鐘可輸送燃油1000L,可在大約3min內加滿SM-10受油機油箱。加滿油后,受油機駕駛艙內的一個指示燈亮,駕駛員關閉輸油閥門並減速,使受油鬥轉向後,與加油機斷開連接。

空中加油可在9000-10000m飛行高度,以450-500km/h速度進行。如果必要,加油機的加油操作員可以隨時中斷加油程序。一個飛行架次可以進行多次加油,夜間和晝間都可以進行(夜間要求必須是晴空)。當在夜間進行空中加油時,受油機左側翼尖由聚光燈照射。在一次試飛中,SM-10 曾兩次「碰上(對接上)」受油機,滯空時間達到6h。

該階段試飛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加油機翼尖產生的渦流。因此,在1956年,SM-10轉交LII進行第二階段試飛研究。LII對加油機軟管輸油系統進行了必要的改進,以保證與受油機連接的密封性更好,並避免形成摺疊。另一方面的工作就是減小Tu-16 的紊流,並減小加油軟管的長度。SM-10 第二階段試飛由LII試飛員弗拉基米爾 M. 普羅尼亞(Vladimir M. Pronyakin) 執行,這一階段的加油過程是全自動的,SM-10使用Oozel(Knot)敵我識別異頻雷達收發機這種收發機相當於兩套短距無線電導航(SHORAN)系統實現了與加油機的匯合。這階段每次試驗的空中續航時間最大達到了6h。

1956 年12月11日至1957年3月14日,SM-10進行了工廠試飛,總計試飛49架次,隨後進人國家驗收試飛階段,並獲得圓滿成功。國家驗收試飛的試飛員是涅菲奧德夫和普羅尼亞金。但是,生產型MiG-19仍然沒有配備空中加油系統,因為決策機構仍然認為戰術飛機無需空中加油系統,再就是,翼尖對翼尖空中加油系統還不能同時為兩架受油機加油。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尼基塔 S. 赫魯曉夫特別熱衷於「導彈致勝」,因此,20世紀60年代蘇聯的防務開支優先用於洲際彈道導彈的研製和生產。

MiG-19空中加油匯合定位試驗機

20世紀50年代後期,918設計局為米亞西舍夫設計局的M-4轟炸機改裝了探管-錐套式空中加油系統,這又是一架用轟炸機改裝的加油機,炸彈艙中安裝的軟管一絞盤裝置是可拆卸的KAZ型(KAZ表示集成式空中加油裝置)。炸彈艙艙門打開,錐套放出后,這套系統也隨之放出機外。

試飛不僅要檢查軟管-絞盤裝置的工作是否正常,還要確定受油機空中加油探管的最佳布置位置。為此目的,高爾基飛機製造廠生產的第10架無後綴MiG-19(機身編號為「紅色10」,c/n N59210110)於1957年在LII進行了改裝,設計安裝了4種探管。其中的1號探管是一種彎曲如狗後腿(Dog-leg)形的,向右側偏,安裝在左側機翼航炮安裝位置,這樣,其尖端與駕駛艙頂部平齊。加油探管距進氣道唇口1400mm, 距機身側面550mm,伸出機翼前緣750mm。2號加油探管是一種直探管,安裝在機身的機頭部位,左偏250mm,伸出進氣道唇口800mm。其他兩種探管分別安裝在機身側面,距離機身中心線1800mm和2615mm位置處,距離機身的距離相應為1050mm 和1850mm。3號探管伸出機翼前緣2000mm,距離進氣道1800mm。4號探管伸出機翼前緣1000mm,距離進氣道4000mm。

MiG-19試驗機的飛行試驗任務由1級試飛員斯捷潘 F. 馬什科夫斯基、彼得 I. 卡茲明和謝爾蓋 N. 阿諾肯執行。這幾位試飛員非常熟悉探管一錐套空中加油系統,他們都曾經駕駛改裝的MiG-15 bis戰鬥機與Tu-4加油機進行過空中加油對接,並成功完成了空中加油任務。試飛大綱由項目工程師N. N. 科爾麥亞斯基(N.N.Koormyatskiy)負責管理。

當時,Tu-16 還有另外一種加油機改型,在Tu-16N 「獾-A」安裝KAZ軟管-絞盤(hose-drum)加油裝置。但是,由於無法獲得Tu-16N原型機,所以對前面介紹的「紅色01」號IL-28(c/n2402101)進行了進一步改裝,湊合成了一架「加油訓練機」,這架訓練機通過鋼纜(不是軟管)放出錐套。

MiG-19可以在7000m高度,以450-470km/h的空速與加油機對接,對接時,從加油錐套後面10-20m的標準距離逐漸靠近,以爬升姿態完成最後對接(可以帶側滑也可以不帶側滑),對接進近過程,接近速度為0.3-12m/s(即1-30km/h)。完成與加油機對接后,MiG-19探管鎖人錐套3-5s,然後慢慢降低飛行速度,斷開與加油機的連接。為了安全考慮,錐套的解鎖力設置為60-80kgf。受油機一般還攜帶有副油箱,以增加試飛任務時間。

如前所述,試飛員馬什科夫斯基、卡茲明和阿諾肯駕駛MiG-19共完成了10次加油對接。第10次試驗提前結束,因為錐套進入了受油戰鬥機的進氣道並碎裂,錐套的碎片損壞了一台發動機。

試驗證明,與加油機的對接時機主要取決於錐套的穩定性,使用機頭探管對接相對容易一些,接近速度為0.3-0.5m/s。而使用其他3個探管,在接近速度小於2m/s情況下,對接比較困難,大多數取決於運氣,因為錐套的左右擺動幅度達到2.03m。 如果MiG-19的接近速度達到7-12m/s, 且帶一定的側滑,則對接的成功機會要大很多,但是也需要很熟練的駕駛技能。試飛結果僅是初步結論,因為這個錐套是由鋼纜拖曳的,其特性可能與軟管拖曳的錐套有很大差別。

試飛員卡茲明認為,用翼尖安裝的探管進行對接很困難,而且不可行,因為不對稱,而且機翼后掠。飛行員必須觀察側方和後方,這是困難和危險的。

利用MiG-15機頭安裝的探管對接很容易,飛行員只需進行兩到3次訓練后,就可一次對接成功,對接時的接近速度為4-6km/h。對於MiG-19而言,錐套的擺動比較大,因此它的接近速度為6-8km/h。

MiG-15的發動機對於擾動不是很敏感,而當MiG-19對接時,如果錯過了錐套,則可能導致錐套被發動機吸入,並打碎,這種情況在第10次試飛中曾經發生過。MiG-19對駕駛桿輸入的響應比較慢,使用側部探管(1號探管)的時候,錐套會受機身產生的衝擊波影響而擺動。

到1956年的後期,空中加油能力對於轟炸機的重要性相對於戰鬥機更為明顯。一方面,米高揚設計局已經在研製新一代戰鬥機,性能比MiG-19好得多,因此為MiG-19戰鬥機增加空中加油能力的工作中止。另一方面,KAZ軟管一絞盤加油裝置則進入生產,除了Tu-16N之外,M-4和3MS/3MN轟炸機改裝的加油機(分別命名為M-4-2,3MS-2 和3MN-2)均安裝了這種空中加油裝置。

MiG-23UB空中加油系統試驗機

LII把一架MiG-23UB 「鞭撻者-C ×(Flogger-C)」教練機(機身編號「19」)改裝成了一架試驗機,用於試驗探管一錐套空中加油系統。L形固定受油探管緊靠駕駛艙風擋之前,機頭右側位置,並向右傾斜。

LII在幾個試飛大綱中使用的「19」號 MiG - 23UB。這張照片中,該機是一架帶固定受油探管的空中加油系統試驗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