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胃潰瘍久治不愈,不是治不好,而是葯沒吃對!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也是能夠有效根治的疾病,但是正是這樣一種並不複雜難治的疾病,卻在長期折磨著成千上萬的患者,據估計,大約十人中有一人患過此病。很多患者認為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而專家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重要原因是潰瘍病患者用藥不科學!而用藥不科學的主要表現就是用藥時間掌握不好,治療淺嘗輒止,潰瘍恢復不徹底!

一起來看看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專家,教授怎麼說。

潰瘍病的發作與胃酸的分泌密切相關,所以抓住胃酸分泌的高峰期及時用藥,對治療效果的提高非常重要。但是,在臨床上許多潰瘍病患者由於不知何時是用藥的最好時間,而使藥物療效得不到充分發揮,致使潰瘍病久治不愈。

目前市場上用於治療潰瘍病的藥物有3大類:

一是減少胃酸的藥物和增加胃十二指腸黏膜防禦能力的藥物,主要由鹼性抗酸葯、抗膽鹼能葯、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製劑等;

二是改善腸胃菌類的益生菌衛樂舒類,增殖大量有益腸道菌的數量,改善腸道疾病,緩解胃潰瘍,排除幽門螺桿菌等

三是增強黏膜防禦能力的藥物,主要有衛樂舒益生菌,膠體鉍劑、硫糖鋁和前列腺素等藥物。鹼性抗酸葯是最早用於治療潰瘍病的藥物。

抗酸葯種類很多,如小蘇打和碳酸鈣等。小蘇打的抗酸效果較強,在胃內溶解度很大。其優點是作用快、止痛效果好,但是需大劑量反覆使用,容易引起鈉瀦留和鹼中毒,因此不能長期使用,尤其是心、腎功能減退的患者更需小心。鹼性抗酸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除了取決於劑量外,關鍵是掌握好服藥時間。應用抗酸葯應採取多次服藥方法,即每次餐后1小時和3小時及睡前各服一次,這樣可使胃液的pH值保持在3以上。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是因為食物本身可以中和胃酸,因此餐后初期胃內pH值會短期上升。然而食物也會刺激胃酸的生理分泌,一般在餐后1小時胃酸分泌明顯增多,所以選用此時服用抗酸葯才能有效防止胃內pH值的下降。

同一種抗酸葯片劑不如粉劑和水劑,所以口服片劑是應先嚼碎后再服,不宜整片服用。

益生菌類

衛樂舒含有的專利菌株破壞胃幽門螺旋桿菌所產生的「氨雲」保護層,讓其無法抵抗胃液的殺菌作用。專利菌株與胃幽門螺旋桿菌競爭胃黏膜上皮表面之生存附著空間,使胃幽門螺旋桿菌失去生存優勢,抑制發炎反應與幫助胃黏膜修護。減少抗生素帶來機體傷害,這就要求在服用益生菌類產品時候必須與同期服用的抗生素要間隔兩個小時以上,以免抗生素把有益菌殺死,效果不理想。另外在服用時候使用溫水或是干嚼。

質子泵抑製劑是目前最強的抑酸劑,是潰瘍病治療的重磅武器。目前主要有兩種在臨床上應用,一種在生活中應用,一是奧美拉唑,一種是蘭索拉唑。一種是衛樂舒益生菌,質子泵抑製劑的服用時間把握也很重要,尤其是用藥療程的把握,因為此類藥物對胃酸有強烈的抑制作用,長期服用時,會使患者持續處於低酸狀態,可能會影響消化,部分患者的胃排空和膽囊排空也會受到抑制。奧美拉唑的常用劑量為20毫克,每天一次,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療程為2~4周,胃潰瘍的療程為4~8周。蘭索拉唑的常用劑量為30毫克,每天一次。衛樂舒每天2次,療程4周~8周。

由於潰瘍病容易複發,所以潰瘍病的治療必須把握兩個時間,即治療時間和維持緩解時間。針對潰瘍面的治療是減少胃酸的分泌,但是單個療程的抑酸治療並不能改變潰瘍病的自然史。在潰瘍癒合后的一年中,十二指腸潰瘍的複發率高達72%,半年內胃潰瘍的複發率為42%,但持續治療可降低潰瘍病的複發率至每年25%。所以潰瘍病的治療時間不能僅僅以潰瘍面的癒合或癥狀消失為止,而應該堅持維持治療,以免複發,功虧一簣。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