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情況

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會場。

7月28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就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副局長耿傑、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規劃計劃處處長徐元剛、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辦公室副主任朱曉焰,對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主要做法、群眾搬遷后的生活保障等進行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

一、主要成效

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副局長耿傑介紹,2012年5月,貴州省為了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消除貧困落後主要矛盾,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啟動實施了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至2015年累計投入130億元,搬遷安置65萬人,為「十三五」時期實施大規模易地扶貧搬遷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

進入「十三五」,按照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貴州省率先打響易地扶貧搬遷「當頭炮」,規劃「十三五」時期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62.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0萬人,現已實現2016年的工作首戰告捷、2017年的工作呈現良好開局。截止今年6月30日,全省2016年項目共建成安置點562個,整體搬遷自然村寨4188個,實際搬遷入住43.16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19萬戶35.23萬人,佔中央下達計劃任務的135.5%、省計劃任務的101.8%,勞動力培訓9.32萬人次,戶均實現就業1.56人,工作成效居全國首位,受到國務院激勵表彰。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以貧困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重點,精準鎖定搬遷對象。瞄準「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界定遷出地區域條件和搬遷家庭個體條件,設置11個識別登記程序,以50戶以下、貧困發生率50%以上的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重點,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先後組織12萬人次進行三輪自下而上的全面排查,精準識別出全省「十三五」搬遷對象162.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0萬人,自然村寨同步搬遷人口32.5萬人,整體搬遷貧困自然村寨7654個。

(二)堅持城鎮化集中安置,科學選擇安置地點和方式。結合貴州人多地少特殊省情,堅持以經濟要素集聚功能強、創業就業機會多,人口承載容量大的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和縣城為主進行城鎮化集中安置,讓搬遷群眾能夠實現更好發展。2016年全省實施搬遷45萬人,城鎮安置人口佔88.4%,集中安置率99.68%;2017年計劃搬遷76萬人,新建安置點全部實行城鎮化集中安置,提前實施的中心村安置0.9萬人、佔1.2%(主要為大方縣恆大集團2016年啟動建設的34個幸福新村安置點列入今年計劃下達,以及遵義市去年提前實施的3個安置點)。

貴州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副局長耿傑介紹有關情況。

(三)堅持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管理,保障工程進度和質量。為避免過去安置項目由鄉鎮實施,點多面廣分散、制約資源集約化配置,以及因工作經驗和技術力量不足帶來的工程風險,所有安置點從2017年起,全面推行項目法人縣級負責制,要求2017年項目全部由縣級政府作為工程實施主體,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採取統規統建,保障工程進度。

(四)堅持以崗定搬,精準落實就業脫貧措施。為確保每戶至少就業1人以上,根據可提供就業崗位確定搬遷規模,並同步為搬遷群眾配套建設相關脫貧產業,確保搬出後有業可就、有事可做、有錢可賺。

(五)堅持守住底線,不讓貧困群眾因搬遷負債。一方面,嚴格控制住房面積、根據中央住房面積標準制訂了更加嚴格的住房面積控制標準,城鎮安置的人均不超過20平方米、2016年進行農村安置的人均不超過25平方米。明確住房建設成本控制標準,實行以市州為單位建築材料統一集中採購機制,城鎮建房造價每平方米在1500元左右,2016年安置在農村的建房造價每平方米在1200元左右。另一方面,完善易地扶貧搬遷補助獎勵政策,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2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的,每人獎勵1.5萬元用於住房建設;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按人均2萬元統籌安排。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自籌不超過2000元,基本可以滿足建房投資和簡裝修,所有安置點基本實現「拎包入住」。

(六)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全面推廣「五個三」改革配套政策。為解決「搬出后怎麼辦」的問題,以系統思維方法探索了易地扶貧搬遷生計保障和後續發展「五個三」經驗,即盤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塊土地」,統籌就業、就學和就醫「三大問題」,銜接低保、醫保和養老保險「三類保障」,建設經營性公司、小型農場、公共服務站「三個場所」,探索集體經營、社區管理服務、群眾動員組織「三種機制」。經去年在惠水縣試點成功后,今年已在全省全面推廣。

(七)堅持掛牌督辦,實行最嚴格的責任制。對易地扶貧搬遷實行最嚴格的責任制,加強督查考核。省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派出片區工作組常駐市縣包片區調研督導,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將易地扶貧搬遷列入重點督查事項,省紀委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民生領域專項治理重點,省審計廳對2016年易地扶貧扶貧搬遷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全程審計。

三、特色和亮點

集中體現為「四心」和「七個率先」。

「四心」即守住扶貧初心,始終把脫貧目標作為易地扶貧搬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抓住兩頭:一頭是「搬到哪裡去」—— 通過優化安置去向和安置方式,從源頭上打造脫貧空間。一頭是「搬后怎麼辦」——通過「五個三」安置措施,全面保障搬遷后群眾生計和脫貧發展。堅持精準核心,始終把精準要義貫穿易地扶貧搬遷全過程。重點守住「四條線」,即守住搬遷對象精準的「界線」,守住住房建設面積的「標線」,守住搬遷不舉債的「底線」,守住項目規範管理的「紅線」。鍛造質量匠心,始終把質量和成效作為生命線打造精品工程。出台「標準線」,啟動質量建設年,打造質量標準體系;建立「督察隊」,蹲點划片常年督查,逐縣逐項目「把脈」;審計「全覆蓋」,逐縣逐項目「問診」;舉辦「現場觀摩會」,9個市州聯動「體檢」;用好「指揮棒」,通過大督查逐個項目綜合「考評」。堅定必勝信心,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堅決打贏攻堅戰。建立組織保障體系,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的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市(州)、縣也層層建立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解決「上熱下冷」問題;建立幹部保障體系,層層建立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解決「有人幹事」問題;建立政策保障體系,出台2個主體文件、6個專項支撐文件,解決「有章可循」問題。建立資金保障體系,成立省扶貧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統貸統還」全省易地扶貧搬遷資金,解決「有錢可用」問題。建立督導問責體系,將工程實施情況納入市、縣政府年度目標績效考核,解決「落實不力」問題。

「七個率先」即在全國率先開展搬遷對象精準識別、率先規範住房建設政策標準、率先實施大數據動態管理、率先實行項目資金省級「統貸統還」體制、率先啟動舊房拆除復墾土地增減掛鉤政策、率先完善後期扶持「五個三」保障機制、率先建立健全政策體系。

四、2017年工作任務

2017年,中央下達我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65萬人,我省下達搬遷計劃76.2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8.6萬人。建設安置點251個。市州所在城市跨區域安置10.33萬人、佔13.5%,本縣縣城安置58.31萬人、佔76.5%,中心集鎮安置6.73萬人、佔8.8%,中心村安置0.9萬人、佔1.2%。新建項目全部實現城鎮化集中安置,所有項目實施全部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管理。截止6月30日,251個安置點已有231個安置點實質性開工建設,占計劃的92.03%,其中貴陽市、六盤水市、安順市、銅仁市和黔西南州所有安置點全部按期開工。各市、縣計劃搬遷對象已落實到戶,並在國家扶貧系統內標識和補錄完善,搬遷對象落實率100%,2017年項目開局良好。目前各地正嚴格按照工程管理「四制」要求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並積極謀划和落實「五個三」後續發展和生計保障工作措施,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答記者問

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現場提問。

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

您好,我是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2017年貴州定下了76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目標,與去年搬遷安置45萬人相比增加了31萬。我想請問一下耿傑副局長,貴州將如何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這場硬仗?確定76萬人的搬遷任務主要基於那些考慮?

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副局長耿傑:2017年是我省易地扶貧搬遷承上啟下、全面突破的關鍵一年,既要實施好2017年76萬人的易地搬遷,還要解決好2016年45萬人搬遷后的脫貧發展問題。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和項目導向,以精準搬遷、精準脫貧為主線,嚴格執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全面提升易地扶貧搬遷質量和水平,確保2017年再戰告捷。

做好今年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重點要抓好以下三點:一要堅守「脫貧」初心,堅決防止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的不良傾向。把「脫貧」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精準支持搬遷對象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穩定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規劃選址、搬遷安置、住房標準、脫貧舉措聚焦脫貧,統籌做好產業扶貧、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社會保障各項工作,做到「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搬遷與脫貧同步。二要下好「精準」棋局,切實提高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質量和實效。要樹立先謀后動、動則必成的理念,系好第一顆扣子,精準確定搬遷對象,精準選擇安置點,精準做好施工準備,提高住房工程質量。大力推廣「五個三」經驗,大力暢通資金渠道。三要落實「責任」鏈條,以督查問責之嚴促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之實。務必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真抓實幹,確保搬遷群眾穩定脫貧。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逐級簽訂責任書,明確責任人、責任單位,責任鏈、任務鏈兩鏈合一,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幹部一起抓易地扶貧搬遷的合力。

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今年計劃搬遷76萬人,接近「十三五」規劃任務的一半,相當於3個小縣的人口,在貴州歷史上前所未有,全國罕見。省委、省政府定下這個計劃任務,是把貧困群眾的期盼作為我們的追求和動力,反覆分析、論證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認為經過努力是能夠做到的。一是通過去年一年實踐,我們走出了路子、積累了經驗,有良好的工作基礎;二是投融資體制已經理順,資金有保障,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資金全部由省級統籌、統貸統還,市、縣兩級全力抓好工程建設。三是有思想基礎,幹部和群眾的積極性已經調動起來,思想認識更加統一,工作勁頭更加振奮、搬遷熱情更加高漲,「氣可鼓而不可泄」,應乘勢而上打一場硬仗。打贏這一仗,如期實現脫貧和全面小康就有了主動,就更有底氣。

貴州廣播電視台記者現場提問。

貴州廣播電視台記者

我是貴州廣播電視台記者,想請問一下徐處長,貴州採取了哪些措施,全面保障搬遷后群眾生計和脫貧發展的?

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規劃計劃處處長徐元剛:事實證明,做好搬遷后的文章,比搬遷本身更重要。貴州從系統工程視角,審視和總結過去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探索了易地扶貧搬遷生計保障和後續發展「五個三」經驗,並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印發全省推廣。

一是盤活「三塊地」,即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對搬遷戶「三塊地」進行確權,賦予相應承包經營權,確保搬遷群眾按照政策享受的土地、林地等惠利政策不變。通過合作社、扶貧公司等組織方式對土地打包開發、規模經營,把農村資源變資產、把資產變資金,讓土地繼續成為搬遷戶的收入來源,成為他們可持續的生活保障。

貴州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規劃計劃處處長徐元剛回答記者提問。

二是統籌「三就」,即就業、就學和就醫,切實做到穩定外出務工解決一批、本地就業安置一批、產業項目扶持一批、公益性崗位兜底一批,確保每戶就業1人以上,並實現就近就醫和子女入學。

三是銜接「三類保障」,即低保、醫保和養老保險,搬遷群眾既可繼續在原遷出地入保,也可通過靈活方式在安置地入保,確保應保盡保、同等待遇、平穩銜接。

四是建設經營性「三個場所」,即經營性服務公司、小型農場和公共服務站,把安置點商業門面和其他政府性資產交給公司經營,收益用以補貼搬遷戶水電訊和物管支出;就近流轉適當土地開辦「微田園」,讓60歲左右的老人耕種蔬菜自給自食,記住鄉愁;在安置區配置老年活動中心和兒童託管中心,避免因年輕人外出務工導致老年人和兒童無人照顧,讓搬遷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探索建立服務群眾「三種機制」,即集體經營、社區管理服務、群眾動員組織,通過集體經營方式統籌提高安置點資源資產效益,成立社區管委會、黨小組、互助組等做好安置點社會管理和精神文明事業,組織動員搬遷群眾投工投勞建設新家園,幫助搬遷群眾解決具體困難,全面提升搬遷質量和工作成效。

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日報記者。我想請問朱曉焰副主任,今年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要求「城鎮化集中安置」,與去年的「以城鎮安置為主」不同,這個變化有什麼深意嗎?貴州將怎樣推進「城鎮化集中安置」?

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辦公室副主任朱曉焰:這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基層調查,深入總結過去易地扶貧搬遷經驗教訓,結合省情作出的抉擇。貴州土地資源緊缺、人地矛盾突出,依靠農業安置的容量有限。同時,隨著我省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城市已具備了良好的安置條件和就業空間。目前城鄉差別還比較突出,資源要素大量集中在城鎮特別是縣城和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水平要遠遠高於農村水平。只有向城鎮流動,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改變生產生活條件,共享城市優質資源,讓孩子和城裡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讓城市優質資源惠及農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讓搬遷農戶向城鎮聚集助推城鎮化發展,這是一個「雙贏」選擇。過去15年的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已充分證明了這一論斷,搬遷到城鎮的已經走上致富道路,農村搬農村的不少人面貌依舊。當然,城鎮化集中安置在短期內難免會面臨一些困難,但是從長遠看是徹底脫貧的有效出路。從有利於貧困群眾的長遠生計和發展考慮,必須下這個決心。2016年全省共建設安置點562個,城鎮安置人口佔88.4%,集中安置率99.68%。2017年計劃搬遷76萬人,全部實行城鎮化集中安置。

貴州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辦公室副主任朱曉焰回答記者提問。

城鎮化安置是指易地搬遷人口和資源要素向城鎮聚集的過程。一是選擇經濟要素集聚功能強、創業就業機會多,人口承載容量大的縣城和中心集鎮布局安置點,以市州所在地和縣城為主、中心集鎮為補充,推動搬遷農戶向城鎮集中。本縣安置條件不能滿足就業需求的,鼓勵跨縣、跨市(州)搬遷。也就是說,不再安置到一般邊遠鄉鎮、旅遊景區服務區和中心村,特別是避免山上搬山下、農村搬農村、這個「窮窩」挪到那個「窮窩」。二是以安置點為單元實行集中安置,堅決防止分散、零星安置。三是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管理,以利於統籌全縣資源做好配套建設和後續扶持,不能把安置項目分散到各鄉鎮自行實施。因為鄉鎮不僅缺乏工程建設技術力量和管理經驗,更缺乏支撐就業、產業等的項目和資源。

推進城鎮化集中安置,產業是基礎,就業是關鍵。要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逐戶落實就業資源和脫貧措施,實現勞動力在城鎮充分就業。讓搬遷群眾有事可做、有業可就、有錢可賺、增收致富,就能解除群眾的後顧之憂,調動和激發群眾的搬遷熱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