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自駕唐蕃古道,美翻天的西安到拉薩景觀大道

原創 菜尾蝗旅行與生活

唐蕃古道,是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它的形成和暢通至今已有1376年的歷史。

起點在當時唐王朝的國都長安(今陝西西安),終點是吐蕃都城邏些(今西藏拉薩),跨越今天的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和西藏5個省區,全長約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內。

整個古道橫貫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西南的友好鄰邦,故亦有絲綢南路之稱。也因為當年唐朝時候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所走的線路而聞名古今。

唐蕃古道自駕穿越,是七大頂級自駕穿越線路之一,從西安出發的九天行程,涵蓋了整個唐蕃古道的各段精華線路,有藏傳佛教的各流派廟宇,文成公主進藏時的各種歷史遺迹,和沿途各民族的風俗特性,還有近年發現的昂賽紅石國家公園等自然奇觀,實在是西部進藏線路的一條「景觀大道」。

day1:在西安大明宮門前舉行了簡短的發車儀式,由這次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走吧網的CEO、西安市旅遊局長、青海玉樹市旅遊局長分别致詞后,整個車隊整裝出發,正浩浩蕩蕩地朝第一個目的地法門寺前行。

法門寺,位於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寶雞市,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約有1700多年歷史,素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周魏以前稱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時改叫「成實道場」,唐高祖時改名「法門寺」。

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法門寺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第九大奇迹」。

2016年七月的時候,曾與法門寺擦肩而過,錯過了一睹它風采的機會,想不到這次自駕之旅竟然能彌補上這個小小的遺憾。

短短的一個小時參觀,並不能細細品味這座千年古剎的種種歷史韻味,只好留待下一次機會吧。登車離開法門寺,向著第二個目的地蘭州前行,今晚將在蘭州住宿休整了。

day2:迎著清晨的涼意,繼續前行,今天的行程是進入青海省,走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然後到海南藏族自治州。

日月山:我曾來過,那時是盛夏時節,滿眼的翠綠金黃,如今是連綿的白雪覆蓋著遠山。據在路上時收到的信息是,剛下了場不小的雪,甚至在西藏那曲地區已經是大雪封路了。

在日山和月山上各修建了兩座亭子,分別叫日亭和月亭,經幡飄舞的亭子裡面用碑文和壁畫記錄了文成公主入藏時的種種情景。山上是無數藏人用虔誠和信仰堆起的瑪尼堆,石堆上插滿了盤樹虯枝。山下的文成公主廟,矗立著巍峨的文成公主漢白玉雕像。藏歌悠悠,牛羊如雲,無數經幡和高昂的藏歌迎著日光漠風飄揚。


倒淌河:「天下河水皆向東,唯有此溪向西流」。倒淌河位於青海省日月山西側的倒淌河鎮,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脈清凌凌的水,靜靜地,悄悄地,溫柔地流淌著,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見滔滔,不聞嘩嘩,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這便是倒淌河,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關於它的傳說,漢族人說是因為文成公主思念家人的眼淚匯成的,藏族的傳說是龍王的四女兒造西海時從山上倒牽下來的一條河流。

不必刻意去考查哪個傳說更為權威,哪種神話更接近正宗,每一個傳說都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而終於有一天,當你滿懷著探索和尋覓的熱情來到它的身邊時,卻分明在汩汩之中聽見一聲嘆息,一陣私語般的呢響,一句溫婉的低訴,似乎有著萬種柔腸。

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是最大的內陸湖、鹹水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

同行的隊員們都在「撒野」,或駕車恣意揮灑著,或在冰面上歡快地蹦跳著,不時驚起一群群棲息在此的斑頭雁,或三五一群一字排開,或兩兩結伴忽上忽下,我也樂得給它們留下點「艷照」吧。

時間一點點流逝,我們也該繼續趕路了。這是整段旅程中我最最熟悉的,離開了青海湖,前面的路對於我已經是完全陌生的了。也許,這正是它吸引人不斷前行的魅力吧。

day3:一夜無眠,清晨時分卻發現窗外的世界已是白茫茫的一片,無論是賓館旁的山上還是停在車場的「戰車們」,都披上了白白的一層雪花。

早上八點,準時出發了,今天要走六百多公里的路,趕到玉樹去。本來從海南藏族自治州有一條G0613國家高速(西寧至麗江)的,但是由於連續的降雪,高速公路已經關閉了,所以我們只有走G214國道。沿途都是高山埡口,白雪皚皚的境況,偶爾還會遇上堵車、救援其他陷入雪地打滑被困的其他車輛。

繼續前行,在鄂多山埡口又遇到前方堵車等候,我們索性下車與雪地來了場「親密接觸」。

看著我們一群人嘻哈歡笑,連雀兒也來湊個熱鬧。

一輪嬉笑后,我們繼續趕路,終於在午夜十二點準點到達了玉樹市,入住「格薩爾王府酒店」。晚餐&夜宵就只能用兩個速食桶面應付過去了,抓緊時間休息才是「王道」,畢竟這裡也是近四千米的海拔高度哦。

day4:玉樹藏族自治州,藏語意為「遺址」,是青海省第一個、全國第二個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土地總面積26.7萬平方公里,占青海省總面積的37.2%。

玉樹市,是自治州的縣級市2013年驚國務院批准,以原玉樹縣的行政區域為玉樹市的行政區域,由玉樹藏族自治州管轄。

玉樹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氂牛之地、歌舞之鄉」、「唐蕃古道」和「中華水塔」的美譽。也是唐蕃古道中必經之地,並留有勒巴溝唐時期石刻及文成公主廟等一批歷史古迹。

從酒店出發,我們首先前往結古鎮,登上觀景台,俯瞰整個玉樹市的全貌。

站在古樸的觀景台上俯瞰,陽光下的新玉樹,枕著青山綠水,蓋著藍天白雲,在扎曲河的臂彎里,一棟棟色彩艷麗的藏式房屋依山而建沿河而伸,學校、醫院、博物館星羅棋布。很難想象,眼前這座唐蕃古道上的商貿重鎮曾遭受過7.1級地震。經過數年的勵精圖治,玉樹已經從當年地震的破壞中重新走出來,打造出一座新面貌的玉樹新城。

結古寺:從觀景台遙望對面的半山,可見到著名的結古寺那宏偉的建築矗立在山腰間。

結古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在玉樹地區的主寺,藏語稱「結古頓珠欏」,意思是「結古義成洲」。結古寺以建築宏偉、寺僧眾多、文物豐富、多名僧高徒聞名於藏區。整個寺院依山勢而建,殿堂僧舍錯落有致,遠望似多層樓閣聳立,主體建築「都文桑舟嘉措」經堂由薩邊寺大堪布巴德秋君和嘉那活佛第一世多項松卻帕文設計。

經堂和殿堂內主供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士、吉祥天女、寶帳怙主、旃檀木雕度母和西藏薩迦五祖等各類銅製餾金和優質木雕佛像3400多尊。珍藏有各種經典經書近萬卷。另有八思巴所贈釋迦牟尼唐卡、旃檀度母像及傳為扎武百戶祖傳寶刀等許多珍貴文物。

結古寺歷史上出過許多高僧,最出名的要數一世的嘉那活佛了。這位活佛年輕時曾在印度、錫金、西藏、以及漢地的峨眉山、五台山、打箭爐等處遊歷修行,精通漢文等多種語言。並為新寨瑪尼城成為「世間第一大瑪尼堆」奠定了基礎。另外,九世班禪大師卻吉尼瑪1937年在返藏途中圓寂於寺中。

結古寺誦經堂的喇嘛們

與結古寺有關聯的「世間第一大瑪尼堆」,是結古寺的第一世嘉那活佛晚年所修建的,隨著歲月的流逝,嗎你是堆越來越大,藏民們把刻有六字真言的石頭堆積在一起,經過了200多年的不斷累積,這裡對極了長300米、寬80米、高3米,大約有近25億塊瑪尼石的石堆,曾經有人說:這是藏民們用25億塊瑪尼石堆砌起來的一種信仰。

站在這巨大的瑪尼石堆前,能感受到的是藏民們對所信奉的宗教那份虔誠與堅持,也深深體會到經歷過大地震后的玉樹,是如何「磐涅重生」,在廢墟中撐起一座玉樹新城。

文成公主廟:別名「加薩公主廟」,相傳系唐代藏民為紀念文成公主而建。位於青海省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的「三江之源」,始建於唐代,有1300多年歷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已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藏式建築的文成公主廟緊貼貝納溝的百丈懸崖,風景幽靜,金光閃閃的屋頂光芒四射。廟四周所有的懸崖和面積較大的石頭上都刻著數不清的藏經。在廟堂正上方的岩壁下,浮雕有九尊巨幅佛像。蓮花座正中,是一尊高約7.3米的主佛像。在主佛像的兩側,各有四尊高約4米的侍者佛像立在小蓮花座上。均雕刻精堪,造型渾樸生動,神態端莊,反映了唐代雕刻工藝的高超水平。

玉樹,從一個強烈的地震中重新站起來的城市,此刻,當廢墟中拔地而起的新玉樹屹立在世人面前時,當一個嶄新的玉樹屹立在雪域高原時,我們看到的是玉樹人民面對逆境的不屈不撓,把曾遭受地震重創的玉樹猶如鳳凰涅槃,建設成了一座幸福安詳的現代化城鎮。

Day5:行程是離開玉樹,前往位於青海省南部,與西藏自治區的昌都市和那曲地區交界,地處青藏高原東部的囊謙縣。這是一個南接橫斷山脈,北臨高原主體,境內大小山脈縱橫交錯,峰巒重疊的山原地貌地方,縣內有唐古拉山四條並列的支脈以西北向東南的走向構成了總體傾斜的地形,整體海拔在4500-5000米之間。

囊謙境內,除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物物種,還有藏教白教最大的一座寺院----尕爾寺;傳說中的百座神山之首領----乃嘉瑪神山;以及一座稀有難得的阿育王塔遺址----格戎佛塔。

車隊一行從玉樹結古鎮出發,沿著214國道往西藏方向南行,翻過海拔4333米的尕日拉埡口,繼續前行,在囊謙到尕爾寺約76公里的路程中,沿途彙集了古鹽場、高山草場、原始森林、喀斯特地貌、康巴民居等景色,最為難得的是有青藏高原少見的峽谷森林景觀,它就是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區號稱「瀾滄江第一峽谷」的尕爾寺大峽谷。峽谷的懸崖峭壁上更建有一座千年古寺----尕爾寺。

尕爾寺:位於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白扎鄉的巴麥村的尕爾寺,坐落於一座海拔3700多米的高山上,山的北面全是奇峰怪崖、寒風料峭,但南邊卻是略有坡度、溫暖向陽。

傳說在公元700多年前,蓮花生大師曾在此鎮魔修行。公元1200年左右,遵照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創始人覺哇久丁桑貢的旨意,由著名高僧噶爾當巴秋登在此創建了尕爾寺。后形成上下兩寺,進入上寺的是戒律嚴格的僧侶,入下寺的則是居士。

沿著陡峭的山路,蜿蜒而行,終於來到了位於峭壁前的尕爾寺上寺所在。尕爾寺的數百間建築,不規則的分佈在山南邊的這個大山坡上,從下至上,直到山頂。山上紅牆金頂的是尕爾寺的上寺,而山下藍頂白牆的則是下寺所在。在沿途能遇到不少的野生動物如岩羊、雪雞等。

1979年元月,在第八世噶爾秋埃尼旦布尼瑪的主持下開始修復寺院。寺內主要文物是被視為鎮寺之寶的一對奇特的轉經輪,傳說為文成公主進藏嫁給松贊干布時帶的嫁妝。在漫長時光長河中,安置於尕爾寺上寺的這對轉經輪,晝夜不停地由喇嘛兩人一班地值班轉動。常轉不息的經輪,伴隨著高原深處的藏民們度過千秋風雨。

未能把鎮寺之寶----轉經筒拍攝下來,只能擦邊球般在門口處拍了張模糊的背景,以作留念。同行的旅伴們在殿內參觀了神奇的轉經筒后,紛紛點燃酥油燈,為自己為家人祈求身心康寧。

從尕爾寺旁登上觀景台,俯瞰整個峽谷,四下張望,周圍的山峰形狀各異,千姿百態,只覺得群山變低,萬木覺遠,路若蛇舞,房似盒形,水如明鏡,雲如流煙。山下的天池還是白雪冰封,並沒顯露出高山湖泊的真容。

這是一個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在這裡,你可以放空一切世俗凡塵雜念,聆聽天界梵音,感受寧靜古剎;與野生動物咫尺相依,和大自然親密接觸。

乃嘉瑪神山:離開尕爾寺,一路賓士前往囊謙的另一個神跡之地----乃嘉瑪神山.

乃嘉瑪神山,位於香達鎮前麥村宗雜社,海拔3640米。漢語為雲霧繚繞之意,在本地藏語中意為百座神山之首領。是蓮花生大師在二十五大神山頌偈中記載的象徵語之意的神山,它在扎曲河畔西岸,外形如巨蟒飛天。

相傳乃加瑪神山本來是一個法力高強的蛇妖,危害人間。蓮花生大師來到此地后,將蛇妖收服,用蛇妖腦汁在山下寫下了六字真言,在河對岸留下了8座佛塔,以此永鎮蛇妖,不能危害人間,在蓮花生大師的點化下,蛇妖化作神山成為佛教的護法神山,每60年乃加瑪山神將召集藏區100位山神來此聚會。因此,轉乃加瑪神山一周相當於轉100座神山,每個月十五到此轉山者絡繹不絕。

在乃嘉瑪神山周圍的每一座山脈都被賦予神奇的傳說,每一塊石頭都在訴說著一個故事:東面有清晰的虎爪印,相傳是蓮花生大師降魔時所留;東南有馬鞍形狀的巨石,相傳為格薩爾王的拴馬石;東邊有形如寶瓶的巨石,巨石之上仍清晰可見似流水的痕迹,相傳該石為日月裝扮的長壽寶瓶;西邊石台上有財寶天王的自顯像,還有形狀如魚的石頭上留下的空心母依喜嘉措的腳印的奇觀,當地人經常圍繞此石祈禱;北部有蓮花生大師的自顯像和大鵬金翅鳥的自顯像,還有空心母的法台以及蓮花生大師在降伏和埋葬大角牛魔王后親自所建的藍塔。

沿途都看到有藏民們在繞著神山轉山祈福。

格戎佛塔:是一座稀有難得的阿育王塔遺址,是2200年前印度孔雀王時期第三世統治者-阿育王皈依佛教后,為了世人都能瞻禮供養佛陀舍利,而在全世界修建的八萬佛塔中的一個。經歷了2000年的風風雨雨,格戎佛塔早已破敗不堪,幸得第八世薩卓仁波切悲憫眾生疾苦,於是發願重修格戎佛塔,今天我們所見已是圍繞格戎佛塔重修完工後的寺院了。

來到佛塔時,天色本是陰沉沉的,而當我們下車走進寺院,天空卻一下子呈現出湛藍,疾風把雲吹散,日光也在山邊發出耀眼的金光。

由於時間已經比較晚,沒有安排我們一行到佛塔裡面參觀,我們繞著佛塔轉了一圈,默默送上一份祝福,然後離開佛塔,回到住地「囊謙縣旅遊接待中心」,休整一晚,繼續前往下一站:「雜多縣」。

囊謙縣,不愧是神山最多的縣、藏傳佛教流派文化保存最完整的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獨特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及淳樸而豪放的民族風情,構成了囊謙獨具特色、美麗而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day6:清晨出發,我們今天要走兩百六十多公里的山路,前往蟲草第一縣、雪豹之鄉,黃河、長江、瀾滄江的發源地,雜多縣。

雜多縣地處唐古拉山北麓,隸屬於青海省南部、玉樹藏族自治州西南,東和東南與玉樹、囊謙兩縣毗鄰,西靠唐古拉山地區,南和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昌都、那曲兩個專區的丁青、巴青、聶榮、索縣、安多等五縣接壤,北靠治多縣,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撥4200米以上。

一路上都是海拔四千多五千米的高山,雖然說已經逐漸習慣了高海拔寒冷的氣候,但依然有同行的人出現不同程度的高反狀況了。

昂賽丹霞地貌地質公園:一路的翻山越嶺,接近中午時分來到了雜多縣昂賽鄉。昂賽鄉位於雜多縣的東部,離縣城45公里遠。這裡是瀾滄江的上遊河流扎河流經之地,2015年在這發現了300餘平方公里的大面積白堊紀丹霞地質景觀。並被稱為「青藏高原最完整的白堊紀丹霞地質景觀」,當時一同前來發現該地質景觀的美國探險家夏勒博士更聲稱此地可與黃石公園相媲美。

進入昂賽地質公園時,沿途道路非常險峻,有幾段公路就修在懸崖絕壁上,只能通過越野車輛,對駕駛員是一個不小的考驗。路面常常是一邊是岩壁,一邊是江水的狀況,車子只能慢速前行,以避免前車揚起的塵土。

走進了昂賽丹霞地貌區,艷麗鮮紅的砂岩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儀態萬千造型逼真的奇山異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優美的丹霞峽谷與草原森林點綴其間,奔騰的河水小溪泉潭相映成趣,氂牛、野生動物、藏家兒女和睦而居,四面吉祥佛、康巴陽元石、眼睛湖,時刻庇佑著瀾滄江流域的世人,並祈禱世間吉祥如意,展示著藏域腹地與外界迥然不同的大自然美景。

千百年來,昂賽的群眾就生活在這片千奇百怪的紅色奇石里,在他們之間流傳著不少昂賽紅石地質公園的傳說:據傳這裡過去是一個大湖,奇怪的山石,就是從浪里打出來的。剛開始時,這裡的山不是紅色。這裡曾出了一個叫桑阿賽的國王,是一個半人半神的怪人,他的頭髮像綠松石,衣服是紅珊瑚做的,靴子像彩虹,有點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會七十二變。桑阿賽國王住在乃崩山,格薩爾王變太陽,他就變草,讓格薩爾王非常生氣,便讓手下大將代瑪用箭去射殺桑阿賽,射中了他的大腿。桑阿賽感到自己不是代瑪的對手,逃跑時流了很多血,昂賽獨特的紅山就是桑阿賽的血變成的。

來到昂賽主景區,獨特造型的丹霞石峰、石柱比比皆是。景區內最著名的景點坐佛、佛頭、猿人山、神龜山、蘑菇山、金雞獨立等。這些景觀有的神態親切莊嚴,形如佛像,有的生動活潑,形如動物,個個惟妙惟肖,別有情趣。

景區內的坐佛與佛頭,不但形態極為逼真,而且在不同的觀察角度其形態各不相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在另一邊峰頂上,矗立著酷似人像的巨石,從西北方向望去,猶如一位面向東方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如瀑的長發披在腦後,在獨自等待、深深思念著自己遠行的郎君,期盼著他早日歸家。

最為奇特的景觀,莫過於「生命之根」,它酷似男性勃起的碩大生殖器而得名,孤峰頂立,仰天高聳,直傲蒼穹,當地人稱它為「康巴之根」。

神龜山位於昂賽鄉年都村,由北東方向看去,似一隻巨型石龜,頭朝著東方,像是在迎接著每天清晨的日出。

昂賽地質公園內,石崖分佈廣泛,幾乎山山有崖。石崖類型多樣,有的平如斧劈,有的凹凸有致,有的曲直有序,有的怪異奇特,有的小巧玲瓏,有的雄偉壯觀,有的俯視深不可測,有的仰觀高聳入雲,有的飛雨滿天,絢麗多姿。

特殊的地理環境,同樣造就了昂賽峽谷牧民獨特的生活習俗。我們的司機土丁昂文告訴我們,每年的七八月份,這裡是夏季,漫山遍野都開滿了美麗的花,他都會帶著家人來這裡,在草地上搭起帳篷,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美景,悠閑地品嘗著酥油茶、優格、糌粑和手抓羊肉,這份美好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只有身臨其境,才會領略到其中的奧妙。

「離天最近的地方,瀾滄江從這裡流向遠方,喇嘛諾拉,祈福源頭的聖潔,達賽寶地享譽雪域,……神境昂賽,讓人留連忘返……」,我們流連於此,忘卻時間的流逝,感嘆著大自然的造物神奇。

傍晚時分,離開昂賽,直奔雜多縣城。在會縣城的路上,土丁和我們說了很多很多關於雜多,關於昂賽的事情,包括挖蟲草,找雪豹等等。原來他就是生活在雜多,所以對這裡的一切都很熟悉。他還特地帶我們看了一處摩崖石刻,據說當年有人想毀了這個石刻的佛像,向著石崖打槍,結果驚訝地發現佛像的眼睛竟然流出紅色的液體,也因為這個原因,這片石刻才得以被當地人保存了下來。

進入雜多縣城,發現這裡的房屋有著不同色彩的外牆,可惜的是太陽已經下山,光線不足以讓我在行走的車上拍下來只好等以後再有機會來的時候,再好好拍一下這個像我想象中的色達一般色彩的縣城。

day7:繼續前行,今天將要離開雜多,離開青海,進入西藏區域,前往那曲地區的比如縣。

由於這幾天和司機土丁昂文混熟了,所以今天一開始我們三人就開始了輪流駕車,讓土丁司機也「享受」下當乘客的滋味。

這就是青藏高原上的自駕游,跨過一山又一山,越過一河還一河;輾過一段段結冰河面,翻過一座座皚皚雪山。酷路澤的操控讓我們能在這種路況下揮灑自如,而窗外那藍天白雲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經過近四小時的行進,我們終於來到了青海與西藏兩省的交界處,再往前,就是西藏的「地盤」了。回望一眼,再見了青海。

繼續向前,從黃土地又走進了雪山群里。海拔又漸漸升高了,據說前幾天這裡剛下了幾場大雪,所以路況相對還是比較複雜。在路上的檢查站里,工作人員也都提醒我們必須要注意車速,前方的路因為積雪原因開始不好走了。

下午四點多,從巴青縣城繼續向比如縣城出發,一路走來都是積雪皚皚的山路,夜色漸濃,此時我們已經把車換回給土丁駕駛了。海拔不斷地向上攀升,其他車上有幾個人已經開始有明顯的高反狀況,終於,在晚上九點,整個車隊被卡在了海拔5264米的康青拉雪山埡口前,一輛小車一輛中巴車每過一個彎位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在離埡口大約還有三百米的直線海拔前,無法前行。在此刻,沒食物,沒信號與前方的比如縣的接頭人聯繫,而之前高反的人癥狀越來越嚴重了。經過我和同車的人商議,我們提出讓土丁昂文駕車,把高反最嚴重的幾個人先送到比如縣的住地賓館,其他人繼續為前行或後撤做準備。另一輛車把車隊中最低底盤的轎車用拖車繩拉到埡口處,然後回頭「對付」整個車隊最大的後勤補給車。

從晚上的九點鐘左右開始,一直持續到十一點多,車手們不斷地嘗試著各種方法,但因為地面上,上面一層是雪,雪下的一層是冰,而且被多次重複地輾壓,已經變得異常濕滑。並且這個位置正好是一個少於九十度的「肘子彎」,一旦車速不夠快,很容易在拐彎前打滑,但車速太快,又不夠扭力一下子拐彎再衝上坡。又因為晚飯沒吃,連續幾個小時在近五千米高的海拔,加上推車用力等因素,又有一部分人開始出現高反的癥狀了。在這進退兩難之時,一輛越野車出現在山頂埡口,並且快速向我們靠近了。這是一輛來自比如縣城的車,駕駛者是比如縣政府宣傳部長。正是因為在比如縣城一直等不到我們的到來,打電話又無法聯繫到我們,所以冒險上山前來的。

在安排好分批跟隨下撤後,路上又遇到了土丁昂文和車隊隊長尕總帶著工具,從比如縣再次駕車前往埡口,救援留下的另外幾輛車和剩下的人員。

從手機收到當晚國家隊與韓國隊比賽的進球信息及上半場比賽結束時開始(大約是晚上八點半左右),到所有人所有車安全到達比如縣的賓館(凌晨三點半),六個多小時,被困在康青拉雪山上,完全與外界隔絕一般,沒任何信號,發不出任何信息,面對飢餓、寒冷、疾病,每個人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做出不同的反應,不必去責怪他們,也不能苛求每個人都會用「無私」來對待這樣的困境,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從容面對,甚至於從沒想過要面對這樣的困境!

事後回想,如果沒有那輛前來找尋我們的車,如果沒有尕總和土丁他們在縣城找工具回來救援,我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困境?大概會徒步出去求援,走到埡口或更遠,找到有信號的地方,向前方求援。總比在雪山上漫無目的地等待好吧?

微信群里傳來的信息:2017年3月24日凌晨三點三十分,尋跡唐蕃古道深度自駕穿越之旅的所有車輛和人員,安全到達比如縣的賓館。

Day8:上午十點,整理行裝,準備出發。經過了短暫的休息,我們又將繼續前行,參觀比如縣的熱欽寺和帕拉晶塔,還有茶曲骷髏牆。然後離開比如縣,前往那曲。

熱欽寺:據當地人介紹說,熱欽寺共有1055座小佛塔(寺廟圍牆上共有小型佛塔1042座,院內4座大型佛塔,天葬台8座小佛塔,院外1座大佛塔),寺院修建於1422年,修建人是達布白瑪白澤。佛塔共分為八種(白崩、拉帕、色多、貢牧、強曲、納迦、炎桶、釀德)。在眾多佛塔中,有13座佛塔具有特殊意義,分別是為了鎮亡靈、為了死者輪迴、為了棄惡揚善、為了請神而修建、為了紀念加布美巴而修建的。

寺院圍牆外的眾多整齊的佛塔。

寺內的經堂,掛滿了寫上經文的經幡,供奉著的佛祖菩薩的聖像,經堂後面更有三組小殿,裡面存放有各種關於藏傳佛教的經書典籍。

離開熱欽寺,來到了比如縣的另一個有名的建築:帕拉晶塔。

帕拉晶塔:位於比如縣良曲鄉怒江北岸的山坡上,距縣城20公里,是貢薩寺附屬建築物。該塔於公元1611年由僧人讓朵、夏加仁青倡導修建,屬於噶舉教派的建築,主塔高約30公尺,周圍有150多個小塔環繞主塔而建,塔群佔地面積300平方米。帕拉金塔建築宏偉,歷史悠久,塔內文物豐富,其中有一尊水晶塔堪稱奇世珍寶。

據史載,寶塔是由噶舉派格西乃烏索於公元1071年建立,當時三十三天界降下了 碎白晶,自然形成了一座白晶寶塔,就是這座被視為鎮寺之寶的水晶塔。帕拉晶塔因此而得名,但外部的其它塔是由覺襖傑所建,後來他的弟子們建立了十三座寶 塔,也就是藏區著名的十三大寶塔。據傳寶塔有著很強的福力,並能消除煩惱和病患。

現在的帕拉晶塔雖然雄奇瑰麗,但已不是歷史上的原始建築。發生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導致小經堂及一切建築全被毀,一無所存,成為一片廢墟,僧眾全部被遣返回家,寺內佛經、佛像及一切文物也被蕩滌一空。1984年以後在日旺丹增活佛等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了全面的維修,並成為了現 在遠近聞名供遊人觀賞的宗教建築。

信仰的能力,在於它能激發人們內心強大的意志,把上蒼賦予我們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並升華成了具有高貴品格和堅強意志的精神生命。帕拉晶塔下,一位白髮蒼蒼的婆婆,虔誠地繞著晶塔一圈圈地轉;一位磕長頭的行者,三步一磕,繞塔而行。

歲月留下的也許是額上的皺紋,臉上的滄桑,卻無法磨滅藏於心中、植根於骨髓里那執念----信仰的執念。

茶曲骷髏牆:

茶曲骷髏牆位於達姆寺天葬台,距比如縣65公里,由達普八世白瑪白扎活佛創建,達普活佛當年曾關照天葬師把屍首喂鷹,頭骨保存起來,使每個活著的人一看到它們就會想起自己的歸宿。

達姆寺的建造據說是因文成公主進藏途經此處時,認為此地是塊風水寶地,便委託其"倫布"在這裡建造了該寺,並由達布活佛主持,而實行天葬並保留頭骨的作法,大概只有一百三十多年左右。

達姆寺和熱登寺的兩個天葬台都存有骷髏,由一名天葬師主理,兩寺間有索橋相連,可看作為一體。同行的當地縣政府工作人員對我們說,對岸熱登寺的骷髏牆已經不對外了,達姆寺這邊的也正準備停止對外,也許我們是最後幾批能幸運地參觀的客人了。

小院子里三間北向的房間,門前、窗前掛著代表"天、地、水、火、風"的五色經幡和一些 經布。房前是一個高約兩米的三面圍牆組成的小院落,有二十來平方米。 南面靠西側的半邊牆,人頭骨象磚塊一樣一層一層地壘砌起來,大概有數百個骷髏頭骨。把骷髏頭留下來,砌成牆,無非是告誡活著的人,要多行善,少有俗念,無論什麼人,死了不過如此。正如楊慎那句:「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圖什麼?

離開達姆寺,一路兼程趕往那曲,路上竟然遇到了金烏西墜,火紅晚霞。貌似這是此行的第一次遇到的落日夕陽呢。

隨著夜色的降臨,終於在晚上八點到達了那曲。

day9:今天是整個自駕行程的最後一天,從那曲到拉薩近四百六十公里的路程,基本沿著G109國道,與青藏鐵路并行。

下午大約兩點二十分,到達了納木錯—念青唐古拉山風景區,原計劃我們會去納木錯和聖像之門的,但是由於前一天大雪的緣故,前往納木錯的公路全線封閉了,納木錯景區也暫時關閉,只能遺憾地錯過前往聖湖的機會了。

對著飄揚的經幡,許下一個心愿,下次再來到時候,會把這個心愿帶到聖湖,送上一個虔誠的祝福。

拉薩:終於,「陽光之城」拉薩,唐蕃古道的終點,此刻,終到達!

傍晚,藍天夕陽下的布達拉宮廣場,面對著夢牽縈繞多年的布宮,沒有一點點的激動與興奮,只想安靜地站著,默默注視著,已經足夠了。也許,參觀布宮,就留待下次前來吧,給自己一個念想,給一個再來的「籍口」。

夜色下,留存一張關燈后布宮的照片,離開,說一聲再見!

感謝「走吧網」,為我圓了一個多年的念想。

這次活動組織方----「走吧網」,成立於2011年6月,是第一家專業的自駕分享網站。本著「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念,堅持「有用、有趣、有愛」的原則,一直專註深耕自駕游這一旅行垂直細領域,竭力給自駕愛好者帶來不一樣的自駕旅行體驗!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