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會說話,就靠這三個聊天技巧

前段時間《好好說話》這本書在朋友圈火了,這本書除了作者很牛外,書名也很吸引人。好好說話,不就是高情商的表現嗎?對於每時每刻需要言語交流的社會來說,說話水平的高低間接影響到一個人的人際關係。

《好好說話》中有這麼一句話:「沒有人喜歡讓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要求能在談判中獲得最大程度的滿足。但有趣的是,幾乎沒有人能單靠出價而談成一筆交易,所有人都是靠著成功的讓步策略來讓對方點頭的。」

如何說話?如何學會好好說話呢?這是一個需要理論、實踐與閱歷三者共同作用的過程。

下面,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好好說話的幾點tips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同理心傾聽是好好說話的第一步!

哈佛教授 努爾·亞曼說過這樣一句話:「為了破除瀰漫全世界的偏見和誤解,我們要培養同樣身為一個人的同理心。

一場舒適有收穫的談話,主角不僅是說話者自身,傾聽者也很重要。在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傾聽的層次有以下幾種:聽而不聞、假裝在聽、選擇性傾聽、專註地傾聽、同理心傾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幾者間的層次性是逐步抬高的。

那何為同理心呢?首先要明晰的是同理心不等於同情心,同理心不是回應而是連接。同理心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神聖的空間,是一種選擇,選擇感受對方的感受。其次,同理心具有四種特徵:接受觀點、不加評論、看出他人情緒、嘗試交流。

同理心又該如何培養呢?首先,需要察覺自己的感受,對於對方發出的信號你接受到的有多少?或者說你接收到對方發出的信號之後的感受?其次,你需要表達感受,可以用如下格式:客觀經歷+我感到……第三,需要收聽別人的感受;第四,需要表達體諒和共鳴

介紹了那麼多理論后,奉上四點秘訣吧!

第一、閉上嘴,不評判。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這樣的聽眾,說話者還未結束髮言,傾聽者就打斷其話語。對於這種現象,常常忍不住想說:您能先聽發言者說完嘛?這應該是一種尊重吧。

第二、好奇心。對發言者的發言保持好奇。

第三、理解並重視對方的感受。

第四、注重非語言的感受,包括目光交流。其實在交流過程中不僅是言語的溝通,還有非言語的溝通都很重要。有時候,非言語的溝通會比言語的溝通交流更重要,因為言語可以偽裝,但是非言語往往會暴露你最真實的想法,在交流溝通中的細節是最容易被對方捕捉的。

舉個例子吧!一個好朋友和你說:「我餓了……」有三個回答:「是嗎?我也餓了!」、「你不是剛吃過午飯嗎?怎麼會餓呢?」、「聽上去你真的很餓」。這三個回答應該大部分的人都會選第一條回答吧!但是同理心傾聽的回答應該傾向於第三條,回答立場是從對方立場出發,而不是從傾聽者本身出發。

又例如對方說出的觀點你極不認同,你可能一急之下會這麼說:「不對不對……」,但是具有同理心傾聽能力的人會這麼回答:「你說的這個觀點有道理,但是……會不會更好呢。」兩者回答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前者是先否定對方的觀點,後者是先肯定對方的觀點再給予修改意見。兩種截然不同的回答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

欣賞式提問,拒絕話題終結者!

《哈佛積極心理學筆記》中有這麼一段話:「在成長的過程中關注到自身的優勢,堅信在某些方面自己比普通人超長,對自己的未來相當自信,並且會不自覺地朝著好的方向努力以證實自己的判斷。」

在了解欣賞式提問之前,先對比一下封閉式提問與開放式提問。封閉式提問就如同分叉的道路,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而開放式提問就如同煙火一般,有多維的發散點。

欣賞式提問也就是在開放式問題的基礎上帶著好奇去發掘TA的閃光點和潛能。例如:「你生命中最自豪的經歷是什麼?」、「你現在最欣賞自己什麼?」等等。經過小編的發現,很多的話題終結者常常使用的是封閉式提問,例如「你有更好的方法嗎?」聽上去彷彿是開放式提問,實際上回答指向只有「有」,「沒有」。

當然,培養欣賞式提問與同理心傾聽一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聯繫,反思。

多關注對方興趣點與需求

在溝通交流中,減少過多以自我為中心的言語,需要多關注對方的興趣與需求,多給對方提供表達的機會;同時,要想與對方進行長久的交流,需要找到雙方共同的興趣點,例如某個公眾號或者某部電影又或者是近期的某個熱點話題。

如何能聊天不冷場?如何好好說話?除了GET到以上幾點理論技能之外,還要在生活中不斷實踐,反思。就好比「你知道那麼多道理為什麼還過不好人生?」一般,需要理論積累,更需要有實踐、反思、閱歷的積累

文/Lydia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