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將釋迦牟尼佛一生的精美畫卷,供養在朋友圈,祈願過目消災!功德無量!

釋迦牟尼佛是徹底的覺悟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揭示宇宙萬有的真諦;智慧、德行圓滿;能解釋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宇宙觀人生觀;是舉世無雙的學者;是善於運用各種方法教化各類眾生的偉人;是人類和天國的導師;他的功德和業績為舉世所尊重。

1.夢象受孕: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夢見白象而受孕。

2.七步蓮花:佛陀在藍毗尼花園從母親的右脅降生,行走七步,每一步都踩出一朵蓮花。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言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3.命名大典:佛陀以轉輪聖王的身份降生人間,佛陀的父親凈飯王非常的疼愛自己的兒子。佛陀被命名為:喬達摩.悉達多。

4.仙人占相:佛陀的父親請來了著名的大仙人來為佛陀占相,仙人看后告訴凈飯王:您的兒子將來會成為偉大的覺者!可惜我老了,無法聽聞他的妙法了。

5.得入四禪:太子見老鷹捕食蛇,心生悲憫,觀察到眾生的苦惱,而入禪定,得入四禪。

6.文武過人:太子16歲,精通所有學問與武功,可謂文武雙全。

7.成親娶妻:父王見太子終日悶悶不樂,便為其安排了一件婚事,於是太子迎娶了美麗的耶輸陀羅。

8.深受愛戴:太子與妻子深受百姓的愛戴。

9.見丑生厭:太子夜見宮女們睡覺時的醜態,對輪迴生起了極大的厭惡。

10.出城四游:太子出城,見生老病死之苦,於眾生生大悲憫,於輪迴更生厭離。

11.夜別妻兒:一天夜晚,太子悄悄的走出房間,離開了妻子兒子。

12.遠離王城:太子終於下定決心,放棄世俗的富貴繁榮,而去追求能讓自己與一切眾生解脫於生老病死乃至一切一切的煩惱痛苦輪迴的方法。

13.削髮更衣:太子削去了如煩惱一樣的髮絲,換上了梵天送來的衣,開始修行。

14.難忍苦行:太子向所有世間的「成就者」們求學,嘗試了世間所有的修行方式,達到了世間能達到的所有頂端境界,但他發現並沒有達到他出家的目的,於是放棄了苦行。見天神於空中彈琴,了悟了中道。

15.牧女獻糜:一位牧女向太子供養了乳糜,太子因此得以恢復體力而重新開始修行。

16.發願成佛:佛陀發願成佛,以碗碟放入水中,發願曰:如若能成佛,則希望碗碟逆流而上。

17.樹下參悟:佛陀於菩提樹下參悟,發誓不成正覺不離此座。當雨水下落天氣寒冷時,龍王現身為佛陀遮風擋雨。

18.魔女獻媚:佛陀的參悟驚動了魔王波旬,於是魔王派遣他的三個女兒前來魅惑佛陀,試圖讓佛陀放棄參悟,然而佛陀不為所動。

19.水淹魔軍:魔王見佛陀不為魔女所動,大為惱怒,派遣魔軍前來妄圖殺害佛陀。此時堅牢地神現身護持佛陀,水淹魔軍。

20.魔軍敗退:魔王波旬的種種手段都沒能得逞,終於敗退。

21.成等正覺:佛陀終於夜睹明星而悟宇宙真諦,嘆曰: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從此,佛陀成就了宇宙中最完善慈悲與智慧。

22.梵天獻花:天主大梵天得知佛陀成就最正覺,特前來向佛陀獻花,以此緣起懇請佛陀為眾生宣說妙法,讓一切眾生成就佛陀一般偉大的生命品質。佛陀慈悲應允。

23.佛陀於鹿野苑度化了第一批弟子,開始了教化眾生的事業。

24.遊行教化:佛陀帶領著弟子們秉承著中道,履行著簡樸的行為態度,四處遊行,應機的教化著所有有緣的眾生。

25.回宮省親:佛陀的父親病重卧床,佛陀帶領弟子回宮省親。

26.見昔日妻:佛陀與昔日的妻子耶輸陀羅相見了,並對她作了重要的開示。

27.兒子出家:佛陀的兒子羅睺羅拜舍利弗為師,而出家。

28.父王逝世:佛陀見到了病重的父王,並為他開示了三皈依法,父王因此得度。逝世后,佛陀盡職孝道,親自抬父王的棺槨,為世人以身作則。

29.升天說法:佛陀應天神的邀請,不動而上升天宮為了報答母親之恩德而升天說法。

30.重返人間:佛陀在天宮說法后,沿著天梯下返人間,眾天神恭敬圍繞。

31.有一王子貪戀自己美麗的妻子而不願隨佛出家,於是佛帶他來到天上。王子見天女容貌美麗至極,反觀人間女子更像狒狒一般,於是以此因緣而出家。後來佛陀為了幫助他斷除淫慾,而帶他去看了地獄中因過分貪著美色而感應到的烈焰痛苦,於是這名王子真正的解脫了。

32.最後供養:佛陀接受了最後一次的供養,以表現出疾病這樣的方式提醒弟子們時刻不要忘記無常,並表示即將進入大涅槃的境界。

33.入大涅槃:佛陀對弟子們做了最後的開示后,安詳的右卧,進入涅槃。所有的人都應佛陀入滅而悲泣難止,大地震動,人神共悲,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唯一依靠將離他們而去。佛陀並沒有像他方世界的佛陀那樣選擇長久的住世,而是這麼早就示現涅槃,因為他擔心弟子們會因為他的長久住世而放逸修行,可見佛陀的良苦用心!然而佛陀的化身雖然離開了眾生,法身卻是一直存在的,他存在於佛陀創立的僧團之中,存在於法本文字之中,存在於整個虛空界,只要有一個眾生哪怕是微小的螻蟻需要他的幫助,只要因緣具足,佛陀的加持依然如住世時一樣無二無別。

釋迦牟尼佛(梵名S/a^kya -muni ,巴利名Sakya-muni ),古尼泊爾人,意即釋迦族出身之聖人。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略稱釋迦、牟尼、文尼。亦譯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滿、度沃焦,或梵漢並譯,稱為釋迦寂靜。又稱: 世尊、釋尊。即佛教教祖。其稱號之原由,見於佛本行集經卷二十觀諸異道品、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十、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三十等。釋尊為北印度迦毗羅衛城(梵Kapila -vastu )凈飯王(梵S/uddhodana )之太子。該城在今尼泊爾南部提羅里克(Tilori-Kot)附近,拉布提河(Rapti)東北。國土面積約三百二十方里,為憍薩羅國(梵Kosala^ )之屬國。其時北印度實行貴族共和制度,該處分成十個小城邦,由十城中選出最有勢力之城主為領導者,凈飯王即當時共和國之領袖。母摩耶夫人(梵Ma^ya^ )為鄰國居利族天臂城(梵Devadaha )主之女。

釋迦牟尼,少年時代接受婆羅門教的傳統教育,學習吠陀經典和五明。29歲出家修道,35歲覺悟成佛,旅行傳教,形成佛教。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