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承認吧!「以校取人」這種就業歧視確實存在

《#非985、211畢業生真的不行?「以校取人」是就業歧視??》

▲戳藍字回顧往期報道

話題一經發布,網友們各抒己見,看法不一。小編從眾多評論中精心

挑選了55位網友的留言,看看有沒有你贊同的?↓↓

非985.211黨表示僅僅是兼職面試接到電話說您的學校不符合要求時內心翻江倒海……

我不同意這位HR的發言,985、211的學校本來那些學術交流就比較多,隱形條件、軟體條件本來就比我們這些非985、非211強大,那人家的學生的經歷肯定高大尚呀!一杆子打死人的觀點……

難道畢業生沒有挑工作嗎?進國企和當農民都一樣為什麼都要進國企不去種地,是不是有工種歧視。

說的過了吧,這樣的企業不去也罷,一個企業招人應該看他長期發展吧,只要上手就能用的企業,沒前途。

@減肥不成功不改網名!!

企業並不是說非211.985的學生綜合素質都不行。而是如何最短時間最低成本選出來自己需要的人。為了利益,pass掉可能優秀的人又如何?只是一種成本權衡罷了。

真要特別牛的話,估計就不用找工作了啊,自己當老闆的非985、211也很多,而重點院校的學生確實更適合某些崗位,比如搞科研什麼的。我也211,沒覺得被人優待了多少。

難道普本和專科的人就喝西北風嗎?不同的人選擇的路也不同,成功的路也不是只有進大企業。

不可否認985院校畢業生整體優勢較好,但作為HR應當注重實際能力,能發現潛能,這才對得起單位,如果我是老闆,這個HR可以下課了,HR傳統思維註定影響該企業發展。

社會現實就是這樣,你去看看985、211的秋季招聘會全是大企業大公司,再去看看雙非院校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雖說近年來社會開始重視個人能力,但不能否認,學歷歧視一直存在並且根本不可能消除,所以這個hr說的真的是大實話。但是關鍵還是看我們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努力麵包牛奶都會有的!

我倒覺得就是就業歧視,誰能夠保證985的學生都是這樣優秀過人,至少也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很普通吧,甚至我碰到的985學生還不如普通學校畢業的人。

可能我上的是個假的985。畢業到現在就沒一家在意過我的學歷。都是看專業和經驗的,如果專業不對口,你哪怕是北大的人家也不要。不過相同專業選擇985倒是沒毛病啊,畢竟人那麼多。

別說一些企業招聘,現在連政府選調生的報考學歷都要求必須是985、211,招聘折校只是社會現實的一部分,現實社會中還有更多的條件限制,我們唯一能做的,不是永遠抱怨這些「歧視」,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在別的路途中找到成功的方向。

你因為不具備相應的資質或能力而被拒絕,這叫擇優錄取,不是歧視。你明明具備各種能力,但因為你的籍貫、口音、相貌等被拒絕,這才叫歧視。

覺得那些說985、211風涼話的人就是些不能正視自己能力的人,那裡出現優秀人才的概率就是比一般高校多,聯考那麼多分不是白考的,企業就算把普通高校的簡歷留下真憑能力拚,你們就拼得過了嗎?

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招聘都可以設置門檻,為什麼他們不能。

這幾個數字決定了太多人的命運,是真的重要。

不是歧視,是聯考公平的延續

隨便說說,馬雲、馬明哲、馬化騰,都是啥學校畢業的?

要是我,我也會選擇招聘985的,整體素質真的不一樣。如果能招985的,我為什麼非要招不是985的?那麼多高中畢業優秀的擠破頭考985,難道他們也瘋了?優秀的為什麼不考非985的學校?

不然為何上學都想去名校?工作想去名企?

有一個朋友是大專畢業生,現在企業任主管,他的手下全是985,211畢業生,這些手下應該把這個主管炒了才對。

@R先生的墓志銘

暫且不談是不是有就業歧視,就2017年考研來說,你大學部院校不是985,211,調劑的時候,也是硬傷。

竟爭是殘酷的!

聯考改變命運這句話真的是對的。

話雖扎心,如果我們自己是老闆,特別是名企,企止211、985,一些尖端企業,非北大清華不要,雖然很不忿,但真實存在的差距,真的不小,不小,不小,只能說努力吧,上學時偷的懶,遲早要還的。

吃瓜的觀眾們又在雞湯自己的理論…從來沒有就業歧視,能力強為何考不了重點!呵呵,既然進不了理想單位,能力強總會有機會證明自己的,幹嘛用「就業歧視」標榜呢!

出了校門才知道,不一樣的學校出來的人差別真的非常大,越好的學校出來的人成功的幾率也更大,別的不說,光一個學習能力的差距就彌補不了。

這是現實啊,既然給這些學校分了等級,就不能怪企業挑三揀四。

平台不同,視野不同,應該承認的必須承認。但人生路很長,不代表起點慢了接下來就一定會落後,彎道超車的機會很多,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不要把不是985、211,把就業歧視、社會不公作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既然聯考時比別人落後,就要去承受應該承受的歧視,不應該叫委屈!

看你選擇幾線城市就業吧,三線城市大部分企業不太看重學歷,公務員事業編肯定是需要硬性條件的,二線城市大型企業會看重,因為其崗位的確需要領域能力強相對可以創造更大價值的人,視頻中HR說的沒有錯,如果在沒有有能力的人引薦的話,她判斷人能力的指標只有你的簡歷,除非你的簡歷寫的很有價值,充分證明了你的能力,否則學歷學校這樣的硬性指標的確是最有效的篩選條件,其實國內外考研也很早就有導師推薦這一說,如果你的確有能力,可以找欣賞你的導師或者其他有能力的人為你推薦一下,這也是解決之路。個人感覺一味的去討論985、211解決不了自身能力提升的本質問題,條條大路通羅馬,看你對事的把握和為自己謀路的方向。

HR說的很好,我贊同,每個人,特別是大學生、年輕人,都要對自己有一個定位。985大學與非985大學當然會有區別、如同專科與大學部的區別。另外,職業只是社會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找好自己的位置最重要。

既然把高校分出個三六九等,企業當然把用人要求也匹配一下啦。作為大學生應該找到適合自身條件的公司去發展就對了,總會實現自己的價值。

應聘招聘雙向選擇,企業招985,211說明人家有這方面的實力或需求或者說能給出更好的待遇,沒有歧視不歧視的,應該換位看待這個問題!

換個角度,求職者不也是更青睞於所謂的大企業知名企業多少強的企業嗎?為什麼就不能理解呢?畢業就業,雙向選擇,求職者選擇企業,企業也選擇求職者,只有互相能看中才能建立勞動關係並實際履行。又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求985211,要真意見那就先去那些不要求985211學歷的企業,然後好好努力通過具體的行為去證明你不比他們差。

我是大學部研究所均為985的畢業生,畢業后比較順利地進入了500強。我不知道其他一本學校以及二三本的同學怎樣度過大學4年,因為我並沒有親眼看到所以也不能揣測。僅就我本人在985高校的經驗來說,視頻中hr的說法確實有些誇張,985的同學們也有聯考後放鬆下來從此一蹶不振的情況。 但是我很有感觸的是,985大學的同學們自打踏入大學的那一刻,就比其他高校的同學多了太多機會,比如國際高校交流的機會,出國留學的機會,保研的概率,國獎的概率。還有軟性的,比如企業的青睞,甚至接觸到優秀的人的機會。 所以客觀來講,985雖然什麼都不代表,卻使這些學校的學生站在了更靠前的起跑線上,這種影響甚至是一生的。另外需要說的是,985的學生們大部分也是靠自己的實力得來的這種待遇,至少在人生的前18年裡,他們要麼天資過人要麼十分努力,其中很多更是二者兼備。所以,實至名歸。

很實在啊,十年前入職時才知道非985、211的學分要在90以上,無被當掉記錄,英語六級,只招5人。985、211的只要有畢業證就行,來者不限。進公司后還比我們普通大學部生每月多500名校費。

二本畢業十年,前來留言。以校取人不能說是就業歧視,這只是聯考制度公平原則的一個延續。為考取985,211而在高中時代付出的辛苦遠遠多於考二三本。進入名校后的學業壓力也遠大於二三本的瀟洒走一回。求學路上付出的辛苦不同,就業的時候卻要求公平、不歧視,這對寒窗16年的學生也不公平呀!

我可能是上了一個假班,因為我們行業招聘的時候首先看專業,其次看英語水平,至於學校,可能是比較靠後的選擇吧。因為有些非985和211的學校,有些專業非常強悍,直接碾壓985和211的同樣專業。當然我不否認很多行業還是看學校的,所以自己的履歷漂亮,社會實踐豐富,才是普通大學的學生和985、211的學生抗衡的關鍵點。還有,企業也請不要抱有偏見,如果都像視頻里那樣招人,恐怕大家都能做HR,也不會出現面試當中重點大學的學生被各種吐槽的現象了。

學歷是敲門磚,我是普通二本畢業,考事業單位和進銀行面試,有部分限制非重點大學不要,連門都不讓敲,你說重要不重要。

本人985畢業,有過5年大型設計院工作經歷,現為實現人生理想,已轉行。我來說這幾年感悟:1.關於應屆生招聘,我們院每到畢業季首先都會去985大學選聘人才,其次是211,說個實話連211都歧視,特別是結構專業(一般是要求碩士研究所)。2.關於有工作經驗的人才招聘,我稍微舉個例子,一個參與過水立方、鳥巢、環球金融中心、綠地606項目的設計師跟一個一般院參與設計3、4線小項目的設計師你是老闆你會選有哪類經驗的人才。 3.關於簡歷,成百上千份簡歷中,招入比例大概5%,會叫10人來應聘,是你你怎麼選? 學歷與能力都重要,我們也有跟多985畢業生試用期后沒要,也有很多其他123本學校同事能力出眾,但是大企業跟小企業不同,他沒有那麼多時間成本去了解你,大企業人多,只能靠法制來管理,小企業人少,它可以靠人制來管理。

我覺得還得看個人努力,我三本畢業,憑自己的能力拿到一家大公司的offer,現在的同事不少985畢業的,甚至還有國外知名大學研究所。我只想說,我並不比他們差,跟別人聊天時我也能自豪的說出母校的名字。

普通二本院校畢業,而且還是專升本的我,目前工資比985畢業后直接考了公務員的發小高多了,是金子到哪裡都發光,人家農民工知識文化水平不高,為城市建設做了多少貢獻,現在人的擇業觀本身就存在問題,和你從哪所學校畢業的無關。

這是純粹的就業歧視,我是一般專科畢業,也為單位選過人,說實話,一些重點高校的畢業生,我覺得還不如我一個專科生。

平台決定視野和做事的思維與方法——一個普通大學部生考上211大學研究所的深刻感受…

學歷高低無所謂,在社會上拼的是實力。所謂985的211的名校和我們普通的二本,三本院校還有大專生的區別無非是硬座軟卧和站票的區別。搞什麼啊!到站都得給我乖乖下車去!到了社會上就看實力了!尤其是醫學這個行業更是如此。我就一三本中醫學院畢業的大學部生,但是在北京同仁堂照樣乾的風生水起,中醫科學院,什麼北京中醫藥,南京中醫藥,上海中醫藥等等大學畢業的研究所博士生照樣被我一一蓋過,照樣面臨淘汰。這就是本事,這就是實力。不管985的211的,還是博士院士的,不會有好的臨床效果,好的綜合效益,一樣都是廢物點心。內心之言,願理解。普通院校的學子們我們照樣雄起吧!

我感覺:這是乎是一種雙方都無奈的存在!招人的要好的,被招的希望公平。但,現實很殘酷!願:一,體制上有一個突破。二,招聘者走向平和。三,應聘者能掌握更多技能。四,推廣更多自主就業。讓路走得更好!

從優秀人才的概率來說知名院校確實會高,這樣選人更高效。而且我認為要求求職者是985,211的企業也大多是比較有實力的,有資本開出不錯的條件優中選優。但這不代表說普通院校沒有優秀者,就像211也有不思進取者一樣,但真正優秀的人,即使沒有重點院校這塊敲門磚也一樣可以用努力,實力去叩開人生成功的大門,所以不要用不是重點院校,就業歧視,社會不公等作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不成功的理由。

作為一個剛入職的畢業生,無論是研究所大學部生大專生高中生我覺得擁有某項技能某項文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顆上進的心,持續不斷學習的態度,正確對待職業的心態,敢於面對自己缺點的勇氣。這些才是最重要的。我今年27歲,24歲創業,年收入已經過百萬,剛出社會我覺得我比視頻中的男生落魄十倍。

985,211就像是名牌商標,你貼上了當然別人會青睞你。社會也認可名牌,但有些不是名牌的卻比名牌更耐用。大家喜歡名牌,但眼光也不能只限於名牌。

社會競爭機制就要求優勝劣汰,你不行所以你沒到985、211。你行你證明給人家看,機會很多,看你怎麼把握,別自己上不去就怪制度,就怪客觀規律。

我覺得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與其糾結,不如努力提高自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真正有目標有理想的人,不會想這些問題,一心實現自己價值去了,而討論這些問題的人,原自內心的不自信,急切希望依託某個團體,某個組織來給自己一份安全感,就像貨架上的物品一樣,等著買主。

看了大多數的評論,無非兩類人的矛盾,是985211畢業的和不是985211畢業的,985211的學生一部分覺得自己沒有足夠優秀到HR說的那樣感到慚愧,一部分說明好的平台和環境的重要性以及對奮鬥者的公平。反觀大部分非985211的,大部分都在抱怨用人單位就業歧視覺得不公平,而不想想怎麼提高自己的能力開闊自己的眼界思維,如果985的學生畢業了和普通二本三本混日子的學生出來還享受同等就業機會的話,是不是都不用努力奮鬥了,難道這是對奮鬥者的公平嗎?學歷不重要,重要的是學歷帶給你的眼界和思維!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暴發戶膨脹的年代了,知識眼界和思維決定成敗。

為什麼普通高校和985、211差距這麼大?不要單單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更重要的是,多數普通高校的師資不足、專業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導致畢業生無法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

不是985、211,你還有很多證書可以考,企業也是很看重一些含金量高的證書的,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大學四年考下一個拿的出手的證書,HR也會刮目相看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