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在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思路下,雖然IPO過會的速度在加快,但是—— IPO企業:「帶病」上市有點難

企業IPO上市將被從嚴監管。 資料圖片

□記者 劉 立

「帶病」企業可以順利通過發審會?去年以來,在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思路下,這種可能性正在變成零。公開數據顯示,自去年第四季度IPO常態化以來,證監會發行部初審核准率一直在下降,而IPO企業否決率則在不斷上升。

IPO上會數量和否決率雙升

根據相關規定,IPO的審核工作流程分為受理、反饋會、見面會、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核准發行等主要環節。去年四季度以來,IPO進入常態化發行階段。數據顯示,IPO上會數量和否決率出現「雙升」態勢。

否決率方面:以去年四季度為界,去年前三季度,共有162家企業召開發審會,否決10家,否決率是6.2%。去年四季度以來,IPO進入常態化發行階段。四季度共有107家企業召開發審會,否決8家,否決率7.5%。進入今年,否決率進一步上升。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截至5月3日,共有175家企業上會,否決19家,否決率10.9%。

再說核准率:除去發審委的把關外,還有更多的企業止步在了初審階段。有關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證監會共審計首發企業153家(包括核准、撤回和否決申請三種情形),其中核准131家,14家撤回,8家被否,由此計算核准率達到85.6%;但今年至5月3日,證監會共審結首發企業217家,核准申請僅158家,另外撤回和被否決的則分別達40家和19家,核准率僅為72.8%。可以看出,從IPO審核常態化以來,對首發企業的審核更趨嚴格。初審核准率下降,IPO否決率上升。

不僅要非現場合規審核,現場審核也要常態化

據了解,證監會在推動新股常態化的同時,發行審核工作中秉持的標準、理念從未改變,相應的IPO規則也都是公開透明、有法可依、有據可查的,並沒有因為發行審核節奏加快而放鬆審核要求,沒有「蘿蔔快了不洗泥」。

根據現行制度,上市的審核屬於非現場的合規性審核為主,以信息披露為本,並不以替投資者判斷公司的投資價值為審核的重心。

權威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對新股發行的審核重在合規性審查,包括主體資格、運行規範性、是否符合財務與會計標準等方面。

該人士強調,發審是保障符合條件並信息披露充分的企業能夠上市,在這個過程中,監管層從保護弱勢群體和中小投資者的角度出發,依法依規要求企業進行強制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全面地反映發行主體的原貌,供投資者作為投資決策參考。

現場檢查力度加大,多部門監管協作加強。今年3月1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介紹今年上半年IPO現場檢查工作安排時表示,今後證監會將對IPO企業實施常態化的現場檢查,督促發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督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檢查對象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中抽籤抽中的企業;二是在標準不降、條件不減前提下享受即報即審、即審即發優惠政策的貧困地區企業;三是日常審核中認為有必要進行現場檢查的企業。

2016年第四季度,證監會對12家IPO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其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企業4家、日常審核發現重大疑點企業6家、貧困地區企業2家;2017年3月,證監會啟動2017年第一次現場檢查,對34家首發企業進行了現場核查,其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企業14家、日常審核發現重大疑點企業11家、貧困地區企業9家。

現場檢查只是監管工作中的一個方面。據權威人士透露,證監會發行部在檢查中發現的線索,均已向會內有關職能部門移送或通報相關情況。2016年,發行部將4家首發企業的問題線索移交稽查局處理,將4家執業存在問題的保薦機構移送機構部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2017年至今,結合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發行部將2家首發企業的問題線索移交稽查局處理,將8家保薦機構執業情況通報機構部,5家會計事務所執業情況通報會計部,2家律師事務所執業情況通報法律部。」該人士進一步補充道。

哪些問題是發審中的核心問題

具體到審核過程中,哪些是核心問題呢?

據記者了解,首先是企業業績問題。如果企業業績下滑怎麼辦?一是對於受行業周期影響波動業績的,審核中要求發行人充分揭示行業波動和業績下滑風險。若業績下滑和行業波動趨勢吻合,且業績下滑后發行人仍符合財務指標的條件,證監會仍然將核准企業發行上市。比如說,最為典型的,2015年上半年,股市行情較好,證券公司業績也很亮麗。到了2016年證券公司業績普遍下滑一半。前段時間上市的華安證券就是因此業績產生了波動,但只要它符合上市發行條件,就可以核准上市。主要是因為這些就是受行業周期,經濟周期或者季節性波動影響。二是如果業績下滑與行業波動趨勢不相符並且無合理理由的,將視情況將業績下滑情況提醒發審委重點關注。如果發現業績注水、造假的行為將嚴格查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企業合規與否。企業的合規性也即企業的規範性,主要包括:主體資格、獨立性、規範運行、募集資金使用等等。從監管角度來說,主要遵循重要性原則,根據違規行為的情節、性質、社會危害性以及處罰部門意見,依據重要性原則綜合考量作出判斷,而不是簡單的有違規就不給上市。但如果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肯定不能核准上市。

上市后次新股業績下滑怎麼看?近期對次新股業績變化的批評比較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已發布一季報的339家次新上市公司中,總體來看,次新股一季報成績單較為平穩,超過九成次新股盈利報喜,但也有32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為虧損。

某券商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對於次新股的業績變動需要分情況看待,分析業績下滑與行業波動趨勢是否相符有無合理理由。有兩種情況還需要持續觀察:一是,企業本身受經濟周期、行業周期以及季節性波動導致的業績變化。如果同比無明顯變化,則屬於正常波動。二是部分創業板企業由於體量小,根據訂單實施情況確認收入,無明顯季節規律,上市后當期的業績無明顯參考價值。事實上,統計顯示,32家一季報凈利潤虧損的上市公司中,創業板次新股多達16家。

《證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股票依法發行后,發行人經營與收益的變化,由發行人自行負責;由此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因此,投資者需要依據上市公司披露內容,審慎作出投資決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