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幅漫畫,覺得還挺有意思的,在這裡說一下這些流派究竟是什麼吧。
P.S 我發現這天居然是愚人節,這真的和愚人節沒有什麼關係。。。。
1.現實主義 realism
現實主義是一個被廣泛運用的藝術概念,泛指藝術對於自然的忠誠。而在藝術史中,狹義地指一場十九世紀中後期起源於法國的藝術運動,主張以準確觀察為基礎,表現普通民眾以及他們的日常現實生活。正如它的創始人之一,法國畫家庫貝爾所說——「我不會畫天使,因為我從沒有見過他。」
米勒,《拾穗》,1857
2.印象派 impressionism
印象派起源於1860年代的法國,因莫奈的畫作《印象•日出》而得名。它拋棄了古典藝術「繪畫中最重要的就是線條」的告誡,著重於展現光影的改變而否定輪廓。不過,這幅漫畫里的人物的輪廓模糊,色彩由一個個小點組成,更像是修拉創立的點彩畫派(pointillism)。它通常被歸為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或者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在西方藝術語言中,「后」意味著「反」,說修拉是印象派會讓人家不高興的)。這種畫法以光譜中的原色為理論依據,將細小的原色斑點分佈在畫布上,而通過觀察者的眼睛調和色彩,是一種相當Geek的技巧。
修拉,《大碗島星期日的下午》,1886
3.野獸派 fauvism
野獸派是20世紀崛起的畫派,最大的特點就是色彩大膽鮮艷,筆法率直奔放,也難怪藝術評論家把它形容為「野獸」。漫畫中,人物色彩鮮明,連眼球都塗成了紅色,與綠色形成鮮明對比。野獸派的領軍人物是法國畫家馬蒂斯。有人這麼揶揄他這幅《戴帽子的女人》——「一罐顏料摜在公眾的面前」。
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1905
4.新藝術運動 Art Nouveau
新藝術運動是一個在20世紀初盛行的藝術運動,主要體現在建築和室內設計領域。它最重要的風格就是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動的線條,特別是花卉或藤蔓等的曲線。在《漫畫》中,主人公陷入一片「新藝術」的藤蔓中不知所措。代表畫家是捷克畫家阿爾豐斯•慕夏。
慕夏,《四季》,1896
5.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自20世紀初從德國興起,與法國的野獸派幾乎同時出現。在作品中,藝術家著重表達內心的情感,尤其是恐懼,焦慮等負面情感,對現實往往扭曲和抽象化。實話說,沒有辦法概括出表現主義的一些標誌性的繪畫特徵。比如,表現主義既可能像野獸派那樣運用奔放的色彩,也可能在抽象主義的範疇純粹運用色塊與線條。
蒙克,《吶喊》,1893
6.立體派 Cubism
立體派是20世紀初在法國興起的藝術流派,代人物是畢加索和布拉克。正如漫畫中展現的一樣,它的典型特徵就是將事物還原成一個個立方體來表現。
畢加索,《彈曼陀鈴的少女》,1910
7.未來主義 Futurism
發源於義大利的藝術思潮,強調對科技、工業化等元素的表現。在《漫畫》中,蒼蠅拍揮舞時的一系列痕迹都定格在畫作上,體現了未來主義表現運動軌跡的特點。這幅《系著皮帶的狗》是義大利畫家巴拉根據穆布里奇研究運動的多次曝光攝影作品而畫成。畫中的婦女的腳、裙擺、狗、鏈條……這些運動的系列凝固在同一張畫幅中,給人以運動感。
巴拉,《系著皮帶的狗》,1912
8.抽象主義 Abstract art
準確來說,抽象主義只是一種風格樣式,和「具象藝術」相對。它拋棄了對外在物的再現,純粹運用線條,色彩等基本要素。之後提到的至上主義、行動繪畫、極少主義,都帶有鮮明的抽象特點。而如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雖然同樣令人費解,但因為仍然保留了一些可以辨析的形象而不屬於抽象主義。《漫畫》中的風格感覺和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所運用的一些元素類似。但他通常被歸為表現主義畫家。風格派的領袖,荷蘭畫家蒙德里安也是抽象主義風格。
康定斯基,《構成第8號》,1923
蒙德里安,《百老匯爵士樂》,1942-43
9.達達主義 Dadaism
叛逆、虛無、破壞一切……達達主義這個流派就和它的名字(據說是一群人在詞典中隨便翻出來的一個詞)一樣,追求偶然和無意義。在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尚的手裡,把小便器放到展覽館,就是一件雕塑——《泉》;在《蒙娜麗莎的微笑》上添上兩撇鬍子,就又是一幅名作——《L.H.O.O.Q.》。(創作「杜甫很忙」的同學早生一點說不定也能創作一個流派?)《漫畫》是由一張張碎片拼接起來的圖形,這是達達主義傳到德國后發揚的一種名為照片蒙太奇(photomontage)的手法,也就是將從雜誌、報紙等剪下來的圖片和文字,重新拼貼起來。
漢娜•霍克,《用達達餐刀切除德國最後的魏瑪啤酒肚文化紀元》,1919
10.至上主義 Suprematism
至上主義是俄羅斯的一個抽象繪畫流派。想知道它的風格是怎樣的,就來欣賞下他的創始人馬列維奇的一個非常、非常、非常、讓人、覺得、坑爹的作品——《白色底上的黑色方塊》。
馬列維奇,《白底上的黑色方塊》,1913
後來,他又創作了一幅畫,叫做《白色上的白色》。注意一下這個白色方塊是有一定角度傾斜的,是不是感覺繪畫元素豐富了很多呢?
馬列維奇,《白色上的白色》,1918
11.形而上主義 Metaphysics
形而上主義緊隨未來主義,但兩者有著截然不同的藝術主張。當未來主義歌頌機器文明的科技成就,極力否定過去時,形而上派則懷念義大利古典藝術成就,追求繪畫的哲學意味。形而上畫派的作品充滿一種描繪冷漠孤寂的神秘感和夢幻效果,表現出物體超越時空的性質,可以說是超現實主義的先驅。
契里柯,《海克特和安德洛瑪刻》,1917
12.超現實主義 Surrealism
長著蒼蠅翅膀的奶牛,人嫁接到樹榦上,蒼蠅拍伸出一個抽屜——漫畫集成了一系列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超現實」。超現實主義是起源於法國,盛行於1920年代的藝術流派,以潛意識和超越現實的夢幻為創造源泉。
13.行動繪畫 Action painting
這是二十世紀40年代中期出現在紐約的畫派,也稱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強調創作的自發性,隨機和無意識。《漫畫》中只是幾筆潑灑的黑色顏料,彷彿是蒼蠅拍揮舞的痕迹。抽象表現主義的創始人波洛克就是用潑灑,滴濺,甩動等方式作畫,有時也用沙子、鐵釘和碎玻璃等非同尋常的工具摻著顏料在畫布上摩擦,創造出縱橫交錯的抽象圖案。這幅由他創作的《第5號》,可能是歷史上最貴的一幅畫,曾經成交價格1.4億美元。
波洛克,《第5號》,1948
14 波普藝術 Pop art
「波普」即是「流行」(Popular)的縮寫,也是「棒棒糖」(lollypop)的口語詞。1950年代發源在英國,於美國興起的藝術運動。長久以來,包括報紙的插圖、流行音樂、廣告、漫畫、偵探小說,這些能夠以粗淺的形式和惡俗趣味贏得普通人歡心的大眾文化,卻不是社會藝術的主流。波普藝術則試圖擁抱流行和通俗藝術,把它們搬進藝術館中。
理察•漢密爾頓,《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1956
15.極少主義 minimalism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極少主義是一種簡化到極致的抽象藝術流派。它主張只使用極少的色彩和形象,也叫做ABC藝術、直接藝術等。它和其他抽象藝術的區別在於,極少主義的作品不再是情感和思想的載體,它傳達的是純粹的形式,純粹的媒介。所以,即使是同樣一塊顏色方塊,放到至上主義、抽象表現主義和極少主義的藝術家眼中,表達的含義也是不一樣的。
諾蘭德,《橋》,1964
16.最後,我也來創作一個風格的漫畫吧。
嗯,這就是是20世紀60年代後期在美國興起的超級現實主義(Hyperrealism)。。
理查德·埃斯蒂斯,《巴士的倒影》,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