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RegTech將成為金融科技創新的新藍海

基於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新技術和商業模式不斷湧現,當前金融服務事實上已形成了跨行業、跨業態、跨市場的新態勢,逐漸加劇潛在金融風險,監管部門應加快Regtech的研究與運用。

王碩(清華大學互聯網金融方向博士后,金融壹賬通同業高級研究總監,央行觀察專欄作者)

近年來,隨著移動支付、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既帶動了金融服務效率的提升,促進了數字金融普惠,也帶來了如網路欺詐、洗錢等一系列金融安全問題。2017年以來,中央將金融安全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各項監管政策密集出台,「監管合規」已成為眾多金融機構的重要工作目標。金融技術的進步,新商業模式的出現,都需要監管技術和方式與時俱進。近日,央行成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旨在加強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規劃和統籌協調,並首次明確提到強化監管科技(RegTech)應用實踐,國內外金融機構也紛紛加大RegTech的應用探索。根據Federal financial Analystic 預測,全球對監管、合規等的金融科技需求在 2020 年將達到1187億美元,RegTech有望成為金融科技創新的新藍海。

一、 什麼是RegTech?

對於監管科技(RegTech),目前行業內並沒有一個公允的標準定義。根據英國市場行為監管局(FCA)的定義,監管科技是指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來服務於監管和合規,是金融科技中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從國內外的探索實踐看,筆者認為,RegTech可以理解為兩個層面,一是監管機構針對監管對象應用新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行為制定監管標準,規避監管套利,並利用新技術提升監管能力和效率。二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為滿足監管和業務發展要求,利用新技術提升自身合規經營和風險管理的能力。

二、RegTech 快速發展的背景

近年來,金融科技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金融創新,但加速了業務風險外溢,帶來了如數據資源被濫用、侵犯個人隱私,網路安全隱患等問題。如何監管新的金融產品和模式,如何讓金融科技業務和產品合規創新,已成為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和科技金融公司等各方關注的焦點。

(一)RegTech發展是監管機構提升管理能力的需要。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持續應用,各類新產品和模式的不斷湧現,推動金融業務精細化運作,集約化發展,極大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捷性。同時,由於互聯網賬戶虛擬化、交易線上化、資金流轉實時化、客戶識別遠程化等特性,金融科技實質上加速了業務風險外溢。如跨行業、跨市場的跨界金融服務日益豐富,使得不同業務之間相互關聯、滲透,金融風險更加錯綜複雜,傳染性更強。互聯網在提升資金融通效率的同時也打破了風險傳導的時空限制,使得風險傳播的速度更快。部分創新產品過度包裝,其真正風險難以識別和度量。同時,金融詐騙、反洗錢、網路安全事件等問題時有發生,這都對傳統監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適應市場新變化,促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監管部門必須與時俱進,推動新技術在監管領域的應用和創新。

(二)RegTech發展是金融機構滿足監管合規要求的需要。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監管合規已經成為如今金融行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2014年,法國巴黎銀行(BNP)由於反洗錢問題,被美國監管當局罰款89億美元。2017年,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因為合規程序不達標,被英國和美國當局相繼罰款6億2900萬美元。從國際看,巴塞爾協議III(BaselIII)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IFRS9)等法規的到來,客觀要求金融機構採用新技術高效地滿足合規要求,並加速在客戶開立賬戶、金融犯罪、監管報告、風險數據分析和交易監控方面的流程合規。從國內看,對於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2017年是監管合規年,一行三會等相繼出台了多項監管措施,並對金融機構反洗錢、KYC、票據等違規行為予以重點處罰,並對部分合規不達標的機構實行業務限制。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銀行等機構金融必須在信息報送、客戶分析(KYC)、內部風險管理等眾多領域加大RegTech的應用力度,滿足合規需求。

(三)RegTech發展是金融機構順應客戶行為變化,加強風險管理能力的需要。

銀行等是經營風險的機構,而利用Regtech提升新興業務的風險管理能力,是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從信用風險看,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金融交易對手範圍突破了傳統線下業務限制,異地、長尾客戶佔比增加,輕擔保、無抵押傾向明顯,銀行等金融機構僅依靠傳統手段已不能滿足業務管理要求,需要利用科技金融新技術,由傳統倚重財務數據分析向依靠大數據綜合分析違約概率轉變,由事後處置降低違約損失率,向運用大數據進行事前預警監測、事中實時監控轉變。從操作風險看,如不法分子利用木馬病毒、黑客技術等方式竊取客戶資金產生的欺詐風險,計算機系統失靈或系統漏洞導致的交易延遲、服務中斷或賬務差錯的系統風險,金融新產品在設計或業務流程上存在缺陷引起的流程風險,以及由於數據模型設計和變更引發的模型風險等均有所提高,銀行必須關注金融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從流動性風險看,隨著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興起,客戶普遍追求投資高收益和資產高流動性(兩者本身是矛盾的),對金融產品隨時兌付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線上服務渠道的多併發服務特點,也使得對流動性要求較線下業務明顯更高。對於商業銀行,需要利用Regtech技術實時動態調整資產、負債業務結構和期限,防範和化解金融產品的流動性風險。從聲譽風險看,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自媒體的興起等,深刻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模式、渠道、內容,輿論呈現出社會表達多元化、批評監督情緒化、訴求衝突顯性化、媒介事件常態化、輿論引導複雜化等新特點,給商業銀行聲譽風險管理帶來巨大挑戰,都需要利用Regtech技術進行輿情監控。

三、各方Regtech創新的實施路徑選擇

(一)監管部門:應確立Regtech的標準,規範業務發展。

基於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新技術和商業模式不斷湧現,當前金融服務事實上已形成了跨行業、跨業態、跨市場的新態勢,逐漸加劇潛在金融風險,監管部門應加快Regtech的研究與運用。一是要建立契合科技金融監管的合作機制。分而治之、自上而下的傳統監管模式的局限性已經顯現,應規避九龍治水的缺點,加強跨部門協作,建立政府主導的跨行業的數據信息公共基礎設施平台,實行數據信息互通共享。二是要加強監管模式創新,防止監管套利。在結合國情的基礎上,可以借鑒國際同業的做法。如對於新興小範圍科技金融創新,參考新加坡和英國的沙箱監管模式。但一旦業務發展壯大,必須一視同仁,可以借鑒美國重業務實質的功能監管模式,避免監管套利。三是應當主動引導建立包括監管技術在內的科技金融技術和行業標準,既確保擁有創新的土壤,又能保持對潛在風險的控制。同時,要制訂並持續優化科技金融相關風險的識別、評估和計量指引和對應的法律法規,讓監管有章可循,使創新有法可依。四是做好技術研究和應用。如加拿大金融市場管理局(AMF)於4月末宣布成立一個金融科技(Fintech)實驗室,成員由內部監管人員和外部專家組成,旨在探索幫助AMF如何利用Regtech來改善監管業務流程,並對金融公司Fintech創新進行指引。國內監管部門應積極探索Regtech新技術應用,如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多點存儲、不易篡改等特性,構建「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科技金融平台)」的聯盟鏈模式,推動監管數據的實時搜集、分析與監控。

(二)大型金融機構:以」競合模式」推動RegTech的創新應用。

以國有銀行等為代表的大型金融機構,科技人員多、技術實力強,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現代金融科技研發體系。很多核心業務都採用自主創新方式,在市場上起到引領作用。但相比於能夠帶來直接價值的獲客活客、營銷產品、改善體驗、豐富渠道等前台業務,其對於科技金融在內控、反欺詐、反洗錢和風險管理等中後台領域的創新明顯偏弱,而且大型機構往往資金和客戶規模大、業務複雜、產品多樣,更容易出現大型風險事件。在強監管的背景下,大型金融機構更應加大在RegTech的創新力度。一方面,通過自有人才、資金和科技隊伍推動新興科技在監管數據報送、反洗錢、反欺詐、KYC等方面的創新應用,並做好科技金融帶來新風險的識別、評估計量。另一方面,在一些細分領域,應加大與科技金融公司的合作力度,在「競爭合作」中實現共贏。

(三)中小金融機構:加強與科技金融公司的合作創新。

對於以部分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為代表的中小金融機構,由於其資金實力有限、科技和人員實力相對不足,技術儲備、前瞻性創新研究領域缺乏積累,在積極修鍊「內功」的基礎上,應全面加強與科技金融公司在業務創新、監管合規等領域的合作,彌補自身短板,低成本快速滿足監管合規和業務發展需求。比如最近被監管頻繁提及的「KYC」(know your customer)技術,以及在網路支付、融資領域的反欺詐、准入授信模型研發、徵信數據分析等方面,中小銀行自身缺乏相應的技術能力,可以採用第三方科技公司較為成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通過應用Regtech技術提升監管合規水平和自身風險管理能力。

從歷史上看,技術變革、監管套利和市場客戶需求是金融創新的三大源動力。科技的進步帶動了滿足了客戶移動化、便捷化、實時化的金融需求,帶動網路金融新模式、新產品的不斷湧現,但同樣也帶來了新的風險隱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各方應高度關注Regtech技術,以促進科技金融的健康良性規範發展。

央觀薦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