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魯迅支持民國武術全國考試用於實戰

1928年,燕京大學女學生表演刀術對練。

民國時期中央國術館首任館長張之江

武術在民國時期,有一個文化味兒很濃的稱謂「國術」,這幾乎是與當年「國粹」、「國學」相提並論的架勢。「國術」這一概念的出現,可以追溯到90年前。1927年,由當時的國民政法委員張之江發起,蔣介石、馮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眾多軍政要人與社會名流紛起響應,率先在南京創立了國術研究館,對外宣稱「國術館組設,原本救國之熱誠,以期強種強國,而循至於民眾均國術化」。1928年,國術研究館更名為中央國術館。此後,逐漸在國內省市縣三級推行「國術」,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國術館網路。到1930年代,全國大中小國術館林立,私人武館日漸式微,武術的國家網路漸具規模。

武術的國家網路之創立

中央國術館的首任館長張之江(1882-1969),河北省鹽山縣人,本軍人出身,一向崇武尚武。他曾任馮玉祥國民軍旅長和代總司令等職,軍界威望極高。1927年,他脫離軍界,傾力創立國術研究館;次年又建中央國術館,自任館長。他自青年時起即喜愛武術,曾身患重病,因堅持武術鍛煉后恢復健康,因此更加熱愛武術。他任館長期間,國術館里聚集了一批知名拳師,研究整理武術,開展教學輔導工作,對傳統武術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極其積極的作用。1933年,他又創辦了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並任校長。

關於張之江創立中央國術館及省市縣國術館逐漸林立的歷程,因相關史料的缺乏,長期以來語焉不詳,乏人關注。筆者在搜尋相關文獻時,雖所獲不豐,但亦略有可觀處,在此披露一二,希望對於關注武術及其發展歷程的讀者有所助益。

1929年印製的《中央國術館手冊》,可謂「國術」一詞成立之後的最早宣傳品。略一翻檢,即可知當年創立國術館的旨趣、目標及運作流程。開篇「本館緣起」中即提到將武術改稱「國術」的理由,稱「國術名義,包舉拳勇技擊及舊有各種武藝而言。武藝發達本早,代有傳人。近年雖稍稍凌替,偶有能者,其矯捷靈變尤非他邦力士所企及。方法途徑別具神妙,與國學同有優異之點,故正名曰『國術』。發揚光大,自不容緩,吾人慾發起國術館,以應時勢之要求。」

至於為什麼要創立國術館這樣的組織,文中強調有四大理由。首先是為了「重振民氣」,其次,是為了一掃「東亞病夫」之恥,這條理由,說得極其沉痛深刻。文曰:

「歷代帝王,視天下為私有物,防民或有暴動,使日習偷惰,減少其抵抗力。間有一二豪俠,為酷虐無辜,代鳴不平。亦必有百方摧殘,滅絕其類。民氣消磨,日甚一日,而東亞病夫之根,即釀成於此。因循苟安,談虎色變,處此強鄰恫嚇之秋,其將何以圖存,近雖革命軍興,頗洗昔日懦怯舊習,然以吾人體質與他種民族相較,終不免稍有遜色。倘人人研究國術,發憤為雄,雖有健者,寧遑多讓。國術與國家社會之關係,概可想見。」

第三條理由乃是為了「備戰」,時值日寇侵華之勢初顯,抗戰一觸即發之際,這條理由也可謂相當切乎實際。第四條則類似於「學術乃天下之公器」的思想,要將「武術乃天下之公器」的大旗舉出,要將「武學」的門戶偏見打破。文中稱「國術以派別複雜,門戶之見獨深,各懷其寶,各藏其密,不肯公開研究……若不博延通家,集思廣益;用以饋餉國人,共事修習,此道將喪,仰何可惜」。

對於「國術」的提法以及國術館的創立,上述這些基本認識與宗旨,獲得了當時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尤其是贏得了政府高層及各路名流精英的大力支持。這從手冊后附印的發起人名單可見一斑———蔣介石、吳稚暉、孔祥熙、宋子文、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胡漢民、李宗仁、何香凝、宋美齡、于右任、蔡元培等均名列其中,可見當時「國術」的盛況。

在「中央國術館組織大綱」一章中,武術的國家網路之運作流程,也躍然紙上、一目了然。譬如大綱第一條「中央國術館以提倡武術,增進全民健康為宗旨」;又如第二條「為實行前條宗旨起見,本館得延聘國術專家、體育家及其他專門學者辦理左列事項:一、研究武術;二、教授武術;三、編著關於國術及其他武術之圖書;四、管理全國國術事宜」;再如第三條「本館經費由國民政府撥給之,但有臨時用項時得募集捐款」。

武術合乎科學之理由

如果說上述這些手冊內容,似乎都太死板、太正式,那麼,不妨再來翻檢一下1931年由中央國術館初版的《張之江先生國術言論集》。這可是首任館長的所思所論,對後世讀者理解那一段把「武術」叫「國術」的歷史,應當頗具參考價值。

首先,翻開由蔡元培題箋的該書封面,先是孫中山的肖像映入眼帘,隨後即可見張之江的肖像了。緊接著,是一頁張自撰的既類口號又似口訣的標語,文曰:

願我同志,刻苦自勵。煉修並重,保精養氣。至大至剛,經天緯地。

丹田膏腴,贊合化育。中和益善,勞謙終吉。避制攻克,首在節慾。

防微杜漸,朝乾夕惕。敦品篤行,守身如玉。福善禍淫,因果定例。

溯本窮源,基於道義。希聖法天,仁勇且智。愛切望深,曷其有極。

這樣的標語,為「國術」定下了基調,一厚生二重德,絕非好勇鬥狠,仍是延續了傳統武術的「文脈」的。

《中央國術館成立大會宣言》一篇,相當集中地體現了首任館長張之江對武術之認識及其對推行「國術」的基本理念。他以自問自答的方式開始了宣講,開篇即拋出了一個「重大的問題」,稱:「站在這不競爭不能生存的二十世紀舞台上,我們神明華胄,要怎樣才可以避免人的狎侮,引起人的尊視,這是現在所共認為重大的問題。」面對這個「重大的問題」,他的解答是,「原來要生存,就要講求自衛,人人有自衛的精神,有自衛的能力,凡國際上的自由平等,我們一定可以得到,練習國術,便是我們達到講求自衛的一條途徑。」

接下來,張之江強調了武術與現代科學的關係,認為二者並不相悖,而且可以互為參照。他說:「國術是我們固有的技能,是鍛煉體魄的方法。從前習練國術,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自從近數十年來,許多同志,用了科學的方法,來估計我們國術的價值,才曉得我們的國術,不但不是反科學,而且在科學的立場上,還有崇高的位置。」他將國術不是反科學,而是合乎科學的證據,羅列出了五條:

一、國術以手眼身步為鍛煉的本質,乃是四肢百體協同的動作。

二、國術鍛煉的功效,能增長神經與調和血脈,有百利而無一害。

三、國術不受經濟的束縛,有平民化的可能,不分老幼,不拘貧富,不分性別,不拘人數,不拘場合,不拘空間時間,隨時都可練習。

四、國術是體用兼備的,既可以強身強種,同時並能增進單兵格鬥的技術,不論平時戰時,皆可得著國術的功效,使人人皆有自衛衛國的能力。

五、國術是一種優美的鍛煉,稍得門徑,便有可觀,果能得其精神,手眼身步,俱有風虎雲龍的變化,足以增加體育上的興趣和美感。

武術曾有全國考試

上述五條,雖然是在強調國術合乎科學的證據,但這些證據也同時表明,當時國術館在國術普及化的歷程中,對於國民習練國術之目的,最為強調的乃是體格上的「鍛煉」。

當然,大多數國人的國術習練不會向格鬥與實戰轉化,並不意味著中央及地方各級國術館會完全放棄格鬥與實戰科目,會完全轉化為國術普及基地。事實上,國術館在武術用于格斗與實戰方面,也曾有過相當紮實的工作。譬如,曾成立「中央技擊協會」,搜羅武術中最具實戰能力的拳術、角術與散打技法,統一編印教材,安排教學工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國術館曾推行過帶有格鬥與實戰性質的標準化考試,即全國國術考試,又簡稱為「國術國考」或「國考」。就目前已知的文獻史料可知,1928年10月11日至19日,曾舉行第一次全國國術考試。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又曾舉行第二次全國國術考試。考試科目分為:

一,預試:套路演練

二,正試:正試乃為雙人武術對打,不分級別與體重,採取三戰兩勝制。

試科:1.拳腳門2.摔角門3.刀劍門4.棍槍門5.搏擊

三,口試:政治理論

國術國考前三名稱號:1,國士;2,俠士;3,武士。

從科目設置及前三名稱號來看,「國術國考」中仍然有明確的格鬥與實戰內容,且格鬥與實戰的成績,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應試者所獲榮譽級別。不難發現,當年的「國術國考」正試科目,與現代搏擊與格鬥比賽制度有著一定差異,最關鍵的差異乃是「不分級別與體重」。

這一賽制,看似有失「公平」,但對於經常標榜所謂「四兩撥千斤」、「隔山打牛」、「凌波微步」等江湖把戲的武人而言,這條賽制的出現,無疑於祭出了「武林打假」的殺手鐧。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國術國考」正試科目的賽制,在當時的武術界確實有「去偽存真」、「求真務實」的積極作用。這樣的賽制本身,也符合張之江等所倡舉的武術合乎科學而非偽科學的基本認識。

1933年,國術賽制「公平性」得到進一步完善。《最新國術比賽規則》確立選手依照體重分為五級,即重量級、輕重量級、中量級、輕中量級與輕量級。但同時也規定,「凡低量級之選手,自願參加較高之任何一級比賽者聽隨其便」。

然而,舉辦「國術國考」的效果並不理想,前後只舉辦過兩次,便草草收場。因為正試科目出現了流血場面,其賽制被認為不合現代體育精神,一度引發社會各界反對意見與激烈爭論,遂不得不作罷。

魯迅支持武術用於實戰

其實,當年的國術推行,無論是套路表演之「武藝」,還是格鬥與實戰之「對打」,反對者一直大有人在。在舉國上下一片反對聲中,有人向一直反對提倡武術普及的魯迅投去稿件,表達了自以為和魯迅「英雄所見略同」的反對意見。

然而,這一次,魯迅出人意料地表示了明確的贊成與支持。他給來稿寫了按語,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寫道:「在五六年前,我對於人之發『打拳熱』,曾確反對過,那是因為恐伯大家忘卻了槍炮,以為拳腳可以救國,而後來終於吃虧。現在的意見卻有些兩樣了。用拳來打外國人,我想,大家是已經不想的了。所以倒不妨學學。一,因為動手不如開口之險。二,階級戰爭經許多人反對,雖然將不至於實現,但同級戰爭大約還是不免的。即如『文藝的分野』上罷,據我推想,倘使批判、謠傳、中傷都無效,如果你不懂得幾手,則會派人來打你幾拳都說不定的。所以為生存起見,也得會打拳!無論你所做的事是文化還是武化。」(發表於1928年4月30日,《語絲》周刊第四卷第十八期)魯迅明確講,「為生存起見,也得會打拳!無論你所做的事是文化還是武化。」甚至還頗為幽默的提到,文藝界的意見分歧,也可以用「打拳」來解決,類似於個人意見不合就「約架」分個高下。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說法,但由此可知,魯迅對武術用于格斗與實戰並無反感,甚至還頗有讚許之意。而魯迅表達這一意見之時,恰逢中央國術館成立之際;或許,這既是歷史的巧合,又可算是魯迅與張之江等創立、推行國術者在某種程度上的「英雄所見略同」罷。

國術推行20年後,1948年,中央國術館因經費無著、時局動蕩而宣告解散。以鍛煉與表演為主要訴求的國術普及也罷,以格鬥與實戰為國術國考主要科目也罷,都業已成為歷史翻過去的那一頁。武術,依舊在要鍛煉與表演,還是要格鬥與實戰的爭論中,繼續發展與不斷變遷著。至今,民國武術那些事兒,還在繼續上演著各種升級、換代的版本,令國人或喜笑顏開,或哭笑不得。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