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們在為知識付費,還是在交智商稅?

知識付費是去年開始流行起來的詞語,在互聯網經濟和內容創業者的推動下被大眾所認知。

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付費閱讀產品達到井噴狀態。喜馬拉雅、知乎、得到、分答、微博、微信、果殼、36氪、小密圈……一大波平台紛紛加入知識付費的戰場,企圖分一杯羮。到2017年,這股大風依舊沒有停下來……

雖然知識付費是個新詞,但事實上,知識一直都是付費的。報紙、雜誌、書籍、周刊,這些都是需要付費購買的,就連九年義務教育,也是需要付學費跟書雜費的。因此我們討論的「知識付費」,其實更多是指UGC平台上的內容。

目前知識付費主要有兩種收益模式:

第一種,先付費后看答案。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平台採取的模式,比如值乎、分答、豆瓣時間。

第二種,選擇性付費。平台自帶讚賞功能,或者創作者在文章底部貼上自己的支付寶、微信收款二維碼,當讀者閱讀或者收聽完內容后自行決定是否讚賞。這種模式常見於微信公眾號及微博頭條文章。

物以稀為貴,知識付費是在免費內容泛濫下的必然結果。在信息爆炸、物質橫流的時代,快速獲取有價值信息成為了新的痛點。畢竟人人都想成功,人人都不甘平凡,沒有人想一直活在鄰居家孩子的陰影下。

而付點錢就能解決自己的困擾或者解答自己的疑問,同時還能壓縮時間成本,顯然這種模式火起來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是真正的問題在於,知識付費真的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們的需求嗎?還是我們依舊在為自己的智商買單?

1

平台太多,內容雷同(客觀)

人有一個毛病,當某種東西火起來的時候,就會有一大推人猛的全扎進去,比如當初的電商,比如共享腳踏車,還有現在的知識付費。如今提供知識付費的平台非常的多,你可以去知乎付費聽一場講座,在微信上報名英語訓練營課程,或者在分答上提個關於投資的問題。

而付費人群更多偏向於情緒性消費,為了不甘落於他人,在這裡買了講座,那裡買了培訓班,然後還買了課程。比如《文案小白變大神只需4步》、《學會這四招,七天提升寫作能力》等等……

太陽之下,本無新事。等把這些課程通通上完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很多知識都是換湯不換藥,很多研究理論都是早已存在,只是重新包裝之後老酒換新瓶而已。

知識這種對擁有者本身需要一定水平的東西,能擁有的永遠只是少數人。

2

生活並不會因此改變(主觀)

知識付費的內容真的優質嗎?

國民老公王思聰曾經以「網紅,投資人,哲學家」的身份在某知識付費平台上,創造了32個問題賺23.8萬元的記錄。但是讓我們看看他的問題。

可以看到,幾乎都是關於情感八卦的問題。試問這種內容會對我們生活產生本質的影響嗎?不會,它只能滿足人一時的獵奇心。

除了王思聰外,還有章子怡、汪峰等名人明星,但是不外乎的,網友提的問題都是偏向八卦類,這感覺根本就不是分享知識,更像是對明星生活的偷窺。

當然,也不能否定知識付費,上面也有許多關於投資、職場、培訓類的內容。但是一個60秒的語音或者一篇文章貌似根本不足以改變你的生活。你不可能一周內就學會高深的文案技巧,也不會30天內成長為PS大神,更不可能半年掌握一門外語。

總結

知識付費並不是一件壞事。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大量的內容產出,得益移動互聯網的便利,人們可以接觸大量的信息,而知識付費顯然是對於原創者的一種保護。

但是對於付費者而言,知識付費並不能快速改變你的生活。所謂的「三分鐘學會」、「一周建立」、「快速養成」、「改變命運」等字眼不是乾貨而是營銷。知識付費的產品賣的不是知識,賣的是讓買家覺得自己在學習的體驗。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是沒有捷徑可言的,如果說有捷徑,那也就是勤奮。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