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說《資治通鑒》是帝王之書?

這個說法是哪裡來的,很多人都推崇《資治通鑒》。

1

《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約300多萬字,是「正史」的代表作,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的史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橫跨16個朝代,前後共1362年。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資治通鑒》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註《資治通鑒》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不勝枚舉、數不勝數。作為歷代君王的教科書,對《資治通鑒》的稱譽,除《史記》之外,幾乎都不可以和《資治通鑒》媲美。後世的評論:

南宋史學家王應麟評價說:「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鑒》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評價此書:「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鑒》,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鑒〉,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通鑒》不特記治亂之跡而已,至於禮樂、曆數、天文、地理、尤致其詳。讀者如飲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著書之難》中高度評價《資治通鑒》和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稱讚這兩部著作「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

王鳴盛認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曾國藩評價此書說「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鑒》,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評價《通鑒》時說:「司馬溫公《通鑒》,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毛澤東曾十七次批註過《資治通鑒》,並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恐怕現在是最後一遍了,不是不想讀而是沒那個時間啰……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通鑒》里寫戰爭,真是寫得神采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

二、我眼中的《資治通鑒》首先是一部史書,它記述的核心是圍繞權力中心所發生的歷史事件,我覺得權力中心是社會沉浮的火車頭,推動歷史的主導力量,縱觀歷史,在絕大多數時間裡,權力中心在各朝統治者的廟堂當中---皇帝和大臣手裡,在少數時候,則會發生權力中心的傾側轉移,最終依舊入於廟堂。由於人性的弱點:慾望的自私自利性---導致腐敗不公、損人利己;無窮性---導致貪;重力性---導致惰,在極權專制的制度里,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必然在大多數時間裡,社會處於腐敗不堪乃至暗無天日的生態當中,所以,數千年的古代史,總體上是黑暗史。所以,可以這麼說,《資治通鑒》主要是一部記述人類黑暗的歷史。社會的黑暗基本上得到充分的記載。其次,是一部解開社會和人性規律的密碼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歷史是人類活動的結果,歷史重複上演的過程中,背後的根源就慢慢露出來了,那就是人性的慾望和由慾望引起的權力制度。第三,是一部管理學和探討人生成敗的教科書。由於它記載的是人類的行為,而管理學,追求的是如何引導控制人的行為的。第四,是一部軍事教科書。戰爭成敗的規律在無數次的戰爭記述中顯露了出來。。。。。。。

其他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了。最後,就是我的評介,也就是「序言一:管理天下的聖經 指導人生的天書」:---《資治通鑒》書歷代興衰之道,尋個人得失之源,現事件之磅礴,窮人性之至理,千古文章,萬般風采,絲毫不曾過譽!讀之得一結論曰:一部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慾望的實現史,若能蹈人性之幽徑,則無往而不勝。絕品好書,珍之惜之,一讀二讀...再讀之。即使於現今社會,仍是最偉大的人生教科書,蓋人性不變使然。清朝學者王鳴盛認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誠哉斯言,深得我心,吾曰:「人生讀一通鑒足矣」。非此語,不足以表達《通鑒》在我心中的地位。人生讀一《通鑒》足矣!其如巍巍崑崙,捨我其誰。

《資治通鑒》,鑒者,鏡子也。通鑒,就是共同的鏡子。也就是說,這本書是寫給帝王看的,是別朝穩固統治的經驗教訓。這樣的書,與進步無關,書里的世界,是一片蠻荒的叢林,人與人互相殘殺,互相算計。柏楊說,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大醬缸,而司馬光先生,就是其中一條巨大的醬缸蛆。他教會了帝王如何不尊重生命,如何把人變成螻蟻。據說,這本書是毛X東生前讀過次數最多的書,看來,司馬光死了歲有千年,但是其對中華民族的毒害,遠未消除,並且,竟然仍在繼續。2011年4月,走在鄭州街頭,看到書攤上有一本《資治通鑒》青少年版,很疑惑:這種恐怖主義的書刊,竟然可以有青少年版?如果要和諧的話,那豈不整本書都全被刪了?然而打開一開,這歷史有明確的年代,也沒有寫滿仁義道德,而是直接把吃人二字大寫在了每一頁。我隨便翻了一頁,其中講的是某人登上皇位后,原先退位的皇帝,和當年的李煜一樣,被封了個虛名,軟禁起來。但是我們英明神武的天子,信任皇帝,仍舊是不放心,於是派人送去毒酒,要殺了這先帝,以絕後患。

第一個被派去的人,覺得這個任務太操蛋,太不仁不義了,於是在路上自己喝下毒酒,死了。第二個被派去的人,圓滿完成了任務。這個「青少年版」的故事講完之後,原書里還有評論,稱讚這位新皇帝做的對:斬草要除根,這樣才穩妥嘛。原來的皇帝雖然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威脅,但是此人的存在本身,就彷彿在21世紀的澡堂里公然彎腰撿肥皂那樣令人髮指——是你自己站的位置太撩人太銷魂,不幹死你,對不起祖國人民。出於為國為民的考慮,我們偉大聖明的新皇帝,含淚忍痛,殺了退位那人。他一人死,可以保天下太平,他也算為國家盡了最後一份力,一定要厚葬。如果我講這個故事,我會提出如下幾個無節操的問題:首先從小事開始。你看看那第一個被派去的人,他居然寧可自殺也不去承擔這個任務,但是要知道,你不去做,也總有人去做的嘛,你死了,也救不了先皇,所以各位童鞋,你覺得他死的值得不?不管童鞋們怎麼說。

我最後得亮出自己的觀點: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我認為這個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其人格是很可敬的。他沒有殺害先皇的惡意,僅僅是執行命令而已。但是,這位仁兄很有膽識,很有責任意識,他心裡大約是這麼想滴:沒有任何借口,不管是什麼原因,毒酒在我手裡,然後我送過去,給先皇喝了,這事就是我做的;現在毒酒在手,先皇還活著,我就還有選擇,選擇送過去,那麼我就有責任,因為這個事情本身是壞事,執行者和決策者都有重要責任。這和我以前提起的,醫生和護士把醫院裡的罪行分解是一個道理,通過分解,罪行被巧妙地掩蓋了:您不喝毒酒,我就會被新皇帝殺死,所以,您別怪我,要怪就怪那個狗日的新皇帝吧。此庸夫之猥瑣也,非士之氣節也。你身處低位,面對非正義的命令,你永遠有「把槍口抬高一厘米」的權利。在送毒酒這個活動中,抬高槍口已經不可能,那麼,你始終還有捨生取義的權利。你成為邪惡的幫凶,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你貪生怕死。雖然人人生而有貪生怕死的權利,但是這基本權利,是無數不怕死的仁人志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小朋友們,正如大家從小就知道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得來的成果。

所以,我們應當捍衛這一成果,捍衛基本的人權,即使破壞這成果的,是革命先烈的子女們,我們也不應姑息,對吧?這個觀點,和官方觀點的不同在於,官方說幸福來之不易,是為了讓孩子們感恩烈士的子女。我卻揭露出這醜惡的真相:幸福的根基,在於文明,在於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自由民主法治,而不是烈士的鮮血本身,更不是烈士子女的英明。用一句噁心人的話說:他們已經背叛了人民,所以,真正的愛國,應該是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爭你自己的自由,就是爭國家的自由,國家不是靠一群奴才建立起來的!總覺得忘了些什麼,關於剛才那個喝毒酒的自殺者,還有話說。在以律治國的恐怖主義流氓政權統治下,連坐是很常見的,你自己倒可以捨生取義,但是如果因此連累了家人,你豈不也難逃罪責?比如明朝的方孝孺,不願效忠篡位的朱棣,即使這位新皇帝以滅九族相威脅,方老也面不改色:縱夷十族又何妨?然後,他就真的被滅了十族,他的學生被作為「第十族」,慘遭殺頭。並且據百度說,每抓到一個,都帶到方孝孺的面前,讓他看看,再行千刀萬剮,一共殺了七天,八百七十三人。許多人可能會說,方孝孺此人不負責任,怎麼可以為了區區這點「氣節」,就連累那麼多無辜生靈呢?這個就又不對了,是童鞋你糊塗了。你不行不義,不當螺絲釘和幫凶,選擇捨生取義,這樣的人生,已經很了不起了。我根據拉康的哲學理論,推導出這樣一個準則:每個人能夠有權利支配的,只有自己的生命。你已經為你認為比生命更重要的準則付出了生命,那麼, 你已經不再是禽獸,而是一個合格的人了。對於俗人的指責,有部英國迷你劇《黑鏡》,展現的很好。犯罪分子綁架了公主,然後提出條件:讓英國首相和豬性交,全方位多角度電視直播,這樣就放人,否則就撕票。這是一個極其瘋狂的犯罪分子,他不要贖金,所以整個過程他根本不需要出面。

一開始,大眾強烈譴責犯罪分子喪心病狂,但是,當時限臨近,警方抓不到他的時候,大眾開始譴責首相:綁匪的要求,對您雖說是屈辱,但是能救人哪,這畢竟是唯一的辦法呀。於是首相明明一直在儘力抓捕罪犯,可是,竟無端成了被指責的對象,彷彿是他見死不救似的。這就涉及到我提出的「尋找責任源」的觀點。指責方孝孺和英國首相的大眾都忘了,這兩位不做「舉手之勞」,並不是死要面子,死板地固守「氣節」,他們堅守的是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價值觀:正義。方孝孺不臣服於非法之君,英國首相不能順應犯罪分子的無禮要求,這原本是最基礎的正義。可是,當邪惡的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大眾心中的「正義」標準,居然那麼輕易地就傾斜了,大眾成了惡勢力強有力的幫凶。

舊史學的服務對象只限於封建帝王官僚和知識分子,只寫封建帝王一家一姓之興旺聖衰,只寫帝王將相個人的生平傳記。 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鑒》的念頭起於做宋英宗侍臣之時。他說:「光承乏侍臣,嘗從容奏舊史文繁,自布衣之士鮮能該通,況天子一日萬機,誠無暇周覽,乞自戰國以還訖於顯德,凡關國家之興衰,系眾庶之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詮次為編年一書。」 英宗看完初稿后,認為很好,鼓勵司馬光繼續編撰。於是司馬光選拔助手繼續編寫,書名暫定為《論次歷代君臣事迹》,這已經有點兒帝王教科書的味道了。英宗死,神宗立,神宗一眼看出此書有「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作用,可讓君王從中借鑒經驗教訓,於是賜書名《資治通鑒》,並親自動筆寫了一篇序言。 很明顯,司馬光寫的《資治通鑒》,是專一給宋代帝王們編的一部提供治亂興衰經驗而又簡明扼要的歷史教科書。 這就決定了此書的內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歷史上的君主分為創業、守成、陵夷、中興、亂亡五類。創業之君,如漢高祖、漢光武、隋文帝、唐太宗等;守成之君,如漢文帝和漢景帝等;中興之君,如漢宣帝等;陵夷之君是指那些「習於宴安,樂於怠惰,人之忠邪,混而不分,事之得失,置而不察,苟取目前之佚,不思永遠之患」,使「祖考之業」日趨頹下的君主,像西漢的元帝、成帝,東漢的桓帝、靈帝,都屬於這一類。在司馬光看來,這類君主還不是最壞的,最壞的是那些亂亡之君,他們「心不入德義,性不受法則,舍道以趨惡,棄禮以縱慾,讒諂者用,正直者誅,荒淫無厭,刑殺無度,神怒不顧,民怨不知」,像陳後主、隋煬帝等就是最典型的例證。

對於亂亡之君,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譴責,以為後世君主的鑒戒。 《通鑒》全書貫穿著封建的歷史觀,強調維護綱紀名分,主張維持現狀,反對任何改革措施,認為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規勸帝王只可任用有德之人等等。 為什麼要編這樣的書呢?道理其實很簡單——給統治者(及其輔助統治的知識分子)準備的用於吸取歷史上經驗教訓、以便有效進行統治工作的一部教科書。現在人不是喜歡編《什麼什麼實戰案例》的書嗎?這些書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帝王統治天下實戰案例叢書」,也就是歷史上神秘莫測的所謂「帝王術」叢書。 的聖賢從來都不太喜歡自然科學的歷史,而把政治(統治)歷史看成天下唯一的科學,因為它對於現實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能夠幫助帝王在政治舞台上立於不敗之地。這樣的認識從周代就開始了,統治者有他們這方面的精神財富——就是《尚書》,《資治通鑒》。

後來,形成一個傳統——頗具特色的傳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的統治者,無論是封建的(皇帝們)還是半封建的(蔣介石)還是半無產的(洪秀全等)、或者是純粹的農民(朱元璋等),都將這樣類型的書,作為自己統治天下的秘方。這樣的歷史書也曾經承擔著包治天下的政治類「本草綱目」。 當然,它對於歷朝歷代統治者的文化心理和人格構成起到了非常巨大的影響作用;這種作用在的政治舞台上日積月累,經年經甲子,如千年發酵的老酒,喝在統治者的肚裡,擴散到他們的血液中,種植為一種本土統治特質。

2

讀完《通鑒》已經過去十二年了,到今天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通宵達旦閱讀的情景,一度廢寢忘食,直到眼睛都幾乎不能睜開,以為自己要失明了,可依然不能放下。十多年來,又不斷在我心中蒸騰發酵,不斷驅使我把心得寫出來,在寫的過程當中又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理論感悟出來,並證明於實踐,使自己欣喜莫名。 《

資治通鑒》是一部非同尋常的書,就這部書帶給我的無與倫比的影響而言,使我一直以為我不會再讀到更好的書了。這是一部魅力無窮的書。冷夏版《金庸傳--文壇俠聖》中,金庸提到對他一輩子最具影響的書就是《資治通鑒》,這也是驅使我看此書的主因。

我相信沒有《資治通鑒》,就不會有今日的金庸。撇開此書對他武俠小說人物性格命運創作的滲透,來看看對他社評的影響,是極其明顯甚至更為顯著。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金庸社評的水平,他的社評的水準其實絲毫不亞於他的武俠,料巨變於未然,影響力直達英美國家的首腦。然而,你讀過了《通鑒》,你很可能會找到金庸的密碼。另外,我也相信這部書對毛爺爺的影響,可能也是毛爺爺的密碼書,從國家興亡到用兵成敗的規律,其實都在裡面了,就軍事方面,我覺得《資治通鑒》同時又是一部比《孫子兵法》更出色全面的軍事教科書,看完這部書再去看《毛選》、《老子》以及如《徐向前回憶錄》等,可以更加徹底地明白其中的規律了,特別對看現在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理論,有莫大透徹的領會,所謂的先進,原則上不過是更加客觀地承認人性的規律,符合人性的慾望罷了。所以對於現在社會的理解,一樣是幫助巨大,蓋人性不變使然。

《資治通鑒》述歷代興衰之道,尋個人得失之源,所展事件之磅礴,窮人性之至理,可謂千古文章,萬般風采,絲毫不曾過譽!讀之得一結論曰:一部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慾望的實現史,若能蹈人性之幽徑,則無往而不勝。絕品好書,珍之惜之,一讀二讀...再讀之。即使於現今社會,仍是最偉大的人生教科書,蓋人性不變使然。清朝大臣王鳴盛認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此話深得我心,然我以更極端的話來說就是:人生讀一通鑒足矣。非此語,不足以表達《通鑒》在我心中的地位。人生讀一《通鑒》足矣!其如巍巍崑崙,捨我其誰。

3

因為他的名字叫《資治通鑒

這名兒是宋神宗起的,原話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意思就是「可以借鑒往事,以資參考治理天下「。

司馬光編寫這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從龐雜廣袤的歷史里,挑揀出對皇帝治理國家有參考意義的一些案例、事件,從而讓當今皇帝看了學習,參考。 為天子師,是舊時文人最高的理想。就跟現在一些知識分子念念不忘指點江山一樣~

資治通鑒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很多人知道,但是卻忽略了它的意義。編年體並不僅僅意味著一種寫作體裁,史書結構。在,編年體蘊含著更深層的含義。

人不像外國,崇拜神靈是民族精神內核。人的精神內核,是祖先崇拜。也正因為如此,人比任何人都更重視歷史。只有歷史,能記錄我們的言行,把我們的祖先傳承給我們,也把我們自己傳承給後代。這是人特有的終極關懷方式。

而史記的紀傳體,就是這種祖先歷史的典型表現方式。通過為帝王將相,忠臣孝子列紀傳,從而記載歷史。這像不像是家譜?某某輩你家出了個叫某某的很牛的人,幹了什麼牛X的事兒。 史記就是的家譜。記錄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

所以紀傳體的目的,是記錄。

而編年體不一樣。 編年體,不以人為主要坐標, 而是以時間為坐標。人和人做的事,都沿著時間的線索展開,他不像紀傳體,人是絕對的主角時間只是註解,紀傳體里是有一個「上帝視角」的,宛如天神俯視,沿著時間長河的發展,看濤生濤滅,人來人往。

兩相對比,紀傳體讓我們能更好的了解一個人,了解那個古時候的人們是什麼樣子的,他做了什麼事,達成了什麼功業。 但是編年體,能讓我們更好的看清一件事,這件事何時開始,何時結束,有什麼人參與,最後結果如何。

這麼一來就豁然開朗了。如果你要了解歷史的目的是仰慕先賢,那看紀傳體就行了。但是如果你要從歷史中學習經驗,學習古人做事的方法技巧。那無疑編年體更加適合。

在資治通鑒之前,只有一部編年體史書,名字叫《春秋》。

修改,此處有誤。先秦很多編年體史書,左傳什麼的。資治通鑒是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請忽略這一句吧~

儒家以春秋治天下,從漢到宋,將近千年。

司馬光野心勃勃,想要達成同樣的功業,於是他去編資治通鑒,也用編年體。 他的目的就不是記錄歷史,而是通過要透過歷史,看清事物的規律,做事的法則,成功的經驗,以及慘痛的教訓。

所以這本書從動機到最後誕生,都是為了它「參考指南」這一目的服務的,而它參考指南的目標群體,只有一個——皇帝。

如果你寫個《鉗工業務指南》,那可稱之為 鉗工之書。 寫個《約炮指南》,自然叫做炮友之書。

那司馬光這部,自然就是帝王之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