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媒體環境 記者報道路徑如何突圍創新》南京大學交流稿

(這是南瓜博士一年前在南京大學的交流實錄,一年了,看哪些成了箴言,哪些成了骨灰呢?)

《新媒體環境下,記者報道路徑如何突圍創新?》

時間:2015年12月11日18:30——20:30

地點;南京大學鼓樓校區費彝民A座新聞傳播學院418室

主講人:劉楠(搜狐新聞視頻部高級主編,曾任央視新聞評論部《社會記錄》記者、《新聞調查》客串出鏡記者、《新聞1+1》編委、調查採訪主編。出版《新聞撞武俠——央視評論部新聞創作秘笈》、《有一種基因叫理想——央視評論部那人那事》)

主持人:王辰瑤(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大家好,很高興來到這裡。前一段,曹林寫了一篇文章《雪夜妄評各大新聞系畢業生的氣質》,在網上很熱鬧。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其中提到,南大新聞跟復旦比較像,有想法有情懷。我畢業的傳媒大學被評價道:浮躁、功利、不讀書。

所以今天,我這傳媒大學畢業的來和南京大學有想法有情懷的同學交流,我的確心裡壓力很大,班門弄斧了。

在我眼中,南大是一塊聖地,這裡名師薈萃,別的不說,在北大時就因年輕有為在業界被傳頌的王辰瑤老師、還有央視評論部我很尊敬的前輩庄永志,他說來這裡是「陪伴同學磨練用來承載理想的手藝」。他們都願意來這裡,可見這裡的魅力。還有這裡畢業的校友有我非常欣賞的柴靜的搭檔范銘,靈氣逼人。

前兩天剛到畢節回訪4兄妹服毒現場回京,今天又請假趕來,因為我很珍惜這個交流機會,對我自己這也是一個職業反思和心靈整理的機會。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主題《新媒體環境下,記者報道路徑如何突圍創新?》,突圍兩個字,我想先從畢節的採訪說起。很多時候記者發愁的是沒有爆炸性題材。怎麼把豆腐做出肉味?但是你仔細觀察,很多爆炸性新聞的報道反而是被遺棄了。畢節4個留守兄妹服毒,13歲的哥哥留下遺書,這可能是2015年最揪心的新聞現場。但是你仔細搜搜,文字報道不少,視頻報道大多是外圍的敘事,除了當時室內的幾張照片,視頻採訪幾乎是零。

那好了,為什麼重大新聞卻沒有視頻採訪,看看我的遭遇你也許就知道了。我這次去畢節採訪前,之前去的文字記者就告訴我,小心被盯梢。我趕到村子1個小時,果真警察和鄉政府一行十幾個人就開著警車等3輛車來了。聲勢很大。他們說這裡是敏感地區,村民不願被打擾,不允許採訪,先到區宣傳部報道。我說我是來調研留守兒童的,你們沒有權利趕我走。他們怎麼辦,一群人跟著,我採訪任何人,村幹部就上前對村民說不許亂說。

第一天來的人比較文氣,我就曉之以理,說這麼貧窮的地方外界關注也許可以吸引一些扶持,到下午四五點他們累了走了,我趕緊採訪。第二天一早我先包車到村裡,直接找到關鍵人物家採訪。採訪完到村裡被發現了,警察和政府的人又來了,來的人比較堅硬,人高馬大。我就採取疲勞戰術。我打聽到去世孩子的姥爺家就山的另一面,雖然也算一個村。過去要1個小時,這個人物是獨家,之前沒有記者採訪過他。那好吧,爬山吧,3個政府的人跟著。最後他們疲憊了,我也找到老人了。他們累的來不及去阻撓,我就採訪了孩子的姥爺。

原來我們知道柴靜范銘做過《雙城的創傷》,也是尋訪自殺幼童的原因。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孩子來抵達孩子內心。畢節自殺的13歲小剛,你問所有認識他的大人都說他封閉內向。但是我找到了他的一個好朋友。他眼中的小剛很健談。他倆一塊還會去買《三國演義》看。所以採訪中,盲人摸象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你對素材掌握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你觀察的結論。記者看似是個沒有門檻的職業,但是又是最難精準化和容易變形的工種。

崔永元曾經說柴靜:「你看她做的選題,很複選題是塵埃落定的,都不興趣了,她去重新調查。然後非常理智地告訴你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讓你把這個事件看得更全面,或者聽到另一種聲音。」所以很複選題,我們還有再挖掘的空間,催化出新的化學反應。

言歸正傳,今天交流的內容叫做《新媒體環境下,記者報道路徑如何突圍創新?》,其實這個名字,可以換個名字,我為什麼離開央視?》。

我是2015年10月26日前一天提出辭職的,在央視整十一年。2004年10月26日,陳虻把我領到南院實習。陳虻,如果喜歡白岩松和柴靜的同學可能知道,根據他的語錄撰寫的《不要因為走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也廣為流傳,當時我給他的自薦信寫的是,11年前,1993年《東方時空》開播,我的熱情怎樣被點燃。

我用了11年追到央視,又用了11年離開,為什麼?無論是張泉靈的魚缸理論,還是白岩松說的太笨太傻太貴,都是別人的答案。對我而言,眾聲喧嘩的眾媒時代,媒體邊界消失。最後讓心中駱駝最後壓倒的那根草,撬動我內心的,是一種記者功能實現新的可能性。新媒體手段給記者報道的一些新路徑,拓寬了職業視野,我有點動心了。

原來留戀央視,最在意這裡的記者平台,你去採訪各地政府會非常配合。但是,你的節目形態審核機制,決定播出的是一個被打磨的合規矩的報道。原來去每個高校交流,我都會引用王開嶺老師說的一句話,做新聞,就是和這個社會的疾病打交道。我們採訪,多數情況下,並非一個健康人對患者的考察,很大程度上即病友之間的探訪。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都是病菌攜帶者,只不過發作與否、病情的進程和嚴重度不同。在央視很多的採訪報道,很多時間都為把節目安全的播出不被斃掉而努力。但是,最近一年,讓我有點新發現的是,探訪病灶可以有一些新型診療措施。比如,新媒體時代可以有一些討巧的傳播手段,比如天津大爆炸《北京日報》記者和冠欣,他在《北京日報》的報道我們沒有注意,但是他採訪花絮匯總的微信公號報道《走多遠作多久》意外被手機刷爆。再比如我的一個自媒體小節目《記者撞電影》,第一期是探訪被拐女成為山村教師的郜艷敏所在村莊,以電影的名義,採訪被拐女,和村民和村幹部探討拐賣風氣的內在形成觀念,從而抵達新聞採訪行為本身。這個題可能在央播不出去,可是作為自媒體節目,文稿第二天竟然被各大網站新華網人民網四大門戶等轉載。

這也是我下面要說的第一部分內容。媒體平台外的個人突破。

第一部分:媒體平台外的個人突破

很喜歡吳飛教授提出的一種理念,新聞學面對的是人類是世界的感知,其核心命題是人類社會的民主智力如何更有效;傳播學則試圖解釋生命世界的合作溝通機制,回答社會是如何運行的問題。

生命世界的合作溝通,怎樣實現,天津大爆炸一篇《走多遠作多久》的記者手記體圖文報道在微信的火爆,說明,生命間的叩訪是可以把形形色色的人心凝在一起的。

路徑一:生命世界的合作溝通——《走多遠作多久》《東方之殤》

我們的南大校友,剛得了第三屆范敬宜新聞學子獎的錢一鳴。最早抵達「東方之星」事故現場報道的高校學子。他的圖片報道《東方之殤》開闢了高校學子深度參與熱點新聞報道的新路徑。

再說說《走多遠作多久》。天津大爆炸,這次媒體的報道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比如王和岩在記者發布會的提問,《新京報》系列報道,圍繞一個損失慘重的消防隊做充分。還是最出人意料出彩的是一個記者以日記體絮叨的一篇微信文章《走多遠?作多久》》,這是一篇有小情調的圖文記錄。當時我的微信好友很多在轉,我一開始還有點困惑,這些一篇情緒主觀外露的文章,一開始會覺得有點「作」,但是仔細看,其中對細節的極致記錄,個人情緒的飽滿流露,滿足了人們在規整的媒體信息之外的深層信息需求。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京日報》攝影記者和冠欣,後來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花絮:9月份的時候,在北京日報社長傅華等報社領導的見證下,人民大學新聞系78級同學自發眾籌10萬元獎金和榮譽證書,獎勵給這個記者。

關於這篇記者手記,我覺得這篇文章,是在新媒體傳播微信鏈條上很好的實現了傳播功能,他的圖文報道像是一種粘合劑,促成不同人們生命世界的合作溝通機制。

同時,這也是一個傳統媒體的記者延伸了生命的觸角,利用新媒體傳播平台達成一種情緒的體諒。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個人真實暢懷:動機純粹的記者

*已經遲了,猶豫要不要去。突發報道本報本來就少,而且出事地點不是北京。

*然而,這麼近,不去?會後悔。跟部門領導請纓,允。出發。」

*我的網名是「小心和小欣」,很多人以為是兩個人的名字,其實我只是在說「小心這個叫和小欣的人」。而今天,有太多人跟「和小欣」說:小心!!!

*我承認,作,我是有一點。但我現在想的是,在看到和聽到越來越多今天這樣的事之後——我,還能走多遠?作多久?

2 體驗式觀察:細節的極致力量

*地上躺著一隻玩具熊布偶,不知道是從哪裡的房間震出來的。

*他們在試著滅火。但泡沫噴過去,很快廢墟里就傳來爆炸聲。只得又停止。過金屬的輪胎懸挂已經燒成粉末。

*錢,遍地的錢。我們不能撿。

3口語化比擬:陌生中的熟悉

*在我喜歡的電影《康斯坦丁》里,基努里維斯進入地獄,烈火炙烤一切,跟這裡的情形如此相似。這些燒成框架的車身里,像是要時刻爬出地獄的厲鬼來。

附近的居民也像是在看電影。。。

*燒化的金屬在地上淌成各種液態的形狀,很多,很多。讓我想起終結者里的液態機器人。

4閑來之筆:更廣闊的人性視野

*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時,一個記者忽然說:朝格圖自殺了。朝格圖,原新京報深度報道部記者,現在深度報道部已經沒了。

*一個與我有著奇妙的聯繫的人,我早就聽說過並且心有敬意的人,與同一隻貓睡過同一張床,卻沒有一面之緣的人,去了。我的感受是奇怪的。覺得,世間的事情,也不過如此罷。

5、媒體生態:刀尖上的舞蹈

*警察竟然沒有表現出一眼識破謊言,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相信了我們,但他們最終也沒有戳破我們,沒有要看我們記者證,反而口氣舒緩下來,說搜查我們是為了居民財產的安全,為市民負責,也為我們自己負責。

*在搜查結束后,出來之前,一個警察還大聲呵斥我:「脫掉鞋子!」他懷疑我在鞋裡藏了東西,真是too young,too simple,還讓我掀開鞋墊看。當然他一無所獲。

這篇報道的成功之處,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就是順勢而為。利用感性到場,達到人們的理性到場。

路徑2:自媒體節目《記者撞電影》——熱點新聞的第二落點

新媒體視頻做新聞是一件很挑戰的事情,主流的網站視頻節目對新聞採訪時有禁忌的,但是其中會有很多縫隙,比如原來傳媒大學的學生做非典後遺症的調研,你說本質上這不是新聞,後來白岩松因為在傳媒大學有新聞私塾,注意到這個調研,《新聞1+1》就在此基礎上做了非典後遺症的節目。那你說,學生調研本身不是一種新聞的發現和呈現嗎?

《記者撞電影》是我自己業餘時間做的一個視頻小節目,沒什麼野心,一開始就是喜歡電影。電影特別多,就想有效地和自己的職業聯繫在一起,就特別主要到根據真實新聞改編的電影。這些一定是觸及時代痛處,才會被導演捕捉到。這類電影的歷史梳理,其實也是對社會史的一種新視角梳理。

「記者撞電影」簡介是這樣的:世界這麼大,我們只關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重回歷史現場,注目電影的新聞落點。電影不退場,記者再出發。

一開始,視頻節目做什麼,有點選擇障礙,常規想做成電影版的《檔案》,但是這不是我的優勢,我還是想發揮記者功能。所以我第一期的選題關注郜艷敏事件。這是一部老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被拐女成為山村教師,被當作感動引發新聞事件,電影在這個事件中起到,新聞事件本身又有很多,而這個選題偏偏又很少有電視節目。

在那個四面是山的小山村,我採訪了村民、村幹部。給他們看《嫁給大山的女人》這部根據他們村莊故事改編的電影,他們很積極的參與。特別是節目中那個從廣西被拐來的大姐,她是村裡最富有的女人,做幾個小生意,每天樂呵呵。她說的很多話很透徹。視頻里,大家也看了,比如她諷刺這部電影,說「電影不是寫作文,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有一個業務小插曲特別想和大家分享。

當時我總覺得要採訪到郜老師,事實上她是一個很倔強堅守自己原則的人,她雖然請我進了屋,但不願面對鏡頭。他的愛人在外界看來是「罪犯」反而很坦誠實在,竟然接受了採訪。他還很沒戒備,說了不和郜老師住一起等等很有噱頭的料。我還拍到了當年花2700元買郜老師的公公婆婆,在網友看來,他們也是萬惡不赦的。

這些拍到的能不能用到節目中,我有點擔心,就請教李倫老師。

給大家讀讀他給我的簡訊:「我建議把片子的基調定位於一次被拒絕的採訪,不要用以前的採訪,去掉郜的畫面,只保留她鎖門走遠的鏡頭。這樣即尊重她,也尊重事實,其實拒絕本身就是她最明確的一種態度,丈夫、家長的採訪也可以刪掉,畢竟當事人的生活不應該被反覆打擾。——記者的能力在這個片子里不是突破力,而是理解力,當然理解的既出是了解。所以還可以加強對這個個案成因的深入呈現和對鄉村環境的分析。結尾我想應該是一個擺在我們大家面前的問題,不要試圖解決方案。」

所以後來,你看到的版本,是刪去了很多噱頭,但是讓人心安的節目。

其實我自己比較滿意是節目結尾,結尾是她的親戚在她從小住了十幾年的屋子前回憶她的片段,她童年的閨蜜回憶郜艷敏在被拐前的那個春節,用毛線廠打工的錢前她一件青蘋果呢子大衣。認識一個人要把她送回生活遠點,為了這個結尾,我十一趕到她河南的老家,但是我感覺很值,能夠更深切的感受這個命運詭譎轉換的生命軌跡。

節目文稿第二天本各大網站都轉載了,網易的評論近9萬,可惜文稿來源都打成了央視,後來托朋友才改了過來。但是這也意味著,這期節目以文字新聞的形式傳播了出去,你的探訪會觸發很多人的思考。

第二部分:媒體平台內的模式突破

路徑1:特稿《大興安嶺殺人事件》——常規選題的戲劇張力。

都說傳統媒體沒落,但是也有異軍突起也很多,我最近比較留意的是李海鵬楊瀟《時尚先生》團隊的特稿實驗室。這裡聚集了來自南方報業、《人物》雜誌的一批特稿記者。

最近他們的一篇特稿,魏玲寫的,獲得了騰訊傳媒大獎。這篇稿子很長,像小說一樣驚心動魄,但是很有嚼勁。對我,也是一篇讓我檢討的文章。

為什麼呢?因為早在2011年,同樣的題材,我也去拍過,當時是和岩松去他的老家內蒙古拍走基層節目。我們也有碎片般的新觀察,卻沒有魏玲的耐心觀察。

特稿《大興安嶺殺人事件》我們看「編者按」是怎麼說的。「我們將這篇報道視為本刊的一篇重要作品,它基於一個非常重要卻沒有引起足夠關注的新聞事實,即不久前,大興安嶺林區全面停止了商業性採伐。在大興安嶺寒冷高山上的優質森林資源、鄂溫克原住民生態和狂野獨特的林區人的生活,歷經漫漫63年的傳奇性的「輝煌」之後,終因資源難以為繼,幾乎悄無聲息地走到了終結點。」

《時尚先生Esquire》記者就這一歷史性的停伐日前往採訪,意外的是,幾乎親身見證了一起殺人事件,兇案發生在已與記者相識的鄂溫克族人與森林產業相關人之間,事系偶發,卻勾連環境、經濟、歷史。

有人就評價這篇文章,節制而富有張力的敘述和描寫:孤獨的背景,充滿原始強力的人物,富有異域色彩的文化,彷彿是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紀錄片加美國西部片。

那我們當時《新聞1+1》是怎麼做的嗎?有意思的是,我們當時也觀察到了大興安嶺森林保護工程導致下崗問題、最後的馴鹿部落鄂溫克族問題。但是分開兩期節目做的,《最後的狩獵部落:馴鹿!尋路?》關注弱勢民族文化被邊緣化,《後繼有樹!後繼無人?》林業轉型對人的命運的衝擊。

《新聞1+1》結尾引用「十年砍柴」說了這樣一段話挺好,「植樹相比伐木更具公益性,政府必須要為這一轉型買單,只能讓變成植樹人的父母工收入不減,才可能心甘情願放下鋸子拿起鋤頭植樹」。

看我們馴鹿節目當時一個片段。白岩松採訪瑪麗亞索,最後的馴鹿部落鄂溫克族的精神領袖。我們關注的是,神鹿如何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繼續奔跑?

一個百歲老人的神奇,在電視台記者短暫的採訪中是很難充分攫取的。特稿記者相對就從容的多。我們看這篇文章是怎樣寫瑪麗亞索。

「瑪利亞·索不會說漢語,但能聽懂俄語。她的名字是神父取的,聖母瑪利亞的意思。」「一生不知道日期節氣。她知道看太陽月亮和星,好比月亮戴著頭巾,就是最冷的日子要來了。」 「活著的鄂溫克里人里只有她清楚馴鹿應該往哪裡遷徙。她的話每個鄂溫克人都會聽從。瑪利亞·索下山對鄂溫克人來說是一系列「事件」中的最新一個。」

寥寥幾筆,所以看到這些,我覺得對視頻記者是個大警鐘,當時我們為什麼沒注意這些細節?因為我們太趕,趕時間趕節目,本末倒置。電視拍攝很容易功利化追求我拍到了什麼,而不是放下機器,恭恭敬敬並靜靜聽對方訴說真實過往。

當時在採訪現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帳篷里,一個醉醺醺的鄂溫克男子在炫耀說,我見過的記者太多了,暈暈糊糊的。

後來這個人物也被寫到特稿《大興安嶺殺人事件》。維佳,我才知道這個愛喝酒的維佳命運的荒誕。「那年冬天,鄂溫克人維佳不肯交出獵槍,翻山越嶺地跑,直到被警察堵到懸崖邊。他抱住槍跳了下去。維佳被一棵樹掛住活了下來,那之後他的人生主要由喝酒構成。」

我想,好的記者,是應該會尋找心靈蟲的人。心靈蟲的概念,來自美國電影編劇福音書《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潛入人的心靈,了解一個個體的夢、恐懼和優缺點,探索人性內在特質。無論是多麼硬邦邦的人,他一定有一條潛伏的心靈蟲,等你開啟他的心靈。魏玲就很好把握了這一點。

我們做這篇《大興安嶺殺人事件》的特稿,把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題材、大興安嶺林業工人轉型和馴鹿部落被有機寫了進去。有了勾連的相似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為殺人事件,兩個群體,兩種遭遇也彼此呼應。對立衝突又惺惺相惜。

不盲目的崇拜,我看網友也有對這篇文章挑剔的,看看他的觀點,你是否同意?比如這篇凱迪社區的文章叫「面容模糊的《大興安嶺殺人事件》」

其中寫到:之所以讀者讀完后感覺「面目模糊」,重要原因在於這樁偶然的兇殺案與其它各種因素之間是否有著必然聯繫。作者按照自己的意圖,選取了有利於論證結論的一面,而對於鄂溫克人、伐木工人等生活於阿龍山這樣比較艱苦地方的人群所具有的勤勞、智慧、堅韌,以及在艱難的環境中如何活下去的那種樂觀,缺乏描寫。我們只看到很悲觀很寂寞的一面,卻看不到《額爾古納河右岸》中那種在原始和現代中掙扎,閃爍著人性光輝、敬畏自然、樂天知命的人物。

如果讓我提一個意見的話,文字是很務虛的東西。文章強化說鄂溫克族人喝酒死亡的情況很嚴重,多嚴重呢,沒有精確。但是白岩松就把這個文字精確到數字。特別讓我們詢問數據。最後大家看到《新聞1+1》引用的數字:定居40年,因酗酒而導致直接死亡的共14人,因酗酒後失控發生的凍死、燒死、自殺、他殺、失蹤、溺水47人,兩者相加,因酗酒而直接間接死亡61,年均死亡1.5人,而且大多數是青壯年,目前的獵民總數才240多人。

我們再來看《大興安嶺殺人事件》的結尾「。4月1日,停伐當日,香飄飄羊肉館仍舊喧騰著。在阿龍山,隨便跟誰坐在酒館里攀談,對方都肯給你講長長的故事。每個人的家族過往聽上去都像史詩。只要你願意聽,他們可以整宿講下去。」特別喜歡「史詩」這個詞,每個生命某種意義上,都是史詩,都值得聆聽和叩問。就像南方人物周刊曾經有一本結集作品名字叫做《重新打量每個生命》。(補充一下,最近這本雜誌的主編徐列選擇辭職,去美國做訪問學者了。)

路徑2:蟻族新聚集地「北四村」4集報道——多維度發散思維

下面再班門弄斧,說一個我曾經的報道。記者很多時候都想找勁爆的選題,可是去年夏天,白岩松個拿著《北京晚報》一篇豆腐塊的文章給我說,做三集。

我一看是啥題,做3集,要知道以前《新聞1+1》自採選題最多做上下集。我一看這題,心裡就慌了,難道就是這個平淡無奇的題嗎?就是這篇《小白領聚集的北四村》,講北京北五環外的一個城中村,本地村民6000人,外來人口8萬人,私搭亂建眼中,垃圾成堆等。

怎麼做成三集?白岩松就給了我6個字,需求、隱患、出路。

我們也看看結果:《青春,在擁擠中出發!》《青春,在「蝸居」中前行!》《青春,在「戶籍改革」中前行!》《「流動派出所」,面對「流動人口」!》四期節目,

我拍了大概兩周,節目關注了大學生在「城中村」租房安全隱患、水電危機、警力不足、公租房申請難等問題,並結合戶籍制度改革新聞進行評述。

第一集《青春,在擁擠中出發!》以每天捷運外一里長的隊伍做開頭,以每天省錢帶飯上班的大學畢業生故事入手,講述他們聚居在北四村的現實需求。這裡違建多,房租低廉,環境惡劣,「唐家嶺」拆遷後有近一半的人都搬到北四村,而這裡也將面臨拆遷,他們何去何從?

演播室現場連線的是村幹部和一直研究蟻族問題的青年學者廉思。岩松問村幹部的問題也很逗,這麼多大學生來,也造成擁擠,你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

第二集《青春,在「蝸居」中前行!》觀察北四村的環境問題,9萬多間出租屋的租房村,也是一個安全隱患重災區。「一線天」、鋼板樓、各種安全隱患,水、電、垃圾問題多多,而30個警察負責轄區12萬人口,警力嚴重不足,這些都讓這個村莊不堪重負。

第三集《青春,在「戶籍改革」中前行!》關注「蟻族」們面對住房問題對紮根北京的困惑,公租房廉租房政策對外籍人口的阻礙,節目結合新的戶籍制度改革,談未來出路。

節目前三集播出后,獲得國家高層領導批示,北京市公安局針對節目反映的北四村問題,不到一個月,出台創新舉措,在北京北四村等13個城中村建立直屬流動派出所,公安部副部長傅政華親自去北四村直屬派出所掛牌,當地消防、安監等部門也及時改進,節目又製作了第四集,體現了媒體與社會管理機構的良性互動。

第四集《「流動派出所」,面對「流動人口」!》關注前三集播出后的變化。北京出台創新舉措,在北四村等13個治安形勢複雜的城中村建立流動派出所,增設警力,派駐精幹力量幫助解決問題。北四村不但建立了直屬派出所,還聯動消防、城建、安監等部門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北四村面貌得到迅速改進。

做這四集節目,對我自己也是一種提醒,貌不驚人的選題有著深厚的根系等你挖掘。

好的,班門弄斧了。剛才給大家分享了我的一些採訪內容,其實我最看中自己的還是記者身份。就像有人所說,記者這個職業最大的魅力在於,它不斷地給你提供了跟自我心靈對話的機會,讓你在對自我的審視和對話中變得強大和理性,然後能夠更真誠地反思這個世界。通過認識別人,認識自己所呈現的真實,不斷地自我反思,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加強大的人,這是記者這個職業容易被人忽略的價值。

最後想引用陳虻語錄送給大家:陳虻:「現在」就是小時候想過無數次要為之奮鬥的未來啊。所以最現實的做法就是把現在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做好。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於未來。

謝謝大家!

南瓜博士是誰?

北京985高校新聞博士在讀。曾任某國家電視台出鏡記者、節目主編,某門戶網新聞視頻部高級主編。公號:南瓜博士慢探訪

鄉土重症記者、《新聞1+1》起名者、《新聞撞武俠》《有一種基因叫理想》作者、《記者撞電影》製片人、《新聞漩渦后的村莊》系列總導演。

三個一工程:一個人(白岩松研究)、一百個村莊、一千部真實新聞改編電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