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何給寫意花鳥畫賦彩!

開始學畫,總覺得用色彩作畫容易,單純用墨創作就難。然而技法漸漸純熟,便又感覺到作畫用色也極不容易,非有長長時間的體會和實踐是找不到門徑的。


清惲壽平在《甌香館集》中說:「畫至著色,如人爐錨,重加鍛煉,火候稍差,前功盡棄。」


賦彩也是花鳥畫創作的必要過程,寫意花鳥畫家講究賦彩和用筆用墨同樣重要。要想創作出筆墨純熟、風格多樣而又色彩艷麗濃郁的花鳥畫,使主題更加突出、畫面更為豐富多彩,為廣大人民所喜愛,就必須認真地研究賦彩問題。

要掌握賦彩的技巧,首先要研究歷代花鳥畫家的用色方法,認真總結畫的賦彩特點和規律,同時又必須深入現實,認真體驗色彩給人的感覺,色彩的感情以及色和光的關係等等,來豐富自己對色彩的感受和認識。還要認真研究色彩和內容的統一,色彩和筆墨的配合等問題。畫的賦彩並不要求一絲不變地去再現現實,而是要求畫家面對現實,觀察體驗物象的色澤以及它們在風、晴、雨、雪、晦、明變化中的不同反映。這種變化,給予畫家用色以極大的創造餘地。善於觀察,善於綜合、誇張、集中、統一地運用色彩,創造色調,才能自出爐冶。


用色彩作紋樣、作畫,在已有悠久的歷史。山頂洞人的飾品,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兩漢古墓壁畫,魏晉以來的石窟壁畫,以及唐、宋、元、明、清的繪畫,都說明先民在賦彩方面具有優良的傳統。

今天各博物館收藏的《洛神賦圖》、《游舂圖》、《寫生珍禽圖》、《芙蓉錦雞圖》等作品,都是早期賦彩捲軸畫的代表,標誌著古代畫家在賦彩方面取得的成就。從這些各有特點、各具風格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古代畫家對色彩的研究已經具有很高的水平。


從歷代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色彩運用的發展過程。盛唐時李思訓父子以金碧名家,吳道子則擅水墨吳裝。五代徐黃兩家,由於環境和生活體驗不同,各自形成一體,用色絕然不同,影響後世至深。兩宋設立畫院,以畫取士,在繼承前代用色經驗的基礎上,更有所提高和發展。勾填、勾染、淡彩之外,又興起了沒骨法,並與白描、水墨相結合,使運用色彩的領域更加寬廣。

在繪畫理論方面,南齊謝赫在「六法論」中就提出「隨類賦彩」作為評畫標準。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了「若氣韻不周,空陳形似,筆力未遒,空善賦彩」及「具其彩色,則失其筆法」的技法討論。唐宋以後畫家,又提出了筆墨與色彩的關係,這些都需要很好地研究。

畫家對色彩的運用,是隨著欣賞色彩表現的感情而來。色彩的寒暖不同,給予人的感覺也不同。對色彩的感受,又和欣賞者的思想感情、審美觀點、生活習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畫家在不同的思想基礎、階級感情和精神狀態中,對色彩有著不同的喜愛和感受。

畫家運用色彩是有主觀性的。不同的色彩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同一色彩有時也會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思想精神狀態下,由於感情不同,對色彩的感受也不同,故對色彩的運用也有顯著的不同。用色既貴現實,又要逐步創造不同的表現方法。歷代花鳥畫家,表現在畫面上的色彩和運用的方法,都是各具面貌的。徐熙用色淡逸,黃筌賦彩富艷;明人習慣用淡彩,清趙之謙喜用色濃麗;今齊白石在繼承文人水墨畫的基礎上,又融合了民間年畫的用色方法,以濃墨來對比重彩,用樸厚的筆墨,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色彩的運用,首先要服從主題內容的需要,若單純地以形式主義的手法來玩弄筆墨色彩,或泥法古人,甚至一成不變地去再現現實,都是錯誤的。創作一幅畫,色彩也要求預先想好,成竹在胸,要根據內容的需要來設計顏色。古人說的「意在赤黃黑白之外」、「意足不求顏色似」,也就是說畫家要表現客觀物象的精神本質,不要為固有的色彩所范囿。

一幅設色的花鳥畫,要注意整體色彩的統一,注意主調的功用。要利用主色,在變化中協調畫面眾彩,以創造主調。山水畫中所說的「淺絳」、「青綠」、「水墨」,就是表現主調的一般方法。今人也喜用主色來統調處理山水畫面,進而增強整體感覺並使畫幅具有裝飾效果。這是要求調子統一的簡而易行的辦法,在花鳥畫創作中也適用。

用色既要符合生活真實,又要顧及藝術性的誇張,從而使筆下的物象更逼真、更感人。一幅色彩繽紛的花鳥畫,儘管朱黛紛陳,必須分清主次,要舉一色為主,眾色為輔,做到主從揖讓,配合照應。要使畫面絢爛,氣息新鮮,不在五彩兼施,賦彩凈淡,也會產生濃重的效果。善於運用主調,使全幅情緒調子做到統一,有意地增減色階,創造性地去處理色階,這是使作品增強藝術性的重要方法。如果複雜色用得太多,一筆點出五顏六色,反而混亂而不能突出主調。只注意小處變化,失卻大塊色彩的對比,不會得到好的效果。

古人作品如《千里江山圖》,是以青綠為主調;《聽琴圖》,以朱紅為主調;《韓熙載夜宴圖》,以女樂的花色服裝來配合韓熙載的淺白服裝。近人又用濃重筆墨,配合原色重彩,這些有意識的主觀創造,使作品更感人,藝術性更強。

色彩的運用,總是要表現出時代的氣息和個人的風範。不同的表現方法,在色彩運用上也不同。一幅畫的好壞,不在用色的多少,由於作者生活的時代不同,修養、習慣、創作意圖和表現方法不同,用色或多或少,或濃或淡,總會顯露出時代風尚和個人特點。用沒骨法、勾填法或勾花點葉法來畫花鳥畫,用色就多,用潑墨法或水墨淡彩法,用色就少些,這主要在於各家表現技法上的習尚。吳道子尚清雅,講究敷彩簡淡;蘇軾也說「畫有六法,賦彩拂淡其一也,工尤難之」;惲南田善用色作花鳥畫,筆法賦彩,淡靜雋永,於輕粉淺墨中,表現出花鳥的風致;趙之謙喜濃墨重彩,經常使用飽和色,在色階的些微差別中追求繁複的層次,從而獲得整體感覺;吳昌碩畫寫意花鳥也重用墨彩,往往以墨為骨;齊白石在用墨的同時喜歡加入赤、黃、青等原色重彩,從而突出色彩的對比效果;徐悲鴻喜用淡彩,略敷色彩而神完意足。由於畫家用色方法和習慣不同,故表現出來的色彩效果也各有千秋。


處理好墨和色的關係,對於寫意花鳥畫是十分重要的。墨也是色彩的一種,單純用墨來作水墨畫,墨的黑和紙的白,兩相輝映,也可以創作出物象明暗向背感覺鮮明、色階豐富的圖畫。在色墨混用時,往往以墨為骨,塑造出具體物象,以色為輔,利用墨與色的對比和諧,來追求「以色助墨光,以墨顯色彩」的功能。前人在畫論中經常談到色彩和筆墨的關係。沈宗騫說:「乃知純墨者墨隨筆上,是筆為主而墨佐之;敷彩者色居筆后,是筆為帥而色從之。」古人還講究「筆與墨化,墨與色化」。王昱在《東庄論畫》中就提出:「作水墨畫,墨不礙墨,作沒骨法,色不礙色,自然色中有色,墨中有墨。」這一些論述,都闡明了要求色墨渾化的道理。用色能免去重濁,墨與色渾化一體,便實而不浮。色與墨交互運用得好,畫面自然艷麗而有光澤;色彩一味重濁,便火氣炫目,不能獲得清潤效果。用色還要注意以賓襯主、以繁配簡、以彩顯素、以燦爛結合寧靜。有時也要有意地避免色彩的飽和量,從而脫出一般藩籬。畫寫意畫用色時,還要注意用筆,不能色自為色,筆墨自為筆墨。總之,要把握工筆畫敷色要求明凈濃麗、寫意畫要求淡而彌厚的特徵。但大畫與小畫用色也有不同,大幅畫色彩要濃重,要注意大效果;小幅畫色彩要輕淡,還要有變化。

由於作者使用的表現技法不同,紙和絹素的質地不同,前人已創造出了不同的賦彩方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在前人的實踐中已經取得效果的方法,還有待於我們結合現實創作去進一步發揚創造。下面說一說畫用色的一般常識。

工筆畫講究勾填、暈染、烘托、反襯等方法,寫意畫講究粗筆勾填、勾勒、渴勾、率勾、點染、潑墨和勾花點葉等方法。由於表現方法不同,賦彩的方法也不一樣。有的只用色,有的只用墨,有的需要墨和色一氣呵成;有的先用墨畫然後套罩色,有的先點色然後再用墨勾點;有的趁色未乾時,用深淺色和焦渴墨循著色彩輪廓約略勾,便能得出生動的效果。粗筆勾填,賦彩可以平塗,也可以用點染分出陰陽向背。我在運用勾填法畫花朵時,常用平塗法,施以硃砂、朱、白粉、石黃、石綠、石青、金等不透明的礦物色。但在使用重色時,要注意畫面色調的統一和色彩對比的單純。若一幅畫上使用的重彩太雜亂,畫面上便會出現分不清主次的感覺。可只用硃砂和墨作重點,也可以石黃和硃砂作重點,或是以粉或青綠作重點,便能獲得較好的表現效果。

此外,先點淡墨,後點濃墨,先用淡色,後用濃色,這在花鳥畫創作時也經常運用。明代先期畫翎毛,幾乎都是使用這種由淡到濃的「點法」。潑墨寫意畫,用墨畫完后,可以再罩淡花青、赭石、草綠等色。如畫墨菊,葉子用墨點出后,再用花青罩,但在運用罩色時,要注意最初用墨不要用得太飽和,要給罩色留出餘地。也可以在色上套色,這和一筆點出的花葉效果也不同。使用套色罩色可以補救第一次用墨點出的缺陷,疏的地方可以用色添補,以調合花葉的聚散,補充色量,增加厚度,豐富畫面。我作寫意花鳥畫時,除喜用套色外,還多用套墨。

如在一幅畫快完成時,再加套濃墨竹枝、長草、枯槎或棘刺,以使畫面拉開空間距離,增加重量、層次感。畫面上沒有濃墨濃色,便顯不出淡墨淡色。用套色套墨的好處,還可以在落筆時不太受畫面原有內容的拘束,可以自由揮灑,以求得自然生動效果。一般說,以色套墨易,以墨套色較難。色墨可以分點,也可以混點,為了一筆畫出幾種深淺不同的色階,往往是先蘸色再蘸墨,把墨和色用適當水分調在一起。但不應調合時間過長,時間過長則易生渾濁而不鮮明。有時要求筆尖上蘸的墨和色彩在畫面上混合,而不在調色盤中混合,就自然清新鮮潤。

由於紙張和絹素的質地不同,吸水的性能也不一樣。因此在掌握用筆、用墨、用色技法的同時,又要通過實踐掌握用水的方法。無論生熟紙絹,都要在落筆前研究其吸水性能。清迮朗在《繪事瑣言》中說:「凡用五色,必善於用水,乃更鮮明。嘗觀宋元人畫法,多積水為之,或淡墨,或淡色,有七八次積於絹素之上。盎然,煙潤不澀,深厚不薄,可知用墨用色,均以用水為主。善用水則精彩鮮活,不善用水則枯槁淺薄。」因此,在用筆時應注意加減水分,水分不足,色也無光。畫熟紙或礬絹時,在水色點好以後,還要留出適當的時間,以待水分乾燥,這樣,便可得到所畫色彩周邊較重、中間淺淡的特殊效果。新上市的宣紙,質地潔白,使用白粉時不易顯現。舊紙舊絹,色彩微黃,可利用原地施加白粉,可得顯明效果。

畫所用繪畫顏料,性質不同,性能不一。故掌握顏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畫顏料大體分為礦物質顏料和植物質顏料。石黃、石青、石綠、硃砂、赭石、金、銀、鉛粉等是礦物質顏料。胭脂、藤黃、藍靛(花青)等是植物質顏料。墨又分油煙、漆煙、松煙三種,其效果也各有不同。明清之際,始造色墨,乾隆時,有五色、十色數種,原為點書用墨,率多加粉製成,若用於繪畫,應重漂加膠。


礦物質顏料中的硃色是硃砂和銀硃,朱是副產品。硃砂不變色,銀硃用水銀鍛成,容易變黑。用硃砂時,前人往往先塗薄粉地,然後塗朱,再上淡礬水,隨後暈染胭脂或洋紅,以烘托出深淺陰陽,有的還要在背後塗粉襯托。也可先用洋紅烘暈,分出陰陽,再塗薄硃砂,可得到同一效果。惟無實際鍛煉功夫者,則往往敗事。運用硃砂,也可用淡墨、花青、赭石、朱作地,可得不同效果。用硃砂不可亂與植物色配合,否則易使畫面污濁。

赭石也是礦物色,用赭石在墨上塗染時,切忌反覆,一刷即過,便可鮮明,不然便使墨氣灰暗,失去墨彩。重赭可塗在絹素後面,宋人多喜此法。

石綠分三種:頭綠、二綠、三綠。頭綠太重濁,不可作正面敷用。在絹本畫中正面用青色、紫色時,反面可托頭綠,正面用草綠時,反面可托二綠。二綠、三綠亦可斟酌用於正畫,也可與汁綠混用。

石青也分頭青、二青、三青。用石青時可用二綠、三綠地,或襯花青、胭脂地,可出現不同的翠藍、藏青等色。石青亦可與花青、草綠等混用。正面用時,不可塗得太厚,它與石綠相同,必須薄施。

石黃亦有三級,可與雄黃並用。雄黃略有光澤,呈杏黃色。用時背後可襯用藤黃、赭石或朱驃,自成暖調。

白粉切忌重厚,重則枯竭乾燥而不潤。提粉和暈粉,是粉染的必要過程。粉紅、淺黃、淺綠的花朵,都可酌用此法。部分暈染,也必須在薄粉地上進行。

胭脂、花青是水色,可用作點、染、套、罩。也可以從背後罩,亦可兌粉、兌藤黃、兌朱而成各種間色,間色再間色,可表現出寒暖中間的溫和調子。

水色可與石色並用,也可與墨並用。唯石青、石綠與墨兌時應十分小心,極易渾濁。石青、石綠等石色,用時要用乳缽研磨,花青、洋紅等不用乳缽研磨,可用指紋輕研,更覺新鮮。

綠色中汁綠最難用,應避免用飽和量(即比例正合適的合成色),或多加花青,或多加藤黃,以增減其色度,便可別具機杼。有些色不能調合在一起使用,如黃和紫,天藍和朱紅,混在一起往往出現混濁的色光,故必須注意合色的方法。

因為宣紙質軟,在宣紙正面多次塗染,容易變髒,故多使用托色。為了色彩的厚重,在背後托染顏色。一般平塗色都用底色,石青用花青或淡墨,石綠用赭石。托色一般又可用白粉或相近而較淺的顏色。

工筆畫離不開膠礬,作寫意畫在勾廓暈染時,可部分加用淡礬水。


顏料是在歷代畫家、畫工們長時間的運用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今天對顏料的選用,不必只限於所謂畫傳統顏料的範圍。作寫意花鳥畫,也可適當採用水彩畫色和廣告圖案畫顏料。顏料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將來也必有新的畫顏料出現。

自然界里的色光和物質顏料的色光不同。日光的七色混在一起變為白色,用這七種顏料調在一起便出現暗淡混濁的灰黑色。色光的混合會使色彩的明度增高,顏料的混合會使色彩的明度變暗。的民間年畫巧妙地運用了這個原理,產生了明快爽朗的效果。一般調合出來的顏料,都不如光譜上的標準色飽和。在寫意花鳥畫中,有時要注意避免這種飽和色量的調配。可根據主題內容的需要、感情的要求、主調的設計,誇大或減弱這種飽和色量,有意地創造色階。

在混合各種顏料時,要分清原色、間色、複色、補色等調合方法。有的色還可以互相代替,如用朱加墨來代替赭石,有些畫家習慣這樣用。在使用石青、硃砂、石綠、石黃時,由於是不透明的礦物色,就要注意色量的適當飽滿和均勻。

一幅設色的畫用色太複雜了,便顯得混亂,太單調了又覺得冷落,所謂恰如其分,不是容易的事。初學畫寫意花鳥畫,用色不可太繁。一色或二色、三色即足以用,加上墨的黑色和紙的白色,已能變化多樣。所謂「朱黛紛陳,舉一色為主」的方法,是賦彩方面的重要規律。三原色和墨色的互相映發,是花鳥畫賦彩技法的重要一環。在賦彩方面要求達到十分得當,固然不易,但是能運用冷暖色彩的對比和照顧全幅情緒調子的統一,卻是必須注意的。


我們今天的花鳥畫創作,要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為了描繪我們豐富多彩的新生活,鼓舞人民、啟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賦彩就要明快、熾烈、絢麗和健康,要力求避免那種荒寒、索寞、灰暗、枯寂、毫無生氣的文人老調。我們要在技法的不斷實踐和鍛煉中,高度認識筆墨賦彩與表現主題思想的關係,運用不同的賦彩法,富有變化地表達健康的主題。既要繼承,又要發展;既要整體諧調,又要主體突出;既要濃麗,又要渾化。要求做到淡靜而不輕浮,濃重而不郁滯,艷麗而不妖冶,要不泥古法。

識別關注我們

銀杏樹大課堂微信公眾號

更多知識,敬請關注!

微信搜索:yinxingshudaketang01,也可以加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