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南亞鄰國打造世界最貴坦克,叫囂可碾壓中國99A

原標題:南亞鄰國打造世界最貴坦克,叫囂可碾壓99A

文/提督

武器裝備是越貴越好嗎?當然不是。但是我們都承認,一般情況下備的造價越貴,它的性能就越好。比如美國的航母就是越貴越好的典型。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我們的南亞鄰國就是一個經常創造「例外」的奇特國家。

說起世界上最貴的坦克,印度的「阿瓊」坦克總是榜上有名,與它並列有美國的M1A2「艾澤拉姆斯」坦克、日本的10式坦克、法國的AMX-56勒克萊爾坦克、英國的挑戰者2坦克和德國的豹2坦克等。後面的幾位同行,都或是各自國家的主戰裝備,或是暢銷海外的搶手軍火,怎麼「阿瓊」連印度自己都很少提呢?

因為性能太差。

千呼萬喚始出來

說起「阿瓊」坦克原來也是印度的驕傲來著。印度對它寄予厚望,連名字也是取自印度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大英雄阿周那,這和舊日本給自己的戰列艦取名叫「大和」是一個道理。

為什麼呢?因為印度也有一個國產夢。

雖然印度的武器裝備是全球知名的「萬國造」,但是自強不息的三哥還是心心念念著要實現自己裝備的國產化,為此哪怕被英法美俄來回坑都痴心不改。那艘由俄羅斯友情贈送、有償維修的「超日王」號航母就是三哥痴心如鐵的見證。

「阿瓊」就是印度走出坦克國產化的「偉大」嘗試。當然,一開始步子不能邁的太大,否則……,嘿嘿。

印度就用「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大無畏勇氣,完美的詮釋了這一真理。信心滿滿的印度政府專門成立了印度戰鬥車輛研究院,這一年是1974年。

CVRDE的爆棚自信來源於對英國「維克斯」公司提供的坦克和相關技術的全面接收。老宗主對這個原來的小弟還是挺夠意思的,小弟當然就毫不客氣地照單全收。

「勝利」坦克,這款從1965年就開始服役的老坦克沒能等來「阿瓊」坦克的全面接替就已經黯然退役了。

此外還有紅色毛熊蘇聯的大力支援,T-55敞開了供應。有了對「勝利」坦克和T-55的自造、使用經驗,印度人就認為坦克也就那點事兒,原來不知道原理,現在知道了造個新坦克還不玩兒似的。

正所謂「望山跑死馬」,看起來玩兒似的的新坦克研發,CVRDE上手了才知道沒那麼簡單。簡單來說,就是能力不夠。不僅是更先進的坦克設計不出來,還有連需要的相關零件也造不出來。

時間就這麼一年一年的過去了,被全體國民寄予厚望的「阿瓊」連驗證車都沒造出來。一籌莫展的CVRDE只好退而求其次,轉而找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等多家德國公司合作。德國的軍工在全球都是有口皆碑的,而且克勞斯•瑪菲公司還是豹2坦克的製造商。

果然,德國軍工的牌子還是可靠的,「阿瓊」坦克的首輛驗證車終於出廠了。這一年已經是1984年了。

還記得「阿瓊」立項是哪一年嗎?

1974年。

十年磨一劍,還沒磨好。但是花的錢可是不少,整體投入已經高達35億美元。

在閱兵式上的「阿瓊」坦克,它最大的用處只能是做一個天價的裝飾品了

不過好歹驗證車已經造出來了,量產只是時間問題。「迫不及待」的印度陸軍宣布訂購124輛「阿瓊」坦克,這項採購花了印軍1760億盧比,攤到每輛車頭上等同於235萬美元。從價格上看,「阿瓊」不愧是來自史詩中的坦克。

這邊買家訂好了貨,賣家什麼時候發貨呢?

2004年8月7日,第一批生產型「阿瓊」MK1交付印軍。

雖然遲了點,但還是能用的嘛。

2015年5月8日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報道,印度陸軍軍官證實,印度大部分自製「阿瓊」MK1主戰坦克已經被停駛,因為技術故障和難以進口部分零件。「陸軍124輛這種坦克里有75%已經不能用了,」這位軍官說。

可能MK1的性能確實不好,不是還有MK2嘛。應該能夠更便宜更好用吧……

「阿瓊」MK2單價高達802萬美元,國產發動機性能不達標,而且由於內部裝備太過先進,所以基本上所有關鍵子系統都要依賴進口。而且,印軍根本裝備不起如此昂貴的坦克。

這就讓人看不懂了,這到底怎麼回事?

說造不出來,你還不信

千錘百鍊的「阿瓊」坦克,主尺寸為10.19 x 3.85 x 2.32 米,重達58.5噸。採用德制柴油引擎,時速72公里/小時,最大行程400公里。加掛坎錢(Kanchan)陶瓷複合裝甲,並可外掛反應裝甲。主要武器為120mm線膛炮,佐以7.62mm同軸機槍和12.7mm防空機槍。

這輛難產的「印度驕傲」其實根本就是一次印度版的「大躍進」。因為印度的軍工實力根本就不足以支撐起太過先進的裝備設計和製造。

其實印度的軍工發展還是不錯的,從剛剛獨立時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體系完備,這其中的艱辛歷程倒也稱得上「可歌可泣」。只可惜,印度這個苦孩子碰上了「鄰居家的孩子」——。這一下就比下去了,最關鍵的是印度這倒霉孩子還不老實,「人緣」還不錯,就萌生了打倒「鄰居家的孩子」,逆襲上位的野心。

印度剛剛獨立的時候,全國只有為老宗主英國生產步槍、子彈的中小型工廠十幾個,到了20世紀60年代,印度在美、英、西德、日等國幫助下軍工廠增至30餘個。此後,印度大量引進西方的先進武器,重點引進的是蘇聯的武器,並且還頗有遠見地同時採購生產許可證和轉讓技術,藉此印度軍工實力快速增長。而此時的則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動蕩之中,更加讓印度雄心萬丈。

但是,隨著發展印度發現了自身的問題:武器裝備國產化太低,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都掌握在別人手裡,這要是以後有個萬一,自己就太被動了。

於是,印度人就雄心萬丈地提出了國產化計劃,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就是「阿瓊」坦克。前面說過,「阿瓊」來自印度史詩中的大英雄阿周那,足見印度人對其期許之高。

實現武器裝備國產化是對的,畢竟國之命脈不可操之敵手,但是印度人同時還要實現技術水平上的躍進就出問題了。

生產一輛坦克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設計一輛坦克卻難於登天。這不僅涉及到材料的生產、思想的進步,更加涉及國家整體軍工實力。不管是美國、蘇聯還是日本都是走這樣一條先仿製再自研的路子。但是我們的印度兄弟就是不信邪,在自身的製造、設計水平都跟不上的時候強行上馬「阿瓊」項目,而且在設計過程防部還隨時間推移而提高要求,看到世界上新出現了什麼先進的技術就讓CVRDE添進項目之中。不僅印度設計師大呼頭痛,連合作的德國設計師都大搖其頭。

突出的例子就是發動機和裝甲。

雖然老宗主英國大力援助了「勝利」坦克的全部技術包括發動機技術給印度,但是發動機這個坦克心臟不是知道怎麼造就能造出來的。發動機技術不僅超級複雜,而且對材料和加工的要求更是超級高。印度沒有深厚的技術和歷史積澱,造不出合格的國產發動機很正常,既然「人緣」這麼好不妨先買個外國心先裝著,等自己攻關成功之後再換。

但是印度人在這一方面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固執,堅決不用外國心。心是好的,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用了印度心的「阿瓊」甚至連訓練場都開不上去,拋錨次數之多令人抓狂。所以最終印度人還是讓步了,改用德制MTU838Ka-501柴油引擎,才讓「阿瓊」沒有胎死腹中。

而關乎坦克生存能力的裝甲一項上,印度專門為「阿瓊」研製了坎錢(Kanchan)陶瓷複合裝甲,不過,由於技術攻關進度遲緩,所以第一批「阿瓊」坦克竟然用的是傳統鋼製裝甲。之後才逐漸換成自造的坎錢裝甲,不過考慮到印度的加工和材料技術水平,這種號稱能與英國「喬巴姆」複合裝甲的玩意兒的性能還有待檢驗。

正是因為這種「大躍進」式的要求,讓這款早在1972年提出、1974年立項的「世界最先進」的坦克以蝸牛的速度研發、生產,不僅浪費了大量資金,而且耽誤了正常的技術發展,印度與「鄰居家的孩子」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變成了一道深深的鴻溝。

時至今日,印度甚至沒有一款拿得出手的自研步槍!這些除了要感謝印度自身嚴重的腐敗之外,技術落後還眼高手低也是重要原因。畢竟,印度一直是拿當一生之敵來著,所以對自己的武器要求高「一點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阿瓊」坦克的失敗不僅僅是印軍開發世界一流坦克的努力的失敗,更是印度軍工國產化計劃的失敗。以國產之初衷開始的「阿瓊」,不論是MK1還是MK2,現在的核心零部件絕大部分來自國外,印度的軍工能力並沒有實質上的跨越式提升。單價802萬美元的「阿瓊」MK2坦克,也足以讓印度陸軍破產。

早在1994年,印度政府就批准了《1995-2005年自主防衛十年規劃》,宣布要在2005年將其武器裝備的國產化比例將從當時的30%提高至70%。時過境遷,武器裝備仍然有70%嚴重依賴進口、每年財政收入用於進口武器裝備超過80億美元的印度是否還能想起當年的雄心壯志呢?

哪怕這個搬不走的南亞鄰居屢屢叫囂,但是就從這小小一輛坦克的身上就可以看出,印度的軍工能力和國產化征程,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2049年,七十歲的阿瓊坦克設計師面對鏡頭自豪的說:我爺爺,我父親,都是阿瓊的設計師。我已經是第三代了。將來,我的兒子,孫子,也會如我們一樣為國產阿瓊坦克項目奉獻一生。這是我們家族的使命與榮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