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古代經典愛情故事,看完整個人都溫暖了

1、陸遊與唐婉-千古悲情《釵頭鳳》

在浙江的紹興,有一座沈園。南宋時期那裡叫做山陰。傳說從前沈園的粉壁上曾題著兩闕《釵頭鳳》,據說第一闕是詩詞名家陸遊所寫,第二闕是陸遊的前妻唐婉所和。這兩闕詞雖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卻浸潤著同樣的情怨和無奈,因為它們共同訴說著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唐婉與陸遊沈園情夢。

陸遊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出生於越州山陽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這時,他母舅唐誠一家與陸家交往甚多。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遊情意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暇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

青春年華的陸遊與唐婉都擅長詩詞,他們常借詩詞傾訴衷腸,花前月下,二人吟詩作對,互相唱和,麗影成雙,宛如一雙翩躚於花叢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著幸福和諧。兩家父母和眾親朋好友,也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於是陸家就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成年後,一夜洞房花燭,唐婉便成了陸家的媳婦。從此,陸遊、唐婉更是魚水歡諧、情愛彌深,沉醉於兩個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麼科舉課業、功名利祿、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拋置於九霄雲外。陸遊此時已經蔭補登仕郎,但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新婚燕爾的陸遊留連於溫柔鄉里,根本無暇顧及應試功課。陸遊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遊金榜題名,登科進官,以便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幾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陸母因之對兒媳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唐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於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媳卜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遊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匆匆趕回家,叫來陸遊,強令他道:「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遊不知所以。待陸母將唐婉的種種不是曆數一遍,陸遊心中悲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迫於母命難違,陸遊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這種情形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合常理,兩個人的感情豈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古代社會,母命就是聖旨,為人子的得不從。就這樣,一雙情意深切的鴛鴦,行將被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陸遊與唐婉難捨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陸遊一有機會就前去與唐婉鴛夢重續、燕好如初。無奈紙總包不住火,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遊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

無奈之下,陸遊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在母親的督教下,重理科舉課業,埋頭苦讀了三年,在二十七歲那年隻身離開了故鄉山陰,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在臨安,陸遊以他紮實的經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於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借故將陸遊的試卷剔除。使得陸遊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雨。

禮部會試失利,陸遊回到家鄉,家鄉風景依舊,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涼。為了排遣愁緒,陸遊時時獨自倘祥在青山綠水之中,或者閑坐野寺探幽訪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詩;或者浪跡街市狂歌高哭。就這樣過著悠遊放蕩的生活。在一個繁花競妍的春日晌午,陸遊隨意漫步到禹跡寺的沈園。沈園是一個布局典雅的園林花園,園內花木扶疏,石山聳翠,曲徑通幽,是當地人游春賞花的一個好去處。在園林深處的幽徑上迎面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遊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剎間,時光與目光都凝固了,兩人的目光膠著在一起,都感覺得恍惚迷茫,不知是夢是真,眼帘中飽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憐。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家後裔、門庭顯赫,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的心靈已漸漸平復,並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這時與陸遊的不期而遇,無疑將唐婉已經封閉的心靈重新打開,裡面積蓄已久的舊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來,柔弱的唐婉對這種感覺幾乎無力承受。而陸遊,幾年來雖然借苦讀和詩酒強抑著對唐婉的思念,但在這一刻,那埋在內心深處的舊日情思不由得湧出。四目相對,千般心事、萬般情懷,卻不知從何說起。這次唐婉是與夫君趙士程相偕游賞沈園的,那邊趙士程正等她進食。在好一陣恍惚之後,已為他人之妻的唐婉終於提起沉重的腳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後走遠了,只留下了陸遊在花叢中怔怔發獃。

和風襲來,吹醒了沉在舊夢中的陸遊,他不由地循著唐婉的身影追尋而去,來到池塘邊柳叢下,遙見唐婉與趙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進食。隱隱看見唐婉低首蹙眉,有心無心地伸出玉手紅袖,與趙士程淺斟慢飲。這一似曾相識的場景,看得陸遊的心都碎了。昨日情夢,今日痴怨盡繞心頭,感慨萬端,於是提筆在粉壁上題了一闕「釵頭鳳」,這就是開頭所提到的第一首詞。

隨後,秦檜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陸遊,陸遊奉命出任寧德縣立簿,遠遠離開了故鄉山陰。第二年春天,抱著一種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徘徊在曲徑迴廊之間,忽然瞥見陸遊的題詞。反覆吟誦,想起往日二人詩詞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淚流滿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覺中和了一闕詞,題在陸遊的詞后,這就是開頭提到的第二首「釵頭鳳」。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遊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與陸遊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自從看到了陸遊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鬱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令後人為之唏噓嘆息。

她本可以擁有更美好的戀情和回憶。人道是: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

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如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於雲水,佳會更難重。

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此時的陸遊,仕途正春風得意。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遊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藉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詩: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其二: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沈園是陸遊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遊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遊牢記不忘,於是又賦「夢遊沈園」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此後沈園數度易主,人事風景全部改變了昔日風貌,已是「粉壁醉顆塵漠漠」,唯有「斷雲幽夢事茫茫」。陸遊八十五歲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覺到身心爽適、輕快無比。原準備上山採藥,因為體力不允許就折往沈園,此時沈園又經過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復舊觀,陸遊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最後一首沈園情詩: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此後不久,陸遊就溘然長逝了。

封建禮教摧毀了陸遊的純真愛情,但它無法阻止陸遊對愛情的想往和歌唱。面對嚴酷的現實,他無力回天,只能把一懷愁緒、一腔悲憤傾泄在於事無補的詞中。一首《釵頭鳳》挽回不了陸遊的愛情世界,但它成了千古絕唱。時過境遷,沈園景色已異,粉壁上的詩詞也了無痕迹。但這些記載著唐婉與陸遊愛情絕唱的詩詞,卻在後世愛情的人們中間長久流傳不衰。

2、李靖和張紅拂-「俠義」之途

張紅拂是唐代人氏,她姓張,但她為何名為「紅拂」有兩種說法:一是她愛身穿紅衣,手執白絲拂塵;二是因她手上如終拿著紅色的拂塵而得名。

紅拂女本是一名歌女,被當時的軍閥楊素收在府中。因緣際會,認識了李靖及虯髯客,她的傳奇故事從此開始,走上了「俠義」之途。

虯髯客當時被傳為可以與唐軍一爭高下,卻因為百姓著想而遠走關外,另創偉業之人。這在梁羽生的《龍鳳寶釵緣》中亦有交代,還稱他的後人曾試圖回中原來奪回本屬於他們的江山。這自然是后話,與紅拂女無關。但紅拂女之所以能夠留名與世,卻與這虯髯客有著及為密切的關係。

李靖,虯髯客與紅拂女曾被稱為「三俠義。」

至於李靖,他本身就是個傳奇人物。他與紅拂女能成為夫婦,皆因他上門拜訪楊素,呈上他的救國方策,而時年他已三十有幾了。楊素並未理會與他,這讓他不快。但意外收穫卻是楊素家中歌妓紅拂女慧眼識英雄。紅拂女在初見李靖之時,就先迷上了他的救國方策。在李靖離開楊府之後,她私自外出,尋到李靖所住之旅館,誓要與之私奔。不論是錦衣玉食與清茶淡飯之二選一,還是日後生活是否顛沛流離,四處行軍打戰,無安生之日過,都未能阻止紅拂女的決心。她年輕,美貌,但最難得的是她的這種勇氣,真是令人嘉許。如無如此決斷之心,自是沒有後來的紅拂女之傳奇。

后李靖參加了李唐的軍隊,成為衛國公,此中紅拂女自然是功不可沒。她不但善戰,且機智,故而為夫君李靖的屢立戰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后她中年病逝,夫君李靖痛失愛妻,自是哀傷不已。

唐太宗命魏徵撰寫墓志銘,並自己親手題下「大唐特進兵部尚書中書門下省開府儀同三司衛國公李夫人張氏之碑」的碑名。

3、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白頭吟》

司馬相如,字長卿,是蜀郡成都人,好讀書,善彈琴,風流洒脫,文章寫得很漂亮,特別擅長寫賦。他與王吉是好朋友,王吉曾對他說:「你在外面遊學,如果官運不好,日子不好過,就到臨邛找我。」有一天,司馬相如真的來投奔了王吉。

兩人攜手來到客廳,司馬相如向王吉談了近幾年的行蹤,王吉知道了相如尚未成家,便向他說起,臨邛首富卓王孫有個女兒卓文君,生得聰明無比,美貌無雙,如今在娘家守寡。與相如是天生的一雙。司馬相如聽了,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王吉卻不以為然,他認為事在人為。

卓王孫知道司馬相如是有名的文人,便宴請了他,並順便發了一百多張請帖,邀請了很多縣中的官員與有名望的人。

宴會開始,卓王孫帶領眾賓客向司馬相如敬酒,少不了說了許多奉承話。正在大家喝得高興的時候,王吉向大家介紹說:「相如先生是當今第一名流,不僅文章寫得好,而且奏也彈得很好。今天有佳賓美酒,何不請相如先生彈奏一曲呢?」眾人聽了,齊聲叫好。

司馬相如推辭了一番,便彈奏起來,先彈了一支短曲,後來偷看到竹簾後面有一個影影綽綽穿白衣服的女子在聽琴,知道是卓文君,就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彈起了一曲鳳求凰,通過琴聲,向卓文君表達了自己求愛的心情。原來,卓文君聽說司馬相如來做客,早就想見識一下這位大才子。她本來就喜愛音樂,聽到琴聲,就偷偷地躲在帘子後面看。卓文君深懂琴理,聽出了琴聲中的意思。而宴席上的賓客,當然聽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為了恭維司馬相如,一味地拍手叫好。

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受到了卓王孫的強烈阻撓,沒辦法,兩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如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卓如君親自當壚賣酒,消息傳到其父耳中,卓王孫沒辦法,還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筆錢給他們。

後來司馬相如被召到朝廷,漢武帝接見了他,問他道:「《子虛賦》是你寫的嗎?

司馬相如非常自負地回答說:「是的,陛下,《子虛賦》正是臣寫的。不過,那是寫諸侯的事,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若准臣陪陛下遊獵,臣可寫出天子遊獵賦獻給陛下。」

漢武帝聽了非常高興。為司馬相如安排了豪華的住處,給以優厚的待遇。第二天就帶了司馬相如等人去上林遊獵。沒過幾天,司馬相如就揮灑大筆,寫出了一篇《上林賦》,呈獻給漢武帝。漢武帝讀了《上林賦》,感到十分滿意,心中高興,就封了司馬相如一個郎官(帝王的侍從官)。

後來,司馬相如曾經作為漢武帝的專使招撫了夜郎歸順漢朝,很得武帝的賞識。邛、鮈、冉、鮉一帶地區各族首領見夜郎歸順了漢朝,也表示願意歸順漢朝。於是漢武帝就封司馬相如為中郎將,手持皇帝的旄節,去招撫這些地區的部族。他一去就是好幾年,卓文君非常思念丈夫,給丈夫司馬相如寫了數字情書。

 「一別之後,兩地相懸,說是三四月,卻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斷,十里長亭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 十二月里有三九天,十一月天漸寒,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全,七夕銀河鵲橋斷,六月酷暑別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端陽把龍舟看,四月桑芋無心去養蠶,三月春風打桃花散,二月風箏斷了線,一片痴心夢裡到關山,可憐我多情白娘子,偏想無情的小許官,郎啊郎,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順利地完成了使命,漢武帝十分滿意,重賞了他。不久,有人上書給漢武帝,說司馬相如出使時曾接受了很多金錢賄賂,武帝信以為真,就罷免了司馬相如的官職。

司馬相如家中富有,也樂得清閑自在,就把家搬到茂陵,與卓文君過著悠閑舒服的生活。

據傳說,司馬相如發跡后,漸漸耽於逸樂、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直至欲納茂陵女子為妾。卓文君忍無可忍,因之作了這首《白頭吟》,呈遞相如。

楚調曲·白頭吟

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蛟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徙徙。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隨詩並附書曰:「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據傳司馬相如閱畢這一詩一書後,憶及當年恩愛,遂絕納妾之念,夫婦和好如初。

4、蘇軾和王弗-生死兩茫茫

王弗,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鄉貢進士王方之女。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聰明沉靜,知書達禮,剛嫁給蘇軾時,未曾說自己讀過書。婚後,每當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蘇軾問她其它書,她都約略知道。王弗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可惜天命無常,王弗27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蘇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里說:「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於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熙寧八年(1075),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那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裡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5、房玄齡和盧夫人-「醋罈子」由來

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晉陽,「醋」也成為唐宮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且因皇上喜吃,皇宮儲存極多。據說,唐太宗年間,宰相房玄齡懼內是有了名的。其妻雖然霸道,但對房玄齡衣食住行十分精心,從來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別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請開國元勛赴御宴,酒足飯飽之際,房玄齡經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幾句不怕老婆的牛皮,已有幾分酒意的唐太宗乘著酒興,便賜給了房玄齡兩個美人。房玄齡不料酒後吹牛被皇上當了真,收了兩位美人,想到霸道且精心的妻子,愁得不知怎麼才好。還是尉遲敬德給打了氣,說老婆再凶,也不敢把皇上賜的美人怎麼樣,房玄齡才小心翼翼地將兩個美人領回家。不料,房玄齡的老婆卻不管皇上不皇上,一見房玄齡帶回兩個年輕、漂亮的小妾,大發雷霆,指著房玄齡大吵大罵,並操起雞毛撣子大打出手,趕兩個「美人」出府。房玄齡見不對頭,只好將美人送出府,此事馬上便被唐太宗君臣知道了。李世民想壓一壓宰相夫人的橫氣,便立即召宰相房玄齡和夫人問罪。房玄齡夫人也知此禍不小,勉勉強強地跟隨房玄齡來見唐太宗。唐太宗見他們來到,指著兩位美女和一壇「毒酒」說:「我也不追究你違旨之罪,這裡有兩條路任你選擇,一條是領回二位美女,和和美美過日子,另一條是吃了這壇『毒酒』省得妒嫉旁人了。」房玄齡知夫人性烈,怕夫人喝「毒酒」,急跪地求情。李世民怒道:「汝身為當朝宰相,違旨抗命,還敢多言!」房夫人見事已至此,看了看二女容顏,知自己年老色衰,一旦這二女進府,自己遲早要走違旨抗命這條路,與其受氣而死,不如喝了這壇「毒酒」痛快。尚未待唐太宗再催,房夫人舉起罈子,「咕咕咚咚」的已將一壇「毒酒」喝光。房玄齡急得老淚縱橫,抱著夫人抽泣,眾臣子卻一起大笑,原來那壇裝的並非毒酒而是晉陽清源的食醋,根本無毒。唐太宗見房夫人這樣的脾氣,嘆了口氣道:「房夫人,莫怨朕用這法子逼你,你妒心也太大了。不過念你寧死也戀著丈夫,朕收回成命。」房夫人料不到自己冒死喝「毒酒」得了這麼個結果,雖酸得伸頭抖肘,但心中高興萬分。房玄齡也破涕為笑。從此,「吃醋」這個詞便成了女人間妒忌的代名詞。

房玄齡夫人嫉妒,事出有因。

《太平廣記·卷270》載:【盧夫人,房玄齡妻也。玄齡微時,病且死,諉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後人。」盧泣,入幃中,剔一目示玄齡,明無他。會玄齡良愈,禮之終身。】

這則故事,極少流傳。房玄齡在沒有騰達時,還是小小的一般幹部。一次大病,眼看就要死了,房玄齡對夫人說:「我……恐怕……不行了,我死後你不要守寡,你還年輕,有合適的再嫁一個,和他好好過日子。」房玄齡夫人盧氏哭得淚人兒一般,悄悄躲到卧室里,用剪刀把自己的一隻眼睛挖了出來,血淋淋的捧給房玄齡看,表明自己從一而終決無再嫁的信念。不久,房玄齡的病有幸好了,房玄齡因此更加敬重夫人,與夫人恩愛到老。

6、諸葛亮和黃月英-榮辱相關,休戚與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然而不管大江如何東去,淘盡了千古風流人物,但歷史上的一些人卻總能與日月爭輝,輝映千古。

三國時代,社會動蕩,仁君、奸臣、勇將、謀士紛紛登台亮相。也有醉月飛花的美貌佳人。其中總不能忘了「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諸葛亮。對諸葛亮而言,如果他泉下有知,英靈永存的話,他應該永遠也忘不了與他榮辱相關,休戚與共的妻子,那位歷史上有名的醜媳婦黃月英。

諸葛亮生在漢靈帝光和四年春三月五日,地點是琅玡郡,由於父母早亡,由叔父撫養成人,在天下大亂的時侯,他的兄弟姊妹隨叔父一起來到荊州。當時在關中喪亂,中原鼎沸之際,荊州還算一片乾淨的樂土,因此各地的達官縉紳、商賈士子相率前來避難,形成了空前的畸形繁榮。

諸葛亮一家在荊州城外二十里的隆中,經營出一個象模象樣約小小農場。時間在一天一天地過去,諸葛亮的叔父亡故了,大哥諸葛瑾遠赴東吳做官,姊姊諸葛惠遠嫁到南彰,家中只剩下諸葛亮和他的弟弟諸葛均,諸葛亮過著「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生活,轉眼之間就二十五歲了。

在今天看來,一個男人二十五歲尚未婚配,實在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在古代,尤其在兵荒馬亂的年月,一般十五、六歲,甚至十三、四歲就結婚,小丈夫,小媳婦成雙成對,象諸葛亮這樣二十五歲還未成家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以諸葛亮的條件,必然是名門世家選擇乘龍快婿的理想對象。誰也沒有料到二十五歲的諸葛亮卻找了個醜女結婚。

黃碩身體壯碩,人如其名,黃頭髮,黑皮膚,皮膚上起一些雞皮疙瘩,是河南名士黃承彥的女兒。後來就是這個黃承彥,救了東吳大將陸遜及幾十萬大軍的命。蜀國與東吳猇亭大戰,陸遜大敗劉備,蜀國將卒損失殆盡,劉備也是經此一戰死在白帝城。當時留守成都的諸葛亮聽到消息匆匆趕來,為挽救危局,設下八陣圖,就用一些石頭困住陸遜的幾十萬大軍。

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引襄陽記說諸葛亮與黃碩的成親也是破除世俗觀念的,沒有媒妁之言,是黃承彥自己找上門來問諸葛亮:「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髮,而才堪相配。」諸葛亮立即許之,黃承彥即載送其女至隆中,以至時人以為笑樂。

這看起來有些不太可能。按常理揣測應是諸葛亮對於黃承彥的道德文章,早已有所了解,而對於黃碩的基本情況似乎也略有所聞,即使如此,諸葛亮也不至於了了草草地便答允了婚事,黃承彥也犯不著把親生的女兒迫不及待地送往隆中。

既然東挑西撿,諸葛亮自然有他既定的標準,黃承彥看透了他的心思,認為諸葛亮對於大家閨秀與美貌佳人都不屑一顧,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就是他志在邦國,淡泊寡慾,他需要的是一位才德俱備的賢內助,而不是出身名門望族的美貌女子。

因此黃承彥才敢不揣冒昧,當面替自己的女兒說親。諸葛亮看似隨便的一答,實際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事情不應是黃承彥把女送過來而是諸葛亮親自前往沔陽黃府。

對諸葛亮的到來,黃承彥是作了充分準備的。老早就吩咐家人:「只要諸葛相公一到,不用通報,請其徑行登堂入室。」

這是一項特殊的禮遇,諸葛亮興沖沖地昂首而入,不料堂屋兩廊間突然竄出兩條猛犬,直往客人身上撲來,里廂聞聲而出的丫環連忙朝兩隻猛犬的頭上拍了一下,霎時兩頭猛犬就停止了撲躍之勢,再把它們的耳朵擰一下,兩隻兇猛的獵犬竟然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來,仔細一看,原來兩隻猛犬都是木頭制的機械狗,諸葛亮不禁啞然失笑。

黃承彥盛情款待諸葛亮,諸葛亮盛讚兩隻木犬製作精巧,黃承彥哈哈大笑,說:「木犬是小女沒事時鬧著玩的,不想累你受驚了,真是抱歉得很啊!」諸葛亮游目回顧,見壁上一幅曹大家宮苑授讀圖,黃承彥立即解釋:「這畫是小女信筆塗鴉,不值行家一笑的。」跟著指著窗外如錦繁花說:「這些花花草草都是小女一手栽培、灌溉、剪枝、護理。」

由木犬、圖畫、花草,諸葛亮已經把黃家閨女的模樣與才幹,在內心深處憑著想像已經繪出了一幅輪廓鮮明的畫,他知道這就是他追求的目標。

諸葛亮把黃碩娶回家門,他的鄰居們以貌取人,不明就理地譏諷:「莫學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他們哪裡知道諸葛亮正是得其所哉,慶幸自己娶到了一位賢德的媳婦呢。

黃碩到諸葛亮家后,親操杵臼,兼顧農桑,里裡外外的粗活兒與瑣事,都按部就班地處理得妥妥貼貼,諸葛亮自然是身受其惠。

不止是諸葛亮本人受到了這個醜媳婦無微不至的照顧與侍侯,就連他的朋友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穎川石廣元及徐元直等人,也時常在隆中諸葛亮的農場盤桓,受到這位丑嫂嫂親切的照顧,人人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久而久之,遠遠近近對諸葛亮的醜媳婦,態度逐漸改變,從卑視到漠視,由漠視而重視。

據說諸葛亮的醜媳婦,不但是一個粗細活都能料理得乾淨利落的小婦人,每當春花盛開或秋月皎潔的當兒,也能出言不俗地與丈夫娓娓清談,特別是在夜闌人靜的朦朧燈光下,還能展現許多羞澀柔媚的表情,在光影的錯覺下,諸葛亮居然感覺到這個小婦人,實在有著難以為外人道的美態,而且在燈熄之後,更有一種令他銷魂蝕骨的風情。儘管外人只認為諸葛亮的醜媳婦貌丑德美,又哪裡知道她還是一個具有另一種「內在美」的女人呢?這種「美」無以名之,姑且叫它為「內媚」吧!

諸葛亮六齣祁山,威震中原,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叫「木牛流馬」,解決了幾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問題,又發明「連弩」這種新式武器,出敵致勝,魏國大將張頜就死在這種武器之下,實際上這些都是他媳婦教的。據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記載:「汝南入相傳,諸葛亮居隆中時,友人畢至,有喜食米者,有喜食麵者。頃之,飯、面俱備,客怪其速,潛往廚間窺之,見數木人椿米,一木驢運磨如飛,孔明遂拜其妻,求傳是術,后變其製為木牛流馬。」

此外,諸葛亮五月渡滬,深入南中,七擒孟獲,為避瘴氣而發明的「諸葛行軍散」,「卧龍丹」也是醜媳婦教給他的。

在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

能攻心,則反賊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這副對聯就是抓住諸葛亮七擒孟獲和六齣祁山對他的一生進行評價,可見這兩件事對他的影響是如何大。

劉備三顧茅廬后,諸葛亮跟著劉備出生入死,他的醜媳婦常帶著幼兒諸葛瞻,守在隆中的家中靜侯佳音。等到蜀漢在益州天府之國展開生聚教訓之時,位居丞相夫人的黃碩還在隆中帶領家人,在宅前宅后植桑八百株,以倡導蠶絲的生產。對此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得是那樣一往情深。

諸葛亮身為丞相,貴為武侯,憂勞國事,日理萬機。教育子女的責任自然全部落在他這個醜媳婦的身上。諸葛瞻後來奉命鎮守綿竹,鄧艾兵臨城下,不受威脅利誘而壯烈成仁,他的兒子諸葛尚也同時殉國。晉代一統天下后,曾詔諸葛亮的第三個兒子諸葛懷到洛陽封贈顯爵,諸葛懷上表說:「臣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衣食自有餘饒;才同欞櫟,無補於國,請得歸牖下,實隆賜也。」晉武帝司馬炎只得順其志向,可見諸葛亮的遺訓和諸葛夫人的遺澤,仍然在他們後代的身上,展現出聖潔的光輝。

諸葛亮一生行事謹慎,穩紮穩打,從無失算,而他毅然決然地娶了個醜媳婦,不但使他一生無後顧之憂,更使他在事業發展上獲得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柱,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一世都沉緬在溫柔的照顧中,夫妻情感的親密,非局外人可知。但有一點可以說明:有誰聽說過諸葛亮曾經有過婚姻之外的艷聞嗎?

7、趙明誠和李清照-恩愛纏綿、至死不渝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女詞人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恩愛纏綿、至死不渝的的愛情故事一直被後人傳為佳話,雖然他們的愛情總是遊走在聚散離合之間。

李清照18歲便與太學生丞相趙挺之子趙明誠結為連理。婚後,兩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詩詞文章,共同研砥鐘鼎碑石。經常會有新奇感悟和發現。雖然當時夫妻兩人家境都較寬裕,但是為了搜集名人書畫和古董漆器,他們居然「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每逢初一和十五,夫妻兩人總要到都城開封的相國寺一帶的市場上去尋訪金石書畫,然後傾囊買回家裡。如此幾年,積少成多,他們的書齋「歸來堂」,單是鐘鼎碑碣之文書就有兩千卷之多。

在趙明誠編纂《金石錄》的時候,李清照給予丈夫全力支持,憑藉廣博的見識,出眾的記憶力,每當丈夫對材料出處有所遺忘疑惑時,李清照總能很快說出出處。長此以往,夫妻之間就以誰說得准、說得快決勝負,確定飲茶先後,勝者往往舉杯大笑,致使茶傾覆在衣衫上,反而喝不上。在那段日子裡,他們相互鼓勵,樂在其中。

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中秋佳節,趙明誠的好友陸德夫等人來訪。陸德夫向李清照施過禮后,轉身笑問趙明誠:「趙兄,近日又有幾首佳作,能否拿出與大家共享?」趙明誠將夾有李清照填好詞的十幾篇近作遞給好友們,大家傳換閱讀,吟詠品味。忽然,只聽陸德夫拍案叫道:「好一首《醉花陰》,真可謂千古絕唱。」眾人也都齊聲叫好,紛紛評論說:「《醉花陰》果然是上乘之作,特別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更是絕妙之極。」趙明誠又是高興,又是慚愧,只好承認這一闕實為夫人所作,併當著眾人的面拜夫人為師。

在愛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湧,一首首佳作紛至沓來,她的詩詞創作進入成熟期,並形成了情景相生,形神俱似,體物超妙,絕塵去俗的獨特風格。就這樣,他們在互相激勵與學習的日子裡,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然而,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美好的時光總是不能長久,長期的離別之苦使得李清照的後半生一直生活在對丈夫的思念之中。

隨著趙明誠離家日子的無限延伸,李清照相思之情日甚一日,由於情緒不好,睡眠不足,她的身體漸漸消瘦下來,任何花開花落,秋風春雨,四季更迭的情境都會激發多愁善感的她的創作靈感,用詞來寄託和表達自己對愛人的綿綿相思之情成了李清照唯一排解苦悶的方式。

李清照在得到趙明誠卧病不起的消息時,當天就乘船東下,日夜兼程,與相濡以沫的丈夫見了最後一面。他們夫婦訣別的情景,在李清照所做的《金石錄後序》中有十分感人的描述:「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此後,直至客死他鄉,李清照對愛人的追憶始終沒有消褪。

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以悲劇結尾的愛情故事往往更有攝人心魄的力量。可是,肯定沒有人願意這樣的愛情悲劇在自己身上上演,所以,在我們感懷古人的愛情故事的同時,千萬別忘記疼惜我們身邊的親密愛人,畢竟,做到「我愛你」並不容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