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馬化騰: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

本報記者 張偉報道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今年向全國「兩會」提交了七份建議,涉及發展數字經濟、數字文化產業全球競爭、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打造粵港澳科技灣區、深圳加快國際科技及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等熱點問題。

「灣區經濟是金融服務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發展的經濟形態。回顧過去幾十年世界發展,美國、日本等國的灣區經濟為本國科技發展提供了強大創新動力和完善的生態支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推動珠三角加快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已成為國家戰略重要組成部分。」馬化騰在3月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在政策支持、產業聚集、創新能力、金融服務等領域優勢明顯,有意願、有條件、有能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灣區,搶佔未來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領先位置。著力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不僅有助於「一帶一路」倡議發展,也有助於促進和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更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然要求。

來自世界級科技灣區的經驗啟示

縱觀全球,灣區城市在實現自身經濟發展同時,不斷吸收先進文化、理念、制度,匯聚最新信息和人才資源,形成有利於創新的生態環境,催生創新業態,培育大批創新成果,成為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的策源地,引領全球科技產業發展方向。

以美國和日本為例,舊金山灣區集中了全美40%以上的風險資本投資,專利授權數量佔全美15.2%,湧現出谷歌、蘋果、英特爾等一批知名企業,GDP佔全美3.43%,共有世界五百強企業14家;紐約灣區GDP佔全美8.36%,共有世界五百強企業23家,以銀行保險業、金融科技為主;東京灣區GDP占日本三分之一,共有44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以三菱、豐田、索尼等為代表的機械、汽車、電子產品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全球領先。

馬化騰認為,從灣區發展來看,科技創新離不開研發能力、科技金融、開放生態、現代製造業等創新資源要素的全方位支撐,科技灣區這座「創新熔爐」只有匯聚各種要素才能產生聚集效應,助力產業升級,為本地區、本國科技產業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

粵港澳科技灣區建設條件已具備

在馬化騰看來,目前,打造粵港澳科技灣區的各項條件已經具備。

一是,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粵港澳區域發展,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根據國家的戰略決策,廣東省、深圳市頒布了《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實施意見》、《大力發展灣區經濟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的若干意見》等指導性文件,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近年來也把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發展創新產業、加強與廣東省合作寫進了各自的施政報告。

二是,粵港澳灣區科技創新資源豐富。粵港澳地區是世界重要的科技產業、金融服務業、航運物流和製造業中心,擁有比較完備的創新鏈、產業鏈和供應鏈,可以實現從理念、籌資、研發、製造、產業化等「一條龍」的創新全過程。其中,香港高等教育發達、高端人才儲備豐富,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等現代服務業發達;深圳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完善,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珠三角製造業發達,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澳門積極謀求適度多元發展,在中醫藥、對葡語國家合作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三是,粵港澳灣區發展潛力仍有待挖掘和釋放。世界級灣區發展大致經歷了港口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和創新經濟四個階段。經過多年發展,粵港澳灣區正處於從港口、工業和服務經濟向創新經濟跨越的關鍵階段,科技和產業引領作用尚未完全發揮。當前,香港國際創新、科研教育資源對區域經濟發展、對創新產業的驅動作用不足,發展動力有待提升,粵港澳三地年輕人合作創新創業成功案例不多,合作平台不完善;深圳企業在科技集成創新、「走出去」創新、原始創新等方面仍需發力;珠三角製造業轉型升級需要新的發展引領等等,地區發展潛力亟待挖掘和釋放。

五大建議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

「建議國家把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作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深『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戰略決策,使粵港澳地區成為『科技創新的發動機』,推動粵港澳地區早日成為創新要素高度聚集、科技產業高度發展、創新生態高度成熟,具有全球要素資源配置能力和影響力的世界級科技灣區。」馬化騰說。

為此,馬化騰提出了五點具體建議。

一是建立粵港澳科技灣區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制定粵港澳三地科技創新政策。早日建立粵港澳科技灣區聯席會議制度,由國家相關部委、粵港澳三地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共同組成,加強在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創業創新、高等教育、金融服務、服務貿易自由化、出入境事務等政策上的溝通協調。以全球視野謀划創新,推動區域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路,結合區內創新鏈優勢,加快打造開放、協同、覆蓋全過程的創新生態,推動技術、產業、金融、管理和商業模式等融合創新,構建各具特色、相互銜接、協同搭配的組合型政策體系,為粵港澳科技灣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著力吸引國際科技組織在深港建立總部或分支機構,建設國際科技大項目合作基地,加快集聚全球創新能量。重點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合作建設一批國際創新載體,鼓勵企業建設境外產品研發和技術推廣中心。

二是發揮香港「超級聯絡人」角色,為科技產業創新牽線搭橋。依託香港特有的金融、服務和制度環境,發揮法律、財務、諮詢、知識產權等專業服務優勢,利用國際金融中心實力地位,加快發展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科技服務產業,推動專利技術創業孵化、應用轉化,搭建覆蓋粵港澳、連通國際的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建設創新技術與產品的供需市場。用好深港河套地區創新及科技園,打造粵港澳科技灣區示範區、先行區。

三是堅持不懈引進高端人才,建設全球創新人才「棲息地」。整合廣東「珠江人才計劃」、深圳「孔雀計劃」、香港「優才引進計劃」等人才引進政策,參照美國矽谷等地出台的人才發展措施,制定粵港澳科技灣區人才培養和引進整體方案,設立粵港澳科技灣區國際人才招募基金,提升科技灣區的人才吸引力。發揮粵港澳灣區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優勢,組建灣區高校聯盟,推動開展多層面、多領域的交流,探索聯考互認、區內轉學和學分互認機制。依託前海、南沙、橫琴自貿區設立國際人才特區,簡化外籍科技人士的就業簽證,放寬入境時長,增加技術移民簽證數量,探索建立海外人才綠卡制度。鼓勵社會力量、民間資本參與高等教育建設,鼓勵粵港澳灣區有實力院校與國際知名高校聯合辦學,打造具有高度科技創新能力的灣區高校群。

四是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產業,為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推動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互聯網投資基金等在港設立子基金,探索成立國家級香港創新基金,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加入,優化灣區科技和人才環境,為初創型創新企業提供更好資金支持。以區域商務合作為中心、以科技金融為驅動,鼓勵互聯網銀行、移動支付平台等金融新業態在移動支付、金融安全、跨境人民幣業務應用等方面加快探索、試點互認,促進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打造具有更強國際影響力的科技驅動型金融產業鏈。

五是發揮強企引領作用,促進香港經濟轉型升級、保持國際競爭力。推動內地高端要素、產業資本向香港流動,支持香港發展創新科技和知識經濟,提升經濟實體化水平。支持內地國家級試驗室、科研機構、大中型企業在港設立研發和生產中心。鼓勵內地企業在港發展高科技產業、「互聯網+」和跨境電商平台。支持央企和中資企業在港發展知識型、科技型、創新型等產業和業務。發揮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深圳灣創業廣場、南沙(國際)創業基地等「雙創」孵化體系作用,為香港科技人才提供施展平台,進一步鼓勵香港中小微企業和青年到內地創業。

獲取更多創新創業、高新園區及科技資訊,歡迎關注「中高新傳媒」微博及微信公眾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