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437 字丨建議閱讀時間 5 分鐘
「
林肯汽車有一個「小怪癖」,但凡旗艦級車型,均跳出了家族式的命名風格。諸如,全尺寸SUV林肯領航者,英文名為Navigator,大中型轎車林肯大陸,也是以Continental之名的全新復甦,而不是MK系的簡單套用。大概,這就是林肯汽車對於旗艦級的一種特殊禮遇,具體到大陸車系,最旗艦的總統版Presidential(官方指導價61.38萬),亦免不了讓人想起林肯大陸「曾為美國總統座駕」的輝煌歷史。如今的林肯大陸已經算是Continental的「第十代車型」了,但與第九代大陸車型之間,卻存在十五年之久的斷檔期。2015年,林肯大陸概念車首發於紐約車展。2016年,火速上市,值得慶幸的是,量產車基本還原了概念車的諸多設計細節。
拳拳復古心
捨棄之前的雙翼式進氣格柵,始於林肯大陸,而換裝的網格式前臉也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仔細觀察后,你會發現,進氣格柵的小網格以及前大燈的燈珠,均為林肯車標的輪廓造型。
林肯大陸的腰線走勢趨於圓潤流暢,到了車尾,有一點復古的韻味在,溜背造型並不強烈,反而特意凸顯出了三廂感,尾部像是直接拿斧子砍下去的。
這與上世紀80年代的第七代大陸造型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個年代的大陸車型將備胎置於後備廂蓋上,我曾有幸在ams主辦的經典車拉力賽上見過一輛。
產品細節處亦見「林肯之道」
從嚴格意義上說,林肯並不是豪華品牌的後來者,曾較早進入,但又倉促退出,再次殺回就是2014年了。我曾一度為林肯「杞人憂天」,在豪華品牌的陣營裡面,林肯的賣點應該是什麼?
或許,完全可以歸結到「林肯之道」四個字上面。不止是服務,其實在產品層面也能找到這類細節。林肯大陸有較為獨特的門把手設計,與車窗下沿的鍍鉻條融為一體,內側有一個按鍵,輕按拉門進入。而從內開門同樣不走尋常路,並沒有採用最常規的拉環式,而是特別順手的按鍵式。
打開發動機艙蓋的時候,你也會發現,在艙蓋前方有一塊較寬的拉板,輕抬即可。當然,最令人稱道的是其座椅設計,前後4座皆帶按摩功能,前排座椅的左右坐墊高度甚至於都可自由調節。有些設計,你也許會覺得怪怪的,但習慣之後,其實感覺尤其順手,這就是產品細節處的「林肯之道」。
駕駛感受問與答
很多網友最關心的還是林肯大陸的駕駛感受,正餐來了,我們選出了一些ams讀者朋友提出的問題來做解答:
1、@夢還沒腐朽:這款車的隔音好嗎?和賓士s級相差多少?底盤行駛質感怎樣?濾震和賓士s級相差多少?
這位讀者朋友主要關心林肯大陸的隔音和底盤,而且特別點名了賓士S級。不過,無論就尺寸還是動力、底盤調校品質,大陸和S級相比都差一些。在國內,實際上大陸對標的還是賓士E級長軸版。
就隔音而言,林肯車型一向做的很好,在大陸車型上亦如是,兩者差別不大,但大陸傳入車內的發動機噪音略高,只是環境音比較安靜。關於底盤的行駛質感,上林肯大陸較賓士E級稍遜一籌,尤其在過減速帶時,車身振動幅度比較明顯。
2、@李佳煒:作為一款轎車,四驅在這個車型里的優勢在哪裡?四驅的賣點在哪裡?
林肯大陸是「發動機橫置+前驅」設計,所以,車頭並不是很長。到了總統版和四驅尊耀版,已升級為全時四驅。轎車的四驅系統,並不是為越野而生,主要為了提升操控穩定性和多氣候環境下的行駛安全性,比如雪天、雨天行駛更自信。就市區日常通勤而言,兩驅夠用了。
3、@蔣波:故障率、操控性,這兩點應關注。因為的油品與國外不同,因此故障率可能會高,太麻煩;的豪車多是車主本人駕駛,因此關注操控性。
在短暫的試駕過程中,故障率很難體現出來。 接下來聊聊駕駛感受,林肯大陸總統版搭載的是一台3.0T V6發動機,全系均匹配6擋自動變速箱。油門調校前段較為靈敏,輕踩即來,但不習慣的駕駛者會有一種動力拴不住的感覺。剎車偏軟,要深踩之後才有完全的力度。
車子轉彎的時候會有一種「與駕駛者交流」的細微感覺,即轉動方向盤時,前段略沉,似乎確認了駕駛者的轉向意圖之後,手感才會變輕。底盤調校仍然偏於舒適,可以輕鬆過濾掉地面的瑣碎振動,但在過減速帶時顛簸明顯,此處要減分。
總體而言,林肯大陸沒什麼操控性而言,加速雄渾、過彎厚重、剎車軟綿,有開船的感覺。只要你一坐進大陸的駕駛席,開上幾分鐘后,心情便不由變得慵懶起來,感覺時間一下子變得很慢。就像在北上廣拼搏的人突然回到三四線城市一樣,這很適合追求駕駛/乘坐舒適性的人。
4、@^+' : 各種電子設備可靠不,畢竟太多了,開個門都是按鈕……
開門用按鈕的好處是讓動作更加優雅得體,特別適合貴婦。至於說可靠性,在試駕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而且,設計師也預留了機械開關,比如隱藏在門內板儲物格里的機械拉手,以備在按鈕按鍵失效時可以摳它開門。
另一處藏在了門板的Continental字母後面(鑰匙孔),在電動鑰匙失靈時可以打開(下圖紅框)。
5、@。: 林肯大陸的換擋是集成在中控屏旁邊的,使用起來如何,方便嗎,會不會有誤觸隱患?
林肯大陸的換擋區集成於中控台左側,為按鍵式,這也算是林肯車型的設計特色。一開始會不習慣,但習慣後會很方便。由於擋位會在儀錶盤中顯示,而且相比低頭看下面的普通擋把,只需用眼睛餘光一掃就能看見的按鍵式更不易誤操作。這種換擋方式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任何駕駛樂趣,過於指令化,不過這正好符合大陸,因為它的整體調校也是那種難以喚起人們駕駛激情的風格。
6、@正在輸入: 我是一鐵公雞,想知道她的油耗,當然還有舒適性!我不喜歡操控。
通過這5天的駕駛,在市區行駛,林肯大陸的油耗維持在12-14L/100km的水平,對於這個級別而言算是可以接受。關於舒適性,大陸是絕對不差於BBA,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就是林肯大陸的NVH控制,前面也有朋友提到了隔音問題,之前曾體驗過林肯MKC、MKX和MKZ,林肯車型在編輯部是公認的隔音做得很好的品牌;第二,是林肯大陸的舒適性配置豐富而且體貼,比如30向可調座椅,前排座椅左右的腿部支撐也可以分開調節,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亮點。而且前後帶通風功能和多種按摩。
7、@清明: 後排能不能放的下洗腳盆?
偷偷試了下,真的能,就別找我「有圖為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