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厲害了!博士生拜農民工為師!只為學習這門技術...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有一句老話叫做行行出狀元,我們關注的金藍領各個都是所在領域裡的狀元,他們很多人長期堅守在極其艱苦卻又不平凡的崗位上,一守就是十年甚至幾十年。而且他們堅守的並非是絢麗的舞台,往往都是無人知曉的角落。

今天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給大家介紹穿梭在鋼鐵世界里的兩個狀元,他們用一把焊槍剪裁縫補鋼板,編織出橋樑和城市建築的鋼筋鐵骨,綉出了大地上最美的圖畫。

博士生拜農民工為師 只為學習焊接技術

在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焊培中心的車間里,拿著焊槍的這名男子名叫毛琪欽,今年40歲,他做焊工已經有了22年之久。1995年,18歲的毛琪欽技校畢業離開浙江農村到上海打工,那時候,他作為一個外來農民工,誠惶誠恐,滿懷一種漂泊感。

上海寶冶集團焊工 毛琪欽:自己也沒有技術,感覺完全是外來人員,很難融入上海這個大都市的感覺。

但這一點毛琪欽並不在意,當初學習電焊專業本來就只是為了好找工作。由於電焊工工作又苦又累又危險,還容易吸入粉塵,灼傷眼睛和人體,很多務工人員都不願意干。

但對於從浙江偏僻山村來的毛琪欽來說,本來就沒有技術,能在上海找到一份焊接工作就非常知足了。他當初計劃著打幾年工攢點錢就會浙江老家去。然而,打工20年後,在他身上發生了一件頗為轟動的新聞,2015年,上海寶冶集團總共成立了12個技術創新工作室,毛琪欽焊接創新工作室是唯一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這種規格在上海市是空前的。作為一個外來農民工,怎麼會享有如此待遇呢?

上海寶冶集團企業文化部門主管 潘柏佺:毛琪欽作為從一線成長起來的技術工人,技術藍領,他對工作的專註,對於自己技能的精益求精,很好詮釋了工匠精神。

做焊工22年,毛琪欽憑著一身絕技過關斬將:先後獲得了全國冶金建設行業焊工技術比賽「第一名」、全國工程建設系統焊工技術比賽「第一名」、2005年度「全國技術能手」稱號;還被聘為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技術指導專家;並在2016年10月被上海市總工會被命名為首屆「上海工匠」稱號。他的工資待遇已經比肩高級工程師。

今天下班后,毛琪欽開著自己的車帶我們去他在上海的家去看看。

2011年8月,根據上海市的技術人才引進政策,由於毛琪欽的精湛技術和突出貢獻,他們一家三代人都解決了戶口落戶上海,2014年他購買了自己的房子。目前8歲的兒子已經融入了上海,成為了新上海人。

毛琪欽從一個技校畢業的外來農民工,憑著一把焊槍,一身技術,二十多年磨鍊成為上海工匠,成功落戶上海,實現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夢想。不過,這也只是毛琪欽一個新的起點,他又有了新的目標,毛琪新焊接創新工作室就是他的工匠實驗室,他準備用這間工作室帶出更多徒弟。

今年3月9日的上午,在毛琪欽焊接創新工作室的車間里。一場小型的焊接技術比賽即將開始。參加比賽的五名焊工都來自上海寶冶集團生產一線,他們是毛琪欽焊接創新工作室的最新一批學徒,要在這裡接受兩個月的培訓。受訓之前,他們已經是寶冶集團各二級公司的焊工能手,有的是高級焊工,有的得過比賽的金獎。

今天的模擬比賽是毛琪欽的訓練方式之一。五位學員都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領,第一道題目,是將兩段直徑六七公分的鋼管焊接在一起。本來是模擬比賽,考官不能指點,可毛琪欽忍不住,觀察學員焊接動作時不時地挑刺兒,毫不留情。

毛琪欽用近乎苛刻的標準把五位選手的作品都挑出了毛病,並根據個人經驗對五位學員的焊接質量給出了初步排名。當天下午的儀器無損探傷監測結果和毛琪欽的肉眼測評排名基本一致。

學員:我有個小目標,名師出高徒。

名師出高徒,是很多學員心中設定的小目標,截止到今年2月底,毛琪欽在自己名字命名的焊接創新工作室和寶冶集團之前的焊接技術中心累計培訓焊工一千多人次,其中走出了不少金牌選手。

毛琪欽:最好的就是世界技能大賽,41屆的那時候,有個小夥子獲得了銀獎。當時是咱們國家第一次參加世界技能大賽,我有幸作為技術專家指導他們的,另外就是國內的比賽也有獲得過全國第一名的。

3月12日是星期六,一大早,毛琪欽焊接創新工作室迎來了一位外企技術主管。

動圖

張懷征:我是一家外企的員工,我不是焊工,我是學金屬材料的博士。

這位外企的技術領導出身名校博士,卻慕名前來,利用周末放下身段自費向技校畢業農民工出身的毛琪欽學藝,不但自己來學,他還打算把自己公司的優秀焊工送來培訓,希望能培養出毛琪欽這樣的技術工匠。

十年磨一針 嬌小的打工妹竟成為頭牌焊工

3月15號上午8點,重慶市江津區一家建工企業的鋼結構廠房裡,走進一位柔弱的女子,她一米六的個頭並不算矮,但在這個鋼鐵世界里,她顯得格外瘦小。然而,就是這位看似弱小的女子,卻已經是企業的頭牌焊工。

重慶建工工業公司黨委副書記 羅文藝:在技術層面的話,文娟首先她是我們公司的技術能手 ,她獲得了我們2015年的技術大賽裡面焊工組的第一名。

動圖

今年34歲的文娟,從一個焊工門外漢成長為這家企業焊工隊伍中的當家花旦,用了十年時間。在學習焊工之前,她一無所長。國中畢業后,她隻身離開山村到了重慶市的一家鞋廠里賣苦力。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去老公的工地接觸到焊接,被飛濺的焊花吸引,開始學習焊工技術。然而,要學會焊工可不輕鬆焊把加上拖線有四五公斤,這對焊工的手部力量和平衡性有著極高的要求,那麼,文娟是如何面對這個挑戰的呢?

文娟:增強手臂的力量,我會用一些書籍捆綁一下吊在手上面增加手臂的力量,每天都堅持練。

動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焊工的熱愛讓文娟日復一日堅持了下來,練就了一手鐵臂功。然而,臂力只是焊工的基本功之一,用磚頭或者書本等重物隨處都可以進行,但焊接技術的練習卻需要場地、設備和材料,文娟在車間找一些廢棄的鐵塊練習不同方法的焊接,各種方式的焊接。

廠子里的廢銅爛鐵成了文娟最好的練習材料,除了用負重練習臂力,用廢鐵練習焊接技術外,文娟在十多年前,無意中愛上了一個對焊接很有幫助的手藝,就是綉十字綉。

文娟:我覺得綉十字繡的時候需要有細心,你去綉好每針每線。焊接的時候要很細心地去焊,才能夠焊出美觀合格的產品。

動圖

像繡花一樣一絲不苟精益求精,這成了文娟焊接作業中堅守的準則。2007年6月,文娟順利地考取了焊工資格證書,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焊工,她的月收入比在食堂幫工時幾乎翻了一倍,達到了三千多元。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9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中,文娟所在企業倒閉,文娟只能返鄉回到了重慶的農村。

2010年重慶建工工業公司承接了大量橋樑工程和共用工程,急需一些技術工人尤其是焊工。文娟參加了招工,成為企業的一員,一守就是7年。在文娟的眼裡,車間里縱橫交錯的鋼結構就是她手裡的錦緞和材料,而這台高大威猛的門式埋弧焊機就是一根繡花針。

文娟:我覺得焊接就好比是繡花一樣。

焊接需要像繡花一樣細心專註,但遠比繡花要複雜艱難得多。焊接用的繡花針實在不同尋常,用它來穿針引線可不能只靠心細,必須全神貫注,同時精確控制多種技術要素。

文娟:比如說我們焊自動焊的時候,主要就是要調節它的焊接的電流電壓和速度的參數。

今天,文娟要焊接一段4.8米長的H型鋼樑,儘管開始焊接前已經調節好了各種技術參數,焊接過程中文娟還是隨時觀察焊槍的走位以及焊肉均勻度,作出精細入微的調整。整個焊接過程中,文娟目不轉睛,心到手到,那種緊張程度不亞於在戰場上作戰。

動圖

八根H型鋼樑,32道焊縫,64個補焊位置,每一個焊點文娟都一絲不苟。最近三年,她每年加工製作的各類鋼結構構件超過1800噸,產值超過1000萬元,而且經她手焊接的產品全部零缺陷。

當天下午,文娟突然又接到了一個緊急任務。要去磁器口增援兩天。磁器口項目是重慶市高家花園立交橋匝道工程,採用全鋼結構箱梁,全橋總長約108米,鋼箱梁的預製任務正是由文娟所在的車間承擔,正在起吊裝車的這個鋼箱梁就是要運輸到現場安裝的。

這種鋼箱梁的現場安裝本來由其它公司承擔,但部分關鍵部位焊接難度較大,他們不得不提出要借調文娟這樣的焊接能手緊急馳援。經過10年磨鍊,文娟已經從焊接門外漢成長為技術全面的焊接能手,手工電弧焊、半自動埋弧焊和門式埋弧焊樣樣精通。每當遇到重點項目或焊接難題,文娟都會成為一把尖刀。

動圖

重慶建工工業公司鋼結構分公司技術副經理 張建超:這是嘉陵江跨江大橋引橋的一部分,需要把鋼架梁在現場焊接在一起。鋼架梁材料比較特殊,焊接難度比較大,對焊接質量要求也比較高,所以我們公司就組織了一批優秀的焊工來提高一次性合格率。

文娟扶著簡易梯子爬上了近20米高的鋼箱梁,開始了她一天的工作。她常年在車間里工作,高空作業並不很多,而且做焊工之前還有輕微的恐高症。看著她瘦小的身軀在高空進行焊接作業,讓人不由捏一把冷汗。

動圖

文娟:第一次高空作業時很緊張,腿都有點發軟,但是還要考慮怎樣把那個焊縫焊好。

文娟不僅克服了恐高症,而且每次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承受的壓力絕非普通人能夠想象。作為焊工,常年面對弧光、粉塵、焊渣的環境,到了夏天更加難熬。

文娟:我們重慶是火爐,車間高溫的時候可以達到四五十度,我們焊工為了保護自己不被燙傷,需要穿厚的工作服,經常是汗流浹背,眼睛都睜不開。

高空焊接作業、高溫酷暑作業,還有鑽進鋼結構狹小箱體的焊接作業,文娟都咬牙堅持了下來。如今,她的焊接技術已經達到了技師等級,在企業和江津區焊接比賽中連拔頭籌, 榮獲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五一巾幗獎章」和「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15年,還榮獲國務院頒發的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甚至還當選江津區第十七屆人大代表。文娟已經成為重慶建工行業靚麗的焊工之花。

動圖

目前文娟的工資待遇相當於公司的中層幹部,企業正在為她申報重慶市巴渝工匠等榮譽,一旦通過,文娟將會獲得不菲的補貼,收入水平大幅提升。文娟也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小目標,就是拿到高級技師證。

半小時觀察:工匠精神是獨木不成林,百花方為春

來自重慶的女焊工文娟和闖蕩上海灘的浙江籍焊工毛琪欽,用他們走過的路,完美地演繹了技術藍領成長為工匠的艱辛之路。他們雖然走在不同的階段,卻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內心對技術的熱愛和專註,對質量的極致追求。當然,獨木不成林,百花方為春,如何培養更多的工匠才是眼下更重要的事情。

通過我們的調查,發現各地已經在通過補貼、落戶等多種形式來鼓勵藍領們精益求精,因為他們是實現製造2025規劃的堅實基礎,在此,我們為這些藍領精英點贊,更希望更多的行業出現打造工匠的平台,更多行業湧現出類拔萃的工匠。

(本文編輯:李天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