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當今世界如此偏愛金融和IT?(內附每日經典一題!)

關於「為何高收入多來自於金融、IT業,這合理嗎?」這個問題我想深入說明下。

我認為至少有5個重要的點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

1. 金融業擅用槓桿,導致金融企業利潤(扣除人力成本前)高;

2. IT業很多服務邊際成本幾乎為0,導致IT企業利潤(扣除人力成本前)高;

3. 金融、IT業的核心生產資料是人,導致高端人才薪水分配佔比高;

4. 全球化、技術進步導致實業與金融、IT業的收入差距進一步被拉大;

5. 金融、IT業具有配置資源的屬性,獲得「超額」回報是合理的。

第一,擅用槓桿的意思就是金融機構懂得利用別人的資本幫自己賺錢,而且與大多數實業相比,金融業特別擅長。

下圖是高盛的槓桿數據:

金融危機之前很多金融機構都維持了特別高的槓桿,也就是說用同樣的資本,金融機構可以撬動更大體量的交易,自然就有更高的回報率。即使是金融危機後去了槓桿,也有12倍左右的規模,這是實體企業無法企及的。雖然國內的情況還有所區別,但金融機構的本質就決定了他們更容易利用信用和客戶資源去提高自己的收益。實體企業通過展期,期限錯配等手段讓資本持續滾動的能力非常弱,所以他們需要用資產、現金流、或至少是對未來發展的預期去為自己的信用背書,而這些資源往往都是很有限的,所以能撬動的資本也就很有限。這樣的槓桿親近性就決定了在同樣的體量下,金融機構可以利用比實體企業更多的資源,產生更多的收益。

第二,IT業的邊際成本遠比一般實體要低,一些情況下幾乎為0。

工廠多生產一顆螺絲釘,房地產企業多蓋一棟房,這些都是需要付出實在的物料和人力的。就算規模生產和高科技設備效率再高,也免不了實際的投入。可IT不一樣:在一定的規模上,一個app服務500萬人和服務600萬人可能成本沒差別,但收益卻變高了(不考慮所有行業都有的推廣成本)。call center和洗腳城之類的傳統服務業,單個人員能服務的客戶始終是有限的,技術能帶來的效益提升不大。但IT業的技術發展則可以讓單個程序師為千千萬萬的用戶服務,這樣生產效率就能得到極大的提高,從而提升企業利潤。在固定技術水平下,IT企業已具備很大的成本優勢,而隨著技術的進步,他們增長的動力只會把實體企業拉得越來越遠。

第三,和一些傳統實業相比,金融、IT企業的高端人才能直接創造出巨大的價值,因此利益分配的佔比也更大。

實體企業的僱員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直接創造的價值有限,需要和別的生產要素分享收入。

以工程師為例:一個精通技術的工程師,固然為成為專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實際的工作中,他往往只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不是主要作用。比如建造一個水電廠,首先就不是一個工程師能搞定的,而是需要數個工程師團隊,涉及不同領域。其次,光有技術指導也遠遠不夠,還需要購買設備,施工建造等步驟。一座水電廠的完工,涉及了許多複雜的環節,每個環節都不能說不重要。所以對每個環節中的高端人才來說,能力再強也無法分到大部分蛋糕。

而對金融業來說,比如做一單IPO:一兩個厲害的拉皮條人員拿下單子,再來一個業務小組搞定需要的文書工作,接著配合下銷售團隊把股票賣出去,扣除第三方機構的費用后千萬級別的收入就到手了。這其中涉及的人員總數往往只有數十人甚至十數人,還沒有什麼機械設備的投入;在這種前提下,高端人才的收入自然可以很高的。

IT也是同樣的概念:一兩個人或者一個小團隊開發出一個軟體/網站/硬體的原型,通過吸引市場注意力得到最初的收入和投資人注資,接著就能完善產品然後大規模推廣,最終實現指數級的增長(在產品成功的前提下)。在整個價值創造的鏈條中,技術和創意是最重要的,製造產品/部署服務的工序往往被外包。蘋果產品賺了那麼多錢,又有多少落在了富士康工人的口袋裡?在許多IT業的財富傳奇中,雖然也利用了類似傳統實業的大規模生產/部署服務的手段,但核心的產品/服務還是來自於高端人才的技術和創意,這是無法替代的,所以必然能分配到核心的利益。

第四,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增加了企業的雇傭選擇,從而削弱了許多實體經濟中員工的議價能力,拉低了工資;與金融、IT業的高薪相比顯得不和諧。

很久以前,美國一個普通的工人可以有很體面的收入。美國有公會等為中低層人民爭取福利的機制,加上社會基本也較為富裕,有能力支付相對昂貴的人工費,所以即使在實體經濟中當一顆螺絲釘也會有不錯的收入。

但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后,很多可以在國外做或給機器做,成本還更低的工作就被外包出去了。這類的工作往往會在美國消失,人們不得不去從事門檻更高的職業,也就是說勞動力的議價能力降低了。罷工在過去可以漲工資,現在則可能直接被、東南亞的工人甚至機器人取代。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加上過往對職工權益的保護也不強,所以還不太能體會到這點,但未來會越來越明顯(比如總體收入增速放緩)。

相反地,因為金融、IT業的高收入人群本就難以被全球化和技術進步威脅;而全球化和技術進步又為金融和IT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更高的效率,所以總的來說,這兩個行業高端人才的工資水平是在增長的(其實不光是這兩個行業,在大趨勢下,傳統行業也在經歷著兩極分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上圖是紐約不同行業的歷史平均工資,紅色是其他所有民營行業,紫色是證券行業。歷史趨勢顯示實體經濟僱員的收入增長緩慢,而證券業則很快,最後差異越來越大。當然,也不是每個在紐約證券業工作的人都能賺到35萬美金的年薪,也有很多非高薪的analyst存在;這麼高的平均薪水說明證券業本身也存在著極大的兩極分化。

最後,金融、IT業具有配置資源的屬性,因此可以獲得比自身付出更多的價值,這在市場經濟的邏輯下是合理的(不談社會穩定/公平的問題)。

傳統經濟學認為價值是實際存在的,固有的,而馬克思更認為價值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在這種樸素,帶有「天道酬勤」價值取向的觀念下,我們傾向於認為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取決於他有多努力,或者他有多少天賦。但在實際的市場經濟中,價值是由公平交易創造的。也就是說只要公平合法,能賺多少錢取決於能為購買者創造多少價值,他覺得值不值,而不是自己有多努力。

以金融為例,很多人覺得投行人收入高是因為他們人員素質高,工作時間長。但本質上是因為他們從事的是關係驅動型工作,而不是技術驅動型。投行做的技術工作,會計事務所也能幹,但收入低得多,這點國內外都一樣。你能做建模/諮詢/盡調,我也能做,所以光靠技能是實現不了高收入的,因為往往會走上同質化競爭的道路,最後變成價格戰(稀缺的高精尖技術除外)。

投行的人加班辛苦,會計師就不辛苦么?憑什麼同職級的投行人收入是事務所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因為投行能為企業找到最合適,估值最高的投資者;或者反過來為購買方找到最合適的投資標的,別的類別的機構做不到,這才是溢價的點。對投行而言,可能有的交易撮合很簡單,只是打了幾個電話。但對企業來說,這解決了他們最重要的融資問題,當然願意支付很高的報酬,就算服務本身沒有消耗多少工作時間和精力。

IT也是同樣的道理。對阿里巴巴來說,把一家企業放到他的B2B,B2C平台上,做一些廣告,優化一下搜索排名結果,消耗不了多少勞動時間或是資源,甚至幾個人花幾天就能搞定(這裡談的是新增客戶的邊際成本,而不是平台搭建的固定成本)。但對企業來說,卻能對接到最需要的客戶、合作夥伴資源,創造出實在的業績增長。因此就算阿里巴巴的服務沒有付出多少努力或是智力,卻完成了一次偉大的資源配置,為客戶創造了客觀的價值,高收入是正常的。

如何獲取答案?浦江財經CMA,後台私信小編回復「718答案」即可獲取正確答案和解析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