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三事情
一、 修鐵路;1876年(清朝光緒二年)英國洋行在鋪設了第一條真正投入運營的鐵路,清廷的保守派認為鐵路是洪水猛獸,會侵佔田地,破壞風水,斷了大清的龍脈。隨即耗費28萬5千兩白銀贖買后拆除。
而今天我們的高鐵遍布全國,甚至在2015年,習大大跑去英國去問伊麗莎白:要不要給你們大英帝國修點高鐵呢?
二、 阿里巴巴;1999年,戶頭僅剩200的馬雲來到一家連鎖批發城的總部,對面的老闆看著這個乾癟瘦削其貌不揚的年輕人滔滔不絕的講著互聯網、黃頁、在線貿易等等這些在當時看來不切實際的概念;半個小時后他堅定地認為:這一定是個騙子。隨機保安伺候,將馬雲轟了出去。
而今天的馬雲,成了我們朋友圈裡的:"馬雲說"。
馬雲三、 網癮;2008年,央視播出紀錄片《戰網癮》。正式將網癮作為公眾危害提上日程。網路,成為了荼毒青少年的電子海洛因,成為了當時父母痛恨的毒瘤。
而今天,網癮似乎從未被平反,但你可以試試跟這些人講:別玩手機微信啦,少看那些養生文章啊,你是不是有網癮啦。我保證你會被一耳刮子打一邊去。
而現在身在歐洲的我們,直到今天,當我們與批發商、分銷商、零售商談及互聯網以及電商平台,普遍的態度是 這樣的
問:是否願意進行線上平台的交易
僅有11.6%和18.8%的批發商表示願意或可以試一下,而30.4%的老闆們明確反對。剩下的老闆們看看熱鬧而已。
正如1876年的大清,1999年的連鎖店老闆和10年前的父母們.
因為大清只在乎自己老祖宗那點風水;
因為連鎖批發城的老闆不懂什麼叫在線貿易,擔心被騙;
因為當時的父母不知道互聯網信息傳播的便利,只知道孩子不聽話了;
因為華人批發商擔心自己現有的貿易模式被衝擊,只想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客人;
因為他們覺得:
1. 任何在我出生前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2. 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3. 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華人批發商具體所擔心的是什麼呢?如下圖所示
他們擔心平台有沒有效果,放兩件商品上去試試能不能買出去。結果一星期一單生意都沒有。然後逢人便說"什麼電商平台,一個買家都沒有"。殊不知,自己坐在花了幾萬歐裝修的店裡,大部分時間都是無聊的在等待買家上門。
他們擔心自己沒辦法操作。殊不知,每天微信朋友圈搶紅包玩的比孩子玩的都溜
他們擔心自己的款式價格被泄露,卻不知阿里巴巴和ebay專門做爆款來吸引客戶
他們擔心自己的銷售數據泄露,卻不知自己寫在紙上的入庫單和存到電腦里Excel文檔其實更容易被泄露。
這些行為,只用一個詞來形容:抱殘守缺
所有的這些擔心,還是建立在陳舊的批發模式上,還是在以現有的經驗去揣測線上批發的新模式。那該怎麼做電商?
有兩種:
1. 自己搭建銷售平台(搭建 企業網站、APP)
2. 第三方電商平台入駐
自己搭建銷售平台,比如LV網站,Adidas網站,都是一些比較知名的品牌。
LV網站,Adidas網站
優點:
a. 交易模式自由,我的平台我說了算,我想怎麼賣就怎麼賣。網站風格我隨時變化,不像實體店還得考慮裝修成本。
b. 宣傳模式自由,實體店鋪只能上門看貨物。過去遠在其他國家的客人想看貨物,對不起,您得自己飛過來。現在只要打開網站或APP即可瀏覽最新的商品信息,生意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嗯,我知道你想說微信,待會慢慢講)
c. 效率更高,過去我們開單用紙筆記錄,手寫又慢又容易輸錯不說,還更容易留下稅務上的證據。而轉到線上開單,免去了所有不必要的錯誤和把柄。
缺點不多就兩條:
貴·自己搭建網站需要有伺服器吧,要有資料庫吧,需要專人來維護優化吧。請幾個人需要幾萬歐元,加上建站成本,後續更新維護成本到更是不菲的價格,網站做好了得宣傳吧,facebook,google關鍵詞搜索SEO得上吧、網站排名得上吧,到這裡就成了無底洞了,每個月燒個幾千歐元是很正常的,還不知道效果有多大,都說互聯網燒錢,這就是原因。 其實大多數的老闆們都懷揣著馬雲的夢,而最後只是做了個網站給自己看看而已。
久·從網站或app開始建立,到功能完善,半年時間過去了。再加上為網站宣傳引流又是半年,真正能看到收益恐怕是一年多之後的事情了。 (當然你也聽說有人可以建網站2000歐一星期就搞定。相信我,他做出來的東西肯定連QQ空間都不如), 所以很多的企業網站做了一年就掛了
當然 歐洲的有些華商也開始組建了自己的網站或APP,更多的功能是為現有客戶提供的訂貨軟體,提供訂貨便利,這種模式更多的集中在百貨批發領域。
那麼第三方平台 呢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
優點:
a) 幾乎具有一切自建平台的功能
b) 一個顯著的優點是入駐便宜!良心的便宜。大部分的平台入駐費不及你一個月的店鋪租金,更是自己建站成本的幾十分之一,還省去了建站的麻煩和後續更新的問題,要知道大多數商家是不懂技術和維護的哦
c) 平台已積累的資源將會給商家帶來更多的流量,客戶更會精準。可以在平台上進行品牌推廣和店鋪宣傳,最終把成熟的客戶向線下引流,這就是O2O模式。
d) 平台高度整合了不同類型的商家,避免了商品同質化。給客戶帶來更多的選擇性,客戶的需求才是平台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
e) 操作便捷。商家可以直接利用平台現有的框架進行銷售、庫存管理、更有些平台還具備進銷存功能(譬如歐洲易購),線上線下開單;功能全部現成,無需自己開發。而且,一個好的平台可以省去商家後期更新維護的煩惱。
缺點:
大概唯一的缺點就是商家要依靠平台自身的影響力來宣傳商家店鋪。另外,一個平台是否有精準的客戶群,是平台宣傳的關鍵;也是店鋪能否轉化收益的關鍵。
聚拓
歐洲易購
現在說說微信,我知道大家用微信用的十分方便,界面友好且保密性高,朋友圈分組功能都非常實用。聽說義大利的警察開始監控微信了 ?
微信
開始更多的利用微信進行銷售的是微商群體,現在批發商也慢慢的使用了微信開始進行營銷了,大家的思維也真的是與時俱進啊,跟的上時代的潮流了,微信朋友圈的功能真是強大,發發圖片開放給指定的客戶群體看,通過聊天就能達成交易,效果還真的不錯,你有少量產品還可以這麼做,假如商品多的話怎麼辦呢?
每天幾十個上百個的圖片在朋友圈裡,看的有點眼花繚亂(最近我就屏蔽了大多的做微商的)
發布了商品后
接著plapla十幾條語音消息討價還價一番(一條條60秒的語音也真是種煎熬);
最後有A客人說我要了。好,到這個時候你就要瘋狂的向上翻聊天記錄;
誒這個客人要的是啥?
幾箱貨?
我前天給他開的是多少價格來著?
送貨地址是哪兒來著?
誒?這麼多條語音消息到底哪個說的是報價來著?
我不會發錯人了吧!!
這時候B客人來消息說你再給我便宜點唄,你給他回復不行,再便宜我就虧了;
再然後返回A客人的聊天框那裡繼續翻記錄;
啊終於翻到了,小胡啊,來你記一下xx貨xx箱子xxx地址。記住別發錯了啊,上次你就把牛仔褲多發了6箱。
小胡心想,老闆你開的單子1寫的跟7似的,賴我咯?
一天下來累的像條狗,訂單完成沒幾單
微信的設計初衷只是讓人與人之間可以更加方便的溝通。只不過真的是溝通太方便了,大家才想到用微信的功能去做批發。
其實這也側面印證,華人在歐洲的批發行業急切需要一款平台或工具能夠滿足批發行業的所有功能。
就好比,當你擁有一款勞力士的時候,你還會從兜里掏出手機看時間么。
快下班咯,小編今天就介紹到這裡,這麼多種模式,孰優孰略;還請各位客官請仔細甄別。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