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北伐中原:諸葛亮的政績工程

諸葛亮是羅貫中傾注滿腔心血精心塑造的千古名相,在他眼裡,諸葛亮集忠誠、智慧、堅韌、公正於一身,是歷代眾多儒家士大夫的寫照和縮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畢身精力和心血匡扶漢室維護正統,功敗垂成而遺恨千年。諸葛亮身上其實寄附了作者太多的感情和理想。「舌戰群儒」見其辯,「草船借箭」證其能,「七擒孟獲」揚其智,「空城退敵」顯其謀,平南越,立法度,理戎旅,興科教,諸葛亮的治世之才世所罕見,《三國志》評曰: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生於當時的蜀人是幸運的,因有亮為相「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然生於彼時的蜀人又是不幸的,「宇內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

從《三國志》的記述可以看出,以諸葛亮的志向,進欲飲馬黃河,一統四海;退欲攻城掠地,威震華夏。為了其平生之志,諸葛亮不惜舉弱兵而伐強魏,五進中原而不得,最後積勞成疾,病死軍中。以「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成就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萬世英名。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前期的聯吳抗曹均是為他後期殫精竭慮輔佐後主,矢志不渝舉兵北伐作鋪墊,真正讓諸葛亮聞名遐爾、為人稱道的是劉備死後他不以相父自居,盡心儘力忠於王事,一心一意輔佐後主,對內立法度、興科技、獎勵農耕、平定叛亂,對外聯孫吳、扶漢室、拒北魏,以弱小之兵討伐中原。極盡一個人臣之職,可算勞苦功高。但以現代人的觀點看,諸葛亮難免有利用職權為自己撈名譽謀政績之嫌,北伐中原便是諸葛亮大搞政績工程最得意的一筆。

建興四年,諸葛亮親率大軍深入不毛,以雷霆之勢平定南方叛亂收降夷王孟獲,空前的勝利讓諸葛亮有些飄飄然,以為蜀國已經四境安寧、兵強馬壯,借勢可以北定中原。建興五年春便率三十萬大軍,奉詔北代,目的是——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姑且不論這個宏偉的目標能不能實現,僅從諸葛亮的前期部署和後期運作看,他自始至終都對北伐信心不足。既然對北伐沒有成功的把握,為何諸葛亮又要堅持興兵呢?這應當就是諸葛亮的精明之處,在《前出師表》中,他這樣表述:「……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意思說:為了報先帝的知遇之恩,同時表明對陛下的忠心,職責讓我起兵討魏。在《后出師表》中,他又作了更加委婉的表述:「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意思是:我知道憑現在的實力我們打不過魏國,但不打是死,打也是死,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擊。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多麼情真意切的表白,從以上言語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個臣子屬下在艱難困苦中所表現出來的對國家和事業的忠貞 和堅韌。可是,戰爭的法則是不管你的表白多麼真摯,你的忠貞多麼專一,戰場上終以實力論輸贏。同樣道理,師出有名也罷,師出無名也罷,虎狼之師也罷,羸弱之師也罷,戰爭的原則是「成者為王敗者寇」,沒有人因為你實力不濟而放棄打你。歷來用兵之道,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而這三個條件,諸葛亮一個都不具備。隆中時,他曾向劉備獻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若跨有荊、益……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向宛、洛,將軍親率益州之眾出秦州,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而此刻當他興兵討北時,荊州已經易主,那支可以倚重的奇兵已不復存在,中原經由曹氏父子苦心經營十多年,民心向魏,民心思定,天時已不利諸討伐了。再則蜀要攻魏,必須翻越崎嶇坎坷的秦嶺山脈。在山區行軍打仗,糧草運輸尤其困難,蜀軍千里進軍,又在地利上輸了一著。公元219年,曹操領兵攻打漢中,劉備發現曹操的破綻后堅守不出,曹操因從秦嶺運糧到前線很困難,最後不得不罷兵回國。而現在,諸葛亮又犯了曹操當時犯的低級錯誤。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佔,諸葛亮照樣大舉進兵卻是為何?也許這才是諸葛亮的良苦用心所在。什麼良苦用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怎 樣形象理解這句話?《三國演義》第九回「除凶暴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中有這樣一段精彩描述:董卓被誅后,部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逃居陝西,使人至長安上表求赦。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 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使者回報李傕。傕曰:「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謀士賈詡曰:「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縛君矣。不若誘集陝人,並本部兵馬,殺入長安,與董卓報仇。事濟,奉天子以正天下;若其不勝,走也未遲。」傕等然其說。氐河猜測,諸葛亮出兵北伐心中的真實想法應當和賈詡一致,事成則中原可圖,事不成則不是諸葛亮無能,他已盡心儘力作了努力,只是上天不給機會,漢室滅亡天數以定。無論什麼結果,對內他都可以給皇上臣民一個交待,對外也表明他誓死效忠漢室匡扶正統的決心和大志。這就是諸葛亮作為權臣的聰明和智慧,在實施這項政績工程中,他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因為作為政治家和戰略家,他知道以他和蜀國的力量無法跟魏國抗衡,遑論什麼統一中原。當年劉邦能以蜀國之力出漢中而定關中最後平天下,是因為項羽治國無方民怨沸騰諸侯不滿給劉邦以可乘之機。而現在魏國在曹氏父子的治理下可以說是政清人和,國富民強,沒有機會讓諸葛亮下手,所以每回他率兵攻襲魏國,次次都是高興而來敗興而歸,沒有撈到一點好處。更何況自從曹操兵敗漢中后,魏國人清楚攻打蜀國非常困難,蜀國有天然大山作屏障,據險而守易守難攻,除了實力已經達到足可以消滅蜀國的時候才對蜀國進兵,在諸葛亮時代,他們在西線採取守勢,以逸待勞。聰明的諸葛亮看出了魏軍的弱點,布下誘餌想找魏軍決戰「畢其功於一役」,但是魏軍統帥似乎對諸葛亮的意圖了如指掌,堅守不出,讓諸葛亮無從下手。雖然在個別戰例中讓諸葛亮撈到了一些好處,但魏軍總的來說損失不大,最終失敗的仍是蜀軍,因為蜀軍的進兵意圖沒有實現,這本身就是一種諷刺。諸葛亮這人正如陳壽評價那樣:「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五次領兵伐魏,幾乎次次的戰法都如出一轍,沒有創新和突破,這就有點像現在的人做秀,面子我們還是要裝一裝的。諸葛亮用兵謹慎,害怕輸或者說輸不起,又從另一方面證明了他的北伐只是在擺花架子。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提出大膽設想:由他率五千精兵出秦嶺子午谷投北直逼長安,諸葛亮再率大隊人馬自斜谷東進,首尾夾擊,咸陽以西一舉可定。可是諸葛亮認為此計不夠穩妥,遂不採納。諸葛亮一直相信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逐步蠶食才是消滅魏軍的主要方法。可以後當他想起出兵陳倉時,魏軍已經加固了那裡的防守工事,使他的計劃不能得逞。他這是害怕輸反而輸得更慘。在《從魏延伏誅看與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性》一文中,我提出了諸葛亮應採用魏延奇兵制勝的方略,可是有的讀者對此很是不屑,但是在《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七回,鄧艾滅蜀國時正是採用正面進攻加奇兵背面襲擾的方法才打敗姜維攻下蜀國的。至於諸葛亮北征時能不能採用這種戰術,湊不湊效,諸葛亮沒有試過,我們不得而知。許多人都為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沒有完成北伐大業而遺憾,其實氐河認為,諸葛亮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他想做的已經做了,目的和功用已經達到了,是以當他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后便命令蜀軍退兵,他的戲已經演完了,他認為北伐中原是他的事情,蜀國沒有其他人可以擔當此任,他給姜維的遺命也只是守好彊土。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治世之能臣,但帶兵打仗則非強項。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1、一個人應該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足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得好一件事就做得好一百件事,做事不僅要靠恆心和毅力,更需要技巧和智慧,只有懂了那件事情才能做好那件事情。2、行事之前,應該多聽取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找到做好事情的最佳途徑和方法。3、一旦有了計劃,應該立即付諸實施,切忌畏首畏腳,猶豫不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