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上海3年內地方院校六成本科專業轉為應用型

新學期,滬上高等院校開始忙著「轉型」。第三批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大學部試點專業獲批建設,包括上海海事大學航海技術、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保險學等28個專業,成為數量最多的一批。至此,經過這一輪3年建設,滬上已有73個試點專業正式「整體轉型」為應用型大學部,它們往往是學校頗具特色的看家專業、就業率接近100%的金牌專業。

在國家推進地方普通大學部高校嚮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上海計劃到2020年,市屬高校的60%專業都完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轉型。在這盤高教改革的大棋中,總計200個左右的應用型專業如何實現又快又好的「調頭」?

為啥轉型?

不唯「綜合」,導向「應用」

「當前,能源動力類畢業生的最主要問題之一是缺少工程實踐經驗、工程應用能力不足,大學部畢業后入職上崗前通常都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崗位培訓。」上海電力學院動力系教授胡丹梅直言,學生對於一些新的發電技術,比如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煙氣的脫硫脫硝、超超臨界發電等了解甚少,由此給企業造成很多經濟和生產上的困擾。

胡丹梅的話,其實基於不少高校教師在產學一線的觀察。作為擁有較多應用型大學部點的高校,上海電力學院正開展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環境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等5個專業試點,全校「十三五」規劃已明確:建成能源電力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多科性應用技術型大學。

育人和用人,供需須匹配。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適用人才乃高校第一使命,而國家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也更需要這樣的應用型人才。事實上,早在2014年,國家多部委就開始引導普通大學部高校嚮應用型轉變,之後在上海加快建設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22條」意見中也提出同樣的轉型要求,而上海市教委等五部門聯合頒布實施《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與發展規劃(2015-2030年)》,即構建高校分類發展體系,讓各校從「一列縱隊」變成「多列縱隊」。

可以看出,上海將高校劃分為「學術研究型、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應用技能型」4種類型,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正是「應用」。教育主管部門表示,高校重新排隊入座,沒有降格升格之說,這4類也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對不同高校實行分類投入、分類管理、分類評價制度,打破以往觀念中唯綜合型大學才「高大上」的誤區,每一隊列都有「排頭兵」「先行者」。

此次第三批「轉型」涉及的18所高校,不僅有公辦高校,甚至幾所民辦高校,如上海杉達學院的康復治療學、上海建橋學院的網路工程等專業,也加入了這項試點。

如何轉型?

「找回企業」,全程共建

提及「應用」二字,不得不提及遍布製造強國德意志的應用技術大學。來自不萊梅應用技術大學電氣信息學系的理查德·塞瑟曼,近日隨德國大學團來臨港大學城商討「智能製造應用型人才培養」。他本人就是電氣工程師出身,讀取博士學位后,當了17年教授。在這座德國工業重鎮和物流樞紐,全城高校並不多:綜合型院校2所,應用型大學則有3所。

塞瑟曼教授所在的這座1799年建立的老校,從航海學校發展而來,至今44個大學部專業中有8個都是「雙元制」職業教育專業,還有24個研究所項目,其中博士項目都是與綜合型大學合作培養。「我們的專業布局結構與當地產業高度融合,從航運、航空到風電、汽車均有覆蓋,有個校區可以直接步行進入空客公司的廠房。」

應用型大學必須對接一線,「找回企業」。「其實,校企雙方共同願景的生成並不容易,是一個由『衝突』走向『融合』的過程。」在上海電機學院校長胡晟看來,應用型高校與行業企業有著不同訴求:企業側重「現在」,追求生產效率提高和利潤增加;學校則面向「未來」,追求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然而,高校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恰恰是未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中堅力量,這種人才價值的延展性使得校企文化共融成為可能,「校企有效互動的過程,也是雙方優勢資源交換雙贏的過程」。

要轉就要「真刀真槍」地轉,讓企業全程參與教學改革,而不是當「接盤俠」。上海電機學院與上海最大的裝備製造業企業——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簽約結為「戰略聯盟」委員會,由總裁和校長分任主任,並成立「校企共建上海電機學院二級學院管委會」,其中企業人員超過半數。甚至上海電氣電站集團的總工程師擔綱二級學院院長,而原二級學院院長任執行副院長。試點學院大刀闊斧,以行業需求、職業大學部為導向,修訂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形成「全新、重組、改造」3類課程,各佔三分之一。

按市屬高校的轉型方案,各校都將形成這樣的校企結合機制——建立由學校和知名企業共同組成的合作辦學組織體制,形成聯合培養人才的長效運行機制,還要建設校企深度合作的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

轉得怎樣?

「雙師」結構,「雙證」融通

像塞瑟曼這樣有工程師經歷的「雙師型」教師,正是應用型高校之緊缺人才。胡晟告訴記者,電機學院每年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到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進行為期1年的掛職,除保證原有收入外,還特別建立專項經費用於掛職津貼,並與專業技術職務晉陞有機結合。目前,全校兼具行業背景和學術背景的教師已佔到專業教師50%以上,基本形成了「雙結構型」師資。

與「雙師」對應的是「雙證」,「水到」方能「渠成」。根據轉型方案,應用型大學部試點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是「雙證融通」,各專業培養目標明確要求,學生獲得與本專業大學部層次相適應、社會行業認可的至少一種職業證書,從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到教學實施、教學團隊等方面,都圍繞這一要求實施。

記者了解到,目前試點院校均配有「雙證融通」實施的具體方案,從全市層面看,89%的試點專業均明確了與畢業證書完全掛鉤的職業證書,另有11%專業實行了部分掛鉤。比如首批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優勢專業,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飛行技術專業也是應用型大學部試點,已形成「學歷教育+執照培訓+技術研究」橫跨「專本碩」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其中飛行執照以民航局CAAC和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執照為準。

飛行學院總支書記、飛行技術專業負責人何法江介紹,這一專業縮短國內理論課程時間,最短至2.5年,降低總學分從200分到162.5分,讓定向委培的航空公司為每名學生安排2次國外航校面試機會,通過面試后的學生在大四期間赴國外參加飛行訓練。因民航飛行員供不應求,該專業自2014級起招生規模擴容,每年錄取人數達120人左右,並擴大了外送學生規模,2015—2016學年國外實習基地在地域上從美國拓展到加拿大、法國和澳大利亞,在數量上接近10個,大大提高學員的國際影響力。

這3年內,從眼下73個試點專業推及200個規模,應用型轉型的步子不會慢、只會快。

第三批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大學部試點專業建設名單

1上海海事大學航海技術

2上海海事大學輪機工程

3上海體育學院表演

4上海體育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體育方向)

5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6上海電力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7上海電力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

8上海中醫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中醫信息與工程方向四年制)

9上海師範大學廣播電視編導

10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廣播電視工程

11上海理工大學視覺傳達設計

12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13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4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5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信用管理

16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

17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經濟統計學

18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保險學

19上海電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

20上海電機學院焊接技術與工程

21上海商學院物流管理

22上海商學院視覺傳達設計

23上海政法學院財務管理

24上海杉達學院康復治療學

25上海杉達學院金融學

26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化產業管理

27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康復治療學

28上海建橋學院網路工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