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微信不交稅,蘋果不開黑:從反1984,到成為1984

導語:蘋果向知乎、微信、直播收30%的「蘋果稅」,據說這是微信與蘋果之爭?據說這是蘋果在維護它引以為傲的「封閉性系統生態」?到底啥是封閉性系統性生態?土逗告訴你:它有多牛,就有多壞。

近日,不論是知乎、微信等提供知識內容的平台,還是國內幾大直播平台,都收到了蘋果公司的「繳稅通知」。蘋果App Store新條款將國內一些應用中的「打賞/讚賞」歸類為「內購」行為,也就是用戶在APP內購買虛擬貨品的消費行為,按照IAP機制(In-App Purchase,應用內購買),蘋果可從打賞款中抽成30%。這意味著,如果一名使用蘋果iOS系統的讀者要向內容創作者打賞10塊錢,將有3塊錢進到蘋果公司的賬上。

知乎日前發布公告向蘋果「妥協」。iOS系統的知乎APP更新后,知乎專欄作者從IOS用戶獲得的打賞將打6.8折:

圖:知乎

而同樣設有打賞功能、聚集了大量內容創作者的「老大哥」微信則表示拒交蘋果的這筆「過路費」——在今年4月,他們乾脆關閉了iOS版微信的打賞功能。

蘋果此舉引發了廣大網友的不悅。有媒體稱,「蘋果稅」將使本來就深陷國產手機競爭的蘋果手機進一步失去人心。鎚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也發聲,稱蘋果「耍流氓」,「確實很噁心」。

羅永浩微博截圖

正當我們這些屁民要尾隨科技大佬振臂高呼「大膽蘋果!休得貪得無厭!」時, 卻看到了這樣的觀點。

南方日報分析稱,「作為以封閉性著稱的科技公司,蘋果設計了Apple Store作為唯一的流量入口,並制定了平台和開發者之間的規則」,向國內這些app收費,「看起來挺霸道,但如果一定要較真,蘋果還是能夠邏輯自洽的。」 而蘋果的這一波施壓,是為了遏制抱著「平台化」野心的微信,畢竟,「蘋果把自己作為平台方,把微信視為開發者,而微信作為擁有8億用戶的超級應用,也正有意向平台方進化。」

得,原是科技巨頭、系統平台之間的一場拉鋸戰。但一向自稱要帶給用戶最好體驗的蘋果,為什麼寧願破壞用戶體驗,也要堅定不移地維持其封閉生態系統,推進這場抽佣大戰?抱著吃瓜的心態,土逗試圖一探蘋果制定遊戲規則背後的底氣。

蘋果生態是創新還是商業的產物?

2012年,蘋果的市值超越了微軟 、 Google 、 亞馬遜 、Facebook的總和,達到6325.6億美元,在這個規模下,蘋果依然保持著奇迹般的營收利潤雙增長。在1980年12月12日上市市值才17.78億美元的蘋果,如今已穩坐4年世界頭位,儘管近來增長放緩,仍比排第二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市值多出一千多億美元。它的迅速崛起和長久不衰,反映出蘋果早已不是僅僅依靠產品和服務,而是依託於整個系統生態來競爭——也就是它的封閉性系統。

蘋果並非一開始就採用封閉性系統。1978年,第二代蘋果個人電腦採用的是開放式的平台結構,由當時的一些新興的軟硬體公司共同搭建,這與當時IBM、寶來等巨頭的垂直一體化系統形成競爭。1997年,蘋果利用了系統合作的方法,將Mac與Windows系統共同置入了英特爾處理器,用戶可以在同一台機器上使用兩種操作系統。

2003年,是蘋果系統改革的重大轉折點。蘋果讓iPod和iTune音樂商店兩個技術平台一體化,這意味著蘋果將其軟體產品與硬體產品接合在一起,從此蘋果建立起一家產品為客戶提供多渠道的平台,開啟了蘋果的封閉系統時代。此後的iPad、iPhone都採得了這樣的封閉性模式。得益於這種設計,蘋果的利潤一路飆升。嘗到甜頭之後,蘋果變死攢著封閉性生態系統這一核心競爭力,牢牢不放手了。

1996-2012年蘋果股價變化圖

那麼這種封閉性系統實現盈利的秘訣是什麼呢?

最初,蘋果自開發的系統成功讓自身免於向微軟等開放性的平台交准用費,因而為自己的硬體產品生產節省了一些成本。另外,非開放性的系統也令他們能夠掌握住自己的核心技術,將自身的創新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自己的利潤。

買了iPhone,就得買iPad、MacBook、AppleTV……來配套 來源:見水印

更關鍵的是,內容和硬體利用封閉的系統讓蘋果得以將消費者鎖定在自己的門店之內。SaurikIT公司軟體管理器Cydia之父Saurik表示:「蘋果想要控制生態系統以及開發者,他們想要確保用戶獲得可信任的良好體驗之後,會更樂意購買全新的硬體產品。」或許虛擬內容本身利潤十分低,但手機、電腦等硬體產品的價格一定是高的。蘋果的封閉系統將兩者相互嵌入,當蘋果努力擴大蘋果軟體中內容的下載量,提供完美的用戶端界面體驗,便有力地帶動了硬體的銷售量。

總的來說,封閉系統並非創新那麼簡單,而是蘋果盈利模式的一部分,意在將越來越多的用戶收羅網中,並且「迫使」他們不斷地購買自己家的產品,並避免他們轉向別處。

App Store,蘋果稱霸的最大功臣

這樣的模式隨著App Store的出現而進化。2008年3月,蘋果將App Store 平台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開發者們能夠為iPhone、iPod touch以及後來的iPad提供應用。這看似開放的系統結構,實際上仍然牢牢被蘋果掌握。所有的應用上線完全由蘋果審查批准,2010年,蘋果頒布了113條對於應用的准入政策,不符合要求不可進入。也就是說,通過掌握准入環節,蘋果控制App Store上運行的一切應用功能。

都說蘋果的底氣來自封閉生態系統,封閉生態系統的底氣來自App Store。只要通過程序店購買App或者在App內消費,蘋果就能獲得30%的分成。目前,App Store已經成為蘋果在iOS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營收模式。今年五月初,蘋果發布了第一季度的財報。報告顯示,App Store 以及 AppleCare、Apple Pay等「服務」項目收入,達到 71.72 億美元、同比增長18.4%。考慮到Apple Pay的慘淡,其貢獻可以忽略不計,更顯App Store的彌足珍貴。

即使蘋果硬體產品銷售不景氣,但App Store中的應用卻可以擔綱蘋果的「救星」。2016年,iPhone銷情看淡,大中華區雖然成為蘋果唯一整體營利下滑區域,但是像《王者榮耀》這樣的熱門遊戲拉了蘋果一把,蘋果App Store的營收約有75%來自遊戲。根據App數據挖掘公司App Annie的報告,去年蘋果App Store的營收比其它程序店的營收總和還要多。2016年最後一個季度,App Store的營收達到20億美元,成為蘋果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

憑藉App Store,蘋果讓競爭對手望塵莫及。市場調查公司Statista 的專業報告顯示,截至 2016 年 12 月份,谷歌的 Google Play 應用程序數量則達到了 260 萬。雖然這個數字比 App Store 要多得多,但是 App Store 的收入卻是 Google Play 的兩倍。可見,App Store的市場戰鬥力有多強。

「完美」系統不完美

稍微瀏覽一下Reddit、Quora還有知乎,發現很多業界人士或者用戶都認受,「封閉」在這裡並沒有道德的意涵。

封閉是個中性詞, 這是一種商業和產品的方式, 封閉也帶來很多的好處, 比如軟體許可權控制, 防止作弊軟體和病毒軟體, 防止軟體給操作系統帶來損害, 減少操作系統因軟體安裝帶來的不可控和不可逆轉的系統損傷(需要定期重裝, 或者越來越慢等等)。

——知乎用戶@姚旭

然而,現實告訴我們,封閉系統才沒有那麼完美。比如,條條框框一大堆的App Store世界中,頻現對於開發者、用戶遭遇的抄襲、隱私泄露,而蘋果的行為卻未必稱得上負責。

有一個專門開發美國湖泊渡假屋體驗分享以及買賣網站的開發者 Brian Raub,深受盜版 App 困擾,……網站原本藉湖泊渡假概念賺取廣告費維持收入,但他們在今年 4 月收到一封由印度寄來聲稱版權呈稱的電郵之後,卻發現他的網站內容被高達 11 個收費 99 美仙的收費 iOS 應用程序完好無缺地「複製和貼上」。……但蘋果似乎沒有理會他的投訴,原因是抄襲內容的應用程序開發者堅決表明沒有抄襲,蘋果更希望事主尋找更多證據。這結果似乎令事主更加憤怒,威脅公開事件,蘋果才採取行動移除那 11 個抄襲事主網站內容的應用程序。

——來自newmobilelife.com的報道

據國外網站Ibtimes報道,知名網路安全公司FireEye日前警告稱,由於一款名為「JSPatch」、可幫助開發者修改應用程序的軟體上存在安全漏洞,導致蘋果應用商店內1000多款使用了該框架的iOS應用處於黑客攻擊危險之中。

——來自鳳凰科技的報道

另外有學者指出,蘋果的封閉系統是對公眾腦力勞動的「剝削」。蘋果要求開發者繳納30%營業抽成的行為意味著,蘋果不僅不向開發者們支付勞動成本,還避免承擔開發者們虧損的風險,同時在他們營收的時候撈一筆。美國商業周刊將蘋果的行為稱作『milking the masses for inspiration』(從群眾中榨取靈感),讓社會公眾以低廉甚至免費的價格,將自己的腦力勞動貢獻給蘋果資本。

不僅如此,蘋果還剝奪了小開發者的「生計」。前蘋果工程師Matt Gemmell 近日就表示,沒有哪家公司像蘋果一樣對應用軟體的感知價值以及獨立開發人員的可持續性造成如此大的損害。

對於獨立的開發者來說,他們要麼為大型軟體公司工作,要麼完全退出這一領域,獨立開發應用已經變成了一種很難謀生的方式。

——威鋒網

蘋果生態系統衍生的「蘋果說了算」文化,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讓蘋果的底氣變成了傲氣,而這種傲氣,不僅無力解決此起彼伏的安全危機和漏洞,恐怕也正在讓蘋果走入業績下滑的深淵。既然蘋果自救不暇,那開發者、消費者就更加不能等著蘋果這個老大哥來管事了。

蘋果利潤App Store守護,消費者、開發者、生產者的權益誰守護?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面對蘋果「專制」的封閉系統,不少用戶開始以「越獄」為手段企圖突破蘋果的種種限制。

iPhone越獄指的是通過對iOS進行的一種軟破解操作來獲得蘋果操作系統iOS系統的最高許可權,這意味著你讀寫手機文件再也不需要iTunes;可以從App Store以外的來源來安裝軟體; 可以安裝在不越獄情況下無法安裝的應用。

這些「反對黨」建立起像模像樣的應用商店,讓「越獄」用戶可以隨意下載官方商店下載不到的應用,打破蘋果iOS的封閉生態系統。當然,他們也截取了本該流入蘋果口袋的真金白銀。

——《商業周刊/中文版》原載於2012年6月1日刊

越獄目前已成為一項全球性業務,在美國,由SaurikIT公司開發的軟體管理器Cydia致力於在應用背後給開發者更多控制權,同時帶給用戶更多的使用體驗。Cydia之父Saurik在爭取越獄合法化的運動中曾說:「為了掙脫這些束縛,一些開發者承擔重任,幫助用戶逃開設備製造商設下的牢獄。越獄工具能夠讓封閉設備的用戶自由安裝來自任意開發者的軟體,沒有技術障礙……」而越獄被行內人稱為「推翻暴君的統治」。

然而,在強大的蘋果面前,更小的用戶、個體開發者也開始開發另類遊戲作為反抗。在2011年,一個義大利遊戲開發團隊製作了一款名為Phone Story的小遊戲,這款遊戲揭露了蘋果工廠使用童工和廠內員工自殺等事實。然而,該遊戲很快就被蘋果刪除了。蘋果方面給出的解釋則是:應用內有「過分令人反感或粗暴的內容」,且內置的捐款標識違規——雖然這款遊戲開發者明確表示所有收益將捐獻慈善機構。

圖片來源:《衛報》

1984視頻

也許有人還記得,在1984年1月22日「超級碗」大賽中,蘋果曾為當時推出的一款挑戰IBM霸權地位的電腦——邁金托什,也就是現在的mac,播放過一段經典廣告。廣告是賣弄意識形態,讓人一頭霧水的,但效果極其震撼,成功地渲染出當時IBM稱霸PC界的恐怖情景。根據喬布斯的說法,對於擔心IBM主導和控制未來的人來說,蘋果將是「唯一能夠確保未來自由的力量」。

時過境遷,如今,蘋果自己不僅奪下了IBM公司 BIG BROTHER的王位,甚至更甚,成了「魚肉」開發者、消費者以及生產者的「暴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